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学生的状况分析、全英语教学方法指导思想的确立、教学过程的准备和实施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留学生药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毛淑梅;李承德;康白;史立宏;房春燕;赵廷坤;王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医学教学质量是医学院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本.医学教学质量监控是医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有效保障.在教学监控体系建设中,完善社会及教学条件的监控和保障体系,重点加强教学过程监控,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韩子强;赵晓辉;赵颖;徐惠;侯会美;李洪栋;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培养康复专业人才是发展我国康复医学的当务之急.加强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是提高康复治疗水平、培养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重点介绍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
作者:何静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分析湘南学院成人教育临床医学教学计划中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学生参加科研的情况、参与科研的意愿和影响学生开展科研的因素,采用改进课程设置、成立科研小组、安排系列讲座、导师制等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系统地接受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科研创新型医学人才.
作者:王岐本;黄庆红;邝满元;蒙艳斌;曹秋生;谢应桂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在病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从突出学生主体、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入手,强化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更要注重病理学实践训练.
作者:徐爱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在对承德医学院近10年的双语教学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师资培养、教材选择、对学生的要求及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作者:王瑞婷;梅爱敏;左彦珍;关丽华;李宝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留学生教育已在国内高等医药院校广泛开展,文章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大连医科大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付元山;王钦英;陈要武;马晓凯;王滨;李琦;韩记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了适应我国医学发展国际化的趋势,各医学院校积极进行医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病理学是一门基础性、桥梁性的医学课程,对病理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在备课、课堂授课、开发病理学网络资源及开放式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对病理学与基础、临床多学科有机整合的开放式双语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作者:刘淑慧;苏敏;田东萍;李澈;张伟山;杨棉华;罗敏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在手术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03级护理本科实习生带教中实施PBL教学.在教学中,老师或学生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通过实习或查找文献找出答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结果:PBL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临床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论: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朱映霞;罗桂元;李美清;马育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对中美住院医师的主要培养模式进行比较,认为美国对医师的培养提倡终身继续医学教育;国内的住院医师培养虽已初步与国际接轨,但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尚待完善.
作者:杨玉萍;王平;刘漉;沈进;黄洁;唐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在诊断学见习教学中,运用模拟情景教学方法教学.学生及教师评价其教学效果,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结果显示模拟情景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
作者:刘玉华;蒋文功;陈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语言使用策略,是医学研究论文篇章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正确使用和掌握模糊限制语可提高论文的撰写和编辑质量.文章以10篇选自国际知名医学期刊研究性论文为语料,对模糊限制语在其中不同部分出现的频率,表现形式和功能作用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医学论文的撰写和编辑有所启示.
作者:丁茂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在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中实施改良示教法,以期改进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选择华中科技大学2005级本科临床专业某小班32人为实验组,在传统分系统全程示教法基础上,结合体格检查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示教;以华中科技大学2004级临床专业七年制全班102人为对照组,按传统示教法示教.两组分别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后进行体格检查操作考试,对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在体格检查操作考试中总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P<0.001),并且在对重点难点的掌握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改良示教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体格检查.
作者:周仑;张胜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了把七年制医学生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华西临床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在对2002级七年制病理学教学中,采取了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的教学方式,较早地训练了学生检索文献、阅读文献、理解及评价文献等方面的能力.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若稍加改进,可在今后的七年制病理学教学中推广.
作者:姜勇;张芸;谭永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满足高职英语学习者的个体需求,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素质,许多高校尝试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探讨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和分层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法及存在困难.
作者:谢咏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教学中可行性.方法:在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临床医学1、2班儿科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PBL教学法、病例讨论式教学法、相互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法.结果: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相结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季芙红;索生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运用系统论观点,阐述了三军联勤军事医学人才培养中的整体涌现性;基于整体涌现原理分析了现行军事医学人才培养系统整体结构中存在的WPi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罗长坤;张守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阐述信息化教学的内涵,构建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具体分析了信息化教学对于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探索了其在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积极意义.
作者:方国恩;刘斌;谢长勇;孙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国要从医学教育大国向医学教育强国迈进,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是核心.附属医院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医学教育质量,也关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都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院教学能力建设,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这是校院双方的共同需要和共同责任.
作者:刘利排;曾晓荣;李以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基于全新的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构建教学质量的多层次、全方位监控及多环节、多渠道评价体系的工作要点和该体系的模式.
作者:穆敬雯;国伦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文章以高校体制改革、规模扩张、功能扩展的发展趋势为着眼点,结合工作实践,对目前高校管理队伍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遵循高校管理工作的规律,深入研究分析高校管理队伍中存在的组织学习力和执行力问题,以及对行政管理效率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内涵与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提升高校行政组织学习力的策略与途径,为领导决策和高校管理队伍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何晓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从人才工作现状分析入手,剖析目前党管人才工作的困境,提出这项新工作实现的途径.
作者:金敏;马春波;刘莉;钟永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引发诚信危机.探求考试作弊现象、分析成因,并结合大学生青年期统合危机阶段的心理特点,寻求防范考试作弊的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健康成才.
作者:运怀英;崔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考务管理对保证考试质量的重要性毋庸王疑.科学完善的考务管理能提供标准化的考试环境,客观、有效、可靠地评价应试者的真实水平和工作效率.从我国医师资格考试的现状出发,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医师资格考试考务管理模式构架,强调考务管理中的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及评价体系的内涵建设是构建模式的核心,此模式的构建对我国医学考试考务管理模式的建立具有现实的和积极的作用.
作者:卢捷湘;李红玉;殷朝阳;薛志敏;朱晒红;王晓晟;梁丽;蒋少艾;金龙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五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实践,给了本科医学教育教学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启示.文章结合120余所参评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独立存在的中医药大学和医学院)现状和评估结果分析,本轮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回顾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从评估的方法与技术的角度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杨昆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医学类资格认证考试在规范医疗行业管理、提高医疗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简要介绍目前医学类资格认证考试在内容设计方面常用的方法,并提出对我国医学类资格认证考试内容设计方面的思考.
作者:何佳;何惧;安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探讨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包括评估患者的能力、评估护生制定教育计划的能力及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从中提出相应对策.针对如何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措施,提高护生自信心,督促巩田基础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发挥主动性,作好示教、模拟情景训练,培养学生医志沟通能力、素和力,寻找护理专业合理培养模式.促使其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作者:平长明;方学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适时推出,不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也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皖南医学院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对精品课程网络化建设的必要性、网络精品课程软、硬件建设和网络精品课程在皖南医学院运行取得的成效作一论述.
作者:李朝品;董群;胡荣华;徐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当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疚病谱的改变,对医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卫生服务发展趋势对医生执业的要求、医学伦理的要求以及我国医学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缺陷这三方面,深入分析在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见习实习中开设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必修课的必要性、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途径.并指出应当在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中持续开设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必修课,并在教学和考核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促进人文精神在医学生医学实践中的渗透.
作者:蒋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BL双语教学在七年制医学生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04级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系药理学教学中,将237名学生随机分成PBL教学组(65人)和LBL教学组(172人)进行教学.结果:两个教学组在考试总成绩和PBL试题上得分虽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是调查问卷显示PBL双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很大作用.结论:PBL双语教学是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较好教学模式之一.
作者:王崴;魏敏杰;刘明妍;何苗;吴慧哲;宋志国;孙宝志;于晓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在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中开展CPR急救技能教学的方法.方法:参加cPR急救技能培训的非临床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共26人,先进行培训前调查,再进行理论教学及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上进行初级CPR实践操作,随后再次进行调查比较.结果: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急救知识缺乏,但通过培训学生CPR和急救知识知晓情况显著改善,并能掌握一定的CPR急救技能.结论:在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中开展CPR急救技能教学有一定的可行性,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蒋建平;郑鸣之;朱宁;王尚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医院从1998-2007年期间急诊、住院收治病例中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医院1998-2007年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死因根据ICD-10分类.结果:10年间因意外伤害死亡309例,病死率为50.59(1/10万),居医院10年间所有痰病死因顺位第3位;意外伤害死亡顺位: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刀刺死、淹死、触电、吸毒.意外伤害死亡男女性别比为2.22:1.意外伤害死亡高发年龄段为30-59岁年龄组.结论:意外伤害死亡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作好意外伤害死亡的防控工作,是当前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工作重点之一,而且是涉及多个科学领域的工作.
作者:袁晓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2007年1月,在浙江省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经三维适形放疗的45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较好,总有效率为88.9%,全部45例AFP检查均下降,1年生存率为66.7%,2年生存率为46.7%.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陈明聪;吴海波;郭亚枫;蒋先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正常对照(NC)组hs-CRP浓度.结果:AMI组(12.42±2.66mg/L)、AP组(6.57±1.49mg/L)分别与NC组(2.00±1.25mg/L)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AMI组和AP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血清hs-CRP水平对ACS有一定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
作者:何黎平;徐晓红;郎军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阴性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定位方法.方法:对88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采用静脉尿路造影(IVU)辅助定位后行ESWL治疗,碎石前B超或CT检查证实结石存在.结果:本组病例经1-2次ESWL治疗后,结石完全排出,B超及IVU检查梗阻消失.结论:输尿管阴性结石因X线不显影,B超有时不能探及结石或因病人肥胖定位不准确,而IVU辅助定位行ESWL治疗,是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徐慧英;王卫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学分制管理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学分制可以使人才培养更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确立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利于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化发展.以学分制改革为核心,撂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医学院校中尚属新的尝试,所构建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培养途径等,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有参考价值.
作者:李连宏;李志红;杨宏爱;李琦;黄敏;唐建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通过剖析医学教育规律、对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国际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五年制医学教育目前应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主体;对长学制医学教育应进行规模控制,且延长的时间要着力于通识教育以及具有前瞻性推动作用的新知识、新技术,以促进人才发展潜力的养成;三年制医学教育局限性很多,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性设置,在医学教育毕业生已经供过于求的今天,应该逐渐淡出.
作者:王卫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结合专科医院学科特色,实行点与面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注重高端人才和基础人才的培养,在医院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梯队日趋合理,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结合西藏学生实际开展学风建设,必须把学风建设融入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应当从西藏高等教育现状出发,在培养更多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上下功夫,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服务,为建设小康西藏、和谐西藏、平安西藏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刘忠;张莉;罗布次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了解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现状、揭示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索解决办法,对某三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517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医务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务人员普遍认为医疗制度的合理性、政府作为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对医德医风的影响极大.医德医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医疗环境和长效机制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
作者:迟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完善的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西方发达国家实施了几十年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我国正在拟定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对加拿大进行为期半年的考察的基础上,分析该国社会福利制度和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指出其中的弊端、未来的改进方向以及对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借鉴之处.
作者:王阅春;陈建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院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和专业、层次的多样化,临床实习医院的教学和管理压力增大,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出现了诸多问题,很难达到学校所期望的标准.通过对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四个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医学生内科实习结束后的临床带教质量的问卷调查,从医学生方面评价影响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因素,探讨提高不同层次、专业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
作者:晏春根;马乐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现代化的临床实习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是实现医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在分析现代化临床实习教学管理体系内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实习教学质量管理的原则、实习教学管理体系的设计等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提出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完全网络化的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平台,从而实现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的实时化、网络化和现代化.
作者:许冬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文章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心电信号计算机诊断的研究性实验课题.分析该课题的实验方案,并分模块进行实验系统设计和计算机仿真.认为该实验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验需求,极大地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得到训练.
作者:罗蔚华;李方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实现护理实验教学中的伦理渗透,教师要以完善人格呈现影响学生职业伦理意识的养成.从人性化角度规范护理实验环境、仪器用物和实验要求,是实验教学伦理渗透的基础.以人为中心设计护理技能操作流程,是实验教学伦理渗透的核心.实验结束后的人文关怀,是实验教学伦理渗透的重要补充.
作者:郭文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要途径,也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是医学生接触临床时间晚,就业和考研影响临床实习,医疗市场的现状,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的影响,以及加上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医学生出现了重仪器、轻临床的倾向.医学生往往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应付毕业前考试,而忽视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严重影响临床实习环节,医学毕业生的质量堪忧.通过分析法国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方法,结合我国临床医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就我国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缺陷与对策作一探计.
作者:艾力曼·马合木提;赵静;珠勒皮亚·司马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实验资源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直接制约和影响着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和护理人才培养.实验室对培养实践和技术应用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实验室管理,增强实验资源活力,推进优质实验资源为培养护理人才服务.
作者:沈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采用合作性学习的授课方式开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通过理论、实验成绩和对合作性学习的评价显示,合作性学习组的理论、实验考试成绩显著优于传统授课组.合作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促进整体护理思维的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团队精神.
作者:李胜玲;米藏智;赵文燕;扬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