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5775
  • 国内刊号:23-1326/R
  • 影响因子:0.71
  • 创刊:1972
  • 周期: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14-297
  • 全年订价:249.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黑龙江医学杂志》 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黑龙江医学杂志   2016年9期文献
  • 孕前体重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14-01—2015-01间选择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孕前体重状况,将其分为正常组34例和肥胖及超重组34例,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状况。结果肥胖及超重组患者流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率、妊娠期糖尿病率、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率、剖宫产率、新生儿早产儿发生率率、巨大儿发生率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前体重指数肥胖及超重患者将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引起不良母婴妊娠结局,增加妊娠风险。

    作者:李慧敏;苏爱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收集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 endometrial polyps,EP)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验证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3-01—2015-01间在昆山市中医医院经过超声检查提示EP可疑,进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妇女,其中绝经后EP患者为研究组(n=28),绝经后正常子宫内膜的妇女为对照组(n=28)。比较两组妇女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产次、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高血压病、糖尿病、激素替代治疗等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绝经后EP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肥胖、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高血压病、激素替代治疗。再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因素是:体重、子宫肌腺症、激素替代治疗。结论肥胖、子宫肌腺症、激素替代治疗是绝经后EP发病的危险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还需大样本进行进一步验证。

    作者:赵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改进三叶带蒂转移皮瓣整复即刻大面积头皮缺损

    目的:介绍头皮缺损修复的一种方法。方法采用改进三叶带蒂转移皮瓣一期整复大面积头皮缺损6例,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12~75岁,缺损面积5.5 cm ×5.5 cm~6.0 cm ×8.0 cm。结果6例头皮缺损全部皮瓣存活良好,创面得以Ⅰ期修复。结论改进三叶带蒂转移皮瓣制作简单,因该皮瓣的剥离范围广泛,对于皮肤缺乏弹性和活动性的头部来讲,是修复该部位大面积头皮缺损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左治强;周青;姜红田;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颈动脉血管损伤后血管狭窄率的研究

    目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于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的颈动脉血管损伤的疗效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于2010-01—2012-01间收治的24例因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出现严重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颈部血管行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患者,随访治疗两年后血管狭窄率的变化。结果经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处理的患者在两年的随访中并未发现支架内再次出现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于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的颈动脉血管损伤具有明显效果,可以认为是众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中对身体健康有益的方法。

    作者:李博生;罗伟良;刘武;邓宇平;朱晔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绝经妇女宫腔积脓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通过对2010-11—2015-11间在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50例绝经妇女宫腔积脓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甲硝唑液宫腔冲洗治疗,观察临床诊断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绝经妇女宫腔积脓患者采用甲硝唑液冲洗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发生误诊漏诊,患者若出现下腹坠胀、腹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引起足够重视,早发现早治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后随访及再发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产妇的产后随访及再发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2-03—2015-03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 GDM)产妇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产后随访,观察组在确定产妇出现再发糖尿病后,施加营养、运动、体重管理等干预措施,所有产妇产后6周、3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及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及6个月的产后糖尿病发生率为37.04%、25.93%、14.81%,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及6个月产后糖尿病发生率为18.52%、11.11%、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各阶段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在产后还存在一部分人糖代谢异常,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进行产后随访和再发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产妇情况,保持血糖正常,促进产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低温等离子部分切除扁桃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部分切除扁桃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01—2015-12间收治手术治疗的1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表面麻醉+局部麻醉低温等离子部分切除扁桃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下低温等离子完全切除扁桃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等离子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的效果好,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数,改善扁桃体肥大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倪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s-CRP和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脑钠肽( 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BNP和血清hs-CRP的变化。结果健康组血浆hs-CRP及BNP水平显著低于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浆hs-CRP、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hs-CRP和BNP呈高表达,hs-CRP和BNP是AMI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指标,对AMI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作者:梁茂锦;梁伦昌;陈伟泉;梁鉴文;丁延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刮宫术及宫腔镜电切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刮宫术和宫腔镜电切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自2013-03—2015-03间收治的120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按照数字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则观察组产妇的血β-HCG恢复、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较之刮宫术更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临床症状,对于降低产妇治疗并发症具有独特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雪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肺复苏后合并交感风暴成功脑复苏经验及文献复习

    1基本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突发意识丧失3 h于2012年3月17日入我院。患者于2012年3月17日16∶30突发意识丧失,由120救护车送至我院急诊,在救护车上发现患者心跳呼吸停止,给予胸外心脏按压与球囊辅助呼吸等抢救,送至我院急诊后,给予急救气管插管,继续心肺复苏抢救,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律,给予电击除颤(200~360 J共7次)、经静脉输注抗心律失常药物(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胺碘酮)等抢救,患者心电逐渐平稳,17∶30患者恢复自主心律,但持续呈深度昏迷状态,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不等大,急诊收住ICU。患者既往心肌炎、高血压病2级病史。2009年在北京阜外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较差,长期口服拜阿司匹灵、雅施达、卡维地洛、万爽力、地高辛等药物治疗。

    作者:王弘道;缪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三种透析方法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透析( HD)、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 HDF)及腹膜透析( PD)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到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老年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对比治疗后3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瘙痒症评分。结果 PD组和HD+HDF组患者的瘙痒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近,但均明显高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瘙痒症评分明显低于HD+HDF组,而HD+HDF组患者瘙痒症评分明显低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膜透析在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上疗效更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声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某院1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束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无论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还是在恢复佳视力以及出血渗出吸收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独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和运用。

    作者:周季家;郑燕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冲洗联合不同根管冲洗液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冲洗下不同根管冲洗液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390颗患牙随机分为三组,对三组的根管充填后1 d、3 d、7 d自发性疼痛的程度及根管治疗期间急症( EIE)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根管充填后1 d:EIE的发生率A组为5.4%、B组为13.8%、C组为13.1%,;根管充填后3 d:EIE的发生率A组为0.8%、B组为5.4%、C组为4.6%;根管充填后7 d:EIE的发生率A组为0、B组为2.3%、C组为1.5%,EIE发生的高峰期在根管充填后24 h内,1 d、3 d、7 d复诊时EIE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超声冲洗联合0.2%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和2.5%次氯酸钠溶液对一次性根管治疗期间急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0.2%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应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雯雯;崔丽华;毕庆伟;王丽梅;李岩;张广龙;邹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0、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0、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从2015-01—2015-12间入院治疗的86例手足口病患儿做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儿科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25例做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儿童的血清IL-10、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治疗前后研究组患儿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IL-10、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对照组儿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IL-10、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IL-10、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的临床检测,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及预后效果的评估作用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严绍文;邓长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还原型谷胱甘肽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成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AMI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组( GSH组,常规药物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每组各25例患者,共治疗4周。所有患者再灌注治疗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脏指数( CI),心输出量( CO)。治疗4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再灌注治疗4周后测定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 PCI术后4周,两组的LVED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H组患者LVEF、CI、CO均高于对照组(P<0.05)。 GSH组治疗后SOD和GSH-Px均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后SOD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SOD和GSH-Px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心功能,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沈桂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5-12间中山市东风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髋关节Harris 评分和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髋关节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汉荣;陈骏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改良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拔牙位点保存术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根据新的离心程序制备出的“高级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A-PRF)应用于拔牙术区,探讨A-PRF在口腔临床中促进软、硬组织愈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例拔牙后自然愈合患者(对照组)、18例拔牙后拔牙创口内充填A-PRF+骨替代材料的患者(实验组),术后第3 d、第8 d、第15 d观察患者手术区黏膜颜色、肿胀度、创口封闭情况,70 d观察成骨情况,分析A-PRF对术后早期促进软组织愈合、骨组织愈合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检查发现实验组疼痛度、肿胀度相对较轻、创口愈合情况较好;3个月后放射学检查骨缺损区实验组比对照组新骨形成较好。结论我们发现A-PRF在促进软组织愈合过程中作用明显,与骨替代材料联合促进骨愈合也有显著效果,A-PRF在临床中值得研究并广泛应用。

    作者:毕庆伟;李岩;崔丽华;胡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盆底康复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 SUI)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01间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SUI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0例)接受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Kegel盆底肌锻炼,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行为干预联合Kegel盆底肌锻炼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Ⅰ类和Ⅱ肌纤维的肌力均相比于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并且以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结束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92.0%,对照组分别为64.0%、56.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SUI应用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Kegel盆底肌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提高治愈率和远期治疗效果。

    作者:潘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傅青主女科》崩漏浅析

    从《傅青主女科》原文出发,小结《傅青主女科》中作者傅青主对于崩漏一病的病名、症状、病因病机及辩证施治的独到见解。进一步明晰傅氏在治疗崩漏一病时遣方用药的规律,以期对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绵薄之力。

    作者:亓筱筱;罗前;梅路;吴克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伤椎置钉前柱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的可行性。方法自2009-03—2015-08间对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骨科的17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给予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固定治疗,并进行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向椎体前柱植骨并打压填实。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后凸角度基本纠正,经过6~24个月随访,未发现椎体高度丢失及内固定物折断。结论经椎弓根向伤椎前柱打压植骨,使前柱获得良好支撑,防止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或断裂。

    作者:唐勇涛;魏思奇;刘岗;辛立文;唐祖林;廖振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VAS评分应用于变应性鼻炎诊断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

    目的:针对VAS评分在变应性鼻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门诊科就诊的8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加入试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采用VAS评分对患者的主诉症状进行评估,并且在试验中采用皮肤点刺测试患者的过敏原,随访观察可能影响患者症状发展的相关因素。结果采用VAS评分系统的诊断效果和皮肤点刺试验的诊断效果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灵敏度为82.3%,特异性为60.1%,由此看出其主诉症状VAS评分波动明显升高,随后逐渐下降,直至治疗结束达到低水平。结论 VAS评分系统的应用能够以更加经济、便捷的形式实现良好的诊断效果,为患者临床病史数据的采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参考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海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舌下含服脱敏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舌下含服脱敏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6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84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半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脱敏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具有极高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廖卫华;李倩;徐胜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辅助溶栓治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辅助溶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辅助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岑丽霞;靳敏;袁汝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儿童口腔颌面外伤处理时的安全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颌面外伤手术室治疗护理的安全管理。方法收集2012-01—2015-06间收治的196例口腔颌面外伤患儿,分析影响儿童口腔颌面外伤手术室治疗护理的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置。结果全部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麻醉安全,手术顺利,患儿家属满意,没有任何医疗纠纷事件。结论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儿童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护理安全意识,重视术前的安全评估,注重麻醉和心理护理,加强医护和患者家属的沟通,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制度,确保麻醉和手术安全。

    作者:赵秋枫;胡明;孙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临床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01—2015-12间呼吸内科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6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时,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溢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护理人员培训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黑龙省市、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黑龙江省市、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105名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2012—2014间有45%的护理人员接受了培训,97.2%的人员认为有必要和很有必要参加培训。结论护理人员培训率不高,培训需求度高;需求的培训形式与以往接受培训的形式不同。

    作者:林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灭菌止血带对局部皮肤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电动气压止血带袖带用环氧乙烷灭菌后,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并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60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毫米方格坐标纸记数法测量皮肤损伤面积,根据美国组织学皮肤损伤评分系统评价损伤程度。结果实验组皮肤损伤分值(0.14±0.019)分,对照组皮肤损伤分值(0.23±0.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电动气压止血带袖带用环氧乙烷灭菌后使用,可有效避免使用部位局部皮肤损伤,保障骨科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科新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不良情绪焦虑抑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索研究产科新护理模式对于初产妇不良情绪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在汉中市3201医院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产科新护理模式,将两组护理前后情绪变化以及分娩方式等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实施产科新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其自然分娩率,能够有效缓解产妇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于确保母婴健康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索研究临床路径护理对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汉中市3201医院接受治疗的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显著偏低( P<0.05)。结论针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殷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骨性测算联合刻度标识在改良截石位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性测算联合刻度标识运用于改良截石位的摆放工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需采用截石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骨性测算联合刻度标识的方法摆放改良截石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目测法摆放改良截石位,比较两种截石位摆放调整次数以及摆放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采用骨性测算联合刻度标识的方法摆放改良截石位,摆放过程中调整次数及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骨性测算联合刻度标识运用于改良截石位的摆放工作,能减少托推架调整次数,提高摆放速度,降低护士工作负荷,优化了改良截石位摆放工作流程。

    作者:姚盛云;蔡慧;徐晓梅;朱小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并发相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留置尿管患者并发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02例留置尿管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3 d、7 d、10 d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留置尿管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柔性管理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柔性管理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观察组86例脊柱外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柔性管理,同期86例对照组脊柱外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4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60.4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护理中采取柔性管理效果显著,得采纳应用。

    作者:韩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刺结合降尿酸方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降尿酸方对血尿酸升高的影响,为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保健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将60例血尿酸升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针刺结合降尿酸方,同时予以传统中医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传统中医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检测血尿酸、血脂及肌酐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血尿酸、血脂及肌酐、尿素氮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结合降尿酸方能降低血尿酸升高患者的血尿酸、血脂及尿素氮、肌酐。

    作者:苗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研究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包头市九原区医院心内科于2007-01—2015-01间收治的5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与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评估两组心功能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用药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佳,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心力衰竭复发、恶化、死亡率更高,与实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用药中,美托洛尔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与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秉纲;苏赤;肖彧;彭慕立;林煜;李凤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分析总结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的应用价值。方法就我院7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给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 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情况效率达92.10%,且患者心电图检查显示心功能改善情况达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应用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缓解心绞痛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芦玲;于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62例生长受限患儿的疗效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生长受限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5-03间在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生长受限患儿进行实验观察,将采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的31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将采用中等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的3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生长情况及脐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胎儿的头围、腹围等生长情况略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生长情况和治疗后脐血指标差异较小( P>0.05);但观察组分娩后产妇皮下瘀斑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提高生长受限患儿的营养状况,改善胎盘血流灌注,促进胎儿生长。低剂量和中等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差异较小,但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母婴的安全性更高,建议生长受限胎儿优先选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

    作者:吴勤练;林凛然;梁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甘肃地产党参的真伪鉴别及传统炮制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modesta ( Nannf.) L.T.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1]。早见于《本草从新》,是中医常用的补气药。味甘,性平,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功效,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作者:史巧霞;杨锡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单一及联合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干预效果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单一及联合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胸科医院2012-01—2015-08间收治的9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3组。 A组用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用曲美他嗪治疗,C组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 IL-8、ox-LDL)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3组IL-8、ox-LDL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IL-8、ox-LDL均降低,同时C组治疗后的IL-8、ox-LDL低于A组与B组,A组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B组、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73.3%、93.3%,C组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可有效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效果佳。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分学期授课精炼实验诊断学教学内容

    按照不同学期,学生的临床知识水平不同,讲授不同的实验诊断学内容。学生普遍反映这种分阶段授课对实验诊断学内容理解更为深刻,能够初步分析化验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紧紧抓住本门课程特点,将之分成多个学期讲,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作者:金英玉;关秀茹;路娟;蒋丽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清视频在腹股沟疝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从高清视频在腹股沟区解剖教学中的应用、高清视频腹股沟疝手术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探讨高清视频在腹股沟疝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杨春燕;湛琅;丘志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聚乙二醇沉淀法筛查巨泌乳素对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应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对高泌乳素血症(HPRL)患者是否存在巨泌乳素(M-PRL)进行检测,并对泌乳素( PRL)结果正常人群和孕产妇是否存在M-PRL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收集192例诊断为HPRL患者作为试验组,另收集200例PRL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早孕、中孕、晚孕孕妇各30例作为调查组,采用PEG沉淀法检测PRL的回收率,判断其是否含有M-PRL。结果192例HPRL患者中,168例(87.50%) PRL回收率>60%;15例(7.81%) PRL回收率为40%~60%;9例(4.69%)PRL回收率<40%;经PEG处理后,只有141例PRL仍然增高,而有51例PRL正常。200例正常对照组中有186例(93.0%)PRL回收率>60%,12例(6.0%)PRL回收率为40%~60%,2例(1.0%)PRL回收率<40%。孕产妇调查组中PRL回收率均>60%。结论应用PEG沉淀法筛查M-PRL,能区分泌乳素单体和巨泌乳素引起的泌乳素增高症,有助于临床正确诊断高泌乳素血症,减少误诊与误治。

    作者:陈丽芬;朱惠君;黄雪飞;吴春娜;陈彩贞;陈李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检测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3-05—2015-09间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对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HBcAb)检测,以HBV-DNA检测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检测准确率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以HBV-DNA检测结果为参照标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检测阳性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M阳性模式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和HBV-DNA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新指标而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少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肝阳上亢证与肝肾亏虚证的中医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肝阳上亢证与肝肾亏虚证的证候要素内容。方法通过中医临床证候要素调查表对全国多家三甲中医医院的1071例住院病历内容进行记录与统计,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肝阳上亢证主要证候要素为因怒致病、头痛、胸闷、红舌、腻苔、弦脉等;肝肾亏虚证主要证候要素为因跌打损伤致病、腰痛、淡白舌、白苔、细脉等。结论肝阳上亢证与肝肾亏虚证存在不同的证候要素,建议制定不同的证候要素标准代码。

    作者:闫壁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德克隆亚慢性接触的靶器官毒理学研究

    目的:了解德克隆( dechloraneplus,DP)亚慢性接触对大鼠肝脏、脑和肾脏的损害作用,为DP的安全使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成年雄性 SD 大鼠20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低剂量组(25 mg/kg)、中剂量组(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和对照组,每组5只。经口灌胃染毒21 d,从大鼠灌胃前至实验结束,进行三次水迷宫实验,每次间隔三周。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 AST)、胆碱酯酶( CHE)、大鼠胱抑素C( Cystatin C)和血尿素氮( BUN),解剖取肝脏,检测肝细胞膜脂流动性,取脑组织,检测谷胱甘肽( GSH)、丙二醛( MDA)。结果 DP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次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各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都没有明显下降。结论亚慢性接触DP不会对大鼠肝、脑、肾产生损害作用,也未对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产生影响。

    作者:王晓溪;孙莹;孙艳;吴艳萍;李百祥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