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1997年1月~1999年1月采用潜行椎板侧移回植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廖永发;贾世青;庞家省;刘昌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993~1995年我院对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松质骨螺丝钉内固定治疗6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38岁;左侧30例,右侧32例.根据Hohl分型法分型[1]:Ⅰ型9例,Ⅱ型17例,Ⅲ型10例,Ⅳ型11例,V型8例,Ⅵ型7例.其中有5例为开放性骨折.18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内侧5,外侧11例,双侧2例.
作者:周振宇;季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髋关节骨折脱位是指股骨头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或/和股骨头骨折.我院自1989年7月~1998年7月治疗18例髋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21~56岁,平均38.5岁.本组18例均为受伤后3周内手术,均为新鲜脱位合并骨折.17例因车祸致伤,1例为高处坠落伤.2治疗方法 18例患者在无禁忌症情况下,全部在腰麻下进行手法复位.对复位成功不需手术者,进行皮牵引或骨牵引4~6周,本组6例.手法复位失败2例和10例股骨头虽然复位,但合并髋臼或股骨头骨折均手术治疗,行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髋关节清理,骨折复位内固定,其中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体方法:①脱出股骨头,暴露髋臼,清除关节内碎骨块及常规切除圆韧带.②保护股骨头软骨,对软骨缺损、软骨下骨暴露者行钻孔减压.③修正髋臼关节面及整复股骨头骨折,并采用螺丝钉固定.术中见:关节内碎骨块常伴有软骨及软组织,所以,碎骨块实际比影像学所显示的大.复查X线片及髋臼CT扫描,其中8例CT提示有髋关节内碎骨块嵌入.碎骨块为髋臼及软组织1例,股骨头及软骨5例,韧带及髋臼附着部撕脱骨块2例.
作者:张会生;贾卫斗;郝俊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多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对严重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处理困难,我院自1990年1月~1999年1月,对严重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取得了并发症少、功能好,外观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7例,男70例,女27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6.5岁;伸直型95例,屈曲型2例;尺偏型90例,桡偏型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0例(均为骨折端刺破皮肤);桡神经损伤7例,正中神经损伤5例;肱动脉受压痉挛4例.
作者:何升华;陈先进;戴俭华;陈达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们采取经皮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效果满意.
作者:阮洪斌;李道才;程鸣;徐长生;江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自1986年以来采用弹性三棱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桡尺骨干骨折2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6~17岁,平均12岁.其中桡骨骨折11例,黄氏骨折1例,尺桡骨骨折14例.26例中3例为陈旧性骨折,已作桡骨钢板内固定失败,其余均为新鲜骨折.
作者:谭晚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们自1993~1997年,对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分离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获随访2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仲文军;柳国信;程安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自1994年4月~1998年3月用椎弓根钉固定及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23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华饶锋;占振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自1996年10月~1999年10月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吴铁男;郭宏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肱骨髁上骨折,如何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是众所探求.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该病的发生机制、诊断和复位及固定方法作了探讨和改进,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优民;范明;裘天强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们应用镍钛-聚髌器[1](NT-PC)(上海长海医院骨科研制)治疗髌骨骨折123例,随访1~2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朱辉;王志伟;李学则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996年1月~1999年5月我院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9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赵天成;丛铁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从1989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股骨干骨折92例,对手法复位或骨牵引复位失败的38例,在手术内固定时,将骨折血肿再利用,经对照分析,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郭洪旺;李裕学;宋福立;王世界;蒋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自1990~1999年对锁骨中段骨折错位明显,或粉碎性骨折且碎骨片直立对周围血管、神经及其他组织产生威胁的166例病人,采用钢板螺丝钉和克氏针加钢丝(丝线)内固定,并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文杰;陈敖忠;童松林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经舟状骨骨折的背侧型月骨周围脱位较少见.我们采用钢针经皮撬拨复位治疗5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李强一;马元璋;张秋琴;韩擎天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科自1992年2月~1998年2月用钢针钢丝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Ⅱ、Ⅲ型骨折3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15~65岁;左侧20
作者:黎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采用可吸收缝线为内固定材料,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0~48岁,平均34岁;左侧8例,右侧10例;均为新鲜骨折.受伤至接受手术时间6小时~7天,平均3天;骨折块直径>2cm 2例,<2cm 16例;其中呈粉碎型的7例,合并胫侧副韧带损伤2例,内侧半月板前角损伤1例,外侧半月板前角损伤3例.1.2材料采用美国吉达公司生产的聚甘醇碳酸可吸收单股1-0缝线,其断裂强度为8kg/mm2,体内维持张力时间6~8周,吸收速率180~210D,经水解反应而吸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体内无任何毒性.
作者:李盛华;潘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近年来,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5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均为新鲜损伤,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9~53岁,平均38岁;左侧25例,右侧31例;损伤分型[1]:Ⅰ型30例,Ⅱ型18例,Ⅲ型7例.2治疗方法2.1 Ⅰ型、Ⅱ型脱位采用李现林等[2]研制的爪形复位固定器治疗.在局麻下行手法整复,位置满意后,用爪形复位固定器固定肩锁关节,三角巾悬吊患肢于屈肘90°,定期摄片复查,及时调整固定器的松紧度.固定期间,肩关节作适当前屈外展及后伸等活动,5周后拆除固定器,进行功能锻炼等.
作者:王甫刚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健骨冲剂预防去卵巢1月后SD大鼠生物力学特性降低的疗效.方法77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OVX)组、尼尔雌醇(E)组、仙灵骨葆(X)组、健骨冲剂低剂量(JL)组、健骨冲剂高剂量(JH)组、健骨冲剂中剂量(JM)组,每组11只;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行卵巢摘除术诱导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除OVX组各治疗组分别给药,1月后测定生物力学指标.结果JH组股骨抗弯程度显著高于OVX组,股骨中段直径显著小于后者;JM组腰椎抗压强度显著高于OVX组;3种剂量组股骨弹性模量和椎体直径显著高于E组,腰椎抗压强度均显著低于后者.结论低、中剂量健骨冲剂短期应用能够预防OVX术大鼠骨折危险性增加的趋势.
作者:王晓达;张风华;符诗聪;史炜镔;杜宁;李国衡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断端微动.方法采用穿针滑动固定家兔胫骨实验性骨折治疗动物模型,手术截骨造成横断骨折,骨折线位于胫骨中部,采用自制滑动固定器4针固定,针径1.5mm;采用霍尔元件磁场传感器测量位移.结果术后1天断端大位移278±122微米,2周时为190±91微米,3周时为70±35微米,4周时为54±25微米.结论所采用的骨折治疗模型具有对骨折断端生物力学环境的测控能力,骨折断端微动的大小能反映骨折愈合的早期进程.
作者:钟红刚;宏普;宋跃;赵勇;孟和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对椎动脉血流量影响.方法以健康猫32只,暴露颈交感神经及椎动脉,应用电刺激给予不同的刺激电压刺激颈交感神经,测定椎动脉血流量的改变情况,并记录刺激不同时间段血流量的改变.结果电刺激强度增加,椎动脉血流量呈下降趋势,刺激时间延长血流量下降趋势明显,停止刺激血流量恢复.结论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对椎动脉有缩血管作用,颈交感神经受刺激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之一,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张清;佟大伟;孙树椿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腰神经后外支卡压症的解剖学机制以及针刀治疗腰神经后外支卡压症的手术入路.方法在15具成年尸体的腰背部解剖观测腰神经后外支及其通过的腰椎横突背骨纤维管的解剖结构,并进行骨纤维管的表面解剖测量.结果测得腰神经后外支直径1.07±0.17mm;腰神经横突背骨纤维管的横径2.13~3.92mm,纵径1.08~1.97mm,后外支骨纤维管距体表深度34.17~41.64mm,骨纤维管长轴与后中线夹角约40°~50°.结论 (1)在正常情况下腰椎横突背骨纤维管有制约保护腰神经后外支的作用,但在损伤变形后却成为腰神经后外支卡压症主要致病因素.(2)根据解剖观测设计了较合理的针刀治疗后外支卡压症的手术入路并指出了手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的结构,供临床治疗参考.
作者:陈跃;吴炳煌;吴明霞;李俐;张家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以中医学柔肝为治法的中药软骨方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扶他林对实验性骨关节炎家兔正常效应部位(胃粘膜、肾皮质)PGE2和发病部位(关节滑液)PGE2的影响.方法按Hulth法建立家兔关节炎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扶他林)、中药组(软骨Ⅱ号方).抽取家兔患膝关节滑液并对相应的胃粘膜及肾皮质组织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滑液及匀浆液内PGE2含量.结果扶他林对实验性骨关节炎家兔肾皮质部PGE2无明显影响(P>0.05),对胃粘膜和关节滑液中的PGE2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软骨Ⅱ号方只对关节滑液中的PGE2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作用强度不及扶他林(P<0.05),而对正常效应部位(胃粘膜、肾皮质)的PGE2不抑制.结论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软骨Ⅱ号方只抑制发病部位关节滑液的PGE2.
作者:曹月龙;冯伟;李宗举;唐静芬;石印玉;沈培芝;徐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腰后关节紊乱症的发病率由于人群不同在7.6%~37%之间[1].全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淀粉样疾病、银屑病、肾病性骨营养不良、Paget's病等,时常会累及腰椎小关节.患有肾病性营养不良时,腰椎小关节关节突上出现多个可溶性的、圆形病损,但关节本身不受累.这是由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形成破骨细胞之故.患银屑病时,腰椎小关节的改变同退行性关节炎无区别,即关节腔狭窄、骨刺,关节面不规则.
作者:朴盛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解剖颈下2~3 cm处,为松质骨与坚质骨接壤部,容易发生骨折.骨折后由于丰厚的三角肌及肩部肌群的牵拉,加上局部肿胀,对严重错位的骨折往往手法整复有一定的难度.笔者采用杠杆整复肱骨外科颈外展型骨折7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黎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笔者自1985年以来运用蹬腿法治疗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正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膝部挤压碰撞等机械性外伤或长期外力摩擦,均可导致髌前滑囊炎.作者从1993年以来应用手法推拿治疗髌前滑囊炎21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8~62岁,平均36岁.左侧9例,右侧12例.急性7例,慢性14例(其中11例经过1~4次穿刺抽液治疗复发).2治疗方法不需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以右侧为例,术者左手虎口张开,紧贴在髌前滑囊下方将其向近侧紧紧挤压,保持皮肤紧张,拇指压在滑囊上;右手握住患者右踝,然后快速屈曲膝关节至完全屈曲位,在屈膝的同时,左手继续将髌前滑囊向近侧挤压,拇指用力按压滑囊.至完全屈膝位时,多数病例均可见髌前滑囊囊壁破裂,囊肿消失.如一次手法推拿不成功,可重复数次.
作者:金建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作者于1994年3月~1999年12月,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0例,经复查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钟英斌;李海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作者1995年6月至今采用仰卧屈肩体位,单人整复肘关节后脱位19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李衡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研究三枚空心拉力螺钉经皮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操作方法,手术前后注意事项,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方法本组41例均为新鲜股骨颈骨折,经术前牵引复位,在牵引状态及C型臂机透视下,从患肢大腿外侧穿刺,与股骨成20°~30°角的方向交叉钻入导引针,定位正确后,再分别拧入3枚空心拉力螺钉.结果随访2年2个月~13年2个月,采用北京积水潭医院疗效评定标准,41例中愈合39例,愈合率95.12%,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占14.63%.结论术前良好的复位,术中选择合适的螺钉,正规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骨折愈合的基础.术后早期不负重,正确的康复锻炼是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的必备条件.
作者:李中伟;刘涛;胡大佑;杜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与结果67例病人经4个月~8年的随访,共有15例病人出现6类并发症,其中针道炎性反应5例,固定针松动4例,关节活动受限2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畸形愈合1例,腓神经损伤1例.结论认为并发症原因与外固定技术、手术操作、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有关,并对防治这些并发症提出一些手术注意事项及防治措施.
作者:王斌;贺西京;姬刚;王栋;刘晓刚;李浩鹏;吕惠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简便、实用、疗效理想的外翻矫正方法.方法自1991~1994年采用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外翻11例(15足).结果经5年6个月~8年6个月随访,优10足,良4足,差1足,优良率93%.结论改良McBride手术简便易行,可早期恢复行走功能,病人易于接受.本术式更适合于有症状的轻、中度外翻畸形,不适合于合并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外倾而第一跖趾关节无半脱位者.
作者:刘克;李柱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尤其是上1/3骨折,复位后稳定性差,易造成前外成角而畸形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168例采用自制柔性复位固定器,通过滑动压板的持续压力,对抗髂腰肌、臀肌、内收肌等造成不稳定及成角趋势.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骨牵引结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结果参照Ogden标准,治疗组168例中优136例,可29例,差3例.对照组50例中优23例,可16例,差11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柔性复位固定器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尤其是上1/3骨折,防止前外成角畸形效果理想.
作者:王君;马树杭;初仁珠;毕静芝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内翻位锻炼对距骨、内踝关节间隙的影响.方法手法整复后,在小夹板的轻度内翻内旋微跖屈位固定下,每日将足放在内翻位进行稍用力的内翻活动10余次,每次10~15分钟,持续内翻锻炼4周.结果25例患者的距骨、内踝的关节间隙均正常,腓骨、内踝均对位良好或佳,1例好转,全部有效.结论及早进行内翻的功能锻炼,可使外翻分离的内踝骨折逐步复位,使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朱久勇;程学福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有关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作者:郭臻伟;杨茂清;朱惠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肩锁关节外固定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其优势.方法29例Ⅱ~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后再行经皮肩锁关节外固定器固定,固定时间4~6周,全部患者随访3~24个月.结果根据Lazzcana的判定标准,24例优,5例良.结论肩锁关节外固定器针对肩锁关节的解剖与功能特点,设计成肩胛冈与锁骨远端间固定,能克服肩锁关节脱位后的病理应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较之肩肘加压及穿针等固定方式均有优势.
作者:郑玉堂;林乔龄;陈联源;苏有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自1999年1月~1999年12月,应用骨牵引治疗各类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186例,牵引时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的移位方向,合理的进行力学分析,使骨折早期复位,早期愈合,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梅;王效东;李红川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NP)引起的腰腿痛,因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效果肯定[1,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由于应用者多,在许多方面,如注射液中含药种类及其剂量、注射液总量、注射速度及其适应症等,差异甚大,各行其法,莫衷一是.为便于统一规范,复习大量文献,综述讨论,以求指正.
作者:周韶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板的局部外固定是中国传统医学治疗骨折的特色,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原则.因地域或取材不同,有南北派之分,南派以杉树皮小夹板为代表,北派以柳木夹板为代表,两者各具特色.我院自1994~1997年应用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1670例,其中:肱骨外科颈60例,肱骨干170例,肱骨髁上140例,肱骨内髁40例,肱骨外髁150例,尺桡骨400例,掌指骨140例,跖趾骨150例,股骨干180例,胫腓骨24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未发现因杉树皮小夹板变形而造成术后骨折再移位的情况,并对杉树皮小夹板作了坚韧度测定,证实它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另外杉树皮夹板未加工塑形成套,使用时由医生根据患肢长短、胖瘦自行剪裁,有如量体裁衣,无不合适,能更好地发挥夹板的附着性.杉树皮夹板的纤维长,弹性好,且具有一定的刚度.我院治疗骨伤外用药丰富,杉树皮夹板吸水性好,药水浸后不变形,弹性及刚度不变,能更好地发挥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折的优势.我院在应用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折方面不断总结、整理、提高,弘扬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骨折疗法.现将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叙述如下:
作者:梁亮科;李焱;李汉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单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院自1993~1999年共收治内固定失败患者1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1~69岁.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2例,颈中型6例,基底型4例.结合患者内固定失败前后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二次手术所见,我们分析失败的原因为单独或合并存在以下问题.钉体偏离股骨距7例;进钉位置偏高4例;钉干角<130°5例;螺钉长度不合适3例;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3例;操作粗暴,多次穿钉1例.
作者:杨朝晖;郭书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自1989年1月~1996年8月共收治椎管内占位病人15例,其中胸段11例,腰段4例.早期就诊过程中无论在我院或者外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现复习病例,将早期临表现及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彭胜耀;杨艳琴;廉文克;杨富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3.2关节面生物学重建治疗关节面生物学重建技术,又可分为使用单软骨原细胞的细胞移植与使用全组织的组织移植两种.由软骨基质游离的软骨细胞移植到培养皿上,使细胞数量增加,这就可以以少量组织达到软骨形成成为可能.本方法成功的关键是在移植后,将移植细胞保持固定在关节面的损伤部位.其难度决定于关节软骨缺损的大小,通常关节软骨大缺损或全关节面缺损大于小的边界清楚的关节软骨缺损.对于全组织移植固定较容易,因为用全组织移植时,可重建整个关节的关节软骨缺损的大体形状和大小.在这种情况下,移植组织可以缝线固定到软骨下骨保留在关节面上,再将缝线经邻近关节面的隧道拉出.
作者:李德达;李世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自1990年我院利用超关节单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的内固定,治疗17例Pilon骨折,获得比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刘亮;李来昌;郭雄虎;孙月柏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Pilon骨折病人35例,经1.5~5年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孙华斌 刊期: 2001年第10期
Pilon(法语,药杵)骨折这一名词是由Destot EAJ于1911年首先用来描述胫骨远端波及踝关节面的骨折.1950年Bonin.J.G.又将其称为Plafond(穹顶)骨折.其目的,均对受损的胫距关节面给以极大的关注.前者侧重的是发病机制,而后者则着眼于局部病理解剖改变.在AO技术规程中,经典的Pilon骨折的整复和固定应考虑如下6种不同的损伤类型:腓骨完整:①胫骨远端爆裂骨折;②胫骨远端嵌压骨折.腓骨简单骨折:①胫骨远端爆裂骨折;②胫骨远端嵌压骨折.腓骨复杂骨折:①胫骨远端爆裂骨折;②胫骨远端嵌压骨折.对于没有明显脱位并保留关节面正常解剖形态的严重粉碎骨折,其显著特征是关节囊仍保持完整,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波及到关节面的移位骨折块很难靠韧带复位术复位者,则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作者:董福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Pilon骨折是指踝关节中立位受到轴向应力造成胫骨远端经关节面不同程度的爆裂性骨折.Ruedi和Allgower把Pilon骨折分为三型[1]:Ⅰ型劈裂骨折无关节面移位;Ⅱ型关节面严重骨折移位无粉碎;Ⅲ型胫骨远端压缩和粉碎性骨折.Ⅱ、Ⅲ型骨折我们称之为移位型Pilon骨折.Ⅰ型骨折多经保守治疗,疗效较好,已被认可[1~5],但对Ⅱ、Ⅲ型骨折治疗则相当棘手,如处理不当,常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移位型Pilon骨折25例,采用开放解剖重建、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康复治疗,优良率达84%.报道如下:
作者:陈兴民;冯明录;冯继川;蔡启卿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