众师生在校不仅要教好学好,同时也要吃好喝好,益身心,添活力,北洋大学暨天津大学120年来的校园生活莫不如此.早在学校创办初期,丁家立任总教习之时的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就参照美国几所大学的经验,亲自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斋务(宿舍事务)规则、食堂规则等.辛亥革命后不久,《国立北洋大学校办事总纲》出台,与之配合的《国立北洋大学校学事通则》随即而生,其中除了对教育教学工作列出规定外,还专门就膳食管理、费用开支等予以详细说明,师生的饮食生活水平由此得到进一步完善.
作者:由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旗花面是陕西咸阳武功县的特色风味小吃,久负盛名.“旗花面”,因其所用的鸡蛋皮、海带、葱花片等食材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也叫“奇花面”、“七花面”、“一口香”.武功旗花面历史悠久,相传明朝孝宗皇帝的正宫娘娘生病茶饭不思,容颜消瘦.太医们束手无策.
作者:潘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对于爱吃火锅的老饕们来说,火锅可不仅仅只是冬季美食菜单里的榜首,夏季吃火锅反而更多了万丈豪气.夏季吃的火锅不比冬季火锅锅底那样油腻,各式大量的新鲜蔬果纷纷在夏季上市,这时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来一顿清爽的火锅,既美味营养又不失健康.现在正是又甜又大的桑葚成熟季,除了在果园现摘现吃,没想到还能成为火锅里的主要食材.恰逢前几日跟好友同去台湾,有幸尝到了早已风靡台湾的桑葚火锅.
作者:丁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端午节临近,听到人们谈论多的就是三天假期如何安排,米粽选哪家的好,而我却没有丝毫过节日的感觉,思绪不由飘到儿时的端午时节……早晨一睁眼就能闻到淡淡的粽香,吃到妈妈煮的热腾腾的鸡蛋,还能看到爸爸悬挂在门口或摆在窗台的一捆捆艾草.当时由于经济条件受限,粽子和鸡蛋不像现在每天都可以吃得到.
作者:李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小车牛肉是怀庆府一道著名的特色小吃.怀庆府是明清时的一个行政区域,位于现今的豫西北地区.据说,小车牛肉起源于明朝,人们将加工好的牛肉捆绑在独轮小车上沿街叫卖,小车牛肉便因此而得名.因其形状是椭圆的一团,偶尔也称“坨子肉”.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2007年俄罗斯恰克图市为纪念建市280周年,举行了茶叶之路艺术节,艺术节的标志就是茶叶和骆驼.恰克图,蒙语的意思是“有茶的地方”,是早中国至西伯利亚民间交易的场所之一.18世纪初,一条通往欧亚草原的商路被俄罗斯方面重新勘测开辟,俄罗斯计划出资兴建一个贸易圈——恰克图,随后摊位、酒店、仓库、旅社、四角塔楼立刻兴建起来,新的贸易区从此建立.
作者:宋权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进展性疾病,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不是单一的心理疾病或躯体疾病,而是多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
作者:赵向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体检,但对于如何做好一次健康体检,多数人还不是很了解.经历过体检的人都有印象:护士反复叮嘱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吃东西了,第二天一早来抽血.为什么体检要空腹?空腹是不是真的就一点水都不能喝?哪些检查可以不用空腹呢?
作者:吕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首要养心 中医认为,“火热主夏,内应于心”“暑热易伤心”.夏季暑热当令,腠理开放,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心气易耗伤,出现心悸、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且天气炎热,易致血压上升,汗出过多则血液黏稠、血流减慢,易导致血栓形成,因而酷暑盛夏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所以,夏季养生以“养心”为首要.笔者认为,夏季养心,一定要做到不劳神、不苦形,保持平和乐观的良好心态,放慢生活节奏,注意劳逸结合,重视调整饮食,适当多饮水,宜经常食用些有益气养心作用的食药两用品,如西洋参、黄芪、百合、莲子、大枣、麦冬、茯苓、竹叶、柏子仁、龙眼肉、小米等.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脏腑组织功能逐渐衰退.特别是很多老年人患有各种肠胃疾病,使消化功能减弱.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生化之源”.肠胃功能不好,就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补充营养,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重视肠胃保健就显得特别重要.笔者认为,注意以下个八个字为关键.
作者:廉节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上期我们了解了在妊娠早期孕妇保健的重点和准爸爸应担起的责任,本期将继续介绍在妊娠中期及晚期,准爸爸在照顾妻子生活和心理方面的注意事项.妊娠中期此期妻子腹内的小生命长势喜人,腹部日见隆起.此时的准爸爸要扮演6个角色.营养师1.妻子食欲好转,胃口大开,丈夫应关怀备至,多准备可口的饭菜;2.鱼类及水产品是较好的蛋白质来源,鸡鸭鱼肉、蛋豆类可多食用;3.水果蔬菜、粗细粮、荤素、干稀要合理搭配.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吃素,是现在越来越流行的生活方式,“与两年前相比,我的精神好多了,脸色好多了,脾气也好了很多.体重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走起路来却觉得轻盈多了”.近日,市民唐先生告诉笔者,这是他坚持素食的结果.这种饮食方式,是否真的有利于人体健康呢?其实,素食会对人体代谢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要按照正确的素食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儿童保健科门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喊他名字不理人,不喜欢看人眼睛,没有语言或者不进行语言对答,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并常常有特殊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转车轮,转圈圈.而这时候,很多家长都会解释说,我家宝宝像他的爸爸,比较内向;宝宝是奶奶带大的,平时和其他小朋友玩得比较少,回去带带就好了,应该没关系的.
作者:邱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物产丰富、科技发达的现代,只有您想不到,没有您吃不到的.就连五谷杂粮也能翻出新花样.现如今只要您愿意花钱,不仅能吃到传统五谷——“稻、黍、稷、麦、菽”,还能吃到富硒米、竹香米、苹果米、高钙米、低蛋白米等五花八门的“保健大米”.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保健大米,到底是商家的“保价”噱头,还是确有保健功能?就让我和您一起来说道说道.
作者:钰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微信朋友圈里有个信息转发量非常大,题目为《蒸锅热饭引发血案!看看自己是否每天都在自杀》,其大意是说直接用自来水蒸食物时,自来水中含有的氯在经过加热后,会全部包覆在食物上,从而有致癌的危险.这条消息是真的吗?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为常用的水,自来水怎么喝才能更健康?
作者:王桂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色美食已经从实体店转向到网店售卖,微信朋友圈中售卖食品的微商更是非常的活跃,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私人定制的各种美食,如私家的鸡蛋、牛奶、蛋糕等.然而,您定制的“私家美食”真的安全吗?
作者:桃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走在江南小镇,这样的歌声回荡在耳边,嗅着那清雅而又幽远的茉莉花香,真是沁人心脾、美不胜收.茉莉花的花期在5~8月,有“人间第一香”的美誉.在古代,芬芳素雅的茉莉花还是女同胞们的装饰品,农妇们直接戴在发髻上,或者用丝绒拴成球挂在衣钮上,或盛在麦秆编的小笼子中佩在身上.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写下“暗麝著人簪茉莉”的诗句,同时代的杨巽斋也有《茉莉》诗传世:“麝脑龙涎韵不作,熏风移种自南州.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插满头.”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虫草花,又叫北虫草、蛹虫草,在新食品药品归类中被定义为新资源食品.北虫草,属真菌门,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科虫草属.主要成分为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还有一些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看起来,营养成分和冬虫夏草很接近,但是含量相差较远.两者的外形相差得更远,冬虫夏草是动物和真菌类的综合体,下半部分是幼虫尸体,上部是冬虫夏草菌的子座;虫草花,被规定为新资源食品,是目前人工培育的一种真菌.
作者:焦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夏季是瓜类蔬菜上市的旺季,成为人们饭桌上常见的美昧,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还以各种独特的功效,受到百姓青睐.购买瓜类蔬菜时,要观察其外表,以没有磕碰、皱皮、颜色均匀有光泽、果实饱满的为好,表面有毛刺的较鲜嫩.
作者:秋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绿豆芽,即绿豆经水浸发的嫩芽,晶莹如玉,脆嫩鲜爽,是夏秋季节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芽菜类佳蔬.绿豆芽是我国的一大发明,早在一千多年前,古人已掌握了浸发绿豆芽的工艺.宋人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述“七夕”用水浸发绿豆芽,视这为“生花盆儿”.当时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前十日,以水浸绿豆,每天换两次水,待芽长到五六寸长时,将绿豆芽移至花盆中,到七夕乞巧时可长得亭亭玉立,谓之“生花盆儿”.清代对烹用绿豆芽颇为讲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有绿豆芽配燕窝的佳肴.有人嗤之以鼻,说“极贱而陪极贵”不妥.
作者:思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京剧是我们民族艺术的瑰宝.在京剧艺术表演中,“舞台方寸地,咫尺见天涯,一鞭驰千里,一桌见山峦”.这表演中的道具,京剧界称其为“砌末”.“道具”一词来自国外,而砌末则是京剧各种道具的统称.“砌”字音“妾”.不同于真实生活的用具,与京剧服装一样,是经过夸张和装饰化了的舞台用具.某些砌末在使用时具有独特的象征性,如马鞭代表骑马,车旗代表乘车等,表演者不用说,观众心里都明白.无独有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京剧与中餐是一对荣衰与共的“难兄难弟”,所以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有“砌末文化”的存在.
作者:爨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天气逐渐炎热,尤其是到了高温持续的日子,很多人会出现疲劳、乏力、头晕、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加上大量出汗,水分体液、营养物质消耗较多,容易发生营养、水液的失衡,需要补给,因此科学地安排夏季饮食相当必要.夏季的饮食调补,自古有之,中医习惯称“伏补”,指的是伏天的调补,尤其适合于老人、儿童、工作劳累的中年人以及慢性病、体虚的人群.由于夏暑伏天高温多湿,宜较多选用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凉消暑的夏季可口饮料(茶、汤)和营养粥食.
作者:张继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原料:鲷鱼1条,姜3片,香葱1根,香菜2根调料:剁椒2汤匙(30克),盐1/4茶匙(1克),白胡椒粉1/4茶匙(1克),蒸鱼豉油2汤匙(30毫升),白酒2茶匙(10毫升)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很多人都爱吃松花蛋,可让人抓狂的就是切松花蛋这事儿.切开的松花蛋经常是牢牢地粘在刀壁上,必须要用手才能把它扒下来,到头来蛋黄儿还腻腻歪歪地粘得满手都是,洗起来都费劲.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原料:白吐司4片,奶酪2片,番茄罐头1/3盒,培根2片,青红黄椒各1/3个,紫皮洋葱1/3个调料:盐1/3茶匙(2克),黑胡椒碎1/4茶匙(1克),糖1/4茶匙(1克)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原料:芥蓝300克,花椒4粒调料:生抽1汤匙(15毫升),蚝油2茶匙(10克),糖1/4茶匙(1克),水2茶匙(10毫升)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端午节有很多种称呼,如五月节、龙舟节和端阳节,而在一个吃货的眼里,五月初五,那可是香香糯糯的粽子节.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不一而同.粽子也因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分出了南北两派,甚至连包裹的粽叶和形状都有很大的差别.北方粽子的代表是甜粽,个头较大,呈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大致可分为三种:纯糯米的白粽子,吃时需蘸白糖,并加上一点玫瑰汁木樨卤,清香宜人;小枣棕、蜜枣粽或豆沙粽,吃前若冷藏一下,口感更佳,黏韧甜香;还有一种黄黍做的黏米粽子,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恰如“黄金裹玛瑙”,别具风味.
作者:林岩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六月份天气开始炎热起来,人也比较容易出汗,易耗气伤津,所以这个月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吃些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肥甘厚味.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应季食材及其养生食谱.一、赤小豆赤小豆又称红小豆、红豆、赤豆等,原产于我国,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赤小豆可以与其他粮食混合煮粥、蒸饭,也可以制成豆沙,再加工成各种点心.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性食物,可是随着百姓对健康的日益关注,粽子也因其“高热量”而被许多人忌惮,那么不同馅料的粽子里都包含了什么,热量到底有多高?正值端午节该如何吃粽子呢?我们在市场上调查了一知名品牌的粽子,来为大家举例如下.
作者:于展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意大利,是一个充满多元化魅力的欧洲国家,它以风情万种的姿态让无数人心醉神往,然而,更让无数人神魂颠倒的是意大利的美食.现代意大利菜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美食如同意大利的文化一样,具备美本质的元素:自然与艺术.亚平宁半岛浓郁的风情,赐予意大利美食自然的韵味,而穿越历史的美食文化,又让意大利美食充满艺术美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高贵、典雅、情韵独特的意大利膳食.
作者:子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世人很少到过罕萨.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喀喇昆仑山高速公路建成以前,只有少数访客来过这片几乎不可能穿越的地方.罕萨是巴基斯坦东北部的一个美丽的山谷,古丝绸之路曾经穿过它上面的群山,与喜马拉雅山相连.罕萨人因超长的寿命和远离疾病而闻名于世.千百年来罕萨人与世隔绝,在这个雪山环抱的山谷里,开辟了层层叠叠的梯田,种植了漫山遍野的杏树、梨树和苹果树,过着平静简朴、与世无争的恬静生活.这里生活着世界上长寿的老人,他们淳朴文雅、安静内向,活过100岁一点也不算稀罕.就算是80、90岁的老人,仍然在田地劳作,还能与40、50岁的“年轻人”进行对抗激烈、运动强度很大的运动.甚至还有报道说,90岁的罕萨人还能生育.因此罕萨名列世界五大长寿乡之一.
作者: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窗前好树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开.似蔷薇好并栽,芳菲移自越王台.在古时的汉语中,“玫瑰”一词原意是指红色美玉.《文说》中有记载:“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就是说“玫”,是玉石中美的;“瑰”,是珠宝中美的.而对于我,说到“玫瑰”总会想起张爱玲的那句经典:“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作者:萌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由于我工作的性质,需要进行“走转改”活动,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一般来说各行各业都有,诸如公安干警、工矿企业、商业餐饮、工程机械、超市商店、法院机关等等,分兵派将都能接触到.那次赶巧了,我恰好就是去体验厨师生活,后来汇报会的时候,领导听到一半就感觉我是去示范指导去的,根本不是体验辛苦工作的,我说我不觉得辛苦,反而有不少乐趣.
作者:张宸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自古端午便是文人墨客借抒情怀的日子,精致小巧的粽子更是频频成为吟咏的对象.唐有元稹“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宋有陆游“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犹簪艾一枝”,清代更有查慎行、林苏门分别写出“青箬香分菖叶绿,银盘光射石榴红”,以及“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等佳句.单只这几句,就可以看出,各地制作粽子的讲究颇有不同,譬如元稹、查慎行诗中描写用箬竹叶包裹的粽子,而陆游诗中却是用“菰叶”,即茭白叶包裹粽子.其实种种差异,无不是老百姓发挥智慧,就地取材的结果.且斟半盏茶,听我与您说说这“粽叶”的故事.
作者:王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那个小贩挑担沿街叫卖的年代,西安城大街小巷里卖粽子的大叔是这么喊的:“蜂蜜——粽——子”,这一嗓子既不能有吼秦腔似的粗犷,却也不能带着花腔,必须要字正腔圆,余韵悠长,方能显出这粽子用料实在,又清甜异常.于是我们这些孩子们便握着五角钱飞奔而出,围着大叔求他快点用竹片刀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凉粽切开,淋上桂花蜂蜜汁递过来.在冰淇淋还很奢侈的年代,蜂蜜凉粽带来的甘甜清凉让童年有了甜蜜的企盼.
作者:念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汩罗之遗风也”.梁朝吴钧《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大众化的节日食品,唐明皇曾赋诗言:“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人姚合的诗中也记载有当时的民俗民风:“渚闹涣歌响,风和角粽香”.说明在古代,宫廷和民间在端午之时都食用粽子.时至今日,端午食粽的风俗遍及我国南北东西,甚至还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等.人们借古色古香的粽子发思古之幽情.粽子,实际上已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情趣.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雄黄酒的传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还有一项由来已久的传统,那就是:“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传说屈原投江以后,百姓们担心先生的身体会被鱼虾吃掉,于是往江里投入粽子的同时,也倒入一坛雄黄酒,不久便浮上来一条被药晕的蛟龙,从而保住先生全身.后来《白蛇传》故事中也引用了这个典故,白娘子在端午节这天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可见自古百姓都相信雄黄酒可以驱虫、解毒、辟邪,且端午节正值南方的梅雨季节,喝点酒驱寒,精神也愉悦不少.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是观察、沟通外部世界的渠道.眼睛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合理的营养可以增强眼睛的抗病能力,对保护视力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要注意摄入有益于眼睛的营养物质.
作者:雁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白内障是世界首位致盲性眼病,常见于老年人群体.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白内障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过,仍有很多人对白内障治疗存在误区,这些不科学的认识致使很多白内障患者延误了佳治疗时机而失明,令患者抱憾终身.
作者:大观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今年14岁的冬冬,年初的时候起就有时不断地眨眼睛,看东西也模糊,冬冬妈妈认为冬冬是近视了,便带他到外边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之后发现有所好转,但是近冬冬又说不戴眼镜也看得清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现代生活学习任务的繁重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往往会加重孩子们眼睛的负担,用眼不健康容易出现眯眼、频繁眨眼等症状,看东西也有模糊的感觉,家长第一反应是孩子是不是近视了,其实对此还要分清真假性近视的问题.
作者:吕若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