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肾病(DN)阴阳两虚证的客观诊断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7家研究单位收集符合2型DNⅢ、Ⅳ、V期患者共350例,分析各期DN患者阴阳两虚证的分布及阴阳两虚证与非阴阳两虚证临床观察指标的差异,后建立阴阳两虚证的判别函数.结果:350例DN患者,阴阳两虚证208例,占59%;阴阳两虚证在Ⅲ、Ⅳ、V期所占的比例逐步升高,分别为34%、62%和86%,各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与非阴阳两虚证差异显著的指标还包括: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素氮(P<0.05);应用贝叶斯判别(Bayes)对糖尿病分期和上述指标做判别分析,得到证候的判别方程.用逐一回代法和刀切法验证方程的效率,误判率均为19.71%.结论: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指标做判别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阴阳两虚证进行客观的诊断.
作者:路晓光;李平;杨丽平;郑柳涛;杜金行;李靖;邓德强;占永立;倪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盐酸担洛新缓释剂联合龙金通淋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慢性前列腺炎NIH-CPSI疼痛评分≥14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坦洛新缓释剂联合龙金通淋胶囊)和对照组(单用龙金通淋胶囊),每组50例,均连续用药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NIH-CPSI、EPS.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和对照组82.0%;治疗前、后NIH-CPSI总评分治疗组为(24.54±3.61)分和(5.11±2.26)分,对照组为(23.21±4.05)分和(7.68±2.86)分(P<0.05);治疗前后NIH-CPSI疼痛症状评分治疗组为(15.90±2.76)分和(4.31±3.02)分,对照组为(14.62±3.17)分和(8.52±2.96)分(P<0.05); 且治疗组治疗后NIH-CPSI总分和疼痛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报告不良事件.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剂联合龙金通淋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疗效满意,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张勇;廖秀梅;张水文;孙凤岭;臧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与证索及基础证分布规律的关系.方法:收集8所医院COPD稳定期患者资料,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SPSS 13.o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次、频率的统计描述及X2检验.结果:890例C0PD稳定期患者证素9项,其中病性证素6项,即气虚、阴虚、痰、血瘀、湿及阳虚;病位证素3项,即肺、脾、肾.病性证素中气虚出现的频率高(94.2%),其次血瘀(31.6%);病位证素肺、脾、肾的频率分别为97.5%、54.0%、69.2%.基础证9种中肺气虚的频率高(92.8%),其次肾气虚(51.4%)、脾气虚(51.0%).肺功能轻中度(Ⅰ、Ⅱ级)时,基础证就频率高低依次为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血瘀证、痰湿证等;重度(Ⅲ、Ⅳ级)时,依次为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肺阴虚、肾阴虚、血瘀证、痰湿证等.随肺功能下降脾气虚、肾气虚、血瘀证、痰湿证、肺阴虚、肾阴虚的频率渐高(P<0.01).结论:C0PD稳定期常见病性证素为气虚、血瘀;病位在肺并及脾肾.气虚主要表现为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且贯穿始终.血瘀证、痰湿证、肺阴虚、肾阴虚随肺功能降低而渐多.
作者:李建生;王至婉;王明航;李素云;余学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采用HPLC法对不同来源的红参超微饮片进行指纹图谱研究,为红参超微饮片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Inertsil WondaSil C18(4.6mm×200mm,5μm)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5℃.结果:以11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精密度和重复性实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2%,10批样品相似度>0.9.结论:此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有助于红参超微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萍;肖娟;张水寒;李跃辉;万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运用专家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中医证候要素.方法: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问卷,对全国8个省市20家医院和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开展问卷调查,建立Epidata数据库,通过分析专家对该疾病证候要素常见程度的变异系数、均数、累积百分比,提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中医证候要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专家问卷89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根据证候要素常见程度评价情况,将累积百分比≥70%且变异系数≤0.40者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属脏者为肺、肾、脾、心,属腑者为大肠;病性类证候要素属虚者为气虚、阴虚、阳虚,属实者为痰、湿(浊)、饮、血瘀、外寒、热(火).结论: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为进一步建立该病基于证候要素的辨证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于丽丽;王天芳;焦扬;赵燕;薛晓琳;吴秀艳;杜彩凤;于晓飞;姜尚上;邓华亮;屈凯;王庆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金欣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大鼠Ⅰ型干扰素(IFN)-α/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动物实验、ELISA(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体内IFN-I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金欣口服液预防组和中剂量组IFN-α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金欣口服液高、中剂量组IFN-β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金欣口服液抗RSV的机制可能与其通过上调RSV感染宿主体内Ⅰ型干扰素的表达,从而发挥Ⅰ型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有关.
作者:赵霞;汪受传;张沛;周娣;徐建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发病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浙江地区汉族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60例)、慢性HBV携带者(ASC,40例)3组患者,后两组诊断均经肝活检证实.以王琦体质分类判定中医体质类型,比较组间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①CSH组与CHB组体质类型的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②CSH组湿热质、阴虚质的分布频率(45.0%、25.0%)显著高于ASC组(7.5%、5.0%),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的分布频率(6.2%、3.8%、2.5%)显著低于ASC组(42.5%、22.5%、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体质因素可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生,湿热质和阴虚质慢性HBV携带者可能更易进展为CSH.
作者:荀运浩;过建春;陈芝芸;刘莹;石伟珍;施军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白癜风疗效的可疑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为制定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和线索.方法:对2002-2009年在本院皮肤科住院接受治疗15d以上,1 796例白癜风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同顾性调查研究,将调查资料核实整理后对可疑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同归模型分析.结果:共调查1 796例白癜风患者,其中治疗有效1 463例(81.5%)、无效333例(18.5%),男821例(45.7%)、女975例(54.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病程(OR=1.028,95%CI:[1.020,1.035])、异常体液(OR=1.229,95%CI:[1.089,1.388])为影响白癜风疗效的危险因素,而患者生活区域(OR=0.708,95%CI:[0.577,0.868])、住院天数(OR=0.471,95%CI:[0.385,0.576])、营养状况(OR=0.683,95%CI:[0.516,0.903])和患者气质(OR=0.773,95%CI:[0.674,0.886])为保护因素.结论:上述6个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得到高度重视和关注,尽早对这些高危因素和保护因素进行处理.
作者:吐尔逊·乌甫尔;热甫哈提·赛买提;玉素甫·买提努尔;斯拉甫·艾白;伊力卡尔·拜克提亚;艾则孜·亚森;居来提·托合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模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较为广泛的疾病发生模式有5种,分别是:病生于运气;病起于过用;积微之所生;因加而发;亢害败乱.
作者:卢红蓉;苏静;李海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家系虚寒证与非家系虚寒证在宏观证候及微观基因表达的异同.方法:利用Array Tools和FatiGO等生物信息学软件挖掘基因表达谱数据,获得差异基因、差异功能类及差异分子通路.结果:家系虚寒证和非家系虚寒证在宏观证候和临床表现上没有显著差别,但基因表达水平上显著不同,家系虚寒证和非家系虚寒证差异表达的基因分别有136条和138条,其中只有2条相同,分别为NM003370、NM005252;家系虚寒证组差异功能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而非家系虚寒证组差异功能分布比较广泛;家系虚寒证的差异通路有3条,而非家系虚寒证组差异通路有8条,二者没有相同的差异通路.结论:家系虚寒证和非家系虚寒证差异表达的基因种类、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影响的功能及通路都不相同.对家系虚寒证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只能适用于该家系病因分析,对非家系虚寒证的发生机制还需相关的实验研究.但可借鉴研究家系虚寒证基因表达谱的方法.
作者:杨丽萍;陈四清;丁维俊;王米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愤怒情志表达方式和特质对自主神经的影响.方法:以健康在校大学生48人为被试,采用情绪诱发(观看电影片段)和情绪调节(按语词提示调节对愤怒刺激的反应)动态加工的实验范式,研究自主神经的变化.结果:发怒时心率(HR)、手脂脉搏血容(FPV)、心率变异性(HRV)、皮肤电(GSR)增幅大于郁怒(P=0.025,0.028,0.014,0.047);高特质怒在抑制情绪表达时皮肤温度升高(P=0.032).结论:①发怒时对交感神经的激活程度高于郁怒;②特质怒与愤怒表达方式间存在交互作用.
作者:詹向红;刘胜利;江虹;乔明琦;张惠云;潘芳;杨雪;徐玮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生理阶段女性更年期综合征(C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CS与性激素、糖脂代谢之间的关系,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前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各50例,辨证后给予相应中药服用6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检测.结果:不同生理阶段女性CS患者中医证型的构成比存在差异;中药治疗后患者的更年期症状均明显改善,Kupperman评分降低(P<0.01),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无明显变化;脾虚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瘦素(leptin)较治疗前均降低;肝虚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较前升高;肾虚组患者的FBG、总胆固醇(TC)较前降低(P<0.05,P<0.01).结论:不同生理阶段的女性C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存在一定规律;本病的发病可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有关,其治疗应该重视糖脂代谢功能的调节.
作者:靳岭;王兴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万密斋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学验俱丰,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他的优生优育思想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他认为优生优育应分阶段因时制宜、精心调养,孕胎前男女双方应调理元气,在精血充盈的情况下怀孕;孕妇在妊娠期间应调理饮食、精神和平;分娩时应谨小慎微、注重护理方法;婴幼成长当中应从身心两方面精心呵护、细心培育,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文颖娟;潘桂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常见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检索近15年相关文献,对合格文献86篇筛选整理规范名称,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常见证候有血瘀证、痰湿(浊)阻肺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壅肺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阴阳俱虚证.痰热壅肺、痰湿(浊)阻肺、肺肾气虚、阴虚内热、血瘀证的证候属性比较稳定.结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中医常见证候有痰热壅肺证、痰湿(浊)阻肺证等以及血瘀兼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性,血瘀证贯穿疾病整个病理过程,其统计及分析结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作者:白云苹;赵栋梁;王明航;李建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高血压的机制.方法:雄性12周龄SHR 24只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模型对照组和卡托普利组3组,治疗6周,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酮前列环素(6-K-PG)、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变化,并以同龄Wistar Kyoto(WKY)大鼠8只做空白对照组.结果:SHR血压呈进行性增高,血清中hs-CRP、ET-1、vWF、Hcy和MCP-1升高,N0和6-k-PC降低(P<0.05,P<0.01),黄连解毒汤可控制SHR血压,降低hs-CRP、ET-1、vWF、Hcy和MCP-1,增加N0和6-K-PG(P<0.05,P<O.01).结论:黄连解毒汤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控制SHR高血压的发展.
作者:张志伟;岳桂华;张爱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NF-kB和Ik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栓子注入法制作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针刺处理3周后,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海马NF-kB和Ik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马NF-kB及I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同时,针刺组大鼠海马NF-kB、Ik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针刺能够增强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NF-kB、IkB的蛋白表达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痴呆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刘存志;石广霞;管莉萍;李祖光;杨肖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高良姜油对胃溃疡小鼠模型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ICR小鼠随机分成8组:正常组、模型组、山莨菪碱片组(0.005g/kg)、奥美拉唑组(0.014g/kg)、良附丸组(2g/kg),高良姜油高、中、低剂量组(8、4、2mL/kg),预防给药6d后,采用利血平致胃溃疡小鼠模型,测定小鼠血清NO含量、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良姜油的高、中剂量组、良附丸组、奥美拉唑组、山莨菪碱组均能增加利血平致胃溃疡小鼠模型血清NO含量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P<0.01).结论:高良姜油抗胃溃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舒张血管作用有关.
作者:王海燕;刘亚明;李海燕;冯前进;郭建友;牛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健脾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窦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的影响,探讨该方调节胃肠感觉过敏的机制.方法:72只SPF级Wistar大鼠共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健脾理气方低、中、高剂量组及莫沙必利组,每组12只;健脾理气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80、48、16g/kg;莫沙必利组予莫沙必利0.005g/kg;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天给药1次,从造模后第7d开始用药,持续给药14d.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健脾理气方对FD大鼠胃窦黏膜CGRP和SP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CGRP和SP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健脾理气方各剂量组均可不程度地降低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中CGRP和SP的表达(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与莫沙必利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善FD大鼠胃肠感觉过敏,提高感觉阈值是健脾理气方治疗FD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胡学军;邓时贵;黄穗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PSP)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生长及干预长春新碱(vCR)对小鼠BMSCs增殖的抑制.方法:①PSP0.5、1.0、2.0、4.0g/L,以及VCR 2.5、5.0、10、15mg/L分别与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共同培养14d,应用MTT法测定BMSCs增殖.②PSP 0.5、1.0、2.0、4.0g/L与BMMCs预培养2h后再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0mg/L的VCR继续培养14d,应用MTT法测定BMSCs增殖.结果:BMSCs培养14d后,PSP 1.0、2.0、4.0g/L组的OD值(3.80、4.48、4.0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70),其中PSP 2.0g/L组OD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CR 5.0、10.0、15.0mg/L3组0D值(2.36、1.83、1.67)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70)(P<0.05).BMSCs培养第14d PSP 2.0g/L+VCR 5.0mg/L组0D值(3.51)与VCR 5.0mg/L组0D值(2.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R明显抑制BMSCs生长;PSP可促进BMSCs生长,且干预vCR对BMSCs增殖的抑制.
作者:文珠;胡国柱;俞火;戎吉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养阴清肺糖浆中乙醇含量的方法,对10个厂家糖浆中乙醇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GC),色谱条件:DM-WAX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180C;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流速5.0mL/min;FID检测器.结果:乙醇与内标物正丙醇分离效果理想,线性关系良好(r=0.998),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测得的10个厂家的乙醇含量分别为:0.40%、14.63%、8.86%、10.72%、10.49%、11.05%、10.67%、9.12%、12.09%、11.07%.结论:本方法柱效高,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养阴清肺糖浆中乙醇的含量.不同厂家生产的糖浆中乙醇含量有差异,有的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说明在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方面还有待提高.
作者:姜姗;倪健;黄淑惠;李晋凯;冯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10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中药泄浊解毒方低、高剂量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放射免疫法测定IL-10.结果:泄浊解毒方可明显升高CD+8含量,降低CD+4的水平,使CD+4/CD+8的比值保持一定比例,并能明显增加IL-10含量.结论:泄浊解毒方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失衡,增加IL10含量有关.
作者:刘艳丛;刘建平;陈建权;朱叶珊;郎晓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通过对食疗发展的现状分析,得出建立食材学的必要性,其所依托的中医理论基础--体质学及治末病思想,其服务领域为作为食疗学的基础学科,加强食材性能理论研究,促进传统医学的发展并发挥其优势.
作者:柴可夫;谷英敏;马纲;钱俊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苗医熏蒸疗法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痛行为及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蒸馏水熏蒸组(水熏组)、苗医低浓度熏蒸组(低熏组)、苗医高浓度熏蒸组(高熏组),每组各10只.4%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建立大鼠骨性关节炎(0A)模型,造模前即开始测量每组大鼠的基础痛阈(连测3次取其平均值),造模后观察5组大鼠关节炎发作症状,隔日测量每组大鼠的痛阈,膝关节周径及膝关节活动度.造模后第9d即开始用不同浓度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治疗20min.6周后处死动物,取滑膜组织检测SOD、MDA;切取关节,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痛阈有明显变化:高熏组<低熏组≈水熏组<正常组<模型组.高熏组与低熏组降低滑膜组织中MDA的水平,增加SOD活性(P<0.05).结论:苗医熏蒸疗法可以改善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及MDA、SOD.
作者:王兴桂;陈波;李佳;付钰;陈盼碧;崔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利用古代方剂文献时,病、证和症状的内涵与外延是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借以开展其他研究.在传统的文献考证、小学和逻辑分析方法之外,文章建立了一种基于病证之间各自用药构成与频数、所辖症状构成与频数的卡方检验方法,判断病证之间的本质异同,具有一定的方法学意义.
作者:梁茂新;刘艳芬;范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小承气汤中橙皮苷和肉桂酸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以便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Apollo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011%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时间40min,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橙皮苷和肉桂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0.80μg和0.05-0.33μg,精密度为0.24%和0.1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3%和101.9%.在6批样品中,橙皮苷和肉桂酸的含量差别比较大.结论:文章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小承气汤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海涛;李康;丘汾;侯洪斌;陈润莉;刘奋;戴京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固肾培元方对肾阳虚大鼠耳蜗组织NF-κBp65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肌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方法造成SD大鼠肾阳虚模型,用RT-PCR的方法检测耳蜗组织NF-κBp65 mRNA表达.结果:固肾培元方可使肾阳虚大鼠耳蜗NF-κBp65 mRNA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固肾培元方可能通过调节耳蜗相关凋亡因子NF-κBp65 mRNA的表达而达到改善听力、保护耳蜗结构与功能的目的.
作者:李莉;王俊锋;熊大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山绿茶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山绿茶药材中芦丁;采用HPLC法测定山绿茶药材中绿原酸与芦丁的含量.结果:TLC鉴别芦丁斑点清晰,绿原酸进样量在0.01082-0.8656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6.53%,RSD为1.41%.芦丁进样量在0.02028-1.6224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为2.00%.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灵敏,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山绿茶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勇;谢臻;李立;李兵;李耀华;韦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小鱼仙草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ICP-OES法测定不同产地小鱼仙草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特征分析.结果:经主成分分析得4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5.03%.第一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41.19%,故确定其所对应的Mn、Cu、Zn和Tl是小鱼仙草所含的特征元素.聚类分析将6个样品,基本按地域性聚为2组.结论:不同产地小鱼仙草的微量元素呈明显的选择性累积和地域特征.
作者:王薇;余陈欢;吴巧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青鹏膏剂中2',4'-二羟基查尔酮、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青鹏膏剂中镰形棘豆的黄酮类成分2',4'-二羟基查尔酮的含量及亚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结果:此方法2',4'-二羟基查尔酮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2.02%(n=6).大黄素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2.93%(n=6).大黄酚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96%,RSD=3.36%(n=6).结论:本方法准确、稳定;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杨凤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分析总结聂莉芳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Clementine 11.1数据挖掘软件,采用Apriori算法对症状=>方剂,症状=>中药,中药=>症状,中药=>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486例患者原发病中不明原因者多(182例占37.45%),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患者较多,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证为多见,参芪地黄汤、黄连温胆汤、生脉饮等为常用方剂,茯苓、太子参、金银花、大黄、生黄芪等为常用中药,抓主症选方,随症加减.结论:聂莉芳治疗经验:①分期治疗.虚损期缓则治本,扶助正气;关格期急则治标,以祛邪为首务;②以脾肾为本,整体调治;③方证相应,抓主症选方,但见一症便是;④随症加减用药,用药平和,轻清灵动,配伍精妙.
作者:李赛;聂莉芳;孙红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失眠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拟定<失眠中医证型调查表>,通过对北京、广州、杭州、温州共4地7个中心失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探讨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913例失眠患者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和心胆气虚等4个证型均是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证和虚证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0岁患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41-70岁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20岁以下和71岁以上患者分别以阴虚火旺型和痰热内扰型为主;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患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本科文化程度患者以痰热内扰型为主,大专文化程度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高中或者中专文化程度患者以心胆气虚型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温州患者以痰热内扰型和心脾两虚型为主,杭州患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广州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北京患者以肝郁化火型为主;未婚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已婚者以肝郁化火型为主.结论:失眠患者证型分布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域和婚姻状况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作者:袁拯忠;戴春秀;叶人;焦红娟;赵娜;林燕;王小云;孙书臣;何金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笔者通过随师临证,总结了尤昭玲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诊疗心得:尤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复杂,排卵障碍为其基本病机,他结合测基础体温,B超监测排卵,针对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3个阶段,制定分别从肾、心、肝、脾4脏调治之周期疗法,自创临床验方疗效显著.
作者:周芳;周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总结名老中医周铭心教授运用调理冲脉治疗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概括起来,治冲有6法:注冲、达冲、固冲、降冲、清冲、和冲.6法之中常因病情需要兼用,如注冲固冲、达冲降冲、清冲和冲等,均可灵活运用.
作者:赵明芬;李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不孕症为妇科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该病极大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赵瑞华教授治疗此病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临床疗效显著.赵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注重补肾调经;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注重疏肝解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注重活血化瘀.
作者:杨艳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肿瘤相关性乏力是临床高发生率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效果欠佳.文章主要从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典型病案3个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的切入点,揭示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为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有效方案.
作者:陈玉超;刘沈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笔者认为,对于辨治老年心血管病,在临床辨证和治疗遣方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生理、病理的特点,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概括总结为用药轻灵活泼、崇尚平和之剂,时刻注意顾护胃气,注重调理肠腑,注意虚实关系、补虚泻实、分清主次矛盾,注意守方缓图、剂型灵活多样等5个方面.
作者:王振涛;韩丽华;吴鸿;柴松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间断服药与针豆并用治疗围绝经期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豆对照组和间断服药与针豆并用治疗组,采用随机和患者自愿方法,排除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异常,静脉、淋巴管等疾病以及营养障碍性引发的水肿.结果:两组均有临床效果,治疗组在水肿消退程度和时间上优于对照组,用统计学x2检验(确切概率法)对治疗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有效率进行比较,P=0.02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断服药与针豆并用在治疗围绝经期水肿上可标本同治,近期效果明显,远期疗效巩固持久.
作者:高学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心力神对心气(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内皮素(ET-1)及受体基因(ETAR、ETB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心功能Ⅲ-Ⅳ级,中医辨证属心气(阳)虚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CHF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力神,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ET-1、ETAR、ETBR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LVEF、BN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BNP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ET-1、ETAR均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ET-1、ETAR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心力神与标准治疗结合应用能进一步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可能是影响了内皮素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
作者:龚少愚;陆曙;朱红俊;魏慧渊;张志斌;高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长圆针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出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164个膝关节,对其采用长圆针解结法治疗,并进行(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价和(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及关节功能积分差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对膝关节屈伸功能的改善为显著.结论:长圆针解结法能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
作者:董宝强;黄凤云;李江舟;韩煜;李春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清热凉血汤联合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口服清热凉血汤;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两组同时予3%硼酸洗液湿敷,外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28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各失访1例.治疗组显效率为80.0%(24/30)例,对照组显效率为33.3%(10/30)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改善皮损灼热、红斑、肿胀、丘疹方面优于对照组(P<0.001),而在改善瘙痒、干燥方面,两组均有良好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清热凉血汤联合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可以明显改善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症状,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徐佳;杨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药从络病论治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应用通心络胶囊,对照组50例应用盐酸氟桂嗪胶囊,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从络病论治偏头痛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其疗效明显优于盐酸氟桂嗪.
作者:杜彦侠;杨立波;马静;杨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及电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H波、M波大波幅及H波/M波大波幅比值的变化情况,作为判定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客观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28d)治疗后H/Mmax均降低,且治疗组H/Mmax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电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后,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异常活动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疗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交互抑制的反射活动,对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产生了调整作用,使痉挛侧肌群肌紧张度下降,从而缓解肌痉挛状态.
作者:樊留博;马利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多药耐药(MDR)是导致胃癌化疗失败和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中药作为天然的MDR逆转剂已经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现从中药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的相关机制出发,总结国内外中药有效成分逆转胃癌多药耐药作用研究进展,期望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秦风霞;霍介格;王小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表型或基因表达的遗传变化,已成为生命科学中普遍关注的前沿领域,而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对表观遗传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中药可以作用于表观遗传的多个环节,以调控基因转录及其表达.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靶点及其机制,因此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徐莉;谢冠群;温成平;范永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介绍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颖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思路和方法.其治疗思路是:病证结合,首重主症;权衡邪正,不忘活血;其治疗方法是:活血理气治痛经-阶段疗法;消症散结治癥瘕-综合疗法;补肾祛瘀治不孕-分步疗法.文章结合验案,说明此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蔡宇萍;曹佃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文章介绍了分类算法的应用背景,从中医现代中医诊断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分述分类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意义,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认为进一步研究应循序渐进,在对数据挖掘中的分类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先进行二分类研究,再逐步扩展进行多分类研究.结合具体样本数据集,对于每一个数据集分别用数据挖掘中的种主要的分类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比较各种算法的特性,为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借鉴.
作者:陈淑慧;陈耀龙;梁伟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可以同时达到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标准,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中医辨证特点的新型动物模型,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和疗效判定以及中医证型的本质阐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2型糖尿病为切入点,探讨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方法,提出了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作者:吴晏;韩静;郭淑贞;王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总结中医色诊客观化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进展.阐述色诊的色部定位方法、医学图像分析技术的新进展、色诊客观化实验所使用仪器设备和实验结果,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作者:郑冬梅;戴振东;王鸿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辨证是健康状态辨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证的基本特征对充分认识健康状态辨识的内涵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讨论了证的整体性、稳定性、动态性、模糊性、错杂性、隐匿性、缓急性以及人体性8大特征,阐述了证的基本特征与健康状态辨识内涵的关系.
作者:李灿东;甘慧娟;俞洁;鲁玉辉;杨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