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总结分析212例异位妊娠的发病和诊治情况,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 ~ 2012年新野县保健院收治的212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孕妇4 956例,异位妊娠发生率4.28%,且逐年升高,2012年高5.49%,占5年总数的28.33%;有盆腔炎史者101例(47.64%),流产史者97例(45.75%);经腹部B超诊断符合率为85.71%,经阴道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97.67%;手术治疗179例(84.43%).结论:异位妊娠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应予以重视;发生与盆腔炎史和流产史密切相关;提倡经阴道B超与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相结合进行诊断;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积极治疗妇科疾病,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准备生育者应严格避孕,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提高异位妊娠的警惕性.
作者:贺向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乳果糖口服液干预产后排便困难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1月1日~2011年2月28日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剖宫产分娩的292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142例和对照组150例,试验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治疗2周,停药后随访2周.对照组不给药,随访4周.观察两组产妇的大便性状、大便频率、排便时间及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用药2周后,试验组的大便频率、排便时间及大便性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8% (136/142),与对照组的88.7%(133/1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两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动(乳果糖)干预产后排便困难的疗效满意,不良反应未见显著增加,安全性高,是预防产后排便困难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安晓惠;王富兰;王龙琼;张华;漆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Ⅰ型HELLP综合征的母婴结局,探讨单采血小板在Ⅰ型HELLP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Ⅰ型HELLP综合征病例,观察单采血小板输注下血小板指标变化情况,记录孕产妇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Ⅰ型HELLP综合征发病率为0.15%,病例组孕产妇平均孕周33周,其中66.6%合并重度子痫前期,33.3%合并急性肾功衰,33.3%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6.7%合并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率为50.0%,死亡率17.0%;胎儿死亡率28.5%,早产儿占14.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0.0%.6例孕产妇共输注单采血小板14治疗量,其中治疗前PLT为(27.0±8.9) ×109/L,治疗后为(141.0±41.4)×109/L.结论:Ⅰ型HELLP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单采血小板输注是治疗Ⅰ型HELLP综合征的安全保障.
作者:饶绘;刘琼;润袁敏;臧莉;皮佑珺;李智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贵州省6~12岁苗族与汉族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比较两民族相关因素的差异,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对944名儿童(苗族475名和汉族469名)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各年龄段儿童身高、坐高、前臂长和膝高,检测碱性磷酸酶(AKP)和骨钙素(BGP)含量,对影响骨骼生长发育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与汉族儿童比较,苗族各年龄段男、女儿童的身高、坐高、前臂长、膝高及AKP和BGP含量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运动、高蛋白类食物摄入量、乳制品食物摄入量、糯米及甜点食品摄入量、高脂膳食摄入量、高磷食物摄入量、贫血、家庭经济收入是影响苗族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结论:贵州省6~12岁苗族与汉族儿童骨骼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差别,苗族儿童骨骼生长发育较汉族儿童差,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改善生活环境和营养状况.
作者:赵刚;陆耀宇;田永波;李瑛;杨兰;陈宣艳;罗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的急性心脏毒性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7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每次蒽环类药物化疗时给予磷酸肌酸钠0.5~1 g/d静脉滴入7天;对照组的32例患儿不使用磷酸肌酸钠,待心脏毒性出现时再使用磷酸肌酸钠1 ~2 g/d静滴14天治疗.化疗过程中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判断心脏损害情况.结果:治疗组急性心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的7例急性心脏毒性患儿经磷酸肌酸钠治疗14天后,6例治愈,1例好转,临床安全有效.结论:磷酸肌酸钠对儿童白血病蒽环类药物性心脏毒性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叨;刘玉峰;张敬芳;李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与肌酸激酶同功酶-MB (CK-MB)在小儿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12月急性心肌炎患儿92例,同时选择8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入院时和住院2周检测患儿cTnI和CK-MB水平,比较患儿入院时、治疗2周时cTnI和CK-MB水平.结果:心肌炎患儿cTnI和CK-MB水平较正常儿童显著升高(P<0.05);cTnI检测异常率(76.1%)显著高于CK-MB检测异常率(50.0%)(P<0.05);治疗2周后,CK-MB恢复正常,而cTnI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异常者,cTnI检测异常率(90.5%)显著高于CK-MB检测异常率(76.2%)(P<0.05).结论:cTnI、CK-MB对小儿心肌炎的诊断均较敏感,其中cTnI对心肌损害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CK-MB;cTnI诊断时间窗宽于CK-MB,特异性也高于心肌酶学检查.
作者:洪艳秋;杜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产伤高危因素,探讨降低新生儿产伤发生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1月~ 2011年4月103例新生儿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科收治3 906例患儿中发生产伤103例,占2.6%,其中男64例,女39例;年龄为0.2 h ~25天,平均年龄(1.2±0.7)天;体重1.2~4.8 kg,平均体重(2.9±0.7)k;其中低出生体重儿8例,正常体重新生儿76例,巨大儿19例.发生多的是头颅血肿,占44.6%,发生少的是颅骨骨折,占0.9%.巨大儿产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体重儿、正常体重儿(P<0.05),正常体重新生儿产伤发生率显著较低体重儿、巨大儿降低(P< 0.05).结论:产前应开展综合检查,且需结合产妇及胎儿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依据个体状态选择分娩方式,分娩过程中应严密开展产程监测,同时还需要提高助产士的助产、手术技能,这对预防、降低新生儿产伤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世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宫颈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4例宫颈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序贯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清β3-HCG水平、孕囊回声直径、局部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3-HCG水平和孕囊回声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愈显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x2 =8.044 9,P<0.05).结论: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宫颈妊娠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巧芳;陈慧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LEEP刀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予LEEP切除术,术后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100%,观察组治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可靠,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徐小卫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按摩、针灸和诱导对照组各40例,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穴位按摩和诱导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0%、92.5%和72.5%,穴位按摩组治疗效果优于诱导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诱导排尿法,与针灸治疗无明显差异.
作者:杨丽君;武军;宋志慧;江春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和评估两种宫颈癌筛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宫颈癌检查并有活检结果的451个病例,均为宫颈刷取材、液基方法同时制两张片,一张进行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TBS诊断,另一张经Feulgen染色用于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临床活检取材均在阴道镜指导下进行.结果:以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451例中共有宫颈癌1例,CINⅢ/原位癌3例,3例CINⅡ及15例CIN Ⅰ,其余均为慢性宫颈炎.以活检结果≥CINⅡ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标准,采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0%与95.50%,而常规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2.86%与99.01%.同一个标本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可提高到100.00%.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可与常规细胞学联合开展应用在宫颈癌筛查中.
作者:杨玉涛;张帆;曾莉;饶家秋;钟美;涂中琴;陈国彦;蔡贵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妥洛特罗贴剂佐治喘息性疾病患儿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与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编码顺序将81例轻、中度喘息性疾病患儿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组加用妥洛特罗贴,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咳嗽及喘鸣音持续时间、治愈天数,治疗7天后肺功能情况,血IgE值(TigE)及外周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咳嗽及喘鸣音持续时间、治愈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IgE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洛特罗贴剂佐治喘息性疾病患儿,可改善IgE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提高患儿免疫水平.
作者:康春华;谢志超;谢玉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目前常用的微创方式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并发症情况.方法:对因早期妊娠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行人工流产的300例患者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研究.300例患者按手术方式选择分3组,A组为传统人工流产100例,B组为“无痛+可视”人工流产100例,C组为“无痛+可视+微管”人工流产100例.人工流产方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调查随访及研究分析,随访时间为术后2周及术后2月.结果:3组相比C组术中出血发生率更高,手术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中吸宫不全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无痛及超声可视技术行早期人工流产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加用微管技术后并发症发生未减少.
作者:李艳丽;龚丽艳;熊俊;王燕;周璇;代莉;王晓红;张爱香;蒋永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及术后复发的不同预防措施效果.方法:选取29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安宫黄体酮组及曼月乐组3组,每组99例,观察各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息肉个数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5,F=0.11,F=0.96,P>0.05),治疗费用3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 =3.75,P<0.05),各组进行两两比较,安宫黄体酮组与对照组、曼月乐与对照组、安宫黄体酮组与曼月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74,q=20.35,q=14.91,P<0.05);术后随访1年,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对照组为13.54%、安宫黄体酮组为2.04%、曼月乐组为1.05%,随访2年复发率对照组为25.00%、安宫黄体酮组为8.60%、曼月乐组为5.56%,复发率3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年:x2=17.71;2年:x2=17.30; P<0.05),两两比较安宫黄体酮组与对照组、曼月乐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年:x2=8.99,x2=10.96;2年:x2=8.79,x2=13.07;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确切,术后应用激素及曼月乐能明显降低息肉复发,曼月乐效果佳.
作者:陈小玲;韦妙成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预防和控制妊娠妇女的缺血性贫血提供帮助.方法:对恩施自治州308例妊娠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常规检测.结果:孕早期贫血发病率低于孕中期和孕晚期;初中以下孕产妇的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大专以上的孕产妇;年龄与贫血发生率呈正相关;孕期未合理补充营养的孕产妇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进行合理补充的孕产妇.结论:预防缺铁性贫血应以补充营养物质为主.医疗保健机构要做好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宣传工作,以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廖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新乡市新生儿体重的关联因素与趋势.方法:分析新乡市某妇幼医院2001 ~2011年出生的5 025例足月新生儿资料,考察不同性别新生儿的体重与出生年度、父母生活地区、产次、产妇年龄、分娩方式等因素的关联情况.结果:所调查个别年份男女婴体重均值有差异,但多数年份无差异,有上升趋势.男婴平均体重为(3 451 ±433)g,女婴(3 328±434)g.巨大儿男婴发生率(11.5%)高于女婴(7.6%).城市男婴平均体重为(3 500 ±436)g,女婴平均体重为(3 361±429)g;农村男婴平均体重(3 413 ±427)g,女婴平均体重为(3 299 ±437)g,城乡差异显著.产次2次的男婴体重(3496 ±437)g,女婴(3 369 ±441)g,高于产次1次男婴和女婴(P<0.05).产妇年龄20~岁组男婴平均体重(3 385±399)g,女婴(3 261 ±427)g;25~岁组男婴平均体重(3 451 ±433)g,女婴(3 336 ±419)g;30~岁组男婴平均体重为(3 500±442)g,女婴(3 393 ±467)g,各年龄组婴儿出生体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001年~2011年间新乡地区新生儿体重保持稳定,略有上升;男婴体重均值高于女婴;男婴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女婴;城市新生儿体重高于农村;随着孕妇年龄、产次的增加,新生儿体重增加.
作者:李东莉;李吉学;赵瑞卿;尚莉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不同地域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艾滋病健康教育及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调查表对河南省不同地域外出打工较集中的商城县、固始县和新蔡县的1 800例留守妇女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地域留守妇女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略有不同,但总体认知率已达到73%以上: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除与感染者握手略高外,对社交性接吻、与感染者共餐/共游泳、蚊子叮咬总体认知率低于35%;3县的留守妇女对预防措施的总体认知率虽然已达到76.6%,但在夫妻生活中只有2.4%的人使用安生套,97.6%从不使用,95.7%的夫妻性生活是丈夫决定的,而留守妇女自愿参加艾滋病咨询检测率仅占3.2%,这使得许多留守妇女对从城市打工回来的丈夫带回的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毫无防范.结论:不同地域的留守妇女对艾滋病认知现状略有不同,对艾滋病防护意识普遍较差,安全套使用率极低,存在发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可能性,急需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留守妇女的健康.
作者:傅兰英;付强;许锦秀;许彤;王培勇;杨晓林;桂立辉;王小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城、乡3~4岁儿童早期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长春市区和辽源市东丰县886名3~4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受检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分析调查结果.结果: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1.29%、2.69,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奶瓶睡觉习惯、进食甜饮料频率、开始刷牙年龄、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家长对口腔知识认知度与ECC相关.结论:长春市和东丰县3~4岁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加大口腔宣教力度和范围,增强家长的保健意识,控制、减少ECC的发生.
作者:贾竟艨;邢杰;程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高危人工流产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人工流产的安全性,保障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行人工流产的91例高危人工流产者进行调查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高危人工流产占同期人工流产的43.13%,个体和无业人员分别占42.86%和27.47%,未婚占25.27%,未生育占37.36%,其中初次妊娠占未生育的58.82% (20/34),排在首位的高危因素是剖宫产术后,占35.16%,其次是重复流产,占28.57%,高危人工流产者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占59.34%,避孕措施失败的占40.66%.结论:高危流产的现状不容忽视,减少人工流产,特别是高危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做好人工流产后的避孕指导和咨询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剖宫产和重复流产发生,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吕丽华;张亦心;田慧艳;高羽;张丽;张欣;李丽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对妇科病普查的满意情况、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佛山西樵镇1 026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已婚育龄妇女对妇科病普查的满意度为79.61%.认为医生技术和隐私保护需要改进的妇女的比例分别为43.72%和37.96%;77.75%的妇女希望获得妇科病防治知识;66.22%的妇女喜欢妇科和计生检查结合一起的方式;89.02%的妇女认为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妇检较合适;79.71%的妇女希望医务人员担任计生工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健康关注程度、喜欢妇科检查方式、对政府举办妇检的参与情况和妇科检查间隔时间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1.784、2.071、5.562、1.630.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对妇科病普查的满意度较高,但仍有一些方面未能满足需求.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提高医生的技术,普及妇科病防治知识,缩短妇检时间和注重隐私保护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妇女对妇科病普查的满意度.
作者:许雅;陆佩霞;周舒冬;叶小华;郑翠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在胚胎反复移植失败中的疗效.方法:对94例反复种植失败且封闭抗体阴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例分为研究组(免疫治疗组)58例,为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病例;对照组(非免疫治疗组)36例,为未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病例,对比两组的妊娠率、流产率及种植率.结果:研究组的妊娠率、种植率为55.17%、11.11%明显高于对照组34.54%、9.09%(P<0.05),流产率未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提高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舒尹;蒙达华;李萌;黄萍丽;杜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非特异性炎症常见的几种致病菌对支原体鉴定药敏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 2011年3月因女性生殖道非特异性炎症治疗的患者80例,提取菌株,培养24 ~48 h后,观察培养基的显色情况.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野生菌株显色低浓度分别为3.73±0.73、3.61±0.98、3.58±0.66、3.69±0.79,明显低于标准菌株的4.56±0.62、4.63±0.81、4.85±0.76、4.71±0.63 (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野生菌株培养阳性菌株数分别占85.0%、90.0%、80.0%、85.0%,明显高于标准菌株45.0%、55.0%、55.0%、60.0%(P<0.05).结论:在支原体培养时要加做一般细菌培养,并在阳性标本出现后将阳性培养液再培养以排除其他干扰菌造成的假阳性.
作者:张敏;敖立新;朱小燕;王四利;敖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找出影响IVF-ET妊娠结局的关键因子.方法:对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2008年5月420个IVF-ET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法分析妊娠结局与影响因素(如患者年龄、不孕年限、既往妊娠史、受精方式、不孕原因、促排卵方案、移植周期类别以及移植胚胎数等)间的关系.结果:IVF-ET助孕周期的妊娠结局与其不孕年限、既往妊娠史、受精方式、不孕原因、促排卵方案、移植周期类别以及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与患者的年龄显著相关(P<0.05).结论:年龄因素是影响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故采取IVF-ET助孕治疗不孕症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因素,以期提高IVF-ET助孕的活婴率.
作者:李萍;丁露;沙艳伟;林津;曾春花;何雪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黏蛋白-1(mucin-1,MUG1)的表达及相关意义.方法:采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及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膜MUC1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关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并统计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孕激素受体B亚型在不同月经周期的表达差异不明显,在分泌期的表达未见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位内膜的PRB与MUC1表达趋势相一致,PRA与MUC1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MUC1表达的减少与内膜PRB表达变化紧密相关,其表达变化可能是内异症不孕的原因之一.
作者:沈芳荣;刘明;何影娟;冯亚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在没有出现规则宫缩前采用择期剖宫产(electire cesarean section,ECS)分娩的部分新生儿生后因为不能较快地适应宫外生活环境,出现一系列以呼吸系统适应不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问题,严重者甚至发生严重呼吸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该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分娩方式(择期剖宫产以及经阴道分娩)对新生儿早期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择期剖宫产对新生儿呼吸系统影响的相关机制提供一些临床依据和研究方向.
作者:杨东梅;王义;曹丹;邴佳;梁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乳糖吸收不良是否是儿童反复腹痛的原因之一.方法:收集门诊按标准评估的反复腹痛、持续时间长达2个月以上的儿童共68例,伴有尿半乳糖测定阳性.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膳食调查、血液和生化实验室测试、粪便寄生虫检查、放射学与B超的检查.按饮食治疗方法不同分实验组38例为去乳糖奶粉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生理盐水,观察6个月.6个月后对实验组继续给予牛奶摄入.结果:试验组去乳糖奶粉治疗1周内92.10%腹痛症状消失,6个月没有复发,继续给予牛奶摄入又出现腹痛现象,而对照组依然存在反复腹痛.结论:儿童乳糖吸收不良是反复腹痛的原因之一.
作者:颜引妹;陈佳;朱雨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2 (ANXA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的宫颈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宫颈原位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ANXA2的表达,并观察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组织中ANXA2的表达情况.结果:ANXA2在宫颈癌、宫颈原位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5%、56.8%及10.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ANXA2的阳性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XA2高表达与宫颈癌组织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朴素宙;梁丽梅;王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足浴联合乳房按摩对正常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 2012年1月承德市妇幼保健院300例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在传统待产模式的基础上,采用足浴联合乳房按摩的方法进行待产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待产模式,比较两组的药物引产率及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药物引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11.33%和13.33%;对照组药物引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21.33%和26.00%;观察组的药物引产率和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足浴联合乳房按摩能有效减少药物干预,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吉海莲;李越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累计发病率为10%~15%[1].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率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自Halsted根治术创立近100多年以来,手术一直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改良根治术目前已成为乳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康复.有研究认为,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障碍,护士在术后早期干预是必需的[3].传统功能锻炼方法只注意局部肢体运动,且没有运动强度和时间要求,故无系统性和科学性,患者不能坚持锻炼,效果不甚理想.
作者:苏红革;孙素琴;牛丹;孙磊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哮喘儿童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哮喘儿童血清标本中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特点及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哮喘和感染后哮喘组CKMB升高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K都在正常范围.支气管哮喘组CKMB升高8例,占支气管哮喘患儿总数80.00%;感染后哮喘组有14例升高,占患儿总数73.68%.CK升高各1例,分别占10.00%和5.23%.结论:监测哮喘儿童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对保护哮喘儿童的呼吸功能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孙颖;刘晓丽;曹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其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5月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孕期检查的10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3例在营养门诊治疗,对照组49例为产前确诊为GDM但未经营养门诊治疗和未经系统化产前检查的孕妇,对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水平及新生儿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孕期增重、每周增重、孕期体重指数(BMI)增加、每周BMI增加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少于对照组(P<0.05);巨大儿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治疗对GDM孕妇能有效管理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出生体重理想,有助于改善围产期结局,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宗俊英;王璐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合理、规范的营养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围生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就诊的85例GDM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给予正规的营养干预疗法,对照组自行在院外调养.结果:治疗前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巨大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规范的营养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G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围生期母婴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淑丽;张敦欣;宋芬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胎儿鼻骨缺失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80例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鼻骨部位回声异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胎儿鼻骨缺失和异常的胎儿,记录胎儿在孕中期时超声检测各个矢状位的特征.并在产前对胎儿的脐带血或羊水中的细胞核进行检验,记录各个胎儿染色体情况,根据记录患儿的各项数据,进行胎儿鼻骨缺失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研究.结果:胎儿鼻骨缺失与染色体异常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且孕中期用超声观察和测量鼻骨长度和鼻骨角度是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和染色体片段异常的重要指标结论:胎儿鼻骨缺失与染色体异常具有密切关系,可以根据孕中期胎儿成像特点来判断胎儿染色体异常
作者:罗青;王伟群;戴常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方法:对2007 ~ 2011年围绝经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9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3例腹腔镜下完成,2例因盆腔粘连过重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05.12±48.32) min,出血量平均(109.10±84.33) ml,术后住院时间(5±1.5)天.结论:对围绝经期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完整保留子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满足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心理需求.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逐步成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已经成为子宫肌瘤患者的首选术式.
作者:邬绍新;陈德兴;杨军欣;姚南峰;吴丽芬;曹亚琼;张传英;宋华;邱丽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无锡市城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年3~8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更年期门诊及体检中心普查的40 ~ 65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测量,建立数据库,应用SAS 9.1.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 650例妇女完成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 607例,平均年龄(47.93±5.97)岁,绝经年龄为(49.51 ±3.97)岁.13项症状中,各项症状患病率从9.72% ~ 37.57%不等.出现频率高前3位症状依次为性生活改变(37.57%)、疲乏(29.74%)、失眠(27.56%),各项症状中重度者占11.62%.绝经前后妇女的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和BMI存在统计学差异.围绝经期保健需求与知识普及之间存在矛盾,围绝经期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欠缺.结论:大多数妇女在围绝经期存在围绝经期症状,但以轻度为主;加强围绝经期健康教育普及,是围绝经期保健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者:顾燕芳;韦玮;孙丽华;陈鸣华;卞义华;沈涟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