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203
  • 国内刊号:11-3070/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93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年9期文献
  • 采用品管圈方法提高住院病历质量

    目的:通过品管圈(QCC)方法提高住院病历书写质量,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差错,保证医疗安全.方法:选定活动的主题,设立预期目标,通过品管圈人员的集体智慧,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订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通过开展“QCC”活动,病历书写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减少了医疗差错,保证了医疗安全,活动效果良好.结论:推行“QCC”活动,有目的地发现医疗文书中的差错或者不足,消除医疗隐患,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减少医疗差错,有助于科室管理,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管理意识和团队精神都大有益处.

    作者:陈元平;乐才文;莫天栩;李宝华;刘兰芝;钟海江;谢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疗机构宣传档案管理的思考

    近年来各医疗机构在持续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多项举措外,还逐步提高了对外宣传的力度,以期达到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因此名目繁多、形式多样的宣传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已成为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针对宣传档案的重要性和如何加强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作者:李尤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等级医院评审与档案工作

    等级医院评审是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引导医院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档案工作是等级评审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也是医院工作状况真实的记录和反映.文章介绍了在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中,档案工作是如何配合通过评审的,并对今后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思考.

    作者:蒋丛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大学生作为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微博用户中活跃的主力军,越来越多地从微博这一信息平台获取知识、信息和资源.微博给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探索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孟梅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资源共享探讨

    文章分析了医院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及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几种模式.

    作者:王敏;吴临军;何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集束化管理的应用和体会

    医院是护理实习生重要的实习基地,如何培养实习生成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素质全面的护士,是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为更好地配合各医学院校做好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有必要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集束化管理,并促使其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临床护理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张天华;朱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强学习提升质量坚持学习促进工作

    学习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有效手段,是一个人完善自我、提升境界的必由之路,是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学习为本”的理念,要学会学习,率先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做学习的典范.

    作者:赵树重;赵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PBL与CM联合教学法应用于手术室实习生带教的体会

    目的:探讨PBL联合CM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生120名,均采用PBL结合CM教学法带教实习.并与之前只行传统教学法的80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客观成绩测试和主观自我评估评分,并对联合教学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估进行调查.结果:联合教学组学生理论测试92.6±12.3分、综合测试成绩87.6±11.4分,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且对联合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临床高级思维能力等十几个方面,85%以上学生持肯定态度.结论:PBL联合CM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生带教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手术室教学工作中推广.

    作者:方航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PDCA循环在提高肺功能仪使用率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肺功能仪使用率,引入PDCA循环法,通过现状分析、科室走访、项目小组讨论找出影响肺功能仪使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通过PDCA循环法制定的对策、方案的实施,有效提高了肺功能仪的使用效率,从而为更多的有必要进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及围术期风险评估,确保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杨艳;陈海聪;庞坚信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影响老年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为了探寻影响老年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提出并落实相应措施,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对医院外科系统 62名临床护士及随机选择的105名老年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影响老年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有护士因素、病人因素、家属因素.通过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护士选择合适的宣教时机,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充分发挥家属作用,达到佳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赵美剑;苏慧;朱小卫;丁雪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医院专家门诊管理初探

    中医医院专家门诊在医院学科建设、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进行探索、研究并加以解决,将会影响中医专家门诊的健康发展.文章就此对规范中医专家门诊管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赵颖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膜透析病人的门诊随访管理

    目的:探讨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规范化门诊随访管理,提高透析效果.方法:对医院门诊50名患者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管理.结果:通过实施规范管理,患者透析质量提高,各项检验指标接近正常.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的规范门诊随访管理有利于透析患者寿命的延长,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应文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数字化影像科PACS/RIS应急预案的管理与应用

    目的:探索数字化影像科PACS/RIS应急预案的管理与应用.方法:针对PACS/RIS故障的不同时长不同原因,遵循相关原则,制订并应用1+2两级应急预案.结果:采用1+2两级应急预案后,大大减小了因PACS/RIS故障对实际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保障了影像科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结论:PACS/RIS系统的应用及影像科全面实现数字化,使影像科传统工作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对影像科在应急预案方面的制订及应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作者:赵伟江;徐光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妇产科精细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确保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全程、细致的服务.文章就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医疗安全、工作职责、专业知识技能、医疗服务和整体质量的精细化管理,突显出科室管理的效能,增强了医护工作人员的能力,提高了医疗工作质量和病人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宣春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注册过渡期后中药在欧盟发展策略的研究

    文章分析了中草药在欧盟应用政策的发展现状,中草药在欧盟应用面临的政策困难,中草药在欧盟未来发展取得突破的战略等问题.认为未来中药在欧盟的使用,虽然表面看来并不乐观,但同时也是对于我国中药对外发展政策的一种鞭策,有利于促进我国国内外中药发展战略、政策的调整.

    作者:李哲;李鸿涛;罗卫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传统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思考

    当前,传统中医药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面临难得的国际化发展机遇.文章论述了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需要破除的屏障,并从搭建中医药与西医药沟通桥梁、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基础科学的融合、以精细化促进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发展、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中药标准化和疗效量化研究、提升中医药的品质等方面,探讨了国际化背景下的传统中医药发展方向.

    作者:陈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及管理现状研究

    文章在对中医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和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执业医师法》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加以解决;进一步明确中医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制定并修订一批法律法规,以提高对中医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准入管理的统筹性和规范性.

    作者:李瑞锋;陈占禄;赵慧卿;胡凌娟;文占权;王玉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对医院合同工的构成分析及建议

    文章对医院合同工的来源、岗位工种、年龄、学历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合同工的学历偏低、年龄分布不均、岗位工种技术含量不高、流动性大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增强合同工职业归属感,使其能安心工作,并逐步提高工资水平等建议.

    作者:王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强吉安市妇幼和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江西省吉安市现有的妇幼和精神卫生人才满足不了群众的卫生需求.政府应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优化人才招聘、培养、使用的方式方法,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人才政策,以解决吉安市妇幼和精神卫生人才短缺和流失问题.

    作者:戴乃良;肖友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于JCI评审标准下医院绩效工资核算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JCI国际医疗机构认证标准是公认的国际医疗安全与规范化管理的高标准,JCI标准对患者是否能够获得同质服务尤为关注.医院通过对JCI标准的践行,并于2010年12月一次性通过评审.文章就医院根据JCI标准让患者获得同质服务的做法与体会进行了探讨.

    作者:姜兆一;肖建军;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五年制本科生妇科方向班的职业信念与职业发展意识思考

    中医妇科方向班为五年制本科后期专业分化班,文章以座谈及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和分析了2007级中医妇科方向班的学生们对职业信念与职业发展意识的思考.发现学生毕业后可以有专业倾向地选择就业,也可以进一步深化学习报考中医妇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目的.而且学生在妇科教学与临床实践中产生其他不同专业甚至方向的职业发展意识.

    作者:李淑云;罗颂平;廖雅琪;廖淑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痹病学重点学科临床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在中医药重点学科的建设内容和任务中,临床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临床人才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科建设实践入手,探讨中医药重点学科的临床研究生培养模式.

    作者:刘健;汪元;黄传兵;谌曦;张皖东;王桂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职高专中药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

    针对高职高专中药专业特点,结合分析化学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分析化学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以专业特点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体系,为高职高专中药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刘颖新;刘利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课程教学的调查分析

    为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了解《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课程的教学成效,对2010级研究生110人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为该课程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卢萍;张宏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传统验证式的药理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自由探索意识.以培养创新思维的高水平人才为目标,对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介绍科研学术论文检索、教师讲解SCI论文科研设计思路、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开展实验方案讨论、强化基本实验技术操作及改革考核方式等途径,形成了药理实验教学新模式.教学实践证明,与传统药理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该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药理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钟相根;邓秀兰;王青青;鲁艺;张晓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儿科学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医疗事业突飞猛进,群众对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然从事儿童医疗工作的人员却少之又少.面对如此大的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作为旨在培养高级儿科专业人才的各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如何培养出合格的儿科临床医生,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文章根据学校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现状,总结其教育特色,讨论了在临床专业学位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及建议.

    作者:任献青;冯刚;丁樱;马丙祥;翟文生;张汶娟;黄岩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文章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为例,通过从第一课堂的相关课程群设置,到第二课堂的各类竞赛、专题培训以及“科学商店”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探索中医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吴平;林勋;张宇奇;成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医改下PDCA循环理论在公立医院医患关系管理中的运用

    目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成为新形势下的不和谐因素.文章提出运用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理论,通过政府、公立医院、医务工作者、媒体等多方面的持续努力,将医患关系管理中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各个环节集成有机整体,终实现患方、医者、社会的多赢局面,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

    作者:路阳;周运翱;周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高医院软实力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医院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文章介绍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通过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修养,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用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和谐医院建设.

    作者:方宁;张秋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医院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探析

    中医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医院国际合作现状、实践和经验等情况,总结出中医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和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作者:赵惠茹;陈结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推行全员创先争优打造学习型中医医院

    创先争优是一种时代精神,“创”的是精神,“争”的是素质.襄阳市中医医院结合“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在全院推行全员创先争优,营造学习创新平台和氛围,打造学习型中医医院.

    作者:吕海燕;白志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北京中医药大学生自感健康状况,并对大学生自感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685名在校大学生作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在相关文献收集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整群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学院为单位,按照学院总人数的20%进行随机抽样.结果:不同学制、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感健康状况有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感健康状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人际关系(p=0.04<0.05)、睡眠质量(p=0.000<0.05),和锻炼行为(p=0.01<0.05)是在校大学生自感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年龄、容易生气程度、早餐习惯、吸烟饮酒行为对大学生自感健康状况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自感健康状况受学制、学院、年级、人际关系、睡眠质量、锻炼行为等重要因素影响,学校应该针对这些影响大学生健康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

    作者:石柳琼;解合川;石学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医院价格管理

    针对目前医院物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具体介绍医院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建立物价管理体系、更改计费方式、加强人员培训、完善价格公示和加强耗材管理等.

    作者:余佳妍;金俊娇;王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临床路径管理与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

    通过多年医疗保险工作的实践,认为临床路径管理和基本医疗保险二者在管理对象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其终目的都是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对于定点医疗机构按照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可以实行激励性单病种付费,而对未入路径管理的病种实行总额预付制,以此鞭策定点医疗机构逐渐增加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对于目前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尚不能覆盖的异地就诊病人和当地医保部门积极沟通,尝试临床路径单病种付费和(或)建立多层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作者:胡爱保;王满红;李素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不同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比较研究

    通过某县级二甲医院14846位住院病人住院费用的统计分析,从全院层面和内外科层面对不同医保病人的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费用差别的原因,提出控制医疗费用的重点,为医保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成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关于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过程评估的探索

    人文社科类研究是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因此,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过程评估非常重要.文章结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的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过程评估工作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过程评估的指标体系和实施情况,以为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过程评估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懿;王广东;丁宁;陈跃来;季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关键问题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建设好该学科对于提升中医药院校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经费投入、组织评估等七个方面,探讨了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以期对该学科的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侯俊林;李新民;李晓冰;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房管理模式变革的实践与思考

    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医院药房管理模式,针对传统的药房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革,将原先的中药房、西药房调整为门诊药房、住院药房和摆药室.经过改革后的药房不仅能够缓解人员紧张,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简化药房的管理流程,从而有利于病人和病房的管理.

    作者:王海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会药学在药患沟通中的应用

    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的环境下,社会药学正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其在药患沟通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药患纠纷,提高药学服务的效率,体现药学人员的价值.

    作者:黄敏芳;沃联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质控督办单管理方法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评价护理质控督办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8个病区护理单元119位护理人员在使用护理质控督办单管理前一个季度(2010年10月~12月)及使用后四个季度(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中15次随机质控考核记录资料评分情况.结果:督办单实施后每季度的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急救物品、护理书写及安全护理等方面,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其前后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督办单实施前与实施后1年比较,专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其前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督办单实施过程比较发现,督办单管理实施后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基础护理评分分别与第一季度比较其前后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督办单管理实施后第四季度护理书写评分与实施后第一季度比较其前后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控督办单通过完善护理质量反馈追溯机制,强化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促进护理质量动态优化和持续改进,有助于护理质量全面提升.

    作者:吕忠勤;陈静华;张菊芳;高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中的推广与应用

    文章介绍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医院33个病区的做法与效果.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和转变责任护士的工作方法与态度,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及健康教育责任明确、主动服务,换位思考、保护病人权益等.结果提示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谢灵敏;黄春芬;王卫珍;陈姬雅;朱玲珠;方永乐;冯杏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士培训考核档案在基层医院分层级管理中的应用

    文章介绍了护士培训考核档案在基层医院中对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的应用及效果.采取制订护士培训考核档案的方法,对不同年资的护士提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并结合医院分层级管理进行考核.所有的考核分与评选各层级的优秀护士及个人年终考核、聘用及绩效分配挂钩.结果在实施护士培训考核档案分层级管理应用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上升,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苏学;吴鸿珠;余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半开放式精神科病房的实践与效果

    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在半开放式精神科病房的实施效果.制订了一系列的创优措施,如改变服务理念,改善住院环境,规范服务流程,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加强基础护理,规范康复治疗等,有效地提高了精神科整体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提升了护士自我价值感.

    作者:周晓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中医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人们“回归自然”,“崇尚天然疗法”愿望的不断增强,中医药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如何传承祖国医学精髓,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中医护理,不断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文章对中医护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制约中医护理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围绕突出中医特点,加强中医护理工作,从管理体系、人员配备、培养、临床护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蔡淑萍;王苏琴;林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打造中医药国际化高地的收获与体会

    中医药在防治现代疾患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可和接受,其国际化的步伐已然势不可挡.文章总结了中医药国际化在上海发展的工作基础和资源现状,从战略的高度分析出中医药国际化必须先行由标准化来铺路,坚持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促进传统中医药在全球范围的推广,造福人类.

    作者:李静;桑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资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护理资讯管理系统是以护理实际工作经验为指导,用信息技术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分析、传输、反馈、控制和利用的软件系统.通过将日常护理工作信息化处理来提高管理效能,提高护理质量.主要包括护理制度、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控制、绩效考核、护理文书书写、护士长管理、病人管理、档案管理等功能.

    作者:冯杏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医院信息化建设组织与实施的关键要素

    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出发,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探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组织与实施的六大关键要素,提出了解决办法与对策,目的是科学、有序、有效、规范地组织与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

    作者:胡铁骊;欧阳荣;孙淑贞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