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温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9-7147
  • 国内刊号:33-1253/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2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外科学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5期文献
  • 应用普通膀胱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

    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本院采用普通膀胱镜,在单通道操作桥下孔内伸入钬激光光纤,在显示器直视下碎石治疗膀胱结石22例,效果满意.

    作者:陈安屏;林昀;王仙友;李海平;柯莽;蒋蕴英;陈静宜;陈昭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T型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近干骺端骨折的体会

    自2001年3月至2006年1月采用T型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近干骺端骨折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邬江明;屠宝潜;李苗坤;杨国峰;陈闽昌;姜斌方;沈利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海岛渔民胸外伤的治疗(附70例报告)

    本院自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渔民胸外伤病人70例.今报告外伤原因与种类,探讨救治经验如下.

    作者:王烈;陈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额颞叶脑挫裂伤32例诊治分析

    额颗叶脑挫裂伤是否手术或者选择怎样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仍有不同的争议.现将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2例额颞叶脑挫裂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曾少规;周全胜;庄稼丰;周利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LISS固定系统在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由于其解剖特征导致髓内固定系统不能达到有效的固定,外固定架技术则因存在钉道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而限制了其在该类骨折中的应用,传统的钢板固定手术方法通过广泛的骨膜剥离和直接粗暴的复位手法以达到骨折的绝对稳定的目的,常常造成伤口愈合不良、感染以及骨延迟愈合等不良后果.

    作者:冯庆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高压术后并发非手术部位出血26例分析

    手术减压是神经外科治疗和缓解颅内高压的主要手段.临床上对颅高压病人采取多种减压术式,术后并发非手术部位急性血肿的病例时有发生,如观察不仔细、处理不及时,常会引起严重后果.

    作者:杨凯;宋光太;胡居恒;胡未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两种颧弓骨折治疗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颧弓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面部损伤之一,目前常采用比较简捷的口内切开复位手术来治疗;使用单齿钩复位手术治疗颧弓骨折近来屡有报导.本文研究对比了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相关指标,并分析如下.

    作者:刘伟东;江银华;王一龙;樊彤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严重多发伤致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提高,伤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的病人也逐年增多,肝功能损害会严重影响病人预后.故将本院自2002年以来收治的严重多发伤病人298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善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湿敷疗法治疗耳廓烧伤17例

    耳廓位置突出,头面部烧伤时极易伤及耳廓.耳廓皮肤薄,皮下组织少,一旦烧伤常累及耳软骨.耳软骨抗感染能力弱.处理不当便可发生耳软骨炎.

    作者:周丹阳;马江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正颌外科技术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

    颌骨骨折时常合并有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如颅脑外伤、胸部损伤和四肢的骨折等.在抢救生命时往往使颌骨骨折的处理时机延误.

    作者:严斌;徐兵;唐友盛;李哲光;陈作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头颈部磁陛金属异物取出91例体会

    本院所在地区民营企业发达,日常生产活动中发生意外较多.耳鼻喉科1997~2007年10年间共收治91例头颈部磁性金属异物患者,经过磁棒定位及取除,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贤;赖思源;薛建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病程分析

    颅脑外伤后尿崩症并不少见,为了了解其病程,更好的指导治疗,特将本院1997~2009年间颅脑外伤后尿崩症患者62例做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蒋仁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胆囊严重萎缩、化脓坏疽性胆囊炎或Calot三角充血水肿、致密粘连瘢痕化等难以操作,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副损伤甚至严重并发症,而以往对此常行胆囊造瘘术[1].

    作者:刘丰;范昌仁;胡光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创伤性膈疝多发生于严重腹部、胸腹部闭合性或穿透性损伤.为受伤时胸、腹腔内压力突然增加,致使膈肌破裂.由于腹腔压力高,胸腔压力为负压,两腔存在的压力差是腹腔脏器疝人胸腔的原因[1].

    作者:陈金明;毛泽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

    从2002年3月至2007年12月,笔者使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16例,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曹荣旗;赵君;胡旭华;孙洪儒;胡健泼;曹立;张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256例临床分析

    应激性溃疡(SU)亦称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指机体遭受强烈的刺激(如严重颅脑损伤、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休克等)而发生的急性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出血、炎症及坏死.本院近6年来共收治此类病人2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军;郑海军;杨瑞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已广泛应用临床.但术后内固定的失败和矫正角度的丢失,也逐渐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2].

    作者:郑兴国;庞清江;葛志斌;华祖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YL-1型穿刺针穿刺冲洗引流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本院于2004年2月至2008年3月应用YL-1型穿刺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清除术,选择性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32例,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成丰;陈海;陈茂送;陈孟宗;谢光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腰椎滑脱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经治30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全部随访8个月以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利军;邵荣华;卢一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原位再手术的手术技巧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约为2%~19%[1].严格意义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应指原间隙原侧的再发.

    作者:张政宏;彭亮;倪飞;黄海;周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98例诊治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病情复杂,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旦误诊,后果严重.现总结本院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间收治的9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龙;金崇田;郑米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止血带应用致下肢术后血管危象的治疗分析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各种高能量损伤,锐器伤遂年增多,尤其是下肢的开放性创伤,需要急诊清创、内固定,术中止血带(气囊止血带)止血应用非常普遍.

    作者:金志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15例

    肝硬化病人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较高[1].由于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存在,增加了术中、术后出血及肝衰竭的危险,早期被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禁忌证.

    作者:方孙阳;罗衡桂;俞学军;邱海江;朱紫阳;夏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掌侧T形钢板加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可以通过闭会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固定获得治疗.

    作者:杨维章;林全艺;徐步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拉力螺钉在下颌骨复杂性骨折中的应用

    自1846年由英国人Mwn发明拉力螺钉技术以来,其技术和应用就得到不断发展.1970年Brons等报道在下颌骨折的治疗中应用拉力螺钉技术后,拉力螺钉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报道就逐渐增多[1,2].

    作者:胡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民族地区胆囊切除术后胆漏35例诊治体会

    本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饮食习惯与汉族地区差异大,胆结石发生率较高、胆囊切除手术较常见.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临床上较少见,但仍偶有发生,其程度轻重不一,处理较为棘手.现就其发生原因和诊疗手段进行探讨.

    作者:伍学明;吴建忠;丹达;黄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指神经瘤性残端痛的体会

    随着乡镇、个体企业的发展,手外伤病人明显增多,手指毁损伤后手术残端修复病人增多,截指术后残端手指神经瘤性疼痛的病人相应增加,但治疗比较困难,手术后复发率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者:桑向群;付炉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阴茎折断的诊断与治疗

    阴茎折断临床少见,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对预防损伤后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本院自1996年至今共收治阴茎折断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建飞;王培乐;石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85例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从1990年7月至20016年12月,本院共收治肾损伤患者185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文辉;戴胜杰;金家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轻型创伤性中央脊髓综合征27例分析

    创伤性中央脊髓综合征(Traumatic Centrall Cord Syndrome简称,TCCS)又称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综合征,是一种急性的中央颈脊髓损伤,为常见的急性颈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其主要特点为上肢运动功能受累明显而下肢受累较轻或不受累、直肠膀胱功能障碍以及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不同程度的损害,早由Schneider[1]等于1954作了详细的报导,并命名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综合征.

    作者:胡涌亮;张长明;管四炎;王国庆;汪小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疾病,由于其解剖的特殊性,一直是骨科医生比较难处理的一类骨折,术后易发生骨不连、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本院从2002年至2007年,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或改进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5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肖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改良骨盆损伤严重度评分法评价骨盆骨折494例

    骨盆创伤的救治在全身骨关节损伤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客观准确地评价骨盆创伤严重度,对创伤的诊断、救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章巍;徐华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79例经皮气管穿刺术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在重症创伤需紧急开放气道患者中,时常碰到插管困难,此时多需行气管切开,但传统的气管切开术较费时,影响了患者的及时救治.

    作者:祝涛;胡宗德;王静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外伤性腹膜后血肿43例诊治分析

    腹膜后血肿为腹腰部损伤的常见并发症,约占10%~40%,可因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当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时,往往被其它复合伤临床表现所掩盖,从而增加了诊断处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1].

    作者:刘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分析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好发于老年患者.本院自2005年至2008年间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豪;徐刚;季莹瑶;金建华;胡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红花黄色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33例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因其治疗效果差,而成为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病程长,愈合慢.

    作者:曹高忠;林才;章海凌;汤从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结肠损伤诊治体会

    结肠损伤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腹部闭合伤时,结肠损伤占3%~7%[1].

    作者:胡奎;徐健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开颅术中迟发性血肿致脑膨出26例分析

    开颅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致脑膨出,若误诊为脑急性肿胀膨出而草率关颅或盲目内减压,往往使患者失去抢救机会导致严重后果.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致脑膨出26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姜鸣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尺骨鹰嘴截骨人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是较难处理的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均损伤,对肘关节功能影响大,非手术疗法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该类骨折的现代治疗包括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柳振华;于沈明;唐小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放置双J管治疗妊娠期复杂性肾绞痛

    妊娠妇女与非妊娠妇女尿路结石发病率相似,为1/(1500~2500)[1],临床并非少见.妊娠并肾绞痛不仅给孕妇带来巨大痛苦,处理不当还会危及胎儿健康.2002~2008年,本院采用放置输尿管双J管的方法治疗复杂性肾绞痛孕妇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骏;钱乐;张士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药物依赖人群股动脉损伤6例救治体会

    随着吸毒人员的增加,注射毒品引起股动脉损伤的病例越来越多见[1].本院近1年来收治该类病人6例,1例因动脉瘤破裂急诊行瘤体动脉结扎术,5例经抗感染后择期手术,其中3例行人造血管移植,2例行动脉破裂修补术,1例行自体静脉移植.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发生肢体坏死.

    作者:马柏强;杨越涛;叶永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改良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60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而钻孔冲洗引流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

    作者:潘云峰;范曙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四种人路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比较

    肱骨髁间骨折是严重的肘部创伤,目前对成人肱骨裸间骨折趋向于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人路选择对手术成功及术后功能有明显影响,本文回顾了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和温州附属二院骨科60例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患者疗效分析,探讨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入路问题.

    作者:龚志锋;沈光程;毛琦;赵友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较为棘手,治疗不当易造成跟骨畸形愈合、跟腱松驰、跟腓撞击、距下关节或跟骰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足弓塌陷,引起局部疼痛,行走困难,影响工作和生活.

    作者:周友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单纯性硬膜下血肿-其形成和出血点与手术关系

    急性单纯性硬膜下血肿(ASH)是由于脑皮层动静脉或桥静脉破裂引起出血,血液在脑表面形成较大区域的血肿,从而对开颅骨瓣选择、出血点发现造成一定难度.现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102例急性单纯性硬膜下血肿CT征象,术中所见,复习文献加以总结.

    作者:童凌云;张浩;缪一艇;蔡葵;马学通;吴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

    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骨与内固定物外露时有发生,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皮瓣修复此类创面能获得较好临床效果[1].自1999年3月至2007年12月,笔者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胫骨骨与钢板外露创面15例,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晓斌;吴忠伟;金子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锁骨骨折术后钢板断裂12例分析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由于该部位血运丰富,术后不愈合较为少见,文献报道[1]约为4%左右.本院自2001年至2007年6年间共手术治疗锁骨骨折198例,其中采用链式钢板固定(15例),重建钢板(181例)及1/3管型钢板(2例),术后因骨不连或延迟愈合而致钢板断裂12例(6%),发生率与文献报道相近.

    作者:吴祥宗;孙成长;陶志东;吴仁文;毛伟欢;李光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气囊导尿管致前尿道损伤的分析及对策

    气囊导尿管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而简单,但是操作不当,亦可带来较严重的后果,使患者造成痛苦,尤其在目前医疗环境下,很容易造成医疗纠纷,应引起重视.本院自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因使用气囊导尿管操作不当而致男性前尿道损伤4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志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静滴极化液致低血糖反应17例分析

    极化液由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及加(或不加)硫酸镁组成,常应用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治疗,以促进心肌摄取和代谢葡萄糖,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恢复细胞膜的极化状态,以利心脏的正常收缩,减少心律失常,并促使心电图上抬高的ST段恢复到等电位[1].

    作者:徐亚熙;胡海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菌尿对尿液分析仪红细胞和隐血测定的影响

    尿红细胞检测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肾病的重要实验指标之一.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菌尿标本常出现尿液分析仪检测法和人工镜检法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即假性血尿.

    作者:舒旷怡;朱蓉;陈小剑;余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合保温用于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

    随着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laparoscopic colorectal-carcinoma surgery,LCS)的广泛开展,手术期间低体温对患者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36℃)相当常见,有报道轻度低温发生率为50%~70%[1].

    作者:卫幼琴;易丽萍;俞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大剂量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重症肺炎来势凶猛,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应当及时迅速的加以控制.本研究拟探讨大剂量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以评价大剂量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明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拇指尺背侧逆行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

    自从1999年法国Brunelli等首先报道拇指尺背侧皮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003年4月至2006年7月,笔者应用拇指尺背侧逆行皮瓣对12例拇指末节皮肤缺损进行修复,效果满意.

    作者:林永斌;汪仁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乌司他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近年来,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手术的开展也日益普及,腹腔镜手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罗红彤;王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普理灵疝装置在成人腹股沟疝中应用体会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随着对腹股沟解剖认识的深入和人工材料的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已逐步代替传统疝修补方法,成为临床腹股沟疝修补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胡霄;蒋平;郑祥涛;徐晓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外伤性异物摘取76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软组织内异物是门急诊创伤病人常见的急症,大部分病例治疗困难不大,也有一部分病例治疗上颇感棘手,异物定位不易,手术耗时费力.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1月间治疗外伤性异物7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齐升;王旭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胆道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原因分析及诊治

    胆道探查术是外科常见的术式之一,也是肝内外胆道结石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邵世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继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脏器发生炎症、缺血坏死、穿孔、破裂或吻合口漏后,大量细菌随消化道内容物或炎性渗液进入腹腔而致的腹腔感染与化脓性炎症.

    作者:蔡斌;叶翔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TA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诊治中的作用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系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本病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青少年少见[1].

    作者:李晓斌;周跃;阎仁福;王义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预注小剂量肌松药预防依托咪酯诱导时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依托咪酯诱导迅速平稳,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不增加心肌耗氧量[1],尤其适用于老年体弱,心功能低下或休克的患者.但诱导过程中肌阵挛的发生率特别高.

    作者:黄晓霞;张明途;杜光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足部异物留存致反复感染误诊23例分析

    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手足被物件戮扎伤和手足部感染是常见的外科急症,由于手足被物件戮扎伤后因异物留存于体内而致相同部位反复迁延感染的病例临床上时有所见,但由于常不致于危及生命而未引起重视,容易导致误诊.

    作者:李小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SLIPA喉罩用于高龄手术患者的安全性

    SUPA喉罩是一种新型喉上通气装置,投放临床不久,用于高龄手术患者的报道较少.笔者通过SLIPA喉罩和气管导管的使用对比,探讨SUPA喉罩用于高龄患者静吸复合全麻的安全性.

    作者:田洪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ERCP后胰腺炎高危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广泛用于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

    作者:孙广正;施正超;戴华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跖骨、肌腱外露创面临床体会

    足部皮肤缺损是常见的损伤,常有肌腱、骨骼外露,需要用游离皮瓣修复.本院从2000年至2006年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部跖骨、肌腱外露创面10例,效果满意.

    作者:张金喜;李敏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与意义

    颅脑损伤是一种急性发生的脑组织损伤,成为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疾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因子,正常人体内含量甚微,当机体出现创伤、感染、心肌缺血或其他炎性反应会使血液CRP明显升高.

    作者:虞玉群;张莉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DHS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3.58%.因为高龄患者全身情况的差异,在治疗上应该因人而异,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院自1993年6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70岁以上股骨颈基底部骨折66例.其中57例分别采用DHS内固定术及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51例得到临床随访.

    作者:丁小丰;戴雪松;詹庄锡;詹振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治疗对跟骨骨折内固定切口愈合的影响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75%为关节内骨折.对于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切复内固定被证实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平均优良率达70%~92%.

    作者:金永明;陈锦平;黄亚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垂体前叶激素对急性颅脑创伤病情及预后的监测与评估

    急性颅脑创伤期间,由于直接和间接的损伤以及应激反应,垂体前叶(腺垂体)的功能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影响颅脑创伤患者健康及功能的恢复[1].

    作者:魏晓捷;陈再丰;许信龙;傅小君;潘红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术侧肢体并发症的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成功应用于冠心病的诊疗,该途径术后病人不需卧床休息,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已被广泛接受.

    作者:郭江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顽固性褥疮的护理体会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是处理创面的全新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创面的治疗.本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对12例顽固性褥疮的患者经封闭负压引流及手术综合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瑛;钭伟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发伤早期血糖值和白细胞计数与损伤严重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测定多发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值、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其与多发伤的损伤严重度的相关性.确定血糖值和白细胞计数是否可作为判断多发伤严重度的一个客观指标.方法 测定30例多发伤患者2小时内的血糖值和白细胞计数,并测定患者的血常规、血气分析、肾功能、电解质、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和心率,再结合患者的年龄及慢性生理状况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将血糖值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与APACHEⅡ评分值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并按APACHEⅡ评分值分为轻型组和重型组,比较组间血糖值和白细胞计数,并比较组间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 结果血糖值和APACHE Ⅱ评分值等级相关系数r=0.962,P<0.05,表明多发伤后血糖值变化与APACI-IEⅡ评分值呈正相关,即随着血糖值的升高,APACHE Ⅱ评分值也升高;白细胞计数与APACHEⅡ评分值的相关系数r=0.970.P<0.05,表明白细胞计数与APACHEⅡ评分值亦呈正相关;当血糖值>10mmol/L或白细胞值20×109/L时,多发伤的预后很差. 结论伤后2小时血糖值和白细胞计数变化是评价多发伤严重度较客观的指标,通过测定多发伤早期的血糖值和白细胞计数,可以预测多发伤病情的严重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多发伤的临床诊疗水平.

    作者:孙余省;陶礼钧;吴作株;赵峰;朱维星;方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牡蛎壳材料填充兔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牡蛎壳材料填充兔骨缺损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及成骨能力. 方法将牡蛎壳用机械方法碾碎致牡蛎壳粉末.建立牡蛎壳材料修复兔股骨下段骨缺损动物模型.应用组织学、影像学、大体观察研究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降解能力及成骨能力. 结果术后组织无明显排斥反应,8周牡蛎壳材料开始降解,16周材料基本降解,24周材料完全降解. 结论牡蛎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可以发生生物降解,能促进骨修复,成骨方式为传导成骨,呈内向性.

    作者:薛恩兴;徐华梓;彭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fos基因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中不同阶段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不同阶段的神经细胞凋亡与c-fos基因表达Fos蛋白的水平,探讨c-Fos基因在颅脑创伤后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Feeney法制作大鼠颅脑外伤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在处理后6、24、168小时处死动物,分别用免疫组化、TUNEL法测定脑组织Fos蛋白和神经细胞凋亡率. 结果颅脑创伤后6小时及24小时大鼠脑外伤组损伤灶周围脑组织中,Fos蛋白较假手术组表达明显增高,其与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在慢性期168小时大鼠脑外伤组损伤灶周围脑组织中,Fos蛋白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有所下降而仍高于假手术组. 结论 c-fos基因很可能参与了颅脑创伤后的细胞凋亡过程,阻断c-fos基因在颅脑创伤后的表达上调,可望能够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童民锋;刘伟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发性结肠穿孔造瘘术后再发穿孔1例

    自发性结肠穿孔临床上比较少见.极易漏诊和误诊,病死率高.自发性结肠穿孔造瘘术后再发穿孔临床上更是罕见.本院于2005年收治自发性结肠穿孔造瘘术后再发穿孔患者1例,结合有关文献,现就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及机制、诊断和治疗予以分析.

    作者:毛祖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颅脑创伤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主要有3种形式[1,2]:①原发性损伤(物理性的打击)所致的神经细胞直接死亡;②外伤后出血、压迫、缺血缺氧等继发性损伤因素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坏死;③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兴奋性递质、Ca2+超载、氧自由基等因素所诱发的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沈良军;刘伟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超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致残率的有效方法,但是否应该进行超早期治疗国内外还存在争议,具体到首次抽血量国内外也没有统一标准.

    作者:刘进;叶碎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对线标志的研究进展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到屈膝间隙的平衡和髌骨运动轨迹.目前常用的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骨性标志有经股骨上髁轴、Whiteside's前后轴、参照股骨后髁轴外旋3°和胫骨干轴,近又有人提出股骨滑车轴和股骨前轴的概念.

    作者:吴剑彬;潘骏;陈临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甘油果糖对挤压综合征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随着交通事故伤、建筑工地伤及其他突发灾难事件的增多,多发性创伤、高能量损伤比例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作者:王永彬;叶发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肝切除创面处理值得重视

    肝切除因出血不易控制,进展缓慢,直到80年代肝切除术才达到比较满意效果.由于条件差异有的基层医院肝脏手术刚起步.

    作者:江献川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