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7例复杂冠脉血管病变患者施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病变血管共162支,B型115处,C型病变63处,其中急性、亚急性完全或次全闭塞病变23例23处病变.结果共植入186个支架,成功184个,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残余狭窄,手术成功率为98.4%.住院期间无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死亡1例(0.8%),随访3个月~7年(平均30.6±11.4个月),心绞痛复发率12.6%.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
作者:陈国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蚓激酶口服降纤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 12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机分为蚓激酶组35例,低分子肝素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均于发病后6~72小时内给药,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蚓激酶组与低分子肝素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蚓激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较低分子肝素组显著.结论发病后6~72小时蚓激酶口服降纤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作者:谢江文;赵菊芳;颜政;毛玲群;闻绍云;王云玲;杨俊彦;黄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强度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00例老年高血压随机分为三组,A组:大运动强度(心率达到80%年龄预计大心率)40例,B组:小运动强度(强度为60%年龄预计大心率)40例,C组:不进行任何运动干预20例.三组均保持入组前的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12周后进行亚极量运动试验.结果①B组受试者在12周试验后安静及运动时收缩压较A、C组显著降低(P<0.05~<0.01),②A、B组的运动时间及大代谢当量均较C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小运动强度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更为适宜的运动锻炼强度.
作者:姚波;夏良芬;霍文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与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EH+T2D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和二者之间的心率变异.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的EH病人42例为EH组:30例EH+T2DM病人为EH+T2DM组;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进行HRV分析.结果 EH组、EH+T2DM组及对照组之间HRV有明显变化,(P<0.05);EH组较对照组HRV值明显改变(P<0.05);而EH+T2DM组较EH组之HRV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 EH组较对照组自由神经功能损害明显,EH+T2DM患者较单纯EH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更明显.
作者: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与对照组70例,比较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63.23%),对照组总有效率(42.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4天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
作者:占刘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颅脑损伤并发症的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年龄在60~85岁之间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的特点和诊治情况.结果 44例出现二种以上并发症,33例死亡病例中死于并发症的为18例,在各类并发症中以水电解质紊乱、肺部并发症、高血糖、应激性溃疡好发,治疗上应重视原有疾病根据颅脑损伤的程度,及时进行内环境和各脏器功能的监测,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濮宏建;刘伟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伴有高血压的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进行探讨.方法以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等检查方法,诊断12例肥厚型心肌病.结果 12例肥厚型心肌病均伴有高血压,其中11例刚开始误诊为冠心病.心电图7例有左室肥厚表现,10例有胸前导联T波倒置、ST段水平压低,2例出现病理性Q波等;X线检查胸正位片心胸比例正常11例,1例>0.5;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舒张期平均厚度1.64±0.35cm;左室后壁舒张期平均厚度1.08±0.11cm;IVSd/LVPWd平均1.51±0.34;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示冠状动脉造影8例正常,3例轻度不规则病变、血管狭窄程度<30~40%.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易出现误诊,但只要提高警惕,针对心电图及心脏杂音的特点,提出预见性诊断,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可以减少误诊.
作者:童国新;王宁夫;马辉;徐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尿检查结果分为尿MAU正常组及尿MAU异常组,分别进行血压、血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甘油三脂(TG)及胆固醇(TC)、尿MAU检测.结果尿MAU异常组与尿MAU正常组比较,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性别、年龄、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MAU时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黄惠玲;朱霞;黄慧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老年(>65岁)不稳定性心绞痛早期治疗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治疗5天,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内皮素(ET)等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成分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而普伐他汀治疗后血浆CRP水平降低明显(P<0.05),ET更进一步下降(P<0.01),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普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CRP、ET的水平,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作者:黄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血浆炎性因子磷脂酶A2(s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损伤标记物(CRP)水平的变化.方法对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62名冠心病患者和30名无冠心病的对照者,行冠脉造影(CAG)前后,PCI术后即刻及6个月后检测血sPLA2、hsCRP、CK、CK-MB、Tn-T水平.结果冠脉造影后sPLA2、hsCRP、Tn-T水平没有明显升高.sPLA2水平在PCI术后即刻明显升高.心肌损伤标记物在PCI即刻没有明显升高.结论 PCI术可导致循环中sPLA2水平即刻明显升高.
作者:杨兵生;胡敏勇;黄兆铨;秦南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和CD63,用以反映血小板活化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CD62p、CD63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伴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CD62p、CD63与原发性高血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也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伴高血压组的CD62p、CD63与冠心病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冠心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活化与冠心病相似,高血压并不增加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的活化.
作者:陈晓曙;林加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及2-糖尿病(2-DM)患者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GH)、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关系.方法将6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其中单纯EH38例,EH伴2-DM30例.正常中老年人对照组30例,用放免法检出血清中IGF-1、GH、胰岛素(INS)、血糖的水平.结果 EH组、EH+DM组的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R指数及G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IGF-1、GH、IR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周欢琴;翁秀妹;于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曲美他嗪与辅酶Q10对老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诊断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经随机分为两组,在原有规范的治疗上分别加用曲美他嗪片剂和治辅酶Q10疗8周,比较平均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消耗量,平板运动试验指标.结果曲美他嗪与辅酶Q10使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运动至出现ST段压低1mm所需时间、运动至出现心绞痛所需时间显著延长(P<0.05),且曲美他嗪优于辅酶Q10(P<0.05).结论曲美他嗪和辅酶Q10均有效缓减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提高运动耐量,曲美他嗪优于辅酶Q10.
作者:王伯忠;王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磷酯脂肪酸谱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磷酯脂肪酸谱,酶法测定血脂.结果高血压组的14:0、16:0、18:0和饱和脂肪酸(SF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6:1、18:1、18:2n-6、20:5n-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与18:0正相关,而与16:1和18:1负相关;甘油三酯(TG)与18:2n-6、20:5n-3、和PUFA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18:2n-6、20:4n-6和n-6PUFA正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14:0和16:0正相关,而与n-3PUFA负相关.结论高血压血清磷酯脂肪酸谱中SFA高于健康对照,MUFA和PUFA低于健康对照.而与血脂的相关分析显示SFA与高血压的血脂升高有关,而MUFA和PUFA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洁文;张爱珍;李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CDU)评价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Ⅰ(低/中危组)、Ⅱ(高/极高危组)两个实验组,并设对照组Ⅲ,实验组患者给予卡维地洛(Carvedilol)治疗12周,用CDU测定治疗前后基础状态下、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及血流量变化.结果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扩张程度及血流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卡维地洛治疗12周后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扩张程度及血流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结论应用CDU可较准确、简便、有效地评价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对临床药物治疗效果的评定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张健;张新满;徐佩莲;陈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与无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6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无糖尿病患者和60例年龄相仿的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血浆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浓度、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并计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Gensini积分.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中sRAGE浓度(888.5±311.45 pg/ml),较对照组(1219.87±569.49 pg/ml)明显降低(P<0.01),多危险因素与冠心病Logistic分析表明sRAGE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子(OR=0.100,95%可信区间0.010~0.985,P=0.048).冠心病患者中,血浆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Gensini积分明显相关(P=0.022).结论血浆低水平的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与无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有重要相关性,并与冠脉造影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林萍;朱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昼夜变化的稳定性.方法对32例无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和35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3次动态血压检测(每次间隔12个月),比较两组3年夜间血压下降百分比的变化.结果 32例无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和35例服用氨氯地平片降压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次夜间血压下降百分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的血压昼夜变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作者:边平达;李秀央;洪宝健;陈水琴;丁进军;林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000例孕20~40周的孕妇常规行胎儿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的观察.结果发现心脏畸形24例;经尸检及出生后心超证实.合关心外畸形7例.漏诊9例.结论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作者:查艺葆;吴振华;李秋玲;杨岳州;钱春蓓;谢慧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药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首选降压药之一.然而其致咳副作用却常制约其应用.文献报道新一代ACEI咪达普利咳嗽发生率较低[1],本文以苯那普利对照,观察其降压效果与咳嗽发生率.
作者:王忠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即Wallenberg syndrome,多由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或椎动脉闭塞,延髓背外侧部损害,使此处脑神经核团和传导束受损出现的一组临床表现的总称.因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我科收治的8例患者中6例首诊均被误诊.现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洁芳;程伟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脑血流循环障碍能引起心电活动的异常改变,表现在心电图(ECG)上的多种变化,国内外多有报道,现将我院186例急性脑卒中通过头颅CT扫描,ECG检查和心电监护等观察脑病变部位与ECG改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钦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脑干脑炎是指发生于脑干的炎症,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的辅助检查,临床上容易被误诊为脑干梗死、多发性硬化、脑干肿瘤、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疾病.本文于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收治15例脑干脑炎病人,现将其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蕾;尤克;王毅;杨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中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比例逐步增加,老年冠心病者的介入治疗已引起重视,本文总结我院的31例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资料,旨在为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提供经验.
作者:吕克;邰晓霞;陈莲妹;蔡薇;李颀;蒋绮年;张子滇;陈群;陆永怡;王健康;刘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的研究表明,脑钠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大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1,2].脑钠肽的水平可准确反映左心衰的严重程度,它在许多病理情况下作为一种代偿性机制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在心力衰竭发生时非常明显[3].本文旨在探讨脑钠肽水平与老年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
作者: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心血管疾病中肺动脉栓塞(肺栓塞,PE)的发病率位居第三位,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病.而PE中以晕厥为临床主要表现者占10%[1].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晕厥病人应高度警惕有PE的可能.本文12例以晕厥为主要症状的PE患者,现报道于下.
作者:陈琰;于忠;牛国忠;金石;李佩璋;项美香;张树龙;高连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 HI)是指脑梗死后缺血灶内发生的出血性转化,系为梗死区内血管再通所致[1],治疗较棘手.作者采用微创治疗2例HI,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正江;朱引南;王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呈上升趋势,此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言语、认知功能及情感障碍等,康复时间长,效果慢,愈合较差,近几年来国内外康复医学的发展证明,恰当的康复治疗护理,能有效恢复脑血管病变患者的肢体,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作者:黄淑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dial infarction, AMI)静脉溶栓时间的早晚与冠状动脉再通率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本院自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采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AMI 7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顾琴红;沈咪咪;陈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于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疾病的主观感觉和客观经历,服药依从性差,致使血压得不到控制,因此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控制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出院的41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合相关文献,找出了造成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几项主要因素,并依此对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期间出院的154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亚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便秘后易诱发心律失常或急性左心衰竭,甚至猝死[1].我科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综合干预来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便秘,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仙芳;张智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临安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本市范围内20周岁以上常住居民800人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4.38%,按照1999年临安市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标化患病率为13.46%,高血压患病率为40岁后明显上升.年龄、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临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为14.38%,标化患病率为13.46%,年龄、遗传、超重、吸烟、饮酒、高盐饮食是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莉;夏玉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血糖、尿酸和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年龄15周岁以上的常住自然人群1029人,其中城市510人,农村519人,用标准方法测量血压,同时每人空腹采血做血糖(Glu)、尿酸(URI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测定,比较不同人群上述指标水平.结果高血压人群空腹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结论收缩压、舒张压均与空腹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舒张压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明显的负相关.
作者:金岿立;夏弟明;沈益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病症,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999年我们调查丽水城镇社区35-64岁人群中高脂血症比率较高[1].为此,我们选择本社区机关干部人群进行连续四年的血脂水平的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小丽;季康玉;何一芳;张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他汀类药物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目前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许多非降脂作用,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不稳定斑块,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增强血管的舒张功能等.在慢性心力衰竭中,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调节神经体液反射,抗心室重构等作用,从而有益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云乡;何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铁螯合剂--去铁敏不同时间点治疗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效果.方法大鼠脑出血建模后,随机分组,并设立对照组,观察每组动物给药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其脑组织的水含量、钠离子含量和铁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脑出血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给予去铁敏治疗均能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也能明显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水和Na+含量.术后24h给予去铁敏治疗对脑组织铁离子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术后72h小时去铁敏治疗则明显降低脑组织铁离子的含量(P<0.01).结论去铁敏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作者:李敬波;金露;闻树群;黄鉴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999年发表芬兰East-West研究,提示在为期7年的随访时间里,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与有心肌梗死史的患者相当.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NCEP-ATPⅢ)中将糖尿病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正是基于这一发现.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