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673-4351
  • 国内刊号:22-1370/R
  • 影响因子:1.33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116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临床医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22期文献
  • 低压灌注点触式探针超声碎石治疗肾铸型结石的手术护理要点剖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低压灌注点触式探针超声碎石清石治疗肾铸型结石手术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 术中对30例肾铸型结石患者以低压灌注冲洗和点触式探针碎石清石为护理重点,实施术中针对性配合与护理,包括灌注压力的调节、超声能量的选择及各种管道的管理.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视野清晰,除2例结石残留外,28例均一次性清除结石,清石率为93.33%.术后无严重出血和尿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肾镜点触式探针超声碎石清石是治疗肾铸型结石的好方法 ,术中针对护理重点进行密切配合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车兆平;卢明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治疗效果

    目的 对比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我院因妊娠期糖尿病需住院治疗患者19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遵医嘱行为、平均住院时间、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孕期、产后和新生儿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遵医嘱行为中定期复查率93.8%、合理用药率91.7%、正确运动疗法率95.8%、正确饮食率94.8%、自我血糖检测率92.7%高于对照组61.5%、41.7%、42.7%、39.6%和37.5%,平均住院(10.0±2.0)d少于对照组(13.2±2.5)d(均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5.3mmol/L患者比率85.4%和餐后2 h血糖<6.7 mmol/L患者比率84.4%高于对照组69.8%、71.9%,空腹血糖平均(4.60±0.51)mmol/L和餐后2 h血糖平均(6.31±1.07)mmol/L低于对照组(5.51±0.85)mmol/L、(7.26±1.06)mmol/L(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总并发症率44.8%低于对照组82.3%(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临床效果较好,遵医嘱行为执行力较满意,血糖控制良好,并发症少,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陆浩雅;黄璟;吴玲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8例DCD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通过探讨我院肝胆胃肠病研究所自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完成的8例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认为有必要积极做好受体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及时护理,给予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积极做好保护性隔离,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特殊患者需要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为了提高DCD受体肝移植的存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需不断完善出院指导.通过探讨8例DCD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护理,对公民死亡供体捐献行肝移植的流程及围术期护理重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开展DCD肝移植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黄彬彬;梁雪;肖晨光;魏伟;陈道媛;高丽君;李华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按揉内关穴在冠脉CTA检查中稳定心率的作用

    目的 探讨按揉内关穴在冠脉CTA检查中稳定心率的作用.方法 将拟行冠脉CTA(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70例.A组按揉内关穴配合倍他乐克稳定心率组,B组单纯口服倍他乐克常规护理组.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以及在检查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情况;采用美国心脏学会制定的冠状动脉15段分段法,用4分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统计学方法 检验其差异性.结果 A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的心率均低于B组,A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心率波动较B组小、呼吸指令配合较B组熟练;A组患者检查全部成功,B组患者中有18例在检查中由于心率波动较大、呼吸指令配合不好致检查失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患者的冠脉CTA图像质量评价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按揉内关穴配合倍他乐克稳定心率的护理方法 对于冠脉CTA检查成功及提高图像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虎玉兰;巴志霞;安芳军;张丽萍;李静;任建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早产儿全身运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早产儿全身运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按对照组相应治疗及护理外,于早产儿纠正胎龄满40周后开始给予中医五行音乐干预,疗程14 d,于足月及足月后第2周由我院神经康复评估师给予全身运动评估.结果 中医五行音乐治疗与早产儿全身运动GMs评估结果 具有相关性,可以促进早产儿由单调运动(PR)转变为正常运动.结论 实施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发育有一定效果,且实施方便.

    作者:崔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 观察手术室细节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结果 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7.78%,对照组优良率86.67%,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可确切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较常规护理更好,对患者有利,可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作者:赵希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护理结局的普通外科手术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构建基于护理结局的普通外科手术护理方案,并实际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的200例肿瘤手术患者在生理、健康相关行为及社会心理领域的护理问题均下降,且出院时的情况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在入院时与出院时的护理问题评价KBS得分分别为(30.58±7.78)分、(78.20±5.96)分,在入院时与出院时的QOL得分分别为(5.58±0.21)分,(7.69±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构建的以护理结局为目标的护理方案对肿瘤手术患者有积极的效果.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舒适化护理的止痛效果及依从性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舒适化护理的止痛效果及依从性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化护理组各41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舒适化护理组采用舒适化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疼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遵医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等.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舒适化护理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化护理组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化护理组的患者遵医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化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其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舒适化护理可以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治疗、服药等方面的依从性,降低患者治疗痛苦,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顾菊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综合性医院护士个人绩效考核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科学、合理、公正的综合性医院护士个人绩效考核方案.方法 在我院岗位管理模式及护理质量可持续改进基础上设计绩效考核管理标准,综合比较实施1年前后护士个人奖金及护理质量改进情况.结果 实施1年后护士个人奖金明显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83.5%上升到97.2%,对薪酬待遇满意度由82.6%上升至96.2%;护理质量指标较前有明显提高.护士积极性及参与管理意识性明显增强.结论 我院实施的护士个人绩效管理方案,提升了护士个人职业认同感,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强化了护士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护理质量得到可持续改进;同时,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了科研教学意识,激发了护士潜能,有利于护理体系人力资源的调配,稳定了护理队伍;综合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吴春燕;吴剑;环晓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法 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惠燕;陈美秀;梁艳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PICC置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接受PICC置管的老年患者出现置管困难的原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90例因病接受PICC置管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置管过程中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接受早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对临床服务满意度与质量评分,总结患者置管穿刺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77.78%、穿刺后二次成功率为11.11%、穿刺失败率为11.11%,干预组上述指标结果 分别为86.67%、6.67%、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75.56%,干预组为93.33%,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对于置管操作前评估工作、健康宣教、导管护理、心理疏导等方面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分析置管困难相关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表示满意且主诉对临床服务感到满意,患者穿刺成功率较高.

    作者:陶彤;吴金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胰岛素笔自动混匀收纳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介绍自主研发的胰岛素笔自动混匀收纳器及其临床应用.胰岛素笔自动混匀收纳器可贮放胰岛素笔,自动摇匀预混胰岛素,具有编号清晰、易于取放、便于保管、清洁美观、节时保质等优点.

    作者:赵丽华;刘春慧;张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湿热敷加喜辽妥按摩在治疗新生儿PICC术后机械静脉炎的应用

    目的 探讨湿热敷加喜辽妥按摩治疗新生儿PICC术后机械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新生儿PICC术后机械静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采用湿热敷加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辽妥)按摩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喜疗妥按摩治疗.评价两组静脉炎治愈时间、PICC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机械静脉炎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PICC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热敷加喜辽妥按摩治疗新生儿PICC术后机械静脉炎疗效显著,可缩短治愈时间,安全可靠、舒适、经济,可减轻患儿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戴月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微电脑嵌入式俯坐位面部支架的制作和应用

    目的 探讨微电脑嵌入式俯坐位面部支架的制作方法 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需面向下体位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俯卧或俯坐位及微电脑嵌入式俯坐位面部支架,比较患者对3种方法 的舒适度及方便性评价.结果 微电脑嵌入式俯坐位面部支架使用的舒适度及方便性均优于常规的俯卧位和俯坐位.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使用微电脑嵌入式俯坐位面部支架可提高患者俯坐位的舒适度及方便性,有利于提高患者执行面向下体位的依从性,促进视网膜复位.

    作者:吴宝红;李瑜明;李清梅;黄冬兰;彭银珠;黄芳;张雪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无创通气防压疮棉罩的研制与应用

    无创呼吸机因其具有无创、 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适应证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治疗效果的肯定, 无创呼吸机家庭应用者也逐渐增多, 尤其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运用中得到了大量临床证据的支持. 无创呼吸机因长时间带机, 与鼻罩接触的面部皮肤受压时间长、 硅胶衬垫透气性差等,致使使用面罩呼吸机的患者面部皮肤出现红斑、 破损, 甚至局部软组织坏死, 即面部机械性压疮.

    作者:张谨超;崔朝勃;刘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曲前列尼尔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了32例危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曲前列尼尔治疗的效果,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用药前、用药后的观察及护理要点、住院期间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总结.结果 应用曲前列尼尔治疗后,效果显著,P<0.001.结论 曲前列尼尔为国内PAH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安辰鸿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术中改良灌注液处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下超声碎石清石术(PCNL术)术中改良灌注液处理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使用微创手术治疗肾结石的1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4年1~6月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的76例患者为实验组(均P<0.0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改良的无菌粘贴手术膜提高对灌注液的处理,同时保持术中灌注液温度适宜,并通过连接吸引器将手术中涌出的灌注液吸引至吸引瓶中,保持手术野的干燥.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暂停时间,患者衣服溅湿人数,手术医务人员衣服溅湿人数,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自觉舒适度增加,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由于术中改良了对灌注液的处理,保证了术野的干燥,避免了弄湿患者皮肤、术野布类和手术者衣服,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污染的机会,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雪贞;石凤群;梁飞雁;殷艳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精密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在日常输液中的使用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输液器的使用效果,选择适合临床使用、安全的输液器.方法 比较使用精密输液器输液前后,输液反应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精密输液器输液后,科内输液反应和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以往使用的普通输液器.结论 精密输液器对大于膜标称孔径不溶性微粒滤除率高达95%,在输注脂类药液、中药制剂时,输液反应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器,而且能有效防止空气栓塞,提高工作效率;而滤膜孔径为5μm的精密输液器性价比高,可考虑全面使用.

    作者:杨婉仪;陈少敏;钟燕清;魏如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壮药酒按揉式涂擦配合壮药包烫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壮药酒按揉式涂擦配合壮药包烫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按揉式涂擦药酒5 min后再给予壮药包烫熨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采取常规涂擦药酒5 min后给予壮药包烫熨治疗,每日1次,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预防JOA评分及疗效.结果 按揉式涂擦壮药酒配合壮药包烫熨组JOA评分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涂擦药酒配合壮药包烫熨组(P<0.01).结论 按揉式涂擦壮药酒配合壮药包烫熨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更好地促进药酒充分吸收,有助于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及改善行走功能.

    作者:农秀明;林小芳;宋宁;廖桂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应用微信对肝衰竭出院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微信对肝衰竭患者实施出院后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的124例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健康宣教指导以及自我管理相关教育,在出院前完成基线评估.出院后,对照组患者按医院常规进行随访,干预组患者则加入肝衰竭患者微信管理群.此群定期向患者发送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与信息,通过互动给予个性化干预.于出院后6个月进行再评估.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服药依从性和主观幸福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信对肝衰竭出院患者行延续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颖;赵睿;郑素军;陈占军;段钟平;周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估优质护理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老年R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SF-36评分均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4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老年RE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辅助意义.

    作者:李文秀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对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的疾病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 ,半结构访谈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的疾病体验可归纳为2个主题:创伤应激和寻求安全.前者包括恐惧、震惊、依赖、不确定感;后者包括叹息生命、追溯患病原因、自我负责、规划未来.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住院期间对疾病有自我认知并开始规划生活,护理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认知,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更好地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

    作者:寇洁;张红梅;李克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经肛门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围术期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自然腔道取标本左结肠癌根治术(LA-NOSE)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方法 .方法 总结31例采用蔡氏套管器经肛门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Laparoscopic-assisted 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LA-NOSE)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经验.舒适护理要点包括: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充分的肛门括约肌锻炼和肠道准备;术后肛门功能、胃肠道等的舒适护理;术后加强出院宣教和随访等.结果 LA-NOSE手术患者31例术中未出现大血管、肠管、实质性脏器损伤、中转开腹等并发症.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切口并发症、未对肛门功能造成损伤,康复出院.结论 LA-NOSE手术结合常规护理加舒适护理的护理方法 ,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蔡桃秀;许淑镇;丁志杰;张诗峰;蔡建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基于PDCA改善CKD患者治疗饮食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 基于PDCA针对CKD患者治疗饮食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优化改良并付诸实施,提升CKD患者治疗饮食的依从性.方法 充分应用PDCA步骤,针对科室CKD患者治疗饮食管理中存在的原则把握不清、执行标准缺少、执行过程中缺少具体的方案、工具缺失等突出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建立微信远程查房平台、利用软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为患者提供可操作性的控盐控油工具、为科室人员开展治疗饮食知识培训,了解患者对治疗饮食可操作性、依从性和对治疗饮食重要性、治疗饮食原则的掌握情况.结果 干预后在提升CKD患者肾病饮食的重要性、肾病饮食内容掌握情况和对肾病饮食的依从性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科室CKD患者治疗饮食中存在的问题开展PD-CA,激发了全体护士寻求更加直接而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肾病饮食宣教中突出问题的解决.

    作者:汪小冬;吴美凤;何艳娟;徐莺;张雅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入住我科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康复评定模式,观察组实施新型医护治一体化康复评定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住院天数以及医护治对新型模式的主观认可态度等.结果 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65.71±11.42)分高于对照组的(52.62±7.12)分(P<0.05);实验组的疼痛VAS评分及平均住院天数(3.76±1.62)分、(8.44±1.42)d均少于对照组的(5.21±1.44)分、(11.35±1.60)d(均P<0.05).结论 医护治一体化康复评定模式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情况,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优化康复评定制度与流程,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姁怿;张小艳;杜春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系统化个体健康教育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个体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接受规范治疗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除规范治疗外辅以全程针对性的系统化个体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 h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值(HbAlc)、三酰甘油指标(TG)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提升幅度也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个体健康教育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保持较高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从而降低糖尿病的致残、致死率,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层级协作小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层级协作小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健康教育层级协作小组实施前(2014年1月至12月)和实施后(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于我院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各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接受层级协作小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康复知识知晓率、自我康复护理技能合格率、Barthel指数与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取健康教育层级协作小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知识水平、自我康复护理技能及康复效果.

    作者:戈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压力的影响

    目的 了解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 对慢性病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认知干预和心理疏导,采用心理压力调查量表于干预前后进行评定.结果 认知干预后慢性病患者主要照顾者认知行为和态度改善明显,心理压力水平降低.结论 医疗机构、社区应对慢性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况予以重视,提高其认知水平,降低其心理压力水平,有利于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照顾水平.

    作者:赵艳君;肖雪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导师制联合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导师制联合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的48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导师制教学法带教,B组(实验组)采用导师制联合PBL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和成绩评定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 B组的带教效果优于A组.结论 导师制联合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史红霞;孔兴美;张春蕾;赵阿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规范化手术配合应用于手术室专科培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专科规范化手术配合培训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危机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间行手术治疗的328例患者临床资料以及50名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有178名患者,25名护士,对照组中有150名患者,25名护士,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专科规范化手术配合的培训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评价和护理质控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26.97%(48/178),观察组为4.67%(7/150),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x2=6.179,P<0.05.结论 规范化手术配合的专科培训能够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危机管理能力.

    作者:孟红梅;姜丽;李连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情景模拟结合学生标准化预防在妇产科护理学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结合学生标准化预防在妇产科护理学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本科生1个实验班级为实验组,另1个实验班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结合学生标准化预防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单纯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模式.结果 情景模拟结合学生标准化预防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实验组教学满意度和期末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情景模拟结合学生标准化预防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和运用知识,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培养其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作者:陆旭亚;肖雯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城镇化社区老年群体患病行为与护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城镇化社区老年群体患病行为与护理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绍兴市已达老龄化的城镇化社区中的300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镇化社区老年人患慢性病较多,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欠缺,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利用率低,尤其在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方面.结论 建立以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分层护理、预防和治疗性护理相结合的新型社区老年健康护理模式更为符合城镇化社区老年护理的特点.

    作者:杨文文;唐燕芬;赵伟英;郑家晨;景燕燕;方唯唯;俞哲琪;赵梅玲;范亚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大连市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 对大连市2家三甲医院进行PICC导管维护的95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平均得分为(153.02±17.19)分,总体水平较高,排在后两位的是信息的获取、导管管理信心.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来源、居住地及置管时间的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对患者管理需求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居住地及置管时间是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并未达到满意效果.医护人员在为携带PICC的肿瘤患者提供导管护理的同时,应考虑患者的自身特点,从而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手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合理化的健康教育,帮助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留置时间.

    作者:汤芬;陈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其心理问题产生及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对109名住院老年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并结合家属的不同文化程度、性格类型、健康情况等因素对住院老年家属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老年患者109名家属中有心理问题者104名,检出率为95.4%;与常模相比,阳性症状均分、抑郁、强迫状态、恐怖因子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家属中不同的文化在阳性项目数、抑郁因子分存在差异(P<0.05);性格内向的家属阳性项目数,躯体化、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性格外向和性格中等者(P<0.05);健康状况差的家属在抑郁、强迫状态因子分明显高于健康状况好和中等的(P<0.05).结论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家属的阳性症状均分、抑郁、强迫状态、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不同文化程度、性格和健康状况的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作者:高岚;蔡敏慧;陆徽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出院后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回访,分别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服药依从性的提高,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病情复发,有效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助于其回归社会.

    作者:宁小玲;麻景贤;唐全胜;邓显群;甘永兰;龙颖;蒙秀妮;覃钟敏;邬文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成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因素及全过程管理研究进展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临床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防范UEX的发生成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对UEX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成人UEX的特征及全过程护理管理措施,防范和减少UEX的发生.

    作者:杜红霞;齐加芹;王晓虹;刘业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EKG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定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准确、成本低的特点.但EKG定位技术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研究及完善.

    作者:郭彩霞;李俊灵;马莉妍;魏春艳;伏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成人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目的 探讨成人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232例运用常规护理的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222例患者作为治疗组,进行多部门围术期的感染预防和监控,对比术后感染率,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进行切口深部感染处理.结果 经过多部门围术期的感染预防和监控,治疗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通过VSD技术充分冲洗引流,成功避免取出补片.结论 多部门联合预防措施和VSD能有效预防和处理成人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

    作者:许柳琴;郭秋兰;谭彩姬;吴庆梅;王肖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应用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消毒供应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目的 构建消毒供应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的绩效管理模块,探索一套操作简便、高效快捷、客观准确、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结果 通过运用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的绩效管理模块,使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更客观、准确、科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拓宽CSSD质量管理路径.同时拓展了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的功能,意义重大.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绩效各级评价指标意见趋于一致,消毒供应中心绩效管理能鼓励先进,不断提高质量达标率,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力,提升服务理念,提高工作人员及临床科室满意度,绩效考核在消毒供应中心奖金分配中的应用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作者:蔡伟英;叶丽玲;李雪峰;李映霞;刘卓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管理策略

    目的 探讨分析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管理策略,为临床降低术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年和2014年收治的31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导管留置时间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其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管理策略,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将2013年和2014年的3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的20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 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及导管留置时间是影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7.69%,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5.78%.结论 年龄≥60岁、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过长、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及引流管放置时间超过24 h是引起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策略,可明显降低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黄郁竹;张冰琦;杨忠贤;陈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脑卒中患者长期留置胃管固定新法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见于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患者, 单侧皮质脑干束受损者也可出现一过性的吞咽功能障碍, 发生率高达16% ~60%. 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 呛咳和发音不清晰. 患者可因食物摄入不足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其他营养成分缺乏, 甚至出现白蛋白降低.食物等误入气道还易引起吸入性肺炎, 甚至造成窒息. 为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 满足机体需求, 留置胃管注射流食是必不可少的进食方法. 对于活动自如、 不能进食的患者, 胃管的固定显得十分重要,既要防止患者活动时滑脱, 又要美观, 使患者感觉舒适.

    作者:谭启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