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9817
  • 国内刊号:34-1092/R
  • 影响因子:1.42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48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2006年9期文献
  • 重庆市三峡库区初中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库区初中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便为三峡库区初中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初中学生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三峡库区初中生67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级、城乡、是否住校、患慢性疾病情况、是否近视、睡眠情况、锻炼情况、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13种因素与生活质量各维度或大多数维度均有显著性关系.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住校、睡眠情况、锻炼情况和父母亲的教育方式为影响库区初中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而父母的文化程度、患慢性病情况、视力情况及城乡对个别维度有影响.结论 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积极发展经济,提高父母的文化素养是提高库区学生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宏;刘达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杭州市中学生心理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杭州市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7城市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控制吸烟项目组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杭州市9所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相关内容调查.结果 学业对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影响大;女生的心理压力较男生大;母亲心理状态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家庭过分严格的管教方式是男生心理压力形成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充分考虑性别差异以及母亲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黄春萍;项海青;程彬;裘欣;毛一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21名医学专科肥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国内报道,约10%大中专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1].为了解中专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心理保健和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辽源卫生学校257名体重正常学生和21名肥胖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作者:杨慧;刘华锋;宋祥福;李晓琳;刘基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农村学龄前儿童气质特点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气质特征及其与相关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以便为不同气质特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评定儿童的气质类型,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结果 在被调查儿童中,易养型占31.2%,难养型占10.2%,启动缓慢型占8.5%,中间型占50.1%.不同性别儿童气质维度中的活动水平、情绪本质、反映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气质类型儿童身高、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气质维度分布存在性别差异.气质因素在儿童期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作者:魏跃红;王鸣;许信红;肖新才;许明晖;蔡文锋;祝高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学生自我改变期望的心理学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和期望程度,为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自我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对西南师范大学96名大学生进行自我改变情况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可分为身体、个性心理、学习、生活、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自我改变6类,其中学习自我改变期望高,生活自我改变期望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在身体、学习、生活、社会适应自我改变期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大学生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性别、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对个性心理和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存在显著影响.

    作者:李菲菲;刘电芝;刘宝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洛阳市中学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现状

    目的 了解洛阳市中学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河南省洛阳市199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制问卷及<同学关系行为困扰诊断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大多数中学生同学关系良好,但也有7.04%的中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同学关系行为困扰,困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交友方面、异性交往方面、交谈方面及待人接物方面.其中,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注中学生的同学关系,对有困扰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辅导,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环节.

    作者:任远;李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高校师范学生性度取向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高校师范学生的性度取向和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教师的职业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使用BSRI和EPQ对河南某高等师范院校209 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高师生存在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4种性度取向类型,其中未分化者所占比例大(50.2%),双性化者少(8.1%).且双性化特质的高师生表现出较为良好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未分化与男性化、女性化的人格特征无明显好坏之分.结论 高校师范学生的性度取向与人格特征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田学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武汉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与气质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与儿童气质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3~6岁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和中国学龄前儿童气质量表(CPTS)对1 827名3~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型、I-D型及E型儿童中有睡眠障碍者分别为33.67%,32.95%和15.53%;睡眠障碍儿童的节律性、适应性得分及心境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质维度得分与儿童的睡眠时间无相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与气质类型存在密切相关.

    作者:杨少萍;吴汉荣;张斌;涂忆桥;彭安娜;姚顺芳;陈忠;王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南阳市青少年自杀倾向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南阳市青少年自杀倾向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自杀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南阳市16所学校的学生4 241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分别有24.9%,6.8%,1.9%的学生在过去1 a内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试图自杀行为.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学校类别、学习成绩、学习压力、父母是否离异、是否经常受到欺侮、是否常感孤独、是否常失眠等.结论 应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努力,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发生.

    作者:李文梅;张玉超;李雷;李君;武砚斐;郭颖兰;王卓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湛江地区950名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分析

    目的 从心理健康角度评定大学生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了解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为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950名广东省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950名大学生在发生自我不和谐的3个维度之中,有15%的人进入高分组,其中男生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维度上得分为(48.15±8.66)分,显著高于正常值.而男、女生在自我和谐3个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不容乐观.

    作者:左银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慢性肾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病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65例青少年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名)和对照组(33名),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8周心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抑郁量表得分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得分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干预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慢性肾病青少年的抑郁状态.

    作者:汪吉平;李志刚;徐桂霞;骆俊秀;单新莉;李虹;王孝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医科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行为及其依恋模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HIV/AIDS相关行为,并探讨其与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227名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恋爱经历与安全依恋模式得分呈正相关,与恐惧型呈负相关;性经历与恐惧型呈负相关.调查对象对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和感染身份的暴露与安全型正相关,与沉溺型负相关,与恐惧型负相关;高危行为的部分影响因素也与依恋模式相关.结论 依恋模式对医科大学生的HIV/AIDS相关行为有重要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蔡海燕;王德斌;程静;黄正林;管建粉;童连;洪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浙江某地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艾滋病健康教育后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变化情况,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中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41 26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讲座、观看VCD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教育,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愿意了解艾滋病预防知识并帮助艾滋病感染者的学生从干预前的41.08%上升至干预后的62.17%(χ2=367.28,P<0.01),63.23%的学生能接受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工作和学习;干预后有64.86%的学生认为在感染艾滋病后应该坚定信心,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的52.96%(χ2=120.69,P<0.01).结论 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沈云良;许亚平;严丽英;严军华;吴李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学生父母躯体虐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小学生父母近1 a来对子女躯体虐待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 对某小学185名家长对子女躯体虐待的行为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185名小学生父母中, 在近1 a里,有97人(52.4%)曾对子女实施过下列躯体虐待行为:用力徒手打(51.9%)、用物品打(10.8%)、罚跪(5.4%)、罚不让吃饭(3.2%)、曾使孩子窒息或烧烫或用利器刺伤(1.1%).有童年期被家长躯体虐待经历的父母对子女实施躯体虐待行为的相对危险性,是无此经历父母的5.32倍.与女童比较,男童更容易受到家长的躯体虐待.父母对子女的躯体虐待行为与其受教育程度无明显关联,与家长的性别及年龄无明显关联.结论 家长对儿童躯体虐待问题较为普遍.童年期受家长躯体虐待经历是导致家长对儿童躯体虐待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晶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与饮食态度及行为(KAP),以便为儿童营养知识宣传与相关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0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 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及格率为60%,蔬菜水果、人体所需营养素、儿童肥胖等知识点正确率更低,低于26%.79.6%的家长具有较好的饮食态度,但儿童家长均存在一些不良饮食行为.结论 应积极向家长宣传儿童健康所需营养知识和/或进行营养干预,纠正家长错误的饮食态度及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帮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辛小青;聂四平;詹键;王荣;甘春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杭州市部分大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贯彻和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大学生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减少身心危机的发生,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于2005年5月对杭州部分大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为制定提高大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对策提供依据.

    作者:许亮文;郭清;谢大伟;景骏蕾;刘婷婕;及崇岩;何平;何华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天津市2所高校学生HIV/AIDS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HIV/AIDS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在艾滋病疫苗未研制成功之前,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HIV感染的有效手段.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思潮,加强HIV/AIDS健康教育,对于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毅;刘纯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某高校男大学生健康与保健行为状况调查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培养大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关系到有效控制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所致疾病及健康问题的发生.为了解男大学生的健康和行为、生活习惯状况,发现健康危险因素,有效开展大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笔者对某校部分男大学生健康与保健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作者:印爱平;王博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一起卡介苗误种事件调查

    2000年11月24日晚,新疆兵团农六师防疫站接到所属土墩子农场卫生防疫站报告,该农场学生发生一起误种卡介苗事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卫生防疫站当即指示:(1)确定误种范围;(2)核定误种疫苗数量、产地及批号,并尽量留存已用和未用疫苗;(3)按接种事故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密切观察接种者.同时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卫生防疫站报告,并立即派工作组赶赴现场调查处理.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董思文;孟宪运;龙宏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学生左心室假腱索检出情况分析

    高校新生体检历来是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而大学生心脏疾病的早期防治尤为重要.左心室假腱索是产生早搏及心脏生理性杂音的原因之一,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因此学校医务工作者应提高对LVFT的认识.笔者在2000~2006年大学生体检中,对新生体检中心脏听诊≥Ⅲ级收缩期杂音者全部进行心脏B超检查,发现左心室假腱索(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s, LVFT)10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敏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某市幼儿腹泻患者圆孢子虫感染情况

    目的 探讨幼儿腹泻患者圆孢子虫感染情况,为控制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幼儿腹泻患者新鲜粪便,制片、固定后用金胺-酚染色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复染,光镜下检查圆孢子虫卵囊.结果 幼儿园儿童腹泻患者圆孢子虫卵囊检出率为6.39%.男女幼儿腹泻患者圆孢子虫卵囊检出率分别为6.20%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幼儿腹泻患者圆孢子虫卵囊检出率分别为3.45%和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一些不明原因、顽固性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幼儿腹泻患者应注意圆孢子虫病原体的检测.

    作者:陈晓宇;许礼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

    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高,分布广泛.肠道寄生虫感染者多呈带虫状态,临床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察觉,往往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隐患,给大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和生长发育带来负面影响.

    作者:余俊材;杨毅梅;白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广州市青少年伤害及相关危险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伤害及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6类16所学校学生3 800名进行有关伤害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总的伤害报告率为46.9%,男生高于女生;普通初中的学生是伤害的高发人群;跌落伤和物体砸伤或碰伤是发生率较高的伤害类型;发生率较高的危险行为主要为受到欺辱、交通违章、与他人打架等;感到没有安全保障、非健康的心理状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青少年中存在多种容易导致伤害的行为,应根据青少年伤害发生特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林琳;林国桢;倪莉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特点分析

    大学生在田径训练过程中经常发生运动损伤,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将严重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了解大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消除致伤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每一位带训教师应思考的问题.笔者多年带队训练参加云南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对训练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大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董玉福;高炳乾;张文星;高炳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某民工子女学校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伤害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令人关注.进城务工子女学校易被人们忽视.笔者选择某进城务工子女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对其伤害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以便为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邵月琴;张一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郑州市市区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市市区1~12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郑州市上街区3所幼儿园、1所小学1 066名1~12岁儿童,取其指尖血,测定血锌原卟啉含量(ZPP).同时对其中的424名儿童进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血ZPP水平为3.273 μg,血铅超标率为59.76%;男性儿童为3.210 μg,女性儿童为3.336 μ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家中有摩托车、汽车,父母吸烟,咬手指是儿童血铅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饭前便后洗手是儿童血铅水平的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血铅超标率较高.应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儿童健康.

    作者:马景芳;石松和;梁世杰;毕连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灵川县中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目前全世界有近2亿人感染结核,每年新发病人数约100万,死亡人数约300万.我国结核病疫情非常严重,为全球结核病高危负担国家之一[1].早期发现结核病病人,并给予合理治疗,是减少结核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结核病对其危害尤为明显.为了解中小学生结核病情况,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年5~6月对灵川县16 16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PPD试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董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广州市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体脂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体脂情况,为制定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选定广州市本地生源为主的中、小学各1所,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对1 305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脂含量测定.结果 男生体脂百分比(BF%)7岁组为13.2%,8~18岁基本稳定在15%左右,没有随年龄而上升;女生BF% 7岁组较低,为12.2%,以后逐渐升高,在10~11岁与男生形成交叉并超越男生.男女生的BF%与BMI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722和0.954,P值均小于0.001.结论 BF%可作为儿童青少年的肥胖诊断标准,但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中变化较大,应根据我国人种特点进行大样本的基础调查.

    作者:林国桢;王京钟;倪莉红;胡小琪;林琳;马冠生;杜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遗传和环境等相关因素,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12岁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各938名,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肥胖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有19项因素进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程,包括遗传因素4项和环境相关因素15项,其中关联强度较大的因素有:父母持有胖就是健康的观念(OR=14.406)、食欲好(OR=9.072)、父母双方均肥胖(OR=3.203).高出生体重、母亲肥胖、父亲肥胖、不挑食、服从家长对食物的提示、运动时间短、喜食油炸食品和禽肉类食物、进食速度快、性格偏外向、暴饮暴食、广告传媒影响等因素也与儿童肥胖有相关性.结论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预防.

    作者:沈丽琴;陈希宁;李昌吉;李朝英;洪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汉中农业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汉中农业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方法 采用称重法和询问法,对汉中农业学校高职班256名学生进行5 d膳食调查,并与中国营养学会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即DRIs进行比较.结果 学生的蛋白质、钙、硫胺素、烟酸摄入量不足,其中蛋白质摄入量占RNI建议摄入量的80.3%,钙占69.8%,硫胺素占58.8%,烟酸占77.2%,而且膳食结构中豆类和动物性食品量偏低,脂肪摄入量及其占能量比过高.结论 汉中农业学校学生膳食状况不合理,应加强相关知识教育.

    作者:伍小红;李建科;冯学成;周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学生饮食行为与尿无机盐排出量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与尿无机盐排出量的关系,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院802名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每天喝奶情况、饮食种类等进行调查,同时检测尿钙及尿磷排出量,并计算与尿肌酐的比值.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尿钙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饮用牛奶频次、不同饮食种类及不同生活费用组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影响尿钙、磷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提高和加强学生的营养意识,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

    作者:杨萍;刘峰;庄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南通市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南通市2~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肥胖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通市2 641名2~12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筛选单纯性肥胖儿童后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 641名2~12岁儿童中筛查出单纯性肥胖者173例,总检出率为6.55%,其中男性100例(7.24%),女性73例(5.80%).2~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49例(5.56%),轻、中、重度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51%,1.25%,0.79%;7~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124例(7.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家族史(P=0.012)、出生时的生产方式(P=0.003)、进食速度(P=0.001)、既往食欲(P=0.002)、暴食暴饮(P=0.004)以及对体型的看法(P=0.012)等6个因素与肥胖发生相关.结论 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积极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与审美观念,控制其高能量、高脂肪食品的过量摄入有助于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

    作者:王洁;徐济达;莫宝庆;敖淑清;童廉琦;刘思浚;何云飞;龚燕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合肥市0~5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0~5岁儿童维生素A的缺乏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0~5岁儿童1 085名进行血清维生素A测定,同时进行包括膳食、健康、家庭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合肥市儿童维生素A均值为29.664 g/dL,儿童维生素A肯定缺乏检出率为7.6%;均值和缺乏率城市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每日食用奶制品儿童和父母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较低.结论 合肥市是0~5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轻度亚临床地区,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

    作者:傅苏林;张黎明;周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河南科技学院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笔者对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进行了膳食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赵功玲;郭图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山东某高校学生膳食及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的膳食及营养状况,以指导学生进行合理膳食.方法 采用24 h回顾法对某高校二年级学生263人进行连续5 d的膳食调查.结果 摄入量与DRIs差距较大的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及钙,且缺乏率也较高,其中维生素B2缺乏率女生高于男生(u=2.51,P<0.05),钙缺乏率男生高于女生(u=2.34,P<0.05).蛋白质中优质蛋白所占的比例较低,为25%左右.结论 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平衡现象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需要进一步对大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

    作者:孙怡;徐田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超重及单纯性肥胖儿童81名生长发育及饮食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超重及肥胖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及饮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方法 根据体检结果,以同时满足我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制订的身高标准体重和BMI指数≥24为超重、≥26为肥胖2项作为判定标准,共确定超重及肥胖儿童81名.采用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调查所用的标准测量方法,对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量;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血进行血脂系列测定;采用3 d记账法记录儿童的食物摄入情况.结果 肥胖儿童高血压发生率达25.9%;进入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后,肥胖儿童身高的发育水平有低于正常儿童发育水平的趋势;除12岁女生外,其他各性别年龄组肥胖儿童的肺活量指数均低于同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平均值(P<0.01);9.7%的超重及肥胖儿童血脂水平异常;肥胖儿童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脂肪摄入量高.结论 肥胖对儿童血压、肺脏机能、血脂、青春期后身高的发育有明显的负性影响.

    作者:王荔;王祝欣;白淘;王芳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丽水城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与健康状况评价

    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地区某一时期政治、经济和医疗保健水平.观察和评估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可为今后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策略和依据.2005年4~6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对城区76所托幼机构的6 85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体格发育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雷军;周晓燕;徐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高原地区撒拉族与汉族中小学女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

    根据2002年学生体质调研公布的数据[1],对同年龄组撒拉族和汉族女生体质健康的特点、规律、发展趋势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为提高西部和高原少数民族的体质健康水平,为政府决策和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及卫生保健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3].

    作者:李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太原市2005年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太原市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现状,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以2005年太原市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监测资料数据,与该市1995年和2000年同性别、同年龄组中小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太原市7~18岁城乡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和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均为城男高于乡男,城女高于乡女.与往年相比,身高、体重、胸围呈上升趋势,但男、女生肺活量普遍低于往年.结论 太原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体育运动不够,肺活量不足.

    作者:高翠青;李怀应;刘华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曲靖市部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分析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是反映学校健康保健工作的指标之一.为了解曲靖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探索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学生健康的各种因素,并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2004年对曲靖市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敏兰;汪德梅;盛立萍;覃玲;何艳丽;郭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南宁市2000~2004年高考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为了解和掌握南宁市高考学生健康状况,为制定学校疾病预防措施和做好学生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2000~2004年南宁市高考学生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7~15岁体重正常儿童身体成分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7~15岁体重正常儿童身体成分及其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和性别差异,为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选择2所中小学7~15岁体重正常儿童180名,每性别、年龄组约10名,采用DEXA测定身体成分.结果 7~13岁儿童机体脂肪组织(FM)及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3岁以后有所下降,女生高于男生,去脂肪组织(FFM)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四肢和躯干脂肪占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接近,男生7~13岁、女生7~12岁四肢脂肪组织占全身脂肪组织百分比大于躯干,但男生14~15岁、女生13~15岁小于躯干.结论 青春期前后儿童脂肪组织含量及分布随年龄而变化,且男女差异明显;男性脂肪向心性分布加速期在12岁,女性在10岁.

    作者:马军;冯宁;张世伟;潘勇平;黄永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湖南侗族青少年身高坐高发育状况分析

    侗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和广西3省(区)交界地区,共有人口200多万.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湖南省侗族共84.21万人,居全省少数民族第3位,主要居住于湖南怀化的通道、新晃、靖州等县.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南侗族的文化与体育发展较慢,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调查数据缺乏,笔者分析侗族青少年的身高坐高发育状况,不仅可以丰富侗族人类学研究成果,而且对侗族青少年的营养指导、学生体育训练和体育选才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皮建辉;雷鸣枝;吴亿中;邓莉;肖桂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评价分析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0年7月4日颁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标准>)及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1],要求各省从2002年新学年开始,有3%左右的中小学和2所高等学校实施<标准>.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标准>[2],<标准>中规定高等学校学生:(1)男生从台阶试验和1 000 m跑中选测1项,女生从台阶试验和800 m跑中选测1项.(2)男、女生从50 m跑和立定跳远中选测1项.(3)男生从坐位体前屈和握力中选测1项,女生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握力中选测1项.笔者选择了2004年入学的新生,对<标准>中所有的项目进行了测试与评价.

    作者:杨润琴;张英根;邱军;李济;申宇;武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土家族苗族城镇中小学生体表面积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土家族和苗族城镇中小学生体表面积的差异,为建立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适合中国人的Stevenson标准公式分别计算土家族和苗族中小学生的体表面积,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土家族和苗族中小学生体表面积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其增长速度男女生也均可分为匀速、快速、减缓3个时期,但二者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年龄段划分并不完全相同;土家族学生体表面积整体生长发育水平低于苗族学生.结论 土家族学生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规律与苗族学生不完全一致,且整体生长发育水平低于苗族学生.

    作者:李继国;王中南;邹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绍兴市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为全面了解学龄儿童的健康状况,加强对托幼机构的卫生监督,促进儿童健康成长,2005年5~7月对绍兴市区托幼机构的9 05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健康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昱华;胡阳春;钱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庆大霉素致过敏反应3例分析

    庆大霉素价格低廉,抗菌效果较好,是高校医院常用的广谱抗菌素.笔者在门诊工作中,收集了庆大霉素致过敏反应病例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才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医用纯酒精注射治疗鸡眼200只疗效分析

    鸡眼是一种常见病,一般采用鸡眼膏敷贴或给予手术切除治疗,因费时耗力或害怕手术,患者一般不愿接受治疗.安徽工业大学校医院从1996年起,对鸡眼膏敷贴无效而又不愿手术切除鸡眼的患者行医用纯酒精局部注射治疗,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祝为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消风散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急性荨麻疹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特别是在春季北方风沙弥漫,南方风急尘扬情况下,发病人数剧增.笔者采用消风散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1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视力低下小学生102名眼屈光状态分析

    为了解小学生屈光不正现状,进一步强化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屈光不正的认识,为学生视力保护和防治近视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某普通小学102名视力低下学生进行了屈光不正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唐山市中小学生视力及保护行为调查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解唐山市中小学生对视力保护知识的知晓程度和保护行为形成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于2004年9~10月对该市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淑芳;陈晓艳;安风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深圳市实验学校小学生龋病防治效果评价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牙科人力的严重短缺及其分布的不合理,牙医人口比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牙科服务的需要.我国的牙医人口比约为1:35 000,属世界低比例国家,不能满足为大部分人服务.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在上学期间通常无法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或治疗,普通学校的校医室难以实施复杂的口腔预防或治疗措施,而专业机构又很难进入学校开展口腔保健项目.因此,在校学生的龋病预防已逐渐成为牙病防治工作的难点之一.

    作者:肖悦;梁芮;张勇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保定市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国内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现状,为缓解教师的工作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对保定市512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 男性教师非人性化程度比女性严重,同时比女性体会到更多的个人成就感;年轻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而个人成就感低;低职称教师总体倦怠水平高;博士学历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本科学历教师个人成就感低;经济收入方面,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结论 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在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和经济收入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李淑环;宋慧军;邱红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开拓我国儿童早期发育与终生健康关系的出生队列研究

    在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呈现出快速生长(faster growth)、长腿(long leg length)、机器人样体脂分布(android body fat distribution)和超重(overweight)、肥胖(obesity)等态势[1].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加速现象方兴未艾,但肥胖的快速增长和体质增长落后于体格发育的现象已引起社会关注[2].尽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目前仍不明了,但越来越多的出生队列研究表明,青春期生长突增与性发育提前、肥胖、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癌症、心理行为问题以及早期生长和经历相关[3-7].无论是在理论上探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早期生长在生长发育和终生健康方面的影响,还是在实践上对儿童保健、学校卫生和成人期疾病的早期预防,其意义十分明显.迫切需要我们迎头赶上,填补我国在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及其与成人健康关系的队列研究上的空白,争取在部分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