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常用的方法.老年人尤其高龄高危患者对经直肠穿刺活检耐受性差,经常因肠道准备时间长、饮食受限,而感体力下降,出现心慌、出汗、体力不支、虚脱,甚至诱发心律紊乱及心衰,导致穿刺活检不能顺利完成.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们针对高龄高危患者的特点,对肠道准备方法、饮食状况和留置尿管的时机等进行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小玲;刘洁珍 刊期: 2006年第25期
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ntraoperative peritoneal hyperthermia chemotherapy,IPHC)是一项新近开展的胃肠道癌肿的外科辅助治疗措施[1].1999年1月-2002年6月,我院将新辅助化疗与术中腹腔温热灌洗化疗(IPHC)联合用于进展期胃肠道癌手术患者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静波;董佩华;孙培龙;陈东菁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目的 降低居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保证腹膜透析的疗效.方法 对59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流程培训,指导心理护理、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与消毒方法,给予护理干预,做好家庭随访及动态的护理管理.结果 59例患者中6例8次发生腹膜炎,2例死亡.结论 注重居家腹膜透析各个环节控制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
作者:王伯霞;刘怡芝;谈文娟;周方 刊期: 2006年第25期
定量气雾剂(MDI)吸入疗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防治急慢性哮喘发作的常用给药方法,<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国际哮喘诊治标准方案>等均将吸入给药作为防治哮喘的首选给药方式[1].GINA方案明确提出了吸入给药是防治哮喘的佳途径.但气雾剂使用方法的正确与否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我科2005年1-9月对118例使用定量气雾剂的哮喘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改变了患者对气雾剂的错误认识,提高了气雾剂的正确使用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秋泓;徐剑红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64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气囊气管导管替代肛管持续引流,对照组采用肛管低负压吸引,2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在控制大便外溢、肛周皮肤保护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气囊气管导管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稀水便无需负压吸引,气囊无需常规放气,可用于次数频繁的黏稠便,能有效防止患者大便外溢、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成本.
作者:谢金兰;朱娅萍;袁晓红;房金芳;柏基香 刊期: 2006年第25期
急性高原病(AHAD)是人们由平原进入高原(海拔3 000m以上)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常见病,包括急性轻型高原病(AMAD)、高原肺水肿(HAPE)和高原脑水肿(HACE),其中以HAPE和HACE为严重,如治疗不及时常危及生命[1,2].多年来,许多高原医学科研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从事着AHAD的预防研究,但到目前为止仍缺乏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为了寻找更为有效的AHAD预防方法,我们于2004年12月通过应用不同的干预方法对某部120例初次快速进入高原者的AHAD发病情况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先利;刘玉馥;郑必海;高彦明;央娜;潘正英;涂静秋 刊期: 2006年第25期
小肠疾病在消化道发病率虽然不高,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具有直视,可同时进行活检及治疗等特点,在诊断及治疗小肠疾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在肠镜检查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十分必要的,是获得检查成功的必要条件[3~5].我院2004年9月-2005年6月对临床怀疑小肠病变进行小肠镜检查45例,对相关检查过程及护理配合进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立新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经皮胸壁心脏起搏(简称ENCP)是将大面积高阻抗电极分别放置在胸壁上,以较宽脉冲间期和较强电流的脉冲经胸壁刺激心脏,使心肌收缩,心室起搏[1].ENCP做为心脏骤停实施复苏时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2],但有关护理措施的报道国内较少.我院1997年6月-2005年6月对ICU住院的发生心脏骤停的危重患者57例,应用ENCP抢救,起搏临床有效21例,成功率36.8%,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焱;郭丽玉;王敏玲;黄利双 刊期: 2006年第25期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GP)是常见急腹症之一,进入恢复期后如果不进行护理干预并及时治疗胆道疾病,其再次复发率较高[1].本研究将1999年7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00例AGP患者分为对照组95例和干预组105例.经观察证实护理干预和及时处理胆道疾病对降低AGP的复发率有积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燕萍;王京立;吴锡萍;王赛男 刊期: 2006年第25期
气管插管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是常见的护理之一.护理得当,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而若护理不当,则可形成痰痂,堵塞气道,导致患者窒息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05年6月起将循证护理运用于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文芳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白血病患者口腔感染的危险性极高,随着大剂量化疗、联合化疗,新的化疗药物的使用,更加重了此类患者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患者口腔感染可影响口腔的正常生理功能,重者可导致全身感染,甚至威胁生命.维持口腔的正常功能,保护口腔黏膜的完整,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口腔感染在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十分重要[1].为探索白血病患者口腔感染与口腔pH值的关系,并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我科2001年8月1日-2005年7月30日对22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口腔感染及口腔pH值的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英华 刊期: 2006年第25期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较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若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诱发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理想,主要表现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心脏和非心脏的副作用,而且复律后房颤复发率较高[1].通过导管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与左心房间的电传导是近几年来用于房颤治疗的又一新技术,可有效地预防心房颤动的发作.2001年10月-2005年8月,我科对62例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进行了电隔离术,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红;刘华芬;刘秀娟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影像抗凝教育对边疆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218例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住院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集体授课及鼓励看书自学的方式,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教育培训.结果 受试者在教育培训前后的抗凝知识掌据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接受教育后,患者的抗凝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受试者对服用抗凝药物的认识和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态度有明显改善.32例未能电话随访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血栓形成.结论 边疆地区的患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故患者对以图像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能较好接受,对文字教育的接受程度较低.教育培训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玉萍;马润伟;牛屏;杨路英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阿霉素静脉注射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修复的理想方法.方法 采用阿霉素将9只成年白色家兔制成局部损伤模型,分别于每只受试家兔的两侧臀部和背部进行4种处理方法,于处理后第24 h、7 d和14 d分别行肉眼和组织病理变化观察.结果 阿霉素外渗后消退指数和恢复时间海普林软膏优于利百素凝胶,也优于硫酸镁湿敷和对照组(P<0.01);肉眼和组织病理变化观察,皮下组织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减少以及肉芽组织形成等方面24 h内无变化,7d和14 d后海普林软膏效果显著,其次为利百素凝胶.结论 海普林软膏和利百素凝胶外涂可减轻皮下局部组织损害,促进皮下局部损伤组织的修复,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英;代玉宁;曹相玫;王秀兰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目的 建立完善的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随机将需经肛门行巨结肠根治术的4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满意度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均明显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肛门行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中,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崔岩;万宏 刊期: 2006年第25期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肠道外营养及危重患者抢救等诸多护理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及时、成功地进行PICC置管无疑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相关医疗器材的发展,更便捷更精密的一次性PICC导管往往费用较高,一旦穿刺失败则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2005年1月-2006年3月我院先后给予3例患者进行皮肤切开直视下静脉穿刺PICC置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敏;郑振东;刘红岩;乔峰;陈雪;李佳 刊期: 2006年第25期
大便失禁指气体、液体和固定粪渣不由自主地排出肛门[1],是临床各种危重患者的常见症状[2].由于大便不能自行控制,肛周被浸渍,容易出现红肿、糜烂,甚至溃疡,床单易脏[3]等问题,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延长了病程,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2005年1-11月,我科采用美国Zassi公司生产的BMS控污管袋对大便失禁患者进行皮肤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爱辉;詹小平;谭玲玲;包娟;方晓芬 刊期: 2006年第25期
插胃管是临床护士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主要用于中毒洗胃、胃肠减压、腹部手术术前准备、管饲饮食等.教科书要求的操作关键是:胃管通过咽部时(14~16 cm),患者可能有恶心,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当患者吞咽时,就将胃管迅速往前推进插入的深度为45~55 cm[1].按此法一次插管成功率在60%左右,少部分需反复试插或借助于其他手段,如导丝辅助、喉镜直视、吞咽液体等[2~4].根据咽喉部解剖结构和生理反射原理,我们设计了屏气法插胃管,作为吞咽法的改良和补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霞;鞠贞会;赵明明;冷敏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所持的态度和临床实践状况.方法 应用自设问卷,采用简单抽样方法向北京市6家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发放问卷105份,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于新知识的了解,如牙菌斑、机械通气性肺炎的发生机制等相关知识了解较差;年龄26~35岁、职称为护师的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分别好于年龄>35岁的护理人员和主管护师(P<0.05);94.1%的护士认为给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非常重要;各医院口腔护理临床实践状况不一致.结论 应建立统一、科学的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操作规范,并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开展口腔护理新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作者:尚少梅;王荣梅;张海燕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并确立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和特尔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探讨和论证.结果 确立了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评价应包含核心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相关护理能力3项一级指标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10项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结论 核心能力、相关护理能力、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可以科学的地评价护理本科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罗先武;姜小鹰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眶颅联合损伤是指眼眶和颅脑同时受累的复合性损伤,多由眶颅锐器穿通伤、眶颅异物伤及眶颅骨骨折引起[1].此类外伤的特点是伤情复杂,多与外科协同处理,对治疗、护理要求高.我院眼科于2005年5月收治了1例巨大植物性异物致眶颅联合损伤的患者,经过20 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顺利通过危险期,视力恢复满意,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车颖;胡晋平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癌,由于男性乳腺的退化,肿瘤常累及乳头和乳晕处皮肤,易早期侵犯胸肌及区域淋巴结,可与皮肤胸肌相连[1].与女性乳癌比较,男性乳癌发现时往往多为晚期,所以肿瘤会比较大,也常伴随有淋巴结的转移,且病程长、病期晚、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联合放射、化学药物和内分泌治疗.我科2006年3月收治男性乳癌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兵 刊期: 2006年第25期
完全性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易早期发生肺高压进而并发肺血管阻塞性病变和心力衰竭,75%的患儿在1岁以内死亡.但同时合并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2004年6月,我科对1例此类病例成功施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辅以精细的护理,患儿康复顺利,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波;齐艳玲;李松梅 刊期: 2006年第25期
小儿痉挛性脑瘫(CP)多由早产、难产窒息、核黄疸等所致,临床表现为肢体运动和姿势异常,其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肌张力增高、肢体痉挛、肌肉平衡失调所致[1].目前,临床多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CP,对降低肌张力、解除肢体痉挛有独特效果.从1998年4月起,我院引进脉冲电刺激方法,对38例患儿开展了SPR治疗CP及康复训练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莉;李娜;朱爱云 刊期: 2006年第25期
胎儿感受疼痛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在分娩前就发育完善,与疼痛产生和传导有关的神经化学递质系统就已发育成熟,分娩后由于脱离了母体特定环境的保护和安抚,他们缺乏在新环境中生存的安全感,轻微刺激就会产生全身应答,表现为惊跳、拥抱反射、哭闹不安及生理反应等[1].疼痛不仅可给儿童造成短期的影响,而且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2].减少因刺激引起的新生儿神经发育的损害,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有研究表明,进行足底采血时,俯卧位可以减少对新生儿的损害,是新生儿接受必要刺激时的合理体位[3].
作者:王慧;李良凤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孕产妇卧位对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的作用.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1月,选择单胎、头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初产妇5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4例(妊娠晚期至分娩第一产程晚期对孕产妇采取与胎背相反的方向侧卧),对照组252例(孕产妇采取自由体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组产妇在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孕产妇采取与胎背相反的方向侧卧,可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钟娜娜;王建青;杨亚恋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保持头低脚高位,并对于胎膜早破孕妇的安全性.方法 对138例胎膜早破孕妇,均尝试3种不同方式的头低脚高卧位并对患者进行同一内容的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改良式头低脚高位安全性、舒适度显著优于其他体位.结论 改良式头低脚高位符合胎膜早破孕妇的卧位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何真;刘利;赵丽娜 刊期: 2006年第25期
宫颈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1].本病极为罕见,以往的治疗大多数采用子宫全切术.我院2004年1月-2005年9月对收治的5例宫颈妊娠的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永艳;范植蓉;熊文华 刊期: 2006年第25期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临床上患者多数采用保守治疗多数有效,若保守治疗失败,多采取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或经腹切除子宫术[1].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动脉栓塞术优于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或子宫切除术[2].1999年2月-2005年2月,我院采用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钧莲;陈慧君;周为中 刊期: 2006年第25期
无针密闭接头使静脉输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独特的设计,使其在临床使用中消毒方便,无微粒,不需肝素封管,尤其适用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无针密闭接头不但应用于静脉输液,而且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作者:吴心琦;徐宏;纪玲玲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硝酸甘油热敷小静脉穿刺输液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凤 刊期: 2006年第25期
近年来,归因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已成为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教育等领域.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知能转化的重要阶段,也是护生能否成为合格护理工作人员的关键时期.因此,笔者分析了归因对临床实习护生的影响,提出了培养护生良好归因方式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霞;范秀珍 刊期: 2006年第2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国际化的形成,科学技术的进步,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利于专业发展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作者:蒋海兰;曹和安 刊期: 2006年第25期
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为了方便取用各号缝线并为了防止各号缝线之间混淆在一起影响使用,常常会用手术巾将各号缝线分别包裹使用,但不足之处是不方便添加,如时间稍长线会散乱.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压线手术巾应用于手术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华 刊期: 2006年第25期
输液治疗是常规的医疗手段之一.目前,对输液速度的控制多采用滚轴施压式调节,在临床应用中缺点较多,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输液速度控制器,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婷 刊期: 2006年第25期
我们研制了一种能减轻输液针剂备药工作量,且体积小、便于存放和携带的输液针剂备药装置.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珉;纪树梅;王瑜;赵枫;黄以群 刊期: 2006年第25期
我们自制了一种开启器,通过临床应用,使用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材料与制作 开启器由强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制成.取约长20 cm、宽1 cm、厚0.2 cm的金属板1块,做成图1形状,具体尺寸见图1.为方便插入环中,开启器头部可做成半圆形.
作者:吴敏;李华娟;常宗霞;李雪兰;侯丽红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现有的各种医用橡胶瓶塞都是一体化的结构,使用时需用注射器针头刺穿瓶塞才能抽出瓶中的药液[1].由于注射器针头是一种空心的管状结构,在穿刺瓶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橡胶微粒堵塞针头或污染药液[2],引起过敏反应或输液反应[3],造成患者或家属的紧张、恐惧,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不会产生橡胶微粒污染的单向活瓣式医用橡胶瓶塞,避免了橡胶微粒污染药液,达到了安全输液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庆霞;戴青梅;赵雪红;林丽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影响妇科癌症患者化疗间歇期生活质量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35名研究对象,入组后通过访谈的方式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工具包括中国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CC)、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Beck抑郁问卷(BD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MCMQ).结果 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疾病病程、焦虑抑郁状况、社会支持状况、应对方式,均对其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为提高妇科癌症患者化疗间歇期的生活质量,临床和社区护理人员应该提供系统的、有计划的、持续的护理援助.
作者:江华;郑修霞;陆虹;宫玉花;朱秀;侯睿 刊期: 2006年第25期
糖尿病已成为危及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个别地区发病率超过了5%,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1].而快速血糖测定是糖尿病治疗方案中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2],而且其对非糖尿病危重症等患者也能迅速提供可靠的血糖值[3].快速血糖测定是一种快速有效监控血糖的手段,由于其对患者损伤小,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4],但在护理实践中发现许多因素可影响其测定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冲;王欣然 刊期: 200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