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影响因子:1.87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 外科学
中国骨伤杂志   2004年6期文献
  • 动力型-螺钉断钉拔出器的研制与应用

    金属螺钉是骨科常用的内固定器材,其固定可靠、疗效满意.但临床使用中如果出现螺钉断折,那么如何将断钉取出,变的非常困难[1],甚至因此导致手术失败.我们针对钉帽、钉体折断、断体内陷等情况,研制出一套动力型-螺钉断钉拔出器.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平;古恩鹏;张君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治

    椎间盘突入硬膜囊内称之为囊内型椎间盘突出症(intradural dise herniation,IDDH),其发病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0.04%~1.51%[1].由于发病率低,易误诊,因此临床报道较少.我院自1986年-2002年间,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1862例,其中腰椎IDDH 8例,约占0.43%.现将本组8例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王子健;鲁嵩雪;马遇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尺骨冠突骨折治疗体会

    小儿尺骨冠突骨折是少见骨折类型,不能良好复位将严重影响肘关节的功能及前臂旋转功能.但无论是闭合复位还是切开复位,骨折块的固定都很困难.我院自1994年-2002年共收治小儿尺骨冠突骨折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志洪;殷华丽;马树杭;王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自1999年-2002年,我们对45例踝部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大伟;苏培基;伍中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经皮穿刺髓核成形术34例临床观察

    髓核成形术(nucleoplasty)于2000年7月首先在美国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自2002年5月我院应用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林;陈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转子下骨折为小转子以下5 cm以内的股骨上端骨折,从1996年-2002年收治75例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股骨交锁髓内钉或重建钉作内固定和梅花钉内固定结合股骨髁上骨牵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阁;周兵;覃刚;蒙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针刀及整复手法为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小针刀及整复手法为主治疗颈椎病380例获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高楠;任婷婷;金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撬拨复位双头空心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自1997年以来,采用撬拨复位、双头空心钉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5例,疗效满意.

    作者:谢波;张春丽;王辉亮;卢永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固定架治疗慢性骨髓炎性骨不愈合

    感染性骨髓炎致骨不愈合是骨科临床上一种常见性疾病,也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如何尽快彻底控制感染,促进骨愈合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从1995年-2002年,共收治39例此类患者,通过病灶刮除、植骨、闭合创面、外固定架固定,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明阳;孙国强;华凯;郭庆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应用SR-PLLA螺钉治疗下肢关节内移位骨折

    作为传统金属内固定的替代物,生物可吸收螺钉SR-PLLA螺钉在关节内移位骨折固定因其固定可靠,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免除二次手术痛苦,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良好的疗效[1-3].我院自1997年8月-2002年8月应用百优BIOFIXSR-PLLA螺钉治疗下肢关节内移位骨折63例,疗效满意.

    作者:方智敏;占蓓蕾;徐德洪;叶舟;程华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加压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23例

    目的:探讨加压交锁髓内钉特点及其在治疗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23例胫骨干骨折的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根据AO/ASIF分类,A型骨折5例,B型骨折11例,C型骨折7例.闭合骨折18例,开放骨折5例.均在透视下行闭合复位、加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23例均获随访,平均17个月(3~26个月).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判定治疗效果,优14例,良7例,中1例,差l例,优良率为91.3%.无感染、无断钉和骨不连.结论:胫骨加压交锁髓内钉具有3种工作状态,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胫骨干骨折,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堂成;张春才;王家林;许硕贵;沈洪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儿童闭合性股骨干骨折147例长期随访临床观察

    我们对1988-1999年收治并得到长期随访(3~12年)的147例小儿股骨干闭合性骨折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拥民;陈强;杨孟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闭合复位有限切开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自1997年1月-2002年6月采用在C形臂电视X线机透视下行闭合复位,有限切开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柳海平;王承祥;李盛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建钢板塑形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

    从2000年-2002年,对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塑形内固定治疗3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翁祝承;莱进杰;陈高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长期随访观察

    我院自1998年4月至今,选择门诊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100例137个膝关节,均符合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制订的膝关节OA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诊断标准[1],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治疗,经长期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宏建;杜靖远;张怀玉;许九生;李同森;常彦卿;林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法整复塑形夹板固定配合跟骨牵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为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高能量创伤,治疗较棘手,并发症多.从1995-2002年,我们采用手法整复超膝关节塑形夹板固定配合跟骨牵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69例,术后辅以积极的功能锻炼,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肖筱武;田心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经皮穿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及其在预防肘内翻中的应用

    自1991年1月-2001年1月,应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或配合桡侧张力带钢丝加压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28例,其中78例得到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陈玉晋;李贵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各型肩胛骨骨折的可行性及适应证,评价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并获随访的25例肩胛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常规行肩胛骨的正位、侧位及前30°斜位的X线摄片,用Jesser法将骨折进行分型,手术采用Judet入路进行骨折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3年5个月,平均20个月,按Dolfi等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优(13~16分)10例,良(9~12分)11例,可(5~8分)3例,差(小于4分)1例,优良率为84%.结论: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已成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累及关节面并有移位的肩盂骨折、有移位的肩胛骨颈部骨折以及肩胛冈粉碎性骨折是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征.对预期功能要求比较高的病人,可适当放宽手术指证.熟练的手术技巧和可靠的内固定以及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叶林根;黄海华;蒋国华;俞光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20例治疗回顾

    从1997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20例(25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不一,报告如下.

    作者:程翔;康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盘龙七片治疗外伤性骨折临床观察

    盘龙七片是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三类中药新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各种外伤性骨折.从2002年6月-2003年4月,应用盘龙七片治疗外伤性骨折(气滞血瘀证)10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与应用接骨七厘片30例进行对照.现将观察结果小结汇报如下.

    作者:罗绍清;刘远峰;陈永平;罗敏;张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节段性股骨骨折28例

    自1997年以来,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此类病人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宝华;魏浩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长期误诊及误治1例

    患者男,40岁,甘肃省某医院院长,因右下肢麻木、疼痛12年,加重3年,行走功能障碍,于2001年9月来我院矫形外科就诊.

    作者:秦泗河;焦绍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骨修复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

    PDGF(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具有促进骨形成细胞的迁移募集、分裂增殖、分化及局部血液循环的重建等重要功能,与有关载体结合成缓释系统能有效地加快骨折愈合、促进骨缺损的连接、增强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等病态情况下骨修复的能力,为人类有效地干预骨折及骨缺损的修复开拓了新的思路.但是,对PDGF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尚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

    作者:孙永生;温建民;吴林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腰椎滑脱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进展

    腰椎滑脱的外科治疗原则是减压、复位及植骨融合.而融合是终目的,本文主要对融合方法进行回顾综述.

    作者:陈建良;张龙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对抗牵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的体会

    1999年来采用椅背整复法(观察组)治疗的肩关节前脱位38例,与同期采用手牵足蹬法(对照组)治疗的肩关节前脱位40例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王月秋;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距下关节前脱位合并距骨颈骨折1例

    患者李某,男,34岁,农民.2001年8月20日上午11时许,被石块砸伤右踝部,伤后右髁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0.5 h内来院就诊.检查:右小腿下段前侧至踝前皮肤擦伤,右踝部肿胀压痛、畸形,活动受限.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足趾血运及感觉良好.X线侧位片显示距下关节前脱位,距骨颈骨折.正位片显示距舟关节脱位(见图1).

    作者:陈晓兵;韩乃晋;崔斌昌;李玉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膝关节液透明质酸含量与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膝关节液透明质酸含量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膝关节疾病患者102例共104膝的关节液透明质酸含量,并在关节镜下应用Outerbridge关节软骨损伤评分法和Ayral滑膜炎评分法评价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和滑膜炎病理变化程度.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诊断为OA组的关节液透明质酸含量较非OA组低(t′=-2.186,P<0.05).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10分组关节液透明质酸含量比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10分组低(t′=-2.316,P<0.05).104膝关节液透明质酸含量除主要与Ayral滑膜炎评分呈正相关(β′A=0.497,P<0.001)之外,还与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呈负相关(β′O=-0.364,P<0.001).在Ayral滑膜炎评分≥60分组,关节液透明质酸含量与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呈负相关(β′o=-0.437,P<0.001),与Ayral滑膜炎评分呈正相关(β′A=0.339,P<0.01),其中关节软骨累计损伤程度的影响较大.结论:关节液透明质酸除主要反映膝关节滑膜炎程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反映关节软骨累计损伤程度.当滑膜炎较重时,后者则起主导作用.膝关节液透明质酸含量的降低提示关节软骨累计损伤程度较重.

    作者:郝一勇;卫小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膝骨性关节炎分级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非手术治疗、关节镜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对采用这三种方法治疗的213例(304膝)患者,依据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及Kellgren-Lawrance(K-L)X线分级标准不同进行分组,对治疗前后的ISOA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3~62个月(平均20.6个月)的随访,K-L分级Ⅰ、Ⅱ和Ⅲ级且ISOA<14者,非手术治疗组和关节镜组治疗前后ISOA均有显著性差异;K-L分级Ⅲ级且ISOA≥14、Ⅳ级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组治疗前后ISOA有显著性差异.结论:K-L分级Ⅰ、Ⅱ和Ⅲ级且ISOA<14者,应选择非手术治疗或关节镜治疗;K-L分级Ⅲ级且ISOA≥14、Ⅳ级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钢;张磊;张洪美;陈卫衡;顾力军;赵铁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股骨粗隆间解剖钢板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粗隆间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股骨粗隆间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Ⅲ~Ⅳ型粉碎性骨折32例.结果:29例获术后6~36个月随访,骨折对位良好,内固定确实,骨折愈合牢固,关节伸屈功能满意,未见髋内、外翻及肢体明显短缩畸形.结论:以股骨大粗隆为模板所设计的半环式解剖钢板,具有较好生物力学分布特性,克服了既往钢板偏心固定不足的缺点,它对严重分离的碎骨片起到良好整合、固定效果,从而丰富了此类骨折的内固定材料,值得进一步探讨、推广使用.

    作者:刘兴炎;葛宝丰;傅晨;甄平;樊晓海;王宏东;高秋明;穆啟胜;郭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自体髂骨重建胫骨平台在胫骨外侧平台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自体髂骨移植修复重建胫骨平台骨折中骨软骨面的大量缺损,并评价其术后临床结果.方法:对胫骨外侧平台粉碎性骨折中因骨软骨严重碎裂、塌陷而无法复位固定所造成的胫骨平台缺损,用自体髂骨移植的方法予以修复重建.结果:术后经过12个月~5年的随访,平均24个月,按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分为75~100分,平均85.2分.结论:移植物为髂骨,其供区创伤小,无明显的并发症;受区植入方便,容易固定.可以用来重建胫骨平台.

    作者:徐润龙;石仕元;谢庆平;全仁夫;李茂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卵巢切除后大鼠骨小梁重建过程的电镜观察

    目的:建立大鼠卵巢切除后骨质疏松模型,观察在卵巢切除诱发骨质疏松条件下骨小梁重建的电镜变化,分析骨小梁节点数减少而游离末端数增加的原因.方法: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36只,分4、8、12周组,每组分OVX(卵巢切除组)和SHAM(假手术组)两小组.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胫骨近干骺端骨小梁的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①骨小梁骨重建活动分布于骨小梁微构筑各个部位,但以St、Nd-St区显著;②OVX后骨小梁穿孔、断裂多见于水平骨小梁,骨小梁网状结构4周时完整,第8周和第12周后逐渐被破坏,12周严重;OVX后骨小梁表面的胶原纤维逐渐变得杂乱、稀薄.结论:OVX后St、Nd-St区骨重建活跃,这可能是骨质疏松时骨小梁节点数减少而游离末端数增加的原因.

    作者:鞠传广;马庆军;党耕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MRI测量颈胸角在选择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选择手术创伤小的手术入路.方法:共76例患者,其中2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脊髓型颈椎病12例,以及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畸形.男47例,女29例.平均年龄45.5岁,年龄范围19~65岁.同时抽取95套颈胸段MRI片.作胸骨上切迹向后水平延长线和胸骨上切迹向后上方至C7T1椎间盘前缘中点的连线,测量两线之夹角,称为颈胸角(cervicothoracic angle,CTA).结果:CTA平均为47.64°(范围25°~73°).大于此平均角度且病灶在胸骨切迹水平线以上时可考虑低位下颈椎入路,50例;CTA较小,且病灶范围广,或尚累及T3、Y4,可以考虑经胸骨柄入路,13例;病灶范围广泛,经全胸骨入路3例;Ⅰ期或Ⅱ期前后联合入路5例;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入路5例.结论:颈胸段脊柱手术应尽量选择低位下颈椎入路等创伤较小的入路,其次考虑经胸骨柄入路.长节段脊柱受累的患者才考虑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或经全胸骨等创伤较大的入路.术前可以结合患者的病灶累及范围和颈胸手术角等MRI影像学表现,从而利于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滕红林;贾连顺;肖建如;谭军;刘铁龙;魏海峰;王美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新鲜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78例,平均34.4岁(20~48岁).其中头下型24例,经颈型34例,基底型20例,均用3根折断加压螺纹钉固定.同时分别联合应用股方肌、缝匠肌肌骨瓣或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术后制动12周.平均随访3年4个月.结果:6例复位不良,其中5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共1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力求早期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带肌蒂或血管蒂的髂骨瓣植入可以改善局部的血运,良好的骨折复位、早活动晚负重,有利于降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骨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

    作者:王华民;王钢;陈滨;汪群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导管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9例

    目的:提高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89例符合纳入排出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关节内侧入路,利用穿刺针的导向作用准确置入导管于椎间盘突出部位,注射胶原酶行椎间盘溶解术.结果:按日本骨科学会腰腿痛疗效评分标准,总有效率为96.69%,优良率84.1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导管定向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方法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作者:崔凤德;冯亮;龙新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76例临床分析

    在高原地区,人体受特殊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胸椎小关节(包括胸椎上下关节突构成的胸椎后关节,肋骨小头与椎骨构成的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下同)紊乱症发病率较高.过去,对颈、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研究得多[1,2],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研究较少.以往人们认为胸椎属于较稳定且活动小的关节,受损机会较颈、腰椎少.

    作者:宋其良;李素芝;杨永勤;宋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摘除术中的问题与对策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采用手术治疗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现将我院近几年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6例术中出现问题的52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肖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关节镜手术不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或改善功能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