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肺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2007年8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放疗采用6MV-X全脑姑息放疗,剂量30Gy/2周.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检验,通过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行为状态(PS评分)、病理类型、脑转移时间和近期疗效等对生存期有影响(P<0.05),同步脑转移组和后发脑转移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5.6%、39.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转移时间和近期疗效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PS评分、脑转移时间和近期疗效是肺癌脑转移独立的预后因素.后发脑转移及近期疗效呈CR、PR者是肺癌脑转移良好的预后因素,这些患者的生存期较长,是潜在的治疗获益人群.
作者:王志慧;周道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erbB-2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c-erbB-2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组(34.62%)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11.11%)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13.79%)(P<0.05),并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明显相关(P<0.05),但与增生的程度无关(P0.05).[结论]c-erbB-2基因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蒋宋薇;徐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ePNP(E.coli PNP)的细胞模型,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提取大肠杆菌E.coli K12总DNA,PCR方法克隆大肠杆菌ePNP基因,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MSCV-ANGPTL4,鉴定测序.脂质体法将三种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ANGPTL4、pVSV、pGAG-POL共转染293-EBNA包装细胞,获得高滴度病毒并感染MDA-MB435细胞.荧光显微镜与RT-PCR检测MDA-MB435细胞ePNP基因的表达.[结果]所克隆的ePNP基因与文献报道一致;成功构建了pMSCV/ePNP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ePNP基因在MDA-MB435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结论]pMSCV/ePNP自杀基因载体的成功构建及其表达为ePNP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克强;李文林;饶泽昌;赵林;刘东海;唐洪林;石小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肛管直肠恶件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16例患者首诊确诊率仅25%(4/16),误诊为直肠肛管癌8例、直肠息肉3例.14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例局部扩大切除术,1例单纯化疗.随访6个月~17年,11例发生远处转移,12例死亡,至今存活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0.4%和7.6%,中位生存期18个月.肿瘤浸润越深、临床分期越晚,预后越差(P<0.05).而不同肿瘤大小、联合治疗与否的患者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沦]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易误诊,预后差.早期诊断并行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丁健华;孟强;赵克;朱军;尹淑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对雅培公司出品的两种检测鳞状细胞抗原(SCC-Ag)的方法--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和化学发光免疫法(CUA)标定问题存有疑议,对此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MEIA法和CLIA法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和30例SCC-Ag阳性病人血清.同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试剂盒的标准液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定健康体检者血清和SCC-Ag阳性血清的结果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仪器ARCHITECTi2000SR经两种定标液定标后,分别测定16份标本SCC-Ag,其结果相关系数r=0.999,可见ARCHITECT i2000SR分析系统延用了IMX分析系统的标准品.[结论]雅培公司出品的IMX分析系统的微粒子酶免法(MEIA)和ARCHITECT i2000SR分析系统的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检测SCC-Ag试剂盒属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学,使用相同的定标液及参考范围会引起明显的分析系统误差及结果解释混乱,建议生产厂家进行改进.
作者:陈文虎;单绿虎;张毅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评估膀胱癌术后辅助性膀胱内丝裂霉素联合卡介苗灌注或单用表阿霉素灌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5例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患者于术前、灌注第6周、12周及48周后调查生活质量和毒副作用,生活质量量表采用改良的Andreas Bohle调查表.调查率达95%和97%.[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在不同治疗组间、治疗的不同阶段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主要的毒副反应为全身不适、下腹痛、小便时烧灼感、小便粘滞感、乏力等,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膀胱癌术后辅助性MMC/BCG或EPI-ADM膀胱内灌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轻微.
作者:徐莹玲;白秀华;陈文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体外对不同生长激素受体(GHR)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系GHR的表达.每种肝癌细胞分4组处理:未处理组、50ng/ml rhGH干预组、100ng/ml rhGH干预组和200ng/ml rhGH干预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荧光染色、ELISA法分析不同浓度rhGH对人肝癌细胞系的生长率和增殖等影响.[结果]在GHR高表达细胞rhGH干预组生长率明显增高(P<0.05),CFSE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5).下游蛋白IGF-1明显增加.而GHR未表达、低表达肝癌细胞则未见明显影响(P0.05).[结论]rhCH对GHR高表达肝癌细胞明显促进增殖,并且下游蛋白IGF-1表达明显增加,rhGH对GHR无表达、低表达肝癌细胞不受影响其细胞增殖和ICF-1的表达.
作者:陆颖芝;林岩;李苏宜;杨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利普液基细胞学(LPT)在宫颈癌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 730例利普液基细胞学样本采用TBS分类诊断,并与组织学活检结果对照.[结果]LPT细胞学阳性者723例,总检出率8.28%,其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45例(占3.95%),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67例(占0.77%),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56例(占2.9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2例(占0.48%),鳞状细胞癌(SCC)11例(占0.13%),腺癌(AC)2例(占0.02%),未检到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HSIL活检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5.24%和85.72%,ASC-US活检阳性率33.16%.[结论]LPT对宫颈病变的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黄必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香菇多精注射液联合FOLFOX4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作用.[方法]6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34)采用香菇多糖联合FOLFOX4方案,而对照组(n=34)单用FOLFOX4方案,均连用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试验组无CR,PR 21例,有效率为61.7%;对照组无CR,PR 11例,有效率为3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88).试验组Karnofsky评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149).试验组血液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梅;廖国清;刘鹏辉;解国清;曲怡梅;李亮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ecretagogin(SCGN)在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5例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SCGN的表达,并与传统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SCGN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3.3%(6/45),周围正常黏膜中阳性表达率为86.6%(P<0.05),低分化及印戒细胞胃癌组织中SCGN表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T3~4期SCGN表达高于T1~2期(P<0.05).[结论]SCGN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有可能成为胃癌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孙文辉;骆明远;邵小根;余新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放疗和放化疗综合治疗结果.[方法]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年龄≥70岁接受放疗和放化综合治疗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分型鳞癌65例,腺癌24例,大细胞癌5例,其他类型11例(分类不明癌);分期ⅢA 43例、ⅢB 62例;治疗方法:单纯放疗70例,综合治疗35例,其中同步放化疗7例,序贯化放疗28例.中位放疗剂量60Gy(34~74Gy).[结果]存活病人中位随访17.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7.1个月,1年生存率65.8%,3年生存率19.8%,5年生存率15.0%.全组72例(68.6%)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胸内复发31例(29.5%),远地转移34例(32.4%),7例(6.7%)出现胸内复发及远地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卡氏评分和放疗剂量显著影响预后.15例(14.3%)患者出现NCI CTC≥3级放射性肺炎.放化疗综合治疗组血液毒性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53.3%vs.7.1%,χ2=27.0,P<0.001)[结论]老年(≥70岁)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和放化疗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卡氏评分和放疗剂量与预后有关.
作者:戴洪海;曹建忠;王绿化;欧广飞;梁;军;冯勤付;肖泽芬;陈东福;吕纪马;周宗玫;张红星;殷蔚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的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以及围手术期处理,探讨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间,在我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年龄大于70岁的18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100%.26例(14.1%)手术时间大于5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围手术期死亡率为8.1%.围手术期死亡主要原因为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和心脑血管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伴发病、肺功能差、手术时间长及喉返神经损伤与围手术期死亡明显相关.[结论]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相对较高,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和合理周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围手术期死亡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迅;刘金石;蒋友华;陈奇勋;周星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西达本胺(Chi-damide,实验室编号:CS055)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观察CS055(2、4、8、16、32、64μmol/L)对LoVo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Western blot检测p21、CDK4、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S055体外能明显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CS055(16μmol/L、48h)诱导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示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并且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sub-G1)峰.CS055可明显提高p21,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CDK4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论]CS055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而发挥体外抗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对p21、CDK4、caspase-3蛋白表达的调控.
作者:何向明;李苏宜;刘琳;陈宝安;邱少敏;赵伟;赵红;张全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58例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结果]瘤体完全缓解率为22.4%(13/58),部分缓解率为69%(40/58),总有效率为91.4%,1年生存率93.1%(54/58).并发症:术中咳血6例,气胸15例,粒子脱落移位3例,刺激性咳嗽3例,发热5例,白细胞下降8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作者:王焕根;邵海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健择(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静滴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8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健择固定速率静脉滴注(每分钟 10mg/m2),1200mg/m2,静滴120min,d1,d8,d15,每28d重复,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2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PR 6例,SD 15例,PD 7例,总有效率21.43%.疼痛缓解率50.00%(14/28),行为状态改善率42.86%(12/28),体重改善率35.71%(10/28),TTP 3.0个月,MST 8.2个月,6个月生存率46.2%,1年生存率28.6%,2年生存率17.9%.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健择固定剂量率静滴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及临床受益反应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陈绍俊;黄海欣;李桂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观察246例307个浅表肿大淋巴结的二维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显像,良性肿大的淋巴结长径与厚度比(L/S)2,形态较规则,有淋巴门,所显示的血管多粗细均匀,分支少,走行规则,血流分级0~Ⅱ级;而恶性肿大淋巴结L/S<2,常互相融合,无淋巴门,所显示的血管多粗细不均、杂乱,分支多,走行扭曲,血流分级Ⅱ~Ⅲ级.良性肿大的淋巴结表现为中心血管型;淋巴结结核与转移淋巴结相似,多为周边血管型.
作者:茹融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纵隔型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方法]收集分析33例纵隔型周围型肺癌CT表现.[结果]肿瘤侵犯前纵隔为主21例,侵犯中纵隔为主3例,侵犯后纵隔为主9例.瘤体大径3cm 30例,≤3cm 3例.瘤肺交界面模糊27例,清晰6例.纵隔大血管受压变形30例.[结论]纵隔型周围型肺癌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红洲;张凌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30例70岁以上的老年晚期NSCLC,用吉西他滨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吉西他滨800mg/m2,静滴d1,8,康莱特注射液100ml静滴d1~10,21~28d为1个周期,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30例患者中部分缓解7例,稳定13例,进展10例,有效率(CR+PR)为23.3%(7/30);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6.7%(20/30);有76.7%(23/30)的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1年生存率为39%.主要毒副反应为Ⅰ~Ⅱ度骨髓抑制,仅10%(3/30)的患者出现Ⅲ~Ⅳ度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作者:李梅;王峰;潘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7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58例,其中观察组29例常规根治性放疗加同步化疗加榄香烯乳,对照组29例仅做常规根治性放疗加同步化疗.治疗结束时,观察组CR 29例,对照组CR 23例.观察组达CR的平均时间为5.3±1.4周;对照组为7.6±1.6周(P<0.01).提示应用榄香烯乳联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具有良好协同作用.
作者:胡芝;李胡斌;黄一统;柯晓慧;蒋联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TP)新辅助化疗Ⅱb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TP方案化疗1~2个疗程后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宫颈癌病灶、宫旁组织在化疗后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以及术后病理反应情况等.[结果]化疗有效率为84%(42/50),且宫旁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新辅助化疗后42例(84%)患者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Ⅱb期宫颈癌术前TP方案化疗近期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的切除率.
作者:马敬全;耿晓星;王兴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30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钼靶摄影、超声扫查和穿刺细胞学检查分别为141例、109例和125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05%、82.57%和84.80%.三项联合检查41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50%.钼靶摄影、超声扫查和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各有长处,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方孙阳;胡明忠;王焕根;邱海江;叶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择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化疗后的复发性乳腺癌.[方法]34例经蒽环类和(或)紫杉类化疗后的复发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健择1 000mg/m2,第1d、8d静脉滴注;顺铂80mg/m2,第8d静脉滴注,3~4周为1个疗程.所有病例均化疗4个疗程以上.[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4例,有效率47.06%(16/34).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结论]健择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复发性乳腺癌疗效高,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马斌林;王进;耿中利;郑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TE方案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乳腺癌患者予以恩度联合TE方案新辅助化疗,即:多西紫杉醇(艾素)100mg,d1;表柔比星90mg/m2,d1;恩度15mg/m2,d-7~d-1.2个周期后观察有效率、病理缓解率及新辅助化疗前后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CR)者6例,占26.09%;部分缓解(cPR)者14例,占60.86%;病情稳定(SD)者3例,占13.05%;无疾病进展(PD)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pCR)者2例,占8.09%.23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恩度联合TE方案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后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可;陈涛;徐园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胚性通路被认为影响着肿瘤干细胞的生存及复杂微环境的形成,进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全文重点介绍胚性通路中的代表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以及其在肿瘤转移调节中的作用.
作者:季语祝;王芳;黄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肿瘤的生长依赖于血管新生,国内外目前用于抗肿瘤研究的血管新生模型,细胞模型包括大分子基质细胞培养模型、cytodex3血管新生模型;组织模型则为各种动物的主动脉或静脉血管新生模型;整体模型包括家兔角膜血管新生模型、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模型、聚合物植入模型、斑马鱼或水蛭血管新生模型.全文介绍各种模型的应用,并对其优劣进行评述,指出从细胞、组织、整体水平综合考察药物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才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药物对血管新生的作用.
作者:王爱云;陆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乳腺癌被称为三阴性乳腺癌.它具有发病年龄轻、恶性程度高、易复发及转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差等特点.三阴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不敏感,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对三阴性乳腺癌生物学特征的理解有利于开发新的治疗靶点,设计更佳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作者:刘杏娥;毛伟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女性,39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入院.入院时呈失血性休克.妇科检查:阴道内大量血块,宫颈菜花状肿瘤4+cm,阴道穹隆暴露困难,宫体平位、略大,双侧宫旁未及增厚,双侧附件未及肿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及肿大.
作者:王梅丽;周建英;于志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和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65例中晚期鼻咽癌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放疗前诱导化疗1次+根治性放疗+辅助化疗3~5次;对照组20例,行单纯行根治性放疗.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5-Fu)0.5g/m2,d1~3;表柔比星(EPI)60mg/m2,d1;顺铂(DDP)30mg/m2,d1~3;静脉滴注.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和剂量分割均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0%、35.0%(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6.7%、75.0%(P<0.05).无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发生.[结论]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和辅助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能提高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作者:孙彩萍;黄黎明;王建芳;吴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治疗前与治疗中后期的治疗计划CT的比较确定接受调强放疗鼻咽癌患者的体位偏差及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比较前后两次CT扫描间脊突、鼻中隔、茎突尖、枢椎齿状突、第四五颈椎间隙的位置相对于等中心位置变化情形,把治疗前设计的计划移植到后一个CT上,计算并比较靶区体积和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结果]各研究点中,左右、前后和头脚方向的偏差大于3mm的分别有10%、25%和60%,下颈部位各个方向的偏差明显大于头部;鼻咽原发灶和阳性淋巴结的低剂量下降大为4.0Gy和12.6Gy;CTV1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的低剂量下降大为1.4Gv和4.9Gv;脊髓和视神经的高剂量大增加5.5Gy和6.5Gv,脑干D5大增加4.2Gy,垂体D10大增加为25.1Gy,腮腺D50大增加为17.7Gy.[结论]治疗后期鼻咽癌患者体位尤其是下颈部的偏差比较大,会给靶区尤其是正常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者:翟振宇;汪琪;蒋明华;黄生富;卞秀华;陈正章;朱向帜;王静;何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单纯外照射放疗与外照射加腔内联合放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453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外照射组297例,联合照射组156例;单纯外照射组采用低熔点铅挡块不规则野照射,常规照射,常规分割,总剂量为66~74Gy;联合照射组采用同样的外照射方法,总剂给予58~62Gy,并给予15~20Gy腔内近距离放疗.[结果]单纯外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的5年鼻咽局控率分别为Ⅰ期92.86%、96.43%(P=0.35),Ⅱ期89.02%、94.53%(P=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8.10%、92.86%(P=0.27),Ⅱ期81.18%、90.63%(P=0.03).口干和张口困难的毒副反应联合照射组比单纯外照射组轻.[结论]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常规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相对单纯常规放疗有较好的疗效,并可减轻毒副反应.
作者:曹新平;叶伟军;任玉峰;卢泰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否提高早期鼻咽癌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及降低放射后遗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前瞻性地对51例仞治早期鼻咽癌患者(UICC 97分期)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按UICC 97分期、T分期、N分期以及病理、性别、年龄和治疗开始时间配对方法选取51例进行二维常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以及急性和晚期放射反应.[结果]三维组和二维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3%和94.7%(P=0.986)、无转移生存率94.5%和96.2%(P=0.594)、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95.3%和97.2%(P=0.593).放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皮肤、黏膜、唾液腺及耳急性放射反应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维组口干、张口用难及听力下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要明显低于二维组,而记忆力下降和颅神经损伤及其他晚期放射反应方面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治早期鼻咽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够在不降低疗效的情况下减少唾液腺、颞颌关节和听力的晚期放射损伤.
作者:叶玲;罗伟;何智纯;刘晓清;孙颖;刘孟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6年6月 15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同步组,n=82)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n=71).同步组化疗方案为泰素25mg/m2,或顺铂30mg/m2,共6~8周.两组放疗方案相同,放疗技术采用常规或IMRT,原发肿瘤和阳性淋巴结总剂量为70~76Gy.[结果]治疗结束时,同步组的淋巴结CR率稍高于单放组(52.0%vs.48.5%,P=0.058).2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复发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率同步组为93.5%、83.3%、96.3%和86.7%,单放组为87.3%、76.2%、95.3%和80.4%,差异均无显著性.在Ⅲ期患者中,同步组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6.9%,显著高于单放组的78.9%(P=0.034).[结论]同步放化疗降低了Ⅲ期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率,提高无瘤生存率,远期结果等待进一步随访.
作者:黄晓东;易俊林;高黎;徐国镇;李素艳;罗京伟;蔡伟明;肖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顺铂每周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有效率、生存率和毒副反应.[方法]67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32例和单纯放疗组35例.同步放化疗组每周同步应用顺铂(DDP)40mg.两组病人放疗方法一致,均常规放疗,鼻咽部剂量为70Gy/7周,颈淋巴结剂量为56~70Gy/5.5~7周.[结果]同步放化组CR率为84.4%,而单放组为57.1%(P<0.05).同步放化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单放组,但对症处理后患者均可耐受.同步放化组和单放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1.4%、77.1%和87.1%、60.4%,两组比较芹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每周方案同步放化疗能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有效率和生存率,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作者:赵于飞;张红雁;程勇;张洪波;李广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16基因缺失在鼻咽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重PCR分析法,对157例鼻咽癌标本p16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16基因第2外显子的缺失率为35.0%(55/157).p16基因第2外显子的缺失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性别、年龄无显著性相关.但生存期<3年者的p16基因第2外显子的缺失率高于生存期3年者(69.57%vs.29.10%,χ2=14.12,P=0.000).[结论]p16基因第2外显子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作者:何侠;宋丹;陈森清;李金田;郑必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2~2008年在本院确诊为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38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颈淋巴结复发以Ⅱ区常见,约74%(28/38),多区复发约63%(24/38).86%(25/29)为原部位复发.复发淋巴结以形态不规则且边缘不清楚及包膜外侵犯多见,在MRI-STIR序列上病变以中等及低信号多见.DWI以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多见,实性区的平均ADC值为0.79×10-3mm2/s,坏死区为2.08×10-3mm2/s.[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MRI表现不典型.结合MRI弥散加权成像(DWI)、PET/CT等多种影像检查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黄生富;张兰芳;何侠;郭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鼻咽癌(NPC)病人的咀嚼肌一旦失神经支配(DMM)就会存MRI上呈T2延长(高信号),静脉造影后明显增强,还可有肌肉萎缩和脂肪性变.DMM的出现,强烈提示下颌神经(V3)有NPC浸润,故应努力搜寻.除非在V3径路上包括卵圆孔,三叉神经池(即Meckel氏小腔),或海绵窦无新的、日渐增大的NPC累及灶,才可对放疗过的病人考虑为V3放射损伤所致.NPC如果向侧方扩展侵入DMM,则该被侵的DMM的MRI信号即转变成为NPC的信号.
作者:魏宝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治疗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21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Cox模型分析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生存率间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21%、74.77%和67.07%.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显著性的预后因素.[结论]临床分期是影响鼻咽癌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汪浩;孔令玲;张明霞;谢晋医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