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131
  • 国内刊号:23-1164/R
  • 影响因子:0.69
  • 创刊:198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黑龙江省语言学委员会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哈尔滨医药杂志   2018年5期文献
  • 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合并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合并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方法 抽选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7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均对患儿进行鼻窦和咽喉部CT扫描,测量儿童腺样体的厚度和鼻咽腔前后径比例(A/N)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采用Lund-Mackay CT评分法对慢性鼻窦炎病情展开评估,应用Spearman秩相关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7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合并慢性鼻窦炎25例,占35.7%.腺样体肥大1级患儿共7例,慢性鼻窦炎Lund-Mackay CT评分为1~5分;2级10例,慢性鼻窦炎CT评分3~10分;3级8例,慢性鼻窦炎CT评分4~12分.腺样体肥大等级越高,慢性鼻窦炎Lund-Mackay CT评分也越高.腺样体肥大与合并慢性鼻窦炎呈正相关.结论 儿童腺样体肥大和合并慢性鼻窦炎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对腺样体肥大疾病患儿展开专业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明显缓解、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病情.

    作者:庄光波;倪伟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在无痛人流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无痛人流术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两组孕妇的镇痛效果、麻醉效果、宫颈松弛度、麻醉起效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镇痛优良率达到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优良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颈松弛度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显著,镇痛效果更佳,药物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海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小儿豉翘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效果及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儿豉翘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Hand food and mouth disease,HFMD)效果及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院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进行治疗,用药1周后,观察两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或疱疹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临床疗效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或疱疹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A、IgG、IgM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联合干扰素治疗HFMD的患儿后,有效的缩短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陈琼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脑梗死对患者神经肽、C反应蛋白及皮质醇水平影响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治疗脑梗死患者对神经肽、C反应蛋白(CRP)和皮质醇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29例)和干预组(常规治疗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29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肽、CRP和皮质醇水平.结果 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干预组(72.41%vs.96.5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肽、CRP和皮质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肽、CRP和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下降,但干预组患者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治疗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神经肽、CRP及皮质醇水平,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陈飞燕;卢翠铃;郑书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的研究

    目的 研究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共计120例,根据不同药物使用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 观察组2和对照组,观察组1使用小剂量芬太尼(0.03~0.05 mg)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2使用芬太尼(0.1 mg)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使用单纯丙泊酚麻醉方式,分析三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2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BP、R、HR、SpO2,丙泊酚的总用量,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呛咳发生率、呼吸抑制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1、观察组2、对照组患者在用药2 min内HR、BP、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病人意识恢复和病人呛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抑制和术后不良反应,观察组1发生率低于观察组2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0.03~0.05 mg)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镇痛、镇静效果好、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媚;张卫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CT能谱成像在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供血比例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CT能谱成像在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供血比例的对比.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0至2017年6月间我院的肝脏占位病变患者150例,其中小肝癌患者83例,肝硬化结节患者67例,将其分为小肝癌组和肝硬化结节组,另取同期入院的无肝脏疾病患者70例作为正常组,三组均接受肝脏CT能谱扫描,比较三组碘(水)浓度、NIC(动脉期)、NIC(门静脉期)及供血比例.结果 小肝癌组和肝硬化结节组的NIC(门静脉期)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供血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肝硬化结节组NIC(动脉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小肝癌组NIC(动脉期)、NIC(门静脉期)明显低于肝硬化结节组(P<0.05),而供血比例明显高于肝硬化结节组(P<0.05),三组动脉期、门静脉期的碘(水)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能谱CT通过定量分析NIC并计算肝脏供血比例对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患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湘光;杨志企;邓君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Rho激酶抑制剂联合甘露醇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脑水肿患者NIHSS评分及脑水肿缩小程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Rho激酶抑制剂联合甘露醇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我院联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术后脑水肿患者8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脑水肿范围、脑动脉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脑水肿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 d后、治疗7 d后两组NIHSS评分、脑水肿范围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NIHSS评分、脑水肿范围下降幅度较大,两组NIHSS评分、脑水肿范围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动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 d后大脑前动脉、后动脉、中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与对照组6.98%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联合甘露醇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脑水肿患者疗效显著,可促进脑水肿缩小,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脑动脉血流速度,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柯学庭;杨炳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及相应诱发危险因素.方法 按相应研究标准选取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判定依据,评估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成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病情状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卒中后共46例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1.8%.其中轻度抑郁8例,中度抑郁18例,重度抑郁20例.统计结果显示,性格偏内向、近期存负性事件、家庭状况差、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卒中次数与病灶个数较多的患者容易发生抑郁.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高,应该加强对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病情状况中诱发因素的重视,做到早识别、早治疗,以提高预后与治疗效果,大化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韦超;李春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分析及点评

    目的 探讨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并对其不合理使用进行点评,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的门诊处方4869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7358张,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本次抽取的48690张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7358张,占抽取处方总数的15.11%,其中使用较多的抗菌药物种类分别为头孢菌素类(31.49%)、青霉素类(23.00%)、喹诺酮类(13.71%)、大环内酯类(11.65%).7358张抗菌药物处方,处方合格的3579张,另外79张抗菌药物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占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为2.61%.常见的不合理使用类型包括抗菌药物选择不当(24.48%)、用法用量不合理(20.31%)、药物使用指征不明确(14.58%)、联合用药不合理(13.54%)、溶媒选用不当(9.38%)、药物重复使用(6.25%)以及处方书写不规范(11.46%).结论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情况,临床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严格选择药物的适应证,并避免重复大剂量给药,注意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确保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金女;谢燕贤;黄伟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研究来曲唑联合黄体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n=30),将来曲唑联合黄体酮方案和单独应用来曲唑方案分别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卵泡直径发育情况、妊娠率和卵巢功能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促卵泡成熟激素和雌二醇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黄体生成激素和睾酮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卵泡直径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患者卵巢功能、 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妊娠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刘爱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

    目的 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2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实施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对比两组输尿管结石清除效果.结果 对照组碎石成功率为82.7%,观察组为9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观察组碎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内血清肌酐的平均水平为0.09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更接近于正常水平(P<0.05);观察组体内的肌酐清除率为(68.3±7.5)m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更接近于正常水平(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输尿管感染和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方式清除患者输尿管结石具有较高的清除效率,同时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产生的创伤程度较轻,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吴志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氨甲环酸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控制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跟骨骨折术后使用氨甲环酸对伤口愈合以及出血的影响,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Sanders分型Ⅱ型~Ⅵ单侧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纳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实验组松止血带前15 min给予氨甲环酸(15 mg/kg)静滴,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滴,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凝血功能和术后并发症,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 h,实验组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在凝血功能方面,实验组同对照组相比术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甲环酸可以应用在跟骨骨折手术,其在术后出血量、抑制皮下血肿形成以及切口愈合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赵洪斌;陆君安;黎健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19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近远期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190例PACG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表分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观察组行PHACO+IOL植入术,对照组行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IOL植入术.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2年两组患者矫正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眼压(IOP)、中央前房深度(ACD)水平变化,分析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术后3个月、术后2年两组患者矫正视力、ACD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OP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HACO+IOL植入术治疗PACG患者近远期疗效均较为突出,对其预后视功能恢复有利.

    作者:周莉;孟文明;闫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在支气管肺炎治疗中雾化吸入异丙托溴胺、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糜蛋白酶、干扰素、地塞米松雾化治疗,观察组采取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雾化后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作用效果;观察主要相关症状缓解时间及在院接受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8%vs.83.9%,P<0.05);观察组在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干湿型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显著,起效迅速.

    作者:李媛媛;孜依丹·买买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其免疫状态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其免疫状态间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20例乙肝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观察三组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TB)水平,并分析三组外周血Th17、Th1细胞占比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IL-17、TGF-β1、IL-6)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间的关系.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水平均依次上升,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Th17细胞百分比、IL-17、TGF-β1、IL-21水平均依次上升,Th1细胞百分比依次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外周血Th17占比水平与肝功能指标TB呈正相关,IL-17、IL-21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AST、TB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V感染患者Th17与Treg细胞维持的免疫平衡体系失调,外周血Th17、IL-17及IL-2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IL-17及IL-21主要由Th17分泌,推测Th17可能通过IL-17及IL-21在乙肝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作用.

    作者:孙静美;董志鹏;杨自坚;魏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利卡多因联合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共70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独给予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总时间、利多卡因使用剂量、苏醒时间、术中疼痛情况、麻醉效果、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新生儿1 min后的Apgar评分、疼痛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利多卡因使用总剂量、VAS评分、MB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痛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给予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能提高麻醉效果,延长无痛时间,并且降低药物使用剂量,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孙晓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对癫痫患者前颞叶切除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癫痫患者前颞叶切除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术后1个月)认知功能及负性情绪变化,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VIQ、PIQ、MQ评分较干预前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小(P<0.05);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更高(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2%和80.49%(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应用于癫痫患者前颞叶切除手术中,可有效改善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纠正其负性情绪,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苑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初产妇剖宫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初产妇剖宫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并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初产剖宫产产妇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术后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观察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后不良情绪的评分和术后48h乳房胀痛评分结果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母乳喂养率和48h泌乳量的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天、1周及1个月后的母乳喂养率,观察组分别为98.18%、94.55%、90.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7%、81.82%、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产妇的泌乳量量多和中量以上的比率,观察组分别为61.82%和90.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8%和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的情况0级和3级分别为23.64%和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10%和2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初产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情绪、母乳喂养率、乳汁分泌情况及乳房疼痛情况均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黎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的96例垂体瘤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优质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仅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则在其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及术后3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优质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优质组NSN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内,两组患者一过性尿崩、脑脊液鼻漏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高热、视力障碍、暂时性缺氧、口鼻腔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在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围术期取得较为良好的干预效果,对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作者:白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研究护理干预改善脑栓塞后抑郁病人神经功能的效果

    目的 观察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对其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将早期护理干预和传统常规护理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更优.结论 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中接受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身体恢复,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陈凡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7例.干预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QLQ-C30评分则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甲状腺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术后患者感染性眼内炎的效果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术后患者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与综合护理的观察组(n=3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并总结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白内障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对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作者:罗金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及对血清RF、IL-6和GM-CSF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类风湿因子(RF)、白介素6(IL-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相关血清生化指标(RF、IL-6、GM-CSF)表达情况,以疼痛指数[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及疾病活动性[改良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血清生化指标(RF、IL-6、GM-CSF)水平及VAS、Das28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桂枝芍药知母汤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作者:李铁;吕恩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采用腹针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4例确诊为LDH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的JOA评分、VAS、WHOQOL-BREF评分,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1周、2周和3周的主观症状评分、日常生活生活评分、体征评分以及JOA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周、2周和3周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1周、2周和3周的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生存质量总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环境领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较对照组的28.13%显著降低(P<0.01).结论 对于LDH患者,给予腹针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艳;李伟;苟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研究妇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参与式分层管理的效果

    目的 研究参与式分层管理在妇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科室全科护理人员10名,其中10名护理人员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接受传统常规护理管理,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同时这10名护理人员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接受参与式分层管理,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对比不同组别护理人员的妇科病区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各评分如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文件书写、消毒隔离及病区管理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更优.结论 将参与式分层管理用于妇科病区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护理质量,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刘月萍;刘小芳;林燕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AMI伴便秘患者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伴便秘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AMI伴便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8例.研究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排便反应(腹痛腹胀、排便费力、大便硬结)发生率及首次排便时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排便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不良排便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AMI伴便秘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便秘症状,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并减少腹痛腹胀等不良排便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钰新;罗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孕前管理系统在高龄再生育人群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孕前管理系统在高龄再生育人群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在我院登记计划妊娠并接受孕前管理系统的45例高龄再生育女性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接受孕前管理的45例高龄再生育女性为对照组.观察组的高龄再生育女性从计划妊娠开始予以孕前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对照组的高龄再生育女性孕期不进行孕期管理,两组女性在明确妊娠后,予以相同的孕期健康管理.结果 观察组高龄再生育女性的妊娠并发症率15.56%低于对照组的35.56%(P<0.05),新生儿并发症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31.11%(P<0.05).结论 孕前管理系统在高龄再生育人群中,可以显著降低妊娠并发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保障母婴身心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曾带娣;李仲均;卢智健;李晓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及对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基于Roy适应模式的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症(PPD)中的应用及对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PPD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基于Roy适应模式的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EPDS评分降低(P<0.05),SF-36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两组GSES、SCSQ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升高(P<0.05),SCSQ消极应对方式评分降低(P<0.05),且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心理护理可减轻PPD患者抑郁症状,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同时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促进患者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瑞;吕改玲;陈子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手机APP延续护理对孕妇妊娠期压力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机APP延续护理对孕妇妊娠期压力的干预,探寻减轻孕妇压力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0月在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妊娠早期妇女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组建APP孕期教育团队,引导产妇与家属参与,提高产妇的依从性,定期推送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处理、孕期保健知识等相关知识,分别于干预前后用孕期保健相关知识问卷、妊娠压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压力和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保健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压力各条目评分、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手机APP延续护理能有效缓解孕妇的压力,促进孕妇身心健康,提高孕妇自我护理的能力及分娩的应对能力.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ERAS理念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ERAS理念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行THA术后患者共64例为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后引入ERAS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生活能力、行走能力、关节畸形及活动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AS理念能促进THA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后下床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THA患者实际护理中采用.

    作者:许波;周亚丽;王璟珂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风险教育在防范新生儿气管导管滑脱中应用

    目的 探讨风险教育应用于新生儿气管导管的维护和管理的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科收住的272例行气管插管的患儿设为对照组,未实施风险教育;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科收住的324例行气管插管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所有护士均实施风险教育.观察比较风险教育前、后气管滑脱率,比较风险教育前后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气管导管滑脱发生率12.5%,观察组发生率2.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风险教育前)满意度为75.74%,观察组(风险教育后)满意度为96.3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新生儿气管导管护理中,不能有一丝马虎,始终要有风险意识,将风险教育贯彻到整个护理的每个环节,确保气管导管不出现意外,保障患儿生命健康,让患儿家属满意.

    作者:李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持续鼻饲输注法与间歇持续鼻饲输注法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救治中的比较

    目的 探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法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68例VLBW按时间段分为2组,38例VLBW列为对照组,采用持续鼻饲输注喂养;30例VLBW列为观察组,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2组VLBW外周静脉营养方案相同,每天记录2组鼻饲的奶量、呕吐情况、测量腹围,每3 h测量胃内残余奶量,评估2组喂养不耐受;每天测量体重,计算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统计住院天数、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3%(P<0.05);观察组黄疸持续时间(13.25±2.72)d短于对照组(15.16±2.66)d(P<0.05);2组医院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平均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VLBWI,既符合VLBW的生理特征,有利于奶液的消化吸收,促进胃肠功能改善和提高体重,值得提倡.

    作者:杨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护理模式在PCNL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下的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PCNL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两组进行术后并发症、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术后固体食物耐受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VAS评分、术后固体食物耐受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护理模式可以减少PCNL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术后固体食物耐受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吴薇;单淑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探讨合作模式在交通伤急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合作模式在交通伤急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5例交通伤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管理;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5例交通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合作模式的急救管理,对两组的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院前反应时间、接警至入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救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救治有效率为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检伤分类、心肺复苏、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路、吸痰吸氧、导尿的到位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交通伤急救管理中应用医警、专家合作的模式可大大提高急救效果,缩短各项急救工作的时间,降低病患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故值得在临床急救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四妹;黄景祥;郑小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烧伤科医护人员实施手卫生管理后的洗手依从性和医院感染率分析

    目的 分析烧伤科医护人员实施手卫生管理后的洗手依从性和医院感染率.方法 选择烧伤科40名医护人员,任选其中20名为观察组,给予实施手卫生管理,余20名为对照组,不实施手卫生管理,比较两组洗手依从性、合格率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洗手依从性及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医护人员实施手卫生管理后,可有效提高其洗手依从性及合格率,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廖丽;余华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物联网医学的中医药健康管理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物联网医学的中医药健康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采取社区健康管理模式,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集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实施基于物联网医学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患者实施基于物联网医学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并提高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李雪丽;钟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延伸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H型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 旨在构建促进老年H型高血压的综合延伸护理干预措施,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实施延伸护理方案,并定期动态血压监护,细化延伸护理方案,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和随访.对两组老年H型高血压人群中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等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将动态血压监测融入延伸护理中,细化延伸护理方案能有效控制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改善预后.

    作者:孙秀琪;车淑华;谷万丹;张忠娟;钟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研究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品管圈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常规预测分诊(n=56),观察组(n=56)行品管圈预测分诊,比较两组患者分诊争取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诊正确率为92.86%,救治成功率为98.21%,均高于对照组的76.79%与85.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诊服务态度(4.93±0.13)、分诊环境(4.82±0.11)、分诊熟练程度(4.89±0.12)、问询技巧(5.92±0.07)以及温馨提示(4.85±0.16)五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能有效提高急诊预测分诊正确率并提高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有利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景祥;卢四妹;许丽娴;杨晓晓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