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同锻炼强度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锻炼方法上的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和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对138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采用RPE 7~14的锻炼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总均分、≥3因子人数和阳性项目数明显低于不锻炼者,其中RPE 11~14的锻炼心理效果更突出;RPE 15~19锻炼者的SCL-90各项心理指标与不锻炼者没有区别.结论采用RPE 7~14的锻炼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其中RPE 11~14时的锻炼心理健康效应更理想.
作者:方敏;江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父母职业对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部分高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南省大部分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好的和比较好的;15.13%的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结论父母职业不同对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教师和家长应正确地对高师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作者:王小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私立学校学生的智力发展特征,为改革教育和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从某私立学校小学三年级~初中三年级每年级选取5个班共111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普通中小学选取的852名学生为对照,用<瑞文测验联合型>进行智力测验.结果私立学校学生家长文化程度较低,职业以个体经营为主,虽然两组学生总体上智力水平及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但排除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后,私立学校学生智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私立学校与普通学校学生智力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张迎修;孙大永;于厚贤;马春城;郑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早期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尽早给予帮助,以便他们能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健康成长.笔者对安徽理工大学(原淮南工业学院)2000级新生进行了全面的人格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武有水;盛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西隆安县(贫困地区)初中生个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广西隆安县某镇初级中学壮族学生共786名,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评定个性特征.结果个性偏常情况为34.5%.个性特征对学习方面(包括动机、学习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对个性发展也起一定的作用.厌学和学习接受能力差的男生情绪较倔强、不稳定,性格较内向;厌学和学习接受能力差的女生情绪也不稳定.结论应重视初中学生心理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初中学生健康人格.
作者:李致忠;冯忠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及第2个心理断乳期.由于进入大学的转折,给新生带来的压力可能超过其自身已具备的经验与技能,又是心理障碍出现的高峰期,个体对这一重要转折的适应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当前的心理活动和学习效果,而且会影响他们成年期人格的发展.因此,从生源的角度探讨个体在进入大学的转折期中的特点、问题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尤具重要价值.为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工作,并为构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我们对雁北师院2000级新生心理健康的个体差异进行初探.
作者:肖海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中考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自编学习状态问卷对203名参加中考学生进行测评.结果高症状组对志愿满意度、中考信心、潜力发挥、学习自觉性、学习兴趣和对学习现状的满意度评分较低症状组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掩饰度评分高于低症状组(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及社会支持状况在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考时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状态相关联,心理健康状况较低学生过多动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及存在防御行为的掩饰性.
作者:刘立群;冯怡;张燕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中学初二年级两个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干预,另两个平行班作为对照班,比较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评分上的差异.结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后干预班和对照班在MHT3项内容量表上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后男生在对人焦虑量表上评分变化明显,而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量表上变化明显.结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李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双生子行为影响及相互作用的特点.方法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对87对同性别同卵和异卵双生子进行行为、社会能力及家庭背景状况调查.结果行为问题遗传度为0.479.男生活动情况、社交情况遗传度分别为0.478、0.437,学校情况为0.805;女生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分别为0.719、0.889和0.966.在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MZ(同卵双生子)中,家庭关系不和睦、经济收入少、早期由别人抚养、早期教育方式不良以及父亲的吸烟、饮酒等不利环境因素易使孩子出现不良行为表现,社会适应能力低.结论儿童行为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但环境因素大于遗传因素.男女生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在进行儿童行为的研究中应考虑到性别因素的干扰.
作者:甄宏;季成叶;王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几年,医学院中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掌握医学新生的人格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咨询和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1].
作者:盛红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情绪问题以情绪不稳、焦虑、抑郁不安、适应困难为表现,且常伴随躯体症状,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和学习,为了解中学生情绪问题的发生现状及相关因素,我们对郑州市114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吴敏;施学忠;吴滨;安文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关系.方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地区409名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PSQI总分为5.89±2.32,有19.1%的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SCL-90各因子与PSQI总分及大多数成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广州地区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其他地区大学生略差,睡眠习惯和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玲;叶明志;温盛霖;王湘兰;陶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引言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LD)儿童其实早已存在,但半个世纪前并未引起教育和医学界的特别关注.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关注点逐渐由重症儿童转向轻症或亚临床症状儿童,教育领域亦十分关注这类儿童.从而学习障碍之概念及其定义也发生了改变.医学界的诊断名称主要有美国精神疾病统计分析手册(DSM-Ⅲ-R)和DSM-Ⅳ所提阅读障碍(reading disorder)、计算障碍(mathematics disorder)、书写障碍(disorder of written expression)、不能特定的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等特殊学习技能障碍.而心理和教育领域主要用学习障碍(LD)一称,其历史更久远些.发育行为学认为,儿童自出生对刺激发生反应起便进入非言语能力的学习,这种能力是进一步学习语言和适应环境的基础.因而,就阅读、书写和计算等特殊学习技能发生困难而言,非言语学习过程的发展不得不受到关注.这是因为,它是治疗特殊学习技能障碍,尤其是实施治疗教育的基本前提.
作者:森永良子;静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一年级医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的可行性.方法 1998年9~10月,在某医科大学整群抽样选取220人为干预组,219人为内对照组;在另一所医学大学抽取210人为外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通过教育前后2次问卷进行近期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内对照组、外对照组教育前艾滋病知识均分分别为13.7、13.8、14.0,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教育干预后,3组知识均分分别为19.1、14.3、14.3,干预组各题答对率均有明显提高,大提高幅度达55.4%,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内、外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一年级医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是可行而有效的.
作者:钮文异;孙昕(雨英);吕姿之;R.V.Short;高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吸烟对人体危害和带来的经济损失,已是公认的且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外烟民人数呈下降趋势,而我国的烟民人数呈上升趋势[1].近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大约有75万烟民丧生[2].医学生将来肩负预防保健、促进健康、救死扶伤之重任,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病人乃至健康人群.为了解医学生吸烟的现状,笔者于2000年10~12月对皖南医学院大学生进行了1次横断面调查.
作者:芮光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Internet作为一种传媒手段,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显示其无与伦比的作用.Internet的资源信息多的当数科技信息资源.有关学生健康教育的资讯也很多,从Internet获取各类健康教育信息是一个很好的、非常适用的方法.目前,有关学生健康教育的资讯主要为国外资源,多数为英文.国外对健康教育向来重视,本文将就目前因特网上有关大学生健康教育资讯作一介绍.
作者:曾荣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中生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电子游戏机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大城市城区8所中学共4768名高中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24.6%的高中生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电子游戏机(男生为26.5%,女生为22.3%).其主要地点是社会上经营性的电脑游戏和电子游戏机场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生沉迷于电脑游戏、电子游戏机行为与下列因素有关:父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未反对学生玩电脑游戏,父母亲也玩电脑游戏,学生每月零花钱大于100元,不良的家教方式,双亲关系紧张,父母与学生关系不够融洽等家庭因素;课外活动单调,有要好同学伙伴沉迷于电脑游戏等学校环境因素.结论社会、家庭和学校需共同合作,以预防为主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高中生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电子游戏机行为的发生.
作者:杨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深圳市南山区在2000年6~8月举行了1次大型艾滋病防治知识展览,现将这次健康教育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珊荣;李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干预措施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合肥4所大学学生4529名进行伤害调查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大学生伤害的年发生率为52.62%,前5位伤害发生率依次为:碰擦伤(24.62%)、跌伤(16.78%)、刀或锐器刺伤(12.48%)、骨头或鱼刺等卡喉伤(11.70%)和烧烫伤(7.99%).伤害的发生与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科别、家庭人均收入、与亲属共同生活情况等有密切关系.但与家庭住址、是否独生子女无明显关系.结论预防大学生伤害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学生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宋玉梅;陈道俊;尹婧;张会;叶冬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皖南地区5所中学的初、高中5个年级共38个班2135名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伤害的年发生率为67.03%,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生;男生的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伤(39.02%)、碰伤(37.00%)、交通伤(30.02%)、刀割伤(24.22%)、烧烫伤(20.98%).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和学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运动、骑车、玩耍及走路;发生形式以自伤为主,其次为他伤.且伤害发生率与其父母文化程度及是否独生子女有密切关系.结论应针对伤害的特点和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中学生伤害的发生.
作者:姚应水;叶冬青;王金权;文育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国产乙肝基因重组疫苗对烹饪专业大学生的免疫效果.方法应用两批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和一批国产血源疫苗,采用0、1、6月免疫程序,对466名烹饪专业大学生进行4年免疫效果对照观察.以酶联免疫(ELISA)试验检测观察对象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完成3针免疫后1年和2年,国产酵母重组疫苗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4.00%和48.39%,均显著低于血源疫苗组阳性率77.78%、70.97%(χ2=4.22,P<0.05;χ2=4.28,P<0.05).结论国产乙肝基因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好,但免疫效果较血源疫苗差.在大力推广使用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的同时,尚需继续追踪观察其具体免疫保护效果.
作者:张智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解聊城市大、中学生常见病患病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96~2000年间对监测点校入学新生进行的常见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树玲;姜健康;谢延英;闫青芳;郭秀伟;张泽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分析研究集居儿童意外伤害的特点及发生规律,可为托幼机构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降低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保护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作出贡献.现将浙江大学幼教中心1996~1999学年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汤雪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001年4月2日至4月8日,勐海县格朗和乡中学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共发病41例,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和病原学检验,证实是一起因该校水井被粪便污染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水型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忠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一切新生事物都有着好奇与涉险的冲动,另一方面具有渴望独立和潜在叛逆的双重性格.Internet(因特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中学生上网虽然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见识,但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姜泽春;邹远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000年11月5日至12月9日,灵山县某中学相继发生了40例甲型肝炎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认为一起因井水受污染而引起的水型甲型肝炎暴发流行.
作者:何志成;杨升明;黄成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合肥工业大学1997~2000年大学生军训发生的外伤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新生军训外伤发生率达16.50%.军训外伤与身体素质、训练场地条件、训练时间和强度、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
作者:李华明;杨卉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分析中学生意外伤害产生的原因,可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尽可能控制和降低我市中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率,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陈松平;沈惠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掌握近20年来高校学生辍学原因的变化轨迹,为教学改革及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对1981~2000年云南财贸学院的在校学生作前后10年辍学原因比较.结果 20年间总辍学率5.54‰,男生6.84‰高于女生4.21‰(P<0.05);因病辍学的构成比由前10年的82%降至61%,非健康原因辍学则从18%上升到39%.造成辍学的疾病依次为传染病和精神-心身病,学习及行为问题是非健康原因辍学的主要原因.结论传染病的防治仍将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有关学习和行为问题及精神-心身疾病的心理卫生服务,将成为教育和学校健康促进不断拓展的内容.
作者:张河川;郭思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学校学生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较多,云南省1997~200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276起,中毒8560人,死亡131人.学校食物中毒与同期相比占中毒起数的13.77%,占中毒总人数的26.87%.因此对学校食物中毒致病因素分析有重要意义.笔者对云南省4年中发生的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安丽珍;任坚;龚春华;胡太芬;赵世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欧洲及我国大样本调查资料显示,足病的患病率相当高,且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1,2].提示人们对于足病要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然而,长期以来医生和患者对足病缺乏了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我院在门诊工作中对大学生就诊患者的足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大学生足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季淑玲;黄西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胜利油田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对1987、1993和2001年胜利油田所属8所中小学校学生健康体检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分析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结果 2001年胜利油田学生的营养不良率为20.46%,肥胖率为18.59%,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同1987年相比,学生的营养不良率有所下降,尤其以小学生为明显;肥胖率增加了1.9倍.小学生的肥胖率逐年增加的趋势大于中学生.学生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结论胜利油田学生营养不良率有下降趋势,而肥胖率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营养不良与肥胖尤其是低龄学童的肥胖应为学生常见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方岱山;鲁京浦;吴新颖;姜文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营养性贫血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病之一,可使发育受阻、体力下降以及学习能力降低.为了解宁海县中学生贫血患病情况,笔者于1999年10~11月,对该县城区4所5383名普通中学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含量检测,旨在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贫血防治、改善和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质.
作者:洪因之;张学鞭;叶在来;周德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变化.方法对该区1993~2000年8年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中小学生8年间营养不良率平均为3.16%,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92.31%),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肥胖率平均为10.91%,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生中、重度及轻度营养不良率均显著低于女生(χ2分别为58.49、269.47,P值均小于0.005);超重及肥胖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χ2分别为87.67、472.18,P值均小于0.005).学生营养不良率高峰出现在小学高年级及初中低年级,而肥胖率高峰出现在高中阶段.结论深圳市福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蒋立新;王秀萍;田华伟;梁红英;张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营养性贫血是少年儿童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严重影响少年儿童体格和智力的发育.为了解我局城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及变化情况,以便于指导今后贫血防治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我们于1989年和1998年进行3次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姝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以白族(占31.80%)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为了解大理州小学生碘营养水平的现状,以便为预防碘缺乏引起的疾病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于1998年底在全州12个县(市)进行了小学生碘营养水平的现状调查.
作者:段炳华;叶桦;杨林;陈白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准确地了解学龄期儿童营养状况变化规律及各种影响因素,对发挥儿童生长潜力,提高民族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采用纵剖面调查法对奈曼旗城镇某小学7~12岁学龄期儿童进行了6年(1995年6月~2000年6月)追踪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孟宪臣;郭建华;杜宏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危害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重视,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的基础[1].为了解开远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现根据1997年学生体检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李明;李海鹰;李文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解信阳市氵师河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我们于2000年秋季,对2 061名7~18岁在校学生2061名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李云;李晓光;赵海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掌握靖远县中小学生营养现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我们于1999年对靖远县中小学生营养现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伟;李连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阶段,此时营养素的合理供给尤为重要.因此,对学校膳食的营养指导不容忽视.石桥铺小学位于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由于家长生活和工作的高节奏,无法顾及子女午餐,为了解决学生的午餐问题,该校筹建了学生食堂,在市防疫站学校卫生科和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学生营养午餐工作,以保证合理营养和食品卫生.
作者:张云川;施宏伟;黄辛源;司正云;董丽娟;高先炳;龙春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济南市城郊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城郊3~16岁儿童少年及家长各2534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他们的零食、快餐、早餐及饮料食用情况和相关认识.结果 95.5%的儿童少年有吃零食习惯,以水果、冰淇淋、面包及油炸食品为主,有70%以上的儿童少年了解并吃过西式快餐,但对快餐营养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大多数儿童少年每天吃早餐,但早餐营养及质量不高.饮料消费受大众传媒影响消费呈上升趋势.结论济南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应通过有效途径和措施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及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
作者:居建云;徐留臣;刘兵;杨育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解黔南州中专新生营养状况,笔者对黔南州中专新生连续3年的营养状况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祝俊;孙会琼;周玉凤;安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萧山市中小学生20年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7~19岁各年龄组学生进行形态、机能、第二性征等指标测量和调查,并与1980年资料比较.结果2000年男学生身高、体重、胸围比1980年平均增长4.07cm、6.56 kg和3.12 cm,女学生平均增长3.76 cm、5.06 kg和4.31cm;女生月经初潮、男生首次遗精出现年龄提前1~2年.结论萧山市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的指标20年间有显著提高(P<0.01),青春发育期年龄提前.
作者:潘彩珍;寿卫国;郭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解克什克腾旗(以下简称克旗)蒙古族学生19年间生长发育的变化,我们将1981年和2000年全旗蒙古族学生健康检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于国君;于增祥;胡景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青春期女性身高、体重发育与性发育及身高增长的关系.方法 1995年对贵阳市1214名9~17岁女性作性发育评价,用调整的离差5级法评价身高、体重等级,并作1年的身高追踪.结果青春期身高、体重发育水平高的女性个体大多身高突增高峰发生早,性发育及初潮发生也早,有早熟倾向.结论将身高体重发育水平、性发育水平和年龄结合,才能较好地综合判断青春期女性的发育水平、成熟程度和身高增长趋势.女性在9~13岁检查性发育有一定意义.
作者:聂四平;詹键;邓冰;罗虹;王惠群;辛小青;王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掌握铁岭市眼镜卫生质量的动态变化,进一步加强眼镜行业监督管理,现将1999~2001年的铁岭市卫生防疫站常规眼镜卫生质量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曲径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解富阳市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供应情况,对富阳市232所中小学校开展生活饮用水情况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正千;李欢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防止食物中毒在学校发生,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学生集体用餐管理办法》,对成都市43所中学食堂进行监督检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才明;陈庆兰;张诚;童艳萍;刘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几年,湖北省学校发生十几起学生食物中毒、介水疾病及传染病的爆发流行,严重影响到学生身体健康.为了解全省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及学校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情况,整治和提高校园卫生环境,预防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护学生身体健康,湖北省于2000年6~10月组织各地开展了学校卫生监督执法检查.
作者:曾秀林;徐辉;潘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应该成为全社会的责任.而儿童青少年绝大多数为中小学在校学生.因此,中小学校医队伍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卫生保健工作.为此,我们于1999年6~9月对淄博市21所中学,34所小学的校医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敦录;刘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学生时代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搞好膳食营养,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增强疾病抵抗力的保障.
作者:刘玉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高考学生就餐前的危害因素高考学生集中就餐人数多,考生学习生活艰苦,精神紧张,身体虚弱,抵抗力低,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患病.其中较多见的是由于饮食不洁造成的食物中毒事故.
作者:王福绪;庞中全;王穆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国是近视眼大国.一般估计患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10%~40%[1],但因研究方法不同,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报告不一,差距很大.由于至今尚无准确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数字,故无法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与引用,给掌握情况、交流信息、鉴定成果及制订有效防治研究计划,带来很多困难.为改变这一情况,尽可能确切了解我国近视眼的患病率,现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及已见正式发表的文献,集中作一介绍,并就近视眼流行病学研究中有关患病率的一些概念及方法学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王应;汪芳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T)简称反应时,又称为反应潜伏期,是指从接受刺激到机体做出反应动作所需要的时间[1].反应时是评价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是心理生理学实验中普遍采用的心理活动指标之一.反应时作为一种可靠的心理活动指标,可以测定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分析人的感觉、注意、学习与记忆、思维、个性差别等各种心理活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简称WHO-NCTB)就包括有视觉反应时间的测定[2].目前,反应时测定广泛地应用于医学、药学、卫生学、心理学等基础研究和实际工作中.
作者:陈容;汤天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军事课对提高学生思想和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吃苦耐劳品质大有益处.在军训中学生出现的心理上、躯体上的问题,应引起学校卫生工作者重视.
作者:韩方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调查结果显示,医科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比较细致地了解和分析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于2000年3月对宁夏某医学院在校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11年来休学、退学学生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杨若男;张涛;张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大学生563人和同龄青年208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应对方式问卷,分别对两组人员进行评定.结果大学生组SCL-90各因子分除恐惧因子外的其他各项、EPQ的精神质、神经质、SSRS总分、客观支持、应对方式问卷的消极应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大学生组LES的社交及其他问题高于对照组(P<0.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精神质、消极应对、性别、社会支持量表总分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受个性特征及社会因素影响,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作者:路宝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解某小学一年级学生视力变化情况,笔者对1996~2000学年期间小学一年级学生每学年2次的视力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菊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掌握尼勒克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基本情况,进一步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我们于1995~1999年间,对尼勒克县所属的维、汉、哈族6所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了视力低下的动态观察.
作者:肖克来提;斯热克拜;谢豫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效果.方法以菌斑指数(PLI)为指标,于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受试儿童作刷牙前、刷牙后的菌斑染色记数.结果刷牙可以降低口腔中的牙菌斑指数;通过健康教育,使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进一步降低口腔中的牙菌斑指数;切牙的卫生状况和刷牙效果比磨牙好.结论口腔卫生的重点是提高磨牙的刷牙质量,对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需要幼儿园、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德才;于桂莲;邢文茹;胡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简称M3)先天缺失及阻生状况.方法抽取572名全颌曲面体层X线片,年龄6~23岁,均非M3原因而就诊,无正畸治疗及恒牙拔除史.通过阅读X线片,对M3缺失及阻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29名12~23岁青少年中,具有4颗、3颗、2颗、1颗M3者分别占64.57%、13.29%、11.89%、4.66%,M3先天缺失率为18.36%,上颌M3先天缺失多于下颌,男女差异无显著性.在123名所有M3发育均达到或超过8期的青少年中,有69.11%的人至少有1颗M3阻生,M3阻生率为36.82%,下颌M3阻生远多于上颌,男女差异无显著性.M3阻生常见的类型为近中阻生,占59.35%;其次为水平阻生,占25.16%.结论 M3先天缺失率及阻生率都很高,是人类咀嚼器官退化的结果.
作者:续美如;吕冰峰;霍益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和辅助发音,并与儿童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和全身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内容之一.笔者于1997年9月对江西八一保育院幼儿口腔卫生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徐火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牙颌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为了解昆山市中小学生牙颌畸形患病现状,促进学生口腔保健与口腔疾病控制工作,笔者于1999年9~11月对昆山市区及乡村两所小学四~五年级和两所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共1203人,进行了牙颌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错颌畸形按安氏分类和症状分类进行统计,其中深覆牙合、深覆盖Ⅱ以上诊断为错牙合,对复合型错牙合将其分为几种单型错牙合,以单型错牙合之和加以分析.
作者:周爱萍;李荷芬;金延平;俞福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昆明理工大学原每两年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体质检查,鉴于既往教职工疾病检出情况,自1999年改为只对40岁以上教职工体检,笔者就1999年昆明理工大学40岁以上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教职工的保健提出建议.
作者:奚雪梅;周明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知识分子群体的脂肪肝、血脂、血糖的动态变化、相互关系及流行病学意义,为某些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粤西地区两所高等师范院校职工进行脂肪肝检查和血脂、血糖的测定.结果脂肪肝总患病率由1998年的7.78%上升到2000年的13.35%,且男性患病年龄明显提前;脂肪肝患病与血脂、血糖升高显著相关.结论脂肪肝可作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筛选和干预标志.
作者:陈光英;钟林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小学生体格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方法的探讨,可为中小学生保健咨询和学校卫生工作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进一步分析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项目的科学性.方法对2000年及历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研究检测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2000年检测项目与1990年、1995年相比变化不大.一些检测项目代表性不强,不能准确反映学生体质健康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缺少对学生心理因素的检测,影响了调研的准确性.结论继续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检测项目研究,引进心理健康评价项目.
作者:孙再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