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慧;苏敏;田东萍;李澈;张伟山;杨棉华;罗敏洁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教学中可行性.方法:在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临床医学1、2班儿科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PBL教学法、病例讨论式教学法、相互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法.结果: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相结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季芙红;索生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了适应我国医学发展国际化的趋势,各医学院校积极进行医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病理学是一门基础性、桥梁性的医学课程,对病理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在备课、课堂授课、开发病理学网络资源及开放式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对病理学与基础、临床多学科有机整合的开放式双语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作者:刘淑慧;苏敏;田东萍;李澈;张伟山;杨棉华;罗敏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在病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从突出学生主体、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入手,强化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更要注重病理学实践训练.
作者:徐爱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培养康复专业人才是发展我国康复医学的当务之急.加强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是提高康复治疗水平、培养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重点介绍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
作者:何静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要途径,也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是医学生接触临床时间晚,就业和考研影响临床实习,医疗市场的现状,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的影响,以及加上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医学生出现了重仪器、轻临床的倾向.医学生往往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应付毕业前考试,而忽视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严重影响临床实习环节,医学毕业生的质量堪忧.通过分析法国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方法,结合我国临床医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就我国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缺陷与对策作一探计.
作者:艾力曼·马合木提;赵静;珠勒皮亚·司马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BL双语教学在七年制医学生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04级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系药理学教学中,将237名学生随机分成PBL教学组(65人)和LBL教学组(172人)进行教学.结果:两个教学组在考试总成绩和PBL试题上得分虽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是调查问卷显示PBL双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很大作用.结论:PBL双语教学是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较好教学模式之一.
作者:王崴;魏敏杰;刘明妍;何苗;吴慧哲;宋志国;孙宝志;于晓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文章以高校体制改革、规模扩张、功能扩展的发展趋势为着眼点,结合工作实践,对目前高校管理队伍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遵循高校管理工作的规律,深入研究分析高校管理队伍中存在的组织学习力和执行力问题,以及对行政管理效率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内涵与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提升高校行政组织学习力的策略与途径,为领导决策和高校管理队伍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何晓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在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中实施改良示教法,以期改进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选择华中科技大学2005级本科临床专业某小班32人为实验组,在传统分系统全程示教法基础上,结合体格检查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示教;以华中科技大学2004级临床专业七年制全班102人为对照组,按传统示教法示教.两组分别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后进行体格检查操作考试,对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在体格检查操作考试中总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P<0.001),并且在对重点难点的掌握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改良示教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体格检查.
作者:周仑;张胜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结合专科医院学科特色,实行点与面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注重高端人才和基础人才的培养,在医院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梯队日趋合理,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在诊断学见习教学中,运用模拟情景教学方法教学.学生及教师评价其教学效果,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结果显示模拟情景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
作者:刘玉华;蒋文功;陈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在对承德医学院近10年的双语教学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师资培养、教材选择、对学生的要求及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作者:王瑞婷;梅爱敏;左彦珍;关丽华;李宝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在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中开展CPR急救技能教学的方法.方法:参加cPR急救技能培训的非临床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共26人,先进行培训前调查,再进行理论教学及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上进行初级CPR实践操作,随后再次进行调查比较.结果: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急救知识缺乏,但通过培训学生CPR和急救知识知晓情况显著改善,并能掌握一定的CPR急救技能.结论:在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中开展CPR急救技能教学有一定的可行性,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蒋建平;郑鸣之;朱宁;王尚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满足高职英语学习者的个体需求,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素质,许多高校尝试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探讨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和分层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法及存在困难.
作者:谢咏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完善的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西方发达国家实施了几十年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我国正在拟定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对加拿大进行为期半年的考察的基础上,分析该国社会福利制度和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指出其中的弊端、未来的改进方向以及对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借鉴之处.
作者:王阅春;陈建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留学生教育已在国内高等医药院校广泛开展,文章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大连医科大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付元山;王钦英;陈要武;马晓凯;王滨;李琦;韩记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医院从1998-2007年期间急诊、住院收治病例中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医院1998-2007年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死因根据ICD-10分类.结果:10年间因意外伤害死亡309例,病死率为50.59(1/10万),居医院10年间所有痰病死因顺位第3位;意外伤害死亡顺位: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刀刺死、淹死、触电、吸毒.意外伤害死亡男女性别比为2.22:1.意外伤害死亡高发年龄段为30-59岁年龄组.结论:意外伤害死亡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作好意外伤害死亡的防控工作,是当前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工作重点之一,而且是涉及多个科学领域的工作.
作者:袁晓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阴性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定位方法.方法:对88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采用静脉尿路造影(IVU)辅助定位后行ESWL治疗,碎石前B超或CT检查证实结石存在.结果:本组病例经1-2次ESWL治疗后,结石完全排出,B超及IVU检查梗阻消失.结论:输尿管阴性结石因X线不显影,B超有时不能探及结石或因病人肥胖定位不准确,而IVU辅助定位行ESWL治疗,是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徐慧英;王卫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从留学生的状况分析、全英语教学方法指导思想的确立、教学过程的准备和实施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留学生药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毛淑梅;李承德;康白;史立宏;房春燕;赵廷坤;王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当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疚病谱的改变,对医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卫生服务发展趋势对医生执业的要求、医学伦理的要求以及我国医学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缺陷这三方面,深入分析在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见习实习中开设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必修课的必要性、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途径.并指出应当在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中持续开设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必修课,并在教学和考核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促进人文精神在医学生医学实践中的渗透.
作者:蒋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正常对照(NC)组hs-CRP浓度.结果:AMI组(12.42±2.66mg/L)、AP组(6.57±1.49mg/L)分别与NC组(2.00±1.25mg/L)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AMI组和AP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血清hs-CRP水平对ACS有一定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
作者:何黎平;徐晓红;郎军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