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3-8868
  • 国内刊号:12-1053/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32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Pж(AJ) 文摘杂志(俄),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全国专业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2010年3期文献
  • GE监护仪DASH3000的工作原理与故障维修4例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参数监护仪的功能不断完善.多参数监护仪的应用目的是在临床监护过程中为医护人员提供被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各类医院临床科室必不可少的一种常用医疗设备.GE的DASH3000是一款在周内使用较为普遍的多参数监护仪,现将平时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参考.

    作者:王俊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金宝AK200us自检过程中1例特殊故障分析

    超滤(Ultrafiltration)技术是一种膜滤法,也有错流过滤(Cross Filtration)之称.它能从周围含有微粒的介质中分离出10~100A的微粒,这个尺寸范围内的微粒通常是指液体内的溶质.其基本原理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依靠膜两侧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滤膜阻留,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纯化、浓缩目的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

    作者:刘智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LDT.CD31超短波治疗机故障检修

    LDT.CD31型超短波治疗机是利用高频电能作用于人的肌体进行治疗的仪器.它利用电容式电极输出能量,将患部置于两电极之间,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肌体患部的分子和离子在平行位置振动,并相互摩擦而产生热效应,使患部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透热治疗的结果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加强组织内的新陈代谢和酶反应,扩张毛细血管.此外,它还有杀菌功能,特别是对淋菌、肺炎球菌有着较强的杀灭作用;对止痛和抗痉挛症状也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李明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MEDRAD ENVISION CT高压注射器故障维修3例

    高压注射器在CT、MRI、DSA等影像设备检查中应用广泛,是进行增强扫描和心血管造影必备的设备,通过在短时间内将造影剂集中注入患者的血管内,从而高浓度地充盈受检部位,以获取对比度较好的影像[1].我院目前使用的3台高压注射器均为MEDRAD公司生产,其中MEDRAD ENVISION CT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机在使用中发生过几次故障,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子军;张永文;陈森彬;花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QA-ES高频电刀检测仪故障3例与维护

    QA-ES高频电刀检测仪(见图1)是用来检测高频电刀的工作数据,标定其输出数据准确度,以保障高频手术设备是在临床应用安全的专用检测设备.

    作者:乔金新;张庆勇;李振彪;张秋实;杨东;黄呈风;赵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服务器双网卡捆绑与交换机链路聚合排障1例

    1 故障现象在实际组网环境中,将1台HPDL380服务器集成的双网卡进行双千兆网卡捆绑,并与盒式千兆3层交换机H3CS5500-28TP-SI的2个GE光口进行连接,该交换机的2个GE光口进行(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LACP)链路聚分控制协议的端口链路捆绑.

    作者:熊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美国长青RD-2000数字胃肠X线机故障维修

    RD-2000数字胃肠X线机,由于其在医学影像方面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医院均有安装使用.笔者就该设备一典型故障的分析排除进行介绍.

    作者:白亚林;魏建华;苏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GE9800 C型臂的维修故障分析

    GE9800 C型臂(以下简称C型臂)是各大医院骨科手术比较常用的一个机型,该机器图像质量好,使用比较简易.我院目前有1台C型臂,由于手术量大,该机器工作频率高,导致机器经常出现故障,下面就我院C型臂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

    作者:温锐;黄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Bear1000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Bear1000呼吸机因其性能稳定可靠,先进实用深得各家医院的好评.但任何机器在长期使用中都会出现故障,现将呼吸机的构造原理以及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常见故障现象维修加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作者:金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仪故障维修4例

    超声成像以其无创、实时、简便、收费低廉等特点成为医学影像诊断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超声诊断仪现在已是各级医院的必备设备,使用频率比较高.为确保超声系统长期高效地运行,合理地进行维护和维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在我们的日常维修中,大部分的故障都是重复性和维护性质的,很少有元器件损坏的情况,而且许多是由接触不良引起的,现将我们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基明;季家红;李国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瑞典洁定46-4清洗消毒器问题分析与处理

    手工清洗手术器械程序繁锁,质量控制较难,而洗涤质量的好坏又决定了灭菌质量[1].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应减少残留物质对器械的损害,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为患者的健康负责,避免发生医疗事故[2-3];同时,为省却以往繁琐的手工操作步骤,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我院手术室购买了洁定46-4清洗消毒器.它具有清洗量大,操作方便,可有效去除器壁上的污垢,低故障等特点.现将其运行4 a来遇到的问题分析和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谢玮娜;于美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PHILIPS A3监护仪故障维修2例

    PHILIPS系列监护仪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及手术室常用的监护设备.我院自2003年以来,陆续购进一批PHILIPS A3、M3等型号的监护仪.监护仪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使用率,加上使用年限的增长,在使用过程中陆续出现了一些故障.本文以PHILIPS A3为例介绍了几例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供同行参考.

    作者:龙期荣;江爱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PB-7200呼吸机和S/5 Aespire麻醉机故障检修2例

    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开机后,呼吸机出现报警,呼吸机状态栏LOWPRESSUREAIRINLET报警灯亮,做EST自检,发现TESTCOMPRESSOR不能通过,自检失败.

    作者:刘宇静;李宏毅;王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万东FSK202-2型X线机故障检修1例

    1 故障现象透视正常,进行普通摄影、滤线器摄影、点片摄影时,电流表指针指示时有时无,但不管电流选择器预置到任何电流挡进行曝光,电流表有指示时指示均很小(50 mA左右).

    作者:裴作升;朱勇;王振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冷藏设备温度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研制开发一种适用于医院网络环境下的检验科、医学实验室、药库等各种冷藏设备的温度监控系统,以保障各种冷藏物资安全存放.方法:综合运用有线、无线串口通讯、串口与网络信号转换、WINSOCK编程、短信报警平台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检验科分散在3个楼层共30多个冷藏设备的温度采集、监控及多层次报警防护系统,以确保安全存放生物制剂万无一失.结果:实现了各种冷藏设备的温度实时自动采集、监控和报警功能,为检验科室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结论:利用局域网和串口服务器可方便地构建对分散的冷藏设备进行集中式实时自动监控管理的硬件网络平台.

    作者:黄平;陈金雄;陈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导生理记录仪的研制和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多导生理记录仪,可以监测心电、血压、肌张力等多种生理参数.方法:该系统通过前置放大器放大生物信号,经A/D转换后,通过软件模拟示波器模块显示信号波形,同时进行数据存储;配套软件可以分析采集的数据,绘制相应曲线并保存为通用的Word、Excel格式.结果:通过实验证明,该系统可准确记录兔的心电、呼吸实验,蛙骨骼肌收缩实验,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结论:该系统可以准确地记录实验动物或离体器官的生物信号,已应用于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生理药理试验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金安;安刚;张日辉;安源;赵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于CAN总线的舱室微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目的:设计基于CAN总线的舱室微环境远程监控系统,以满足远程舱室内部微环境对湿度、压力、温度等指标的控制需要.方法:应用CAN总线技术可实现舱室微环境现场监控系统,另外用CP2200芯片设计以太网接口,将CAN总线系统接入以太网络中,使网内任意一台计算机都能对舱室内部微环境进行远程监控.结果:该系统除能对现场进行监控,还具有以太网接口,实现远程监控.结论:提高了军队卫生装备远程监控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作者:张文昌;刘志国;崔向东;程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光声成像空间分辨率的数值模拟研究

    目的:研究确定光声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方法:利用数值模拟对光声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进行计算,空间分辨率由点扩展函数的全峰半宽得到.结果: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符合较好,得到了滤波截止频率、探头有效探测面孔径大小与空间分辨率的关系.结论:该研究为光声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利用该方法可根据目标病灶的大小对成像参数的选择做出估计,以达到佳的成像效果

    作者:卢涛;臧海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野外医疗机构信息作业平台的集成研究

    目的:研制一套适合野外救治机构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作业的硬件平台.方法:通过箱仪一体化和集成技术,设计多功能通讯箱和多功能通讯终端.结果:能够为野外救治机构快速构建以太局域网、电话通信网络和广播指挥网络,10min即可展开野战医疗信息作业平台.结论:该作业平台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快速构建,满足救治机构电话通信、网络传输和广播指挥的需求,丰富了野外救治机构信息作业手段.

    作者:伍瑞昌;郭立军;石梅生;王运斗;宋振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用于生命探测的人体呼吸运动模拟系统研制

    目的:为了满足雷达式非接触生命探测实验对探测目标同一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设计研制一种用于模拟人体目标的人体呼吸运动模拟系统.方法:选取一种仿真人体的模型、一种双水平正压呼吸机以及合适的气囊和反射材料,根据人体呼吸运动的特点以及雷达式非接触生命探测实验对目标的要求,设计实现了一种能够自主定量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系统.结果:该系统模拟出的呼吸运动波形与人体相似,且呼吸频率、幅度、吸呼时间比等参数可以调节,利用超宽带生物雷达进行测试,数据在统计学上具有同一性和稳定性.结论:该系统能够稳定地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并且满足多种环境条件下的探测需求,为非接触生命探测研究提供了稳定的探测目标和客观的评价标准.

    作者:李钊;王健琪;荆西京;路国华;吕昊;李岩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改进型BMIT激励源设计及磁场分析

    目的:设计一种符合人体电磁暴露安全标准要求的脑磁感应成像激励源,以满足临床应用中人体安全性的需要.方法:在该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有源晶体振荡器作为振荡源,参照IEEE Std C95.1人体电磁暴露安全标准,计算、设计和实现3种激励线圈和激励电路,以产生符合安全标准的激励磁场,并对所产生的激励磁场进行初步测量和评估.结果:平面矩形聚焦线圈在线圈中心处10MHz、1 MHz、200kHz大磁感应强度分别为0.005、0.057、0.189T,沿着轴线方向磁场逐步衰减,且磁场由轴线方向两侧也逐步衰减,斜率分别约为0.0002、0.002、0.007 T/cm.结论:测量区域内的场强均满足安全性要求.安全性激励源的实现为临床安全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文哲;秦明新;焦腾;张华;周伟;李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于特征结构分析的弧梁复合式心血管支架设计及有限元研究

    目的:研究心血管支架在植入过程中的受力和形变性能,以及支架结构时其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心血管支架结构上不同尺度的特征单元进行统计和归纳,比较各种支架性能;应用特征对比结论设计出弧梁复合式心血管支架,并使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对其进行扩张性能测试.结果:数据显示弧梁复合式心血管支架在扩张性能和边缘效应上明显优于作为参照对比的Palmaz-Schatz支架,在同样径向位移下,弧梁复合式心血管支架塑性变形产生的大有效应力和大拉伸力比Palmaz-Schatz支架小15%~20%.结论:弧梁复合式心血管支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对心血管疾病临床支架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临床价值.

    作者:李小您;劳永华;支晓兴;林泽枫;黄岳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ICRP103号建议书所致常规CT扫描有效剂量变化的研究

    目的:对比采用ICRP 60和ICRP 103器官组织权重因子计算64排螺旋CT头胸腹扫描及冠脉成像所致患者有效剂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在ART仿真人体辐照体模(fluke biomedical)躯干部分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的方法获得器官剂量,再将器官剂量按照不同版本ICRP器官权重因子加权求和获得有效剂量,同时计算有效剂量转换系数.结果:ICRP 103给出的器官组织权重因子的变化带来了CT检查中有效剂量的变化,头部(29.74%),胸部(20.97%),腹部(-11.88%)及冠脉成像(29.94%).基于ICRP 60(103),头胸腹扫描中有效剂量对DLP的转换系数分别为0.002 5(0.003 2)、0.019 1(0.0230)及0.0166(0.0146)mSv/(mGy·cm).结论:不同版本ICRP给出的器官组织权重因子对CT检查所致患者有效剂量产生的影响是基于不同的扫描部位的;新版本在强调某些器官对计算有效剂量重要性的同时,也削弱了另外一些器官的作用.

    作者:刘彬;白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家用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阐述了家用血糖仪的原理、结果影响因素、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探讨了家用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降低监测结果的误差,为有效监测血糖和调整治疗计划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提出了发明一种快速血糖仪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颖;陈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卫生装备应急维修保障特点与改进措施

    结合军队卫勤演练与应急卫勤保障实践,分析卫生装备应急维修保障特点,提出加强技术准备,做好行动筹备,注重现场交流,提高应急维修能力和规范操作保养步骤等改进措施,加快修复速度,提高修复率,保障参演卫生装备的良好状态.

    作者:李捞摸;张庆勇;李振彪;杨冬;张秋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方案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的:消除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使用上的一些误区,为其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实际应用并采集数据,仔细分析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结果:经过分析,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存在安全风险.结论: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没有峰谷调节能力,方案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不宜采用此系统.

    作者:杨斌;张美;袁钟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依靠自我立足现有提高卫勤装备建设水平

    立足医院卫勤装备建设实际,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4条提高卫勤装备建设水平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一是挖潜增效原有老装备;二是更新配套现有新装备;三是实战训练配发新装备;四是科研攻关高科技新装备.

    作者:范颂杰;王静;戴榕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遵循采购的六大要素把握采购的关键环节

    详细阐述了在科研物资采购中应遵循的供应商、时间、价格、数量、质量及售后服务等六大要素,从采购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作用和传统采购与现代采购的变化等方面探讨了采购工作应把握的关键环节.

    作者:曹咏梅;袁征;邢永涛;古希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网络建设智能化管理的实践

    介绍了医院新建成的医疗大楼的网络建设情况及全院网络智能化管理的一些经验.通过对医院规模及网络环境、医疗设备的需求分析,确定整个网络架构方案,从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高效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考虑,进行设备的选型和整个网络的配置.新建成的网络系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解决了以往陈旧的网络系统的速度瓶颈、数据安全问题等,为医院向数字化医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鑫;邵华民;唐龙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疗设备信息管理中的MVC模式架构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为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客观要求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技术支持.目前医院常用的操作系统,如HIS和PACS等由于其兼容性、稳定性、效率性的欠缺和更新维护费用高等缺点制约了医院管理的发展.医院医疗管理MVC模式的建构为医院管理信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填补了一个新的技术环节,并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罗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野战卫勤车辆装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阐述了野战卫勤车辆WCY-2002型野战手术车、NJ2045XJH救护车、野战急救车、WCD-2000型卫生防疫车驾乘人员的携行物资装载及战材箱取放药品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切实可行,在实际训练中得到了验证.

    作者:刘鹏庆;聂涛;戚增力;郭海龙;张贵军;李文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成本核算系统中成本的分摊及配比计算方法

    研究了全成本核算中成本的合理分摊问题,叙述了具体的分摊策略.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应用四级分摊方式将不同成本项目依据不同分摊原则进行分摊.通过对成本项目的合理分摊,分摊后医院的成本数据真实反映了全院和科室的深层收支情况.

    作者:焉桂芹;任国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我院预约挂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拓宽挂号渠道,方便患者到医院就诊.方法:研究符合医院现实情况的工作模式,开发预约挂号系统,提供网络、电话形式的预约挂号服务.结果:实现了与医院HIS紧密集成的预约挂号系统.结论:方便了患者,减少了患者排队挂号的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作者:季磊;薛万国;吕俊文;程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于名片识别技术建立医疗器械供应维护查询数据库

    目的:建立实用有效的医疗设备供应商、维修商查询数据库,减少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使用高级名片识别技术建立数据库,通过增加自定义备注项作为查询的内容,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后再应用于其他便携设备.结果:利用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资料建立数据库,使用方便,并可用于智能Windows mobile及Symbian S60系统的智能手机.结论:基于名片识别技术建立医疗器械供应维护查询数据库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实用,并可灵活地应用于移动设备.

    作者:黄金清;程广斌;马承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提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各类区域医疗服务系统的分析,研究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工作流程,设计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技术架构.结果:设计出基于前置机交换系统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采用中心交换系统和可定制的前置交换系统,结合XML、J2EE、SOAP和ESB等现行先进的技术,可实现与各医疗机构业务系统的松耦合对接.结论:建立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是解决各医疗机构间诊疗记录、医疗文件等医疗相关资源交换与共享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降低信息协同成本、推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新模式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伟;江其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信息系统客户端的安全管理和实践

    目的:建立内网安全管理平台,对客户端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方法:采用北信源VRV EDP内网安全及补丁分发管理系统,对网络传输数据加以控制、优化、管理和整合.结果:实现了医院计算机硬件设备和网络设备的有效管理,使网络维护人员工作量降低.结论:该系统有助于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者:郑蕾;翁盛鑫;黄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于大集中模式的区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的探索

    目的:探讨在我国建立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功能结构.方法:针对海南省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集中模式的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结果:经过3家不同区域的医院进行试点,系统技术架构稳定可行,完全能够满足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结论: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方兴未艾,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集中模式的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大有可为.

    作者:刘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RAUMDIC双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RAUMDIC双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入选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96例,分为对照组198例,治疗组19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及单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及RAUMDIC双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分别观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5、7 d的脑脊液红细胞计数.统计比较术后14d内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颅内感染率;术后7、14d的体温及GC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检验红细胞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术后感染率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快(P<0.05),治疗后14d的GCS昏迷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RAUMDIC双腔脑室引流管较传统单腔脑室引流管提供了更为准确真实的颅内压监测,减少了颅内感染,提高了SA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屈阳;陈旭义;何滔;张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MRI诊断

    目的:分析评价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病变的MRI表现,提高对椎管内占位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占位25例,对其MRI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MRI检查结果中,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9例,不同占位的MRI表现不同,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MRI是诊断髓外硬膜下占位的首选方法,在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围;曾卫宏;周春生;张超群;黄晓平;张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MR850湿化系统在呼吸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MR850湿化系统在呼吸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中心ICU于2007-08-2009-05期间25例使用MR850湿化系统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效果.结果:25例患者中有23例成功撤机,2例因病情危重救治无效而死亡.患者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呼吸机管道无冷凝水倾倒,管道护理间隔为1次/12 h;形成Ⅲ度痰液黏稠度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7例;无气道形成痰痂的患者.结论:MR850湿化系统能够为呼吸机治疗患者提供佳湿度的气体,减少呼吸机管道护理工作量,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黄桃;谢荣利;熊兴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6排螺旋CT在活体肾移植术前综合评价的应用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MSCT)综合评价活体肾移植术前供肾状态的价值.方法:活体肾移植供者118例,术前均进行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应用MPR、MIP、VR和C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供肾血管、肾实质及收集系统情况,并将术前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评价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结果:114例供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肾实质、肾血管及收集系统情况显示清晰;4例患者二次注射造影剂后获得了满意图像.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所示与手术所见完全吻合.结论: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准确而全面地评价活体供肾的形态与功能,应作为活体肾移植前评价供肾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王斌;田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不同计划中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对25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动态调强放疗,针对每例患者按照不同方案设计A、B、C 3个计划.方案A:5野均匀分布;方案B:前5野(每30°为1野);方案C:非共面5野(床角90°,机架330°和30°);所有计划均用同样的物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分别比较3个计划的靶区和危机器官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适形度指数(CI)等指标.结果:3个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情况基本相同;方案B比方案A、C分别降低了颞叶D5剂量的3.5%、0.86%,脑干D5剂量的2.8%、0.14%;方案A、C比方案B降低了口腔黏膜平均剂量Dmean的31.3%和21.3%;同时在后颈软组织处的剂量A方案大于B、C方案.结论:调强放疗5野可以满足鼻咽癌靶区的剂量要求,应根据靶区和危机器官位置及体积的不同,采用优的计划设计方式,提高治疗增益比.

    作者:于得全;邵秋菊;梁军;裴美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

    阐述了做好医疗设备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医疗设备从投资、招标采购、使用效益、维修及处置、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各环节控制审计的剖析论证,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为医疗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作者:钟玉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频电刀质量检测技术与方法

    高频电刀在临床手术活动中使用十分广泛,其性能检测关系到医生和患者的使用安全.重点阐述了高频电刀的使用原理及其各项功能指标检测,如高频漏电流检测、功率检测及REM报警检测等方法,从而达到高频电刀质量控制的目的.

    作者:潘克新;尹军;徐力;徐太祥;刘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注射器和输液泵的匹配问题

    讨论了恒遮输液泵与注射器之间的匹配问题,对同一输液泵使用13个品牌注射器的实际泵速进行了比较,证明使用非指定注射器可能导致泵注速度较大的误差,给临床及科研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认识并重视该问题是目前可行的规避手段.

    作者:张正迪;蔡铁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现代生物战剂检测技术及其典型装备

    介绍了几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发展前景好的现代生物战剂检测技术,如分子识别技术、免疫化学技术等,对这些技术在各种生物战剂和毒素检测装备之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这些装备在战时卫勤保障与反恐保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对生物战剂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生物战剂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作者:高树田;张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G技术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通过对3G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如何将3G大流量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从而体现3G无线传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救治、处理、监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应急处置信息化的全覆盖.

    作者:殷伟东;管世俊;唐凯;陈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军队卫生装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是确保全军卫生装备应用质量安全的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利益.阐述了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在全军各级医疗机构中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各级医疗机构在该项工作中的职能分工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并对该项工作的开展现状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为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孙志辉;杨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验收检测实践与探讨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验收检测是质量控制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验收检测环节不仅是判别新进设备质量是否合格的必要措施,而且通过验收检测环节建立设备技术性能和电气安全性能参数基准及售后服务信息,也为日后设备的技术保障提供了重要依据.结合医院验收检测的实践情况,分析和探讨了验收检测的重要意义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戚仕涛;汤黎明;王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构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实践探讨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现代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健全管理机构、建立医疗设备质控工作制度、优化质控检测流程、强化质控检测技能培训等方面介绍了医院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中的工作内容及方法,并从开展质控有利于提高医患安全、质控需要全程管理、全员参与以及加强横向、纵向合作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李怡勇;米永巍;郭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规范的研究

    目的:任何医疗设备都会因为设计、生产或使用而出现一定概率的风险,需要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进行风险管理.方法:通过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发现生产后的剩余风险是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结果: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与管理规范的实施,可以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维护方案,强化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在医疗设备风险评估体系中的管理规定.结论:随着医疗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规范工作的不断地发展、深入,进一步确立了临床医学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有地位.

    作者:汤黎明;吴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内容和措施,为卫生装备日常使用管理和卫勤保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依据部队卫生装备配备标准和卫勤保障任务需求,提出需要实施质量控制的卫生装备目录,并就列入目录的部队卫生装备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管理过程质量控制、应用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质量监督措施等)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得出了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及工作模式.结论:作为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一种基本思路和方法,对部队卫生机构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作者:张玉明;赵斌;孙文明;马云升;许军;葛剑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积极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切实提高医工人员的社会地位

    指出了目前在医院从事医疗设备技术保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生存现状,并分析了造成目前现状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是促进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改善医工人员生存现状的重要战略机遇的观点,论述了开展质控工作对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和改善医工人员地位的重要意义,呼吁务必对医工人员予以重视,以及做好质控工作、促进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和改善医工人员地位的建议.

    作者:王振洲;朱弋;姚翔;李朝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体检中心胸片曝光联动装置的设计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体检中心的曝光联动装置,以降低体检废片率.方法:该曝光联动装置利用X光机EXP信号的后沿及片库的READY信号,自动产生片库的换片信号和换片期间X光机的曝光锁定信号,实现2台设备的联动与互锁.结果:使用该装置后,胸片拍摄的废片率由8.2%降低至0.9%.结论:该曝光联动控制装置实现了自动换片机和X光机的联动与互锁,使两机在操作上成为一体,提高了拍摄效率、降低了废片率.

    作者:晁勇;端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液冷藏方舱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研究血液冷藏方舱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方法:在明确血液冷藏方舱设计需求、主要战技指标和勤务定位的基础上,对血液冷藏方舱的构成要素、内外部设计方案进行介绍,分析方舱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法和实现途径.结果:血液冷藏方舱能够实现快速反应、机动和快速展开、撤收,进行大批量血液快速收发储藏和供应,同时满足多品种血液制品贮藏的不同温度要求,保持冷链的连续,确保血液贮藏质量.结论:该方舱能够满足野外应急机动条件下快速、大批量、多品种血液的贮藏与供应,可作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机动血液保障的主要手段.

    作者:林村河;徐卫平;万任华;刘磊汉;王苓;邱龙翔;龚红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载人航天任务海上救援船医疗舱室改装和装备研究

    目的:改装和装备载人航天任务海上救援船医疗舱室.方法:根据任务需要,从救援船实际情况出发,选定医疗舱室,改装和装备急救舱室、手术舱室、治疗舱室、检验舱室、特诊舱室和药品舱室.结果:改装和装备后的医疗舱室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医疗物资装备充足,医疗救护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很好地完成了航天员海上医疗救护任务.结论:对救援船医疗舱进行合理、有效地改装和装备是顺利完成载人航天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的重要环节.

    作者:姚均迪;许恒;杨扬;徐尔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口腔修复体疲劳寿命测试机专用试件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种符合临床牙特征的用于口腔修复体疲劳寿命的测试试件.方法:根据国人牙体的标准尺寸和烤瓷修复体的基牙预备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别制备冠、桥基牙实验用模型,并在模型上制作相应的烤瓷修复体.结果:研制出的各类试件符合要求,并制作出了实验用修复体.结论: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疲劳测试试件能够模拟口腔内修复体的实际情况,满足疲劳测试的要求.

    作者:李明勇;马轩祥;李玉龙;汤忠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于P2P-SIP技术的手术直播系统的设计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P2P-SIP技术的手术直播系统.方法:分析P2P-SIP网络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结合流媒体播放系统的特点对手术直播系统结构进行设计,对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结果:P2P-SIP技术充分利用了SIP协议和P2P流媒体技术各自的特点,手术直播系统在测试中运行稳定,节点连接成功率在95%以上,各个节点流媒体播放流畅,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结论:P2P-SIP技术解决了传统远程医疗网络的实时性和拓展性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娄海芳;王志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学工程科技术人员的引入与培养

    介绍了目前几种不同类型医院的基本构造和工程科技术人员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医院应根据自身要求引进合适的工程科技术人员,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分析了不同类型医院的人才引进策略和对引进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后期培养方法,指出将医生、护士和工程科技术人员紧密结合起来是现代医院发展的方向.

    作者:许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学物理师在放疗设备方面的职责

    通过对放疗工作的职业要求和放疗设备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医学物理师这一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在放疗设备方面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仪器的检测者和校准者,从而明析这一角色的具体工作,达到提高放射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

    作者:鲍艳;徐利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