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疑难病杂志

疑难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671-6450
  • 国内刊号:13-1316/R
  • 影响因子:1.17
  • 创刊:2002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87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疑难病杂志   2003年3期文献
  • 辨证论治胃下垂32例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胃下垂3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陆朝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弱视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7~200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运明;常学斌;李瑞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人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人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往往容易被漏诊或误诊.我院从1997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老年人肺炎80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董贤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探讨

    急性肾炎大多预后较好,但有部分病例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差.我院自1992年10月~2002年 10月间共收治了310例急性肾炎患者,对其中 28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文旗;曾凡军;陈勇;夏进标;杨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溶栓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重要措施,可显著改善AMI患者的近、远期预后,降低AMI的病死率[1].目前对老年AMI患者溶栓治疗多被视为相对禁忌,认为老年患者溶栓治疗病死率高,并发症多.为了探讨老年AMI患者溶栓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对65岁以上老年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收到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季梅;季华;季强;庞在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特殊类型上颈椎综合征11例分析

    自1990年以来,我们发现了11例特殊类型的上颈椎综合征病例,经治疗均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修身;郭付臣;徐雪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7例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是冠心病的独立致病因素.单纯糖尿病患者在10年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冠脉疾病引起死亡的危险性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当;且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预后较非糖尿病者差[1].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非糖尿病人群显著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血脂异常.本文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吸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张丽君;刘德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腺印戒细胞癌2例

    例1 患者,女性,53岁.右乳腺无痛性肿物1年,同侧腋下肿物3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右乳外上象限肿物4 cm×3 cm×3 cm,右腋下淋巴结肿大、融合,大直径3 cm,临床拟诊乳腺癌行根治术.病理检查: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标本,18 cm×14 cm×6 cm,外上象限近皮肤处肿物3.8 cm×3.5 cm×3.0 cm,下方1.5 cm乳头水平另见一肿物2.7 cm×2.2 cm×2.0 cm,两者不连接,切面大致相同,黏液外观,灰白、质硬,无包膜.镜下:癌细胞圆形,大小较一致,胞质内黏液积聚呈印戒状,片块状分布,伴有浸润性导管癌成分.特殊染色:PAS阳性,黏液卡红阳性.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阳性,肿瘤抑制基因(C-erBb-2)阳性.病理诊断:(右)乳腺混合型印戒细胞癌,腋下淋巴结3/27.随访2年健在.

    作者:李胜水;于翠珍;崔东晖;刘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岛池血肿2例

    例1.男性,52岁.以突发头痛伴呕吐2小时来诊.查体: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语明.颅神经检查正常.右侧肢体轻瘫试验阳性,无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阴性,CT示左侧脑岛池内半月形高密度灶,内侧呈不规则锯齿状.出血量约15 ml.诊断为脑岛池血肿.按蛛网膜下腔出血处理1个月后治愈出院.

    作者:王国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桃毛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桃毛引起过敏性休克者非常罕见,但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病情往往较重.现报告1例.

    作者:李全文;蔡娟;代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10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临床上较少见,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将我院1993~2002年诊治的10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对照组65例,2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等方面无差异(P>0.05).2组均常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仅用美托洛尔常规治疗.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症状改善有效率(85.9%)明显高于对照组(56.9%),P<0.01;治疗组房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76.5%)明显低于室性(92.1%),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文刚;卜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偏头痛及脑血管病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对偏头痛、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以偏头痛、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正常体检者和无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vWF水平测定.结果偏头痛、脑梗死、脑出血患者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这些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可能与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vWF可作为一个标志物,为选择治疗药物、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马风杰;张富强;许福亮;李雪梅;刘百波;马传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ITP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方法对67例ITP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患者感染部位、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情况、住院天数、使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情况进行评估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感染以呼吸系统多,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年龄大、合并糖尿病、住院天数长(>4周)、应用激素量大与感染发生呈正相关,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P值分别>0.05、<0.05 、<0.05、<0.05), OR值分别约1.385、9.169、8.900、18.667.结论应用激素量大、合并糖尿病、住院天数长(>4周)是ITP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应用激素量大为重要,合并糖尿病次之;必须控制易患因素,有效地预防感染.

    作者:彭玉娜;吴华;方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微循环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降低血液黏滞性、聚集性及凝固性,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作者:高素环;董仁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糖尿病不同原因清晨空腹高血糖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引起糖尿病空腹高血糖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测定经降糖治疗后空腹血糖高于8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22∶00、3∶00、7∶00血糖、胰岛素和C肽.结果 49例中降糖药剂量不足、黎明现象和苏木杰效应分别为14例、8例和9例,前两者午夜血糖(11.3±1.03、6.4±0.41 mmol/L)、胰岛素(10.3±2.04、13.2±2.81 mu/L)、C肽(2.04±0.15、2.21±0.18 μg/L)与后者午夜血糖(2.3±0.13 mmol/L)、胰岛素(17.6±3.42 mu/L)、C肽(2.48±0.21 μg/L)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或P<0.01),黎明现象合并降糖药剂量不足11例、合并苏木杰效应7例,两者分别与单纯降糖药剂量不足、苏木杰效应各时相血糖、胰岛素和C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糖、胰岛素、C肽监测对鉴别糖尿病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十分必要,疑有两种原因重叠者,应谨慎增减药物剂量,或行诊断性药物试验.

    作者:邓国宝;朱海清;杨爱莲;康平;李润生;陈泉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预后的评价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入院后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探讨其与患者的近期预后价值.方法对48例UAP患者采血行CRP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检测,严密观察2周内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周内,血清CRP异常(增高)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4.8%,高于CRP正常UAP患者的10.5%(P<0.05).CK-MB异常的UAP患者中40.0%在2周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CK-MB正常的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8.9%(P>0.05).结论 CRP定量测定对判断UAP患者短期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有重要的预报价值,且比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曹相誉;杨文东;李会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射精表现形式及对早泄的再认识

    早泄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大量中医文献及现代医学资料的解释仍难以达成共识,众说纷纭,其中存在认识和理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能被临床实践所接受,甚至与临床表现相差较大.现从研究射精表现形式出发,对早泄的概念推出新的认识.

    作者:赵树森;杨博华;张耀圣;张春和;刘凤桐;陈蕾;刘伟杰;俞鸿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脊髓空洞症外科治疗进展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行的脊髓内空洞形成.形成空洞的原因多种多样.磁共振成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本病临床表现是以受损阶段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征,有些病人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和自发性疼痛.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多种手术方法,并达到了一定疗效,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本病外科治疗的进展概况.

    作者:方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慢性肛裂的药物及手术治疗近况

    慢性肛裂是指经6周治疗不能愈合的肛裂.其病因及其难以治愈的原因仍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肛门局部缺血及静息压高是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而肛门直肠解剖上的特点、感染、损伤因素、栉膜带和便秘等是肛裂久治不愈的原因.亦有人认为,高括约肌张力诱发肛管后中线供血不良是原发性慢性肛裂的病因,肛裂的本质是缺血性溃疡.其治疗的重点在于减轻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和降低肛管压力,治疗方法仍以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周祖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病毒唑外用治疗传染性软疣152例分析

    笔者从2001年3月~2001年9月试用病毒唑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外用治疗传染性软疣15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永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牙外伤性根折伴牙槽骨骨折再植成功1例

    一般来说,在临床上所见的牙外伤再植术适用于牙体、牙根完整且牙槽窝骨壁良好无骨折的患者,我科曾行下前牙外伤性根折伴牙槽骨骨折拔除术再植成功1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瑶;周秀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针刺内关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影响

    心室晚电位(VLP)阳性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观察了针刺内关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宋和文;李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胸锁关节后脱位7例临床报告

    胸锁关节脱位分前脱位和后脱位,后脱位在临床中比较少见.我院自1990.2~2002.12共收治胸锁关节后脱位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光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15例

    以往大量心包积液的治疗需反复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切开引流,操作有较高的危险性且疗效较差,近年我院开展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1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田伟盟;范卫清;梁俊;张仲明;王艳;熊维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低血糖昏迷误诊急性脑血管病15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严重者可引起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尤其老年人突发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时,常先考虑到急性脑血管病.现就我们收治的15例拟诊脑梗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资料进行总结.

    作者:林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消化道疾病误诊为冠心病18例分析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某些冠心病发作可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而误诊,而某些消化道疾病也可误诊为冠心病.现将1994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误诊为冠心病的18例消化道疾病报告如下.

    作者:杨荣礼;原昕;李励;项洁;杨尚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子宫自发性穿孔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患者,78岁.因下腹痛6 d,加重致全腹痛12 h,伴发热,无恶心、呕吐入院.查体: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下腹痛为甚,麦氏点压痛明显,肠鸣音消失.妇检:白带多且有臭味,宫颈无异常.腹部X摄片:未见异常.B超:子宫未见异常,盆腔液性暗区.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充血、水肿,腹腔积脓500 ml,再探查于子宫底可见直径1 cm大小穿孔,宫腔内积脓,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给予抗感染等治疗而愈.

    作者:李有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2例误诊分析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预激伴房颤),是预激综合征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一种,因其心电图表现很容易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混淆,在临床上易导致误诊误治,现结合我院遇到的2例对其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相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骨质疏松症胸痛误诊为心绞痛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胸痛伴心慌气短1个月就诊,就诊1月前常于夜间出现胸痛,伴心慌气短,白天也有发作,与活动、受寒、饱食无明显关系,疼痛当时不能活动,时限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无发热、咳嗽及咯粉红色泡沫痰,无夜间憋醒现象.既往体健.查体:BP 140/9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颈静脉略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口罗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心肌缺血(Ⅱ、Ⅲ、aVF、V4、V6导联T波低平),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卧位型心绞痛.

    作者:王海玲;张志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有机磷中毒好转、腹水、休克

    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8岁,已婚,居民.因自服1605农药200 ml 1 h入院.入院前在门诊用温水洗胃至水清无味,用阿托品100 mg,分4次静推.入院时患者昏迷,BP 16.0/10.0 kPa(1 kPa=7.5 mmHg),R 24次/min,P 90次/min,T 35.8℃.全身湿冷,口唇紫绀.双瞳孔等大,直径2 mm,对光反射不敏感.颈软.闻及呼出农药气味.心率90次/min,律齐,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

    作者:刘承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临床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六)

    2.2 计数数据的分析处理计数数据(enumeration data or counting data)是指根据定性观测结果把各观测个体分归到不同组别,然后清点归到每一组别内的个体数目所得到的数据.例如,按照粪便中是否检出蛔虫卵把100个观测对象分别归入阳性检出组和未检出组,通过清点每组例数,得到阳性检出组25例,未检出组75例,即为计数数据.再如对200名观测对象的ABO血型分类进行调查,后得到这200人中,A型血30例,B型血80例,O型血70例,AB型血20例,也属于计数数据.

    作者:刘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钙致谷丙转氨酶急骤升高1例

    1 病历资料患者,男性,30岁.因间断心慌伴胸闷、乏力1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缘于入院前因受凉感冒后开始出现间断心慌伴胸闷、乏力等症状,曾在私人诊所就诊后症状缓解,因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后,来院就诊.门诊查心肌酶谱CK(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AST(谷草转氨酶)均升高,分别为246 U/L、325 U/L、69 U/L;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以病毒性心肌炎收入院.入科后经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和1、6二磷酸果糖等治疗,每周复查心肌酶谱1次,3周后心肌酶谱CK、LDH、AST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入院时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既往无肝炎接触史及药物过敏史.另因发现患者甘油三脂偏高,补充诊断:高脂血症.即加服阿托伐他汀钙10 mg/d治疗,3日后患者明显出现恶心、全身不适等症状,急查肝功示:ALT(谷丙转氨酶)446 U/L,出现急骤升高,结合临床考虑为药物性肝炎.

    作者:李晓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葛根素引起溶血性贫血1例

    患者,男性,80岁.诊断为再次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房早)、2型糖尿病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时血红蛋白124 g/L,肝、肾功能正常.给予葛根素(商品名麦普宁,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32810)4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作者:黄玲;郑小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有关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