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凉血消银丸治疗血热型寻常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凉血消银丸治疗血热型寻常银屑病100例.结果:治愈28例,显效46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53%.结论:本疗法对血热型寻常银屑病疗效显著,治疗安全.
作者:杜桂营;李凤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肾助孕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益肾助孕胶囊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西药克罗米芬治疗,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排卵率为66.7%,妊娠率为56.7%;对照组排卵率为75.0%,妊娠率为50.0%(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对照组53.2%(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2、P、LH、F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RL明显下降.B超连续动态观察显示,各时相服药后卵泡明显增长(P<0.05),且相同时相均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该药对排卵障碍不孕症有较好疗效,且在改善症状、调理月经周期方面优于西药克罗为芬,可改善垂体、卵巢内分泌机能,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
作者:刘丽清;郭树榜;刘雁;宋从东;谢明夫;曹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安神解郁汤,对照组口服5-氟西丁.4周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95%CI=79.3%~98.4%);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95%CI=53.5%~83.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340 1,P=0.000 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显著降低SDS、HAMD积分(P<0.01).结论:安神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优于5-氟西丁,其收益为OR=0.19(95%CI=0.05~0.74),NNT=4(95%CI=2.5~18.6).
作者:侯光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扶正消瘿法治疗桥本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扶正消瘿法治疗桥本氏病40例.结果:40例中,临床治愈6例,显效24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扶正消瘿法治疗桥本氏病可有效缓解症状,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彭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法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西沙必利治疗.服药20天后观察治疗效果及其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治愈24例,好转22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中治愈12例,好转24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药升清降浊法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疗效较好.
作者:姚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采用下瘀血汤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孕三烯酮胶囊.3个月1疗程,用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下瘀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与孕三烯酮相当.
作者:侯志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缺血型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光凝术后的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缺血型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97例(107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51眼)和治疗组49例(56眼),对照组在视网膜激光光凝基础上加用西药治疗;治疗组辨证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脾虚气弱、肝郁血热4型,光凝治疗后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49例(56眼)中,临床痊愈17眼(30.36%);好转34眼(60.71%);无效5眼(8.93%),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48例(51眼),临床痊愈2眼(3.92%);好转36眼(70.59%);无效13眼(25.49%),总有效率74.51%.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型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光凝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冯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静点阿奇霉素及加替沙星,阴道给予土霉素或四环素上药.连用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7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疗效满意.
作者:李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止嗽二三汤临床止咳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止嗽二三汤水煎,日1剂,每次150 mL,温服,1日2次;对照组采用羧甲司坦片0.5 g,1日3次,口服.2组均加服罗红霉素分散片,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14%;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1.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止嗽二三汤对各类疾病引起的咳嗽均有良好疗效.
作者:冯一;李汉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聂某某,女,66岁,2009年4月21日初诊.1 年前患者无意间发现右手无名指远端指间关节背侧有一绿豆大小的半透明水疱样囊肿,质地较硬,推之不移,无明显不适.半年前,囊肿渐大,有触痛,指关节活动受限.遂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激光烧灼术治疗(具体不详),病理报告示滑膜囊肿,术后复发.5月前,患者再次于该院行激光烧灼治疗.3月前再次复发至玉米粒大小,曾用紫金锭外敷无效.
作者:黄丽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组成,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笔者取此方疏肝理气之义灵活运用于多种病症,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陈素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从而产生的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主要为手术后幽门缺失,以及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等.笔者以疏肝利胆、降逆和胃为主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赵宏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梗死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提高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至关重要.针药结合治疗方法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在脑梗死急性期、恢复及后遗症期临床研究中均表明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研究亦有新发现.针药结合治疗方法具有协同增效效果.
作者:朱庆;倪光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面神经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针灸治疗及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对照组32例,采用同样的针灸方法及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95%CI=85.2%~99.9%);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95%CI=53.2%~86.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642 0,P=0.009 2),差异有显著性;且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患者面神经肌电图潜伏期参数(P<0.05).结论:针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面神经炎疗效优于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其收益为OR=0.07(95%CI=0.01~0.62),NNT=4(95%CI=2.37~11.79).
作者:何乾超;刘永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夹脊穴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静滴治疗,14天为1疗程.结果:3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3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结论: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
作者:胡良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糖尿病(DM)是中老年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又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2009年9月至11月,运用针药结合治疗DPN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旭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质退行性病变,又称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综合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型,约占60%~70%,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笔者运用腹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赵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症患者450例,采用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每日1次,1周为1疗程,治疗1~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87例,好转63例,总有效率为100%(95%CI=98.7%~100%).结论: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针灸治疗腰椎闻盘突出症的机理研究表明,与局部神经根压迫的缓解作用、对化学神经炎的影响、提高痛阈、调整血供障碍、调节自身免疫、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等有关.近10年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有一定进展,但仍在在不足,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提高实验研究的水平.
作者:许国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语言不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针刺并口服醒脑再造胶囊,治疗中风语言不利50例.疗程30日.结果:痊愈7例,好转3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醒脑再造胶囊配合针灸治疗中风病语言不利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赵瑞华;张晋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润肠汤配合耳针及腹部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润肠汤配合耳针及腹部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56例,疗程3个月.结果:本组56例,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9%.结论:中药配合耳针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稳定,无副作用.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输卵管阻塞或盆腔粘连是女性常见的不孕因素,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宫内感染等增多,输卵管病变造成女性不孕的发生率增高.1996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7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陕贤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治疗肛门湿疹2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松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9年4月至11月,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走罐方法治疗腰肌劳损42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病例均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患者,男24例,女18例;年龄小23岁,大67岁,平均52岁;病程为2周~12年.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作者:李琰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笔者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48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48例本病患者,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56~78岁;病程短1个月,长20年.多数曾经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梁永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防风祛痹丸是依据名中医临床经验方研制的中药制剂,对痛风有较好疗效.笔者采用防风祛痹丸治疗慢性期痛风(痰瘀痹阻兼气血两虚证)24例,观察其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乔夕;刘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汪新象(1922-),1939年跟师学习中医,1945年开德仁堂悬壶济世,1959年任四川泸州医学专科学校中医教研组组长,1978年任泸州医学院中医系副主任、主任,1983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中医内科教授.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7年评为泸州市十大名中医.汪新象教授在6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针对结石患者正气不足,导致湿热下注而成尿路结石的病机,采用攻补兼施法,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用五淋汤加味治疗每收良效,其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汪世强;赵尔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马云枝教授系河南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业医30余载,长期从事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笔者有幸师从马云枝教授,兹将吾师多年来临证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头晕经验介绍于同仁,以解广大患者之苦.
作者:任应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放射治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放疗在抑制或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同样有毒害作用,给患者增加了痛苦,降低了生存质量.周维顺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诊疗中心副主任,他潜心于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放疗毒副反应的研究已有多年,疗效满意.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高攀;吴雪燕;张美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以青春期女性尤为多见,严重者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本病往往在月经初潮后一段时间建立起正常周期不久即发生,此种痛经经检查显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临床上称为原发性痛经或功能性痛经,多数不影响婚后生育.
作者:郑俊华;刘莹莹;付雨;曹俊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痰瘀通胶囊进行小鼠灌胃造成的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其安全性,进一步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给予小鼠灌胃痰瘀通胶囊,通过预实验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并据此测定大耐受量(MTD).结果:LD50未测出,小鼠1日大给药量3.84 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249倍.结论:痰瘀通胶囊毒性较低,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叶勇;杨自生;朱孟祺;王洁;萧嘉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自1958年Kassander首次提出糖尿病胃轻瘫(DGP)概念以来,DGP患者的数量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而增多,大约50%以上糖尿病患者伴有DGP[1],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血糖波动,并且加速病情恶化.目前,西医主要以红霉素以及西沙必利、莫沙必利、吗丁啉等具促胃动力作用的药物治疗,但临床存在疗效较低、停药易复发且具有一定副作用等缺陷.近年来,中医药对DGP的研究和治疗上已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综述如下.
作者:胡方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对于脑卒中患者终结局有重要意义,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及家庭问题.近年来,中医将生命质量概念、量表与研究方法等引入临床研究中,评价对慢性难治性疾病的生命质量影响,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目前已报道的评价生命质鼍的量表有数百种,其适宜的对象、范围和特点各异.我们根据量表应用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将可以用于脑卒中的量表划分为普通生命质量量表和脑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现将常用量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娟;刘健;樊小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风病急性期,痰浊内闭是其主要病机,腑实不通是加重的重要条件,瘀毒互结是神昏关键所在.结合临床实践体会,提出涤痰泻浊,开闭解郁;通腑急下,祛邪安神;祛瘀逐毒,开窍醒神的治疗思路.实践证明,将通腑法贯穿在各个治疗环节中,可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牛豫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心肾相交是中医学解释心肾之间生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交通心肾是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心肾相交的含义实际上是指心(火)与肾(水)两脏互相制约平衡的一种生理状态,从发生学的角度解释心肾交通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脉络,论述了现代医学对心肾关系的认识,并且阐明心肾交通理论及其在现代临证方药运用中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欧;孙兰军;赵英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血安冲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加中药制剂心血安冲剂,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加心血安冲剂模拟剂.结果:中医证候总积分和部分具体症状积分、6 min步行试验、生存质量量表计分较对照组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血安冲剂能提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运动耐受量和生活质量,缓解症状.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有很大改善.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几乎无不良反应,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血安冲剂联合西药较单纯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提高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猝死的发生.
作者:牛天福;李娟;祁慧霞;王建平;耿强;孙小红;杨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