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亮文;郭清;谢大伟;景骏蕾;刘婷婕;及崇岩;何平;何华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为全面了解学龄儿童的健康状况,加强对托幼机构的卫生监督,促进儿童健康成长,2005年5~7月对绍兴市区托幼机构的9 05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健康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昱华;胡阳春;钱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遗传和环境等相关因素,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12岁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各938名,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肥胖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有19项因素进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程,包括遗传因素4项和环境相关因素15项,其中关联强度较大的因素有:父母持有胖就是健康的观念(OR=14.406)、食欲好(OR=9.072)、父母双方均肥胖(OR=3.203).高出生体重、母亲肥胖、父亲肥胖、不挑食、服从家长对食物的提示、运动时间短、喜食油炸食品和禽肉类食物、进食速度快、性格偏外向、暴饮暴食、广告传媒影响等因素也与儿童肥胖有相关性.结论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预防.
作者:沈丽琴;陈希宁;李昌吉;李朝英;洪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笔者对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进行了膳食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赵功玲;郭图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气质特征及其与相关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以便为不同气质特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评定儿童的气质类型,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结果 在被调查儿童中,易养型占31.2%,难养型占10.2%,启动缓慢型占8.5%,中间型占50.1%.不同性别儿童气质维度中的活动水平、情绪本质、反映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气质类型儿童身高、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气质维度分布存在性别差异.气质因素在儿童期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作者:魏跃红;王鸣;许信红;肖新才;许明晖;蔡文锋;祝高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国内报道,约10%大中专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1].为了解中专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心理保健和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辽源卫生学校257名体重正常学生和21名肥胖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作者:杨慧;刘华锋;宋祥福;李晓琳;刘基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根据2002年学生体质调研公布的数据[1],对同年龄组撒拉族和汉族女生体质健康的特点、规律、发展趋势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为提高西部和高原少数民族的体质健康水平,为政府决策和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及卫生保健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3].
作者:李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是反映学校健康保健工作的指标之一.为了解曲靖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探索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学生健康的各种因素,并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2004年对曲靖市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敏兰;汪德梅;盛立萍;覃玲;何艳丽;郭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急性荨麻疹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特别是在春季北方风沙弥漫,南方风急尘扬情况下,发病人数剧增.笔者采用消风散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1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体脂情况,为制定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选定广州市本地生源为主的中、小学各1所,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对1 305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脂含量测定.结果 男生体脂百分比(BF%)7岁组为13.2%,8~18岁基本稳定在15%左右,没有随年龄而上升;女生BF% 7岁组较低,为12.2%,以后逐渐升高,在10~11岁与男生形成交叉并超越男生.男女生的BF%与BMI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722和0.954,P值均小于0.001.结论 BF%可作为儿童青少年的肥胖诊断标准,但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中变化较大,应根据我国人种特点进行大样本的基础调查.
作者:林国桢;王京钟;倪莉红;胡小琪;林琳;马冠生;杜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土家族和苗族城镇中小学生体表面积的差异,为建立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适合中国人的Stevenson标准公式分别计算土家族和苗族中小学生的体表面积,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土家族和苗族中小学生体表面积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其增长速度男女生也均可分为匀速、快速、减缓3个时期,但二者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年龄段划分并不完全相同;土家族学生体表面积整体生长发育水平低于苗族学生.结论 土家族学生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规律与苗族学生不完全一致,且整体生长发育水平低于苗族学生.
作者:李继国;王中南;邹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南通市2~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肥胖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通市2 641名2~12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筛选单纯性肥胖儿童后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 641名2~12岁儿童中筛查出单纯性肥胖者173例,总检出率为6.55%,其中男性100例(7.24%),女性73例(5.80%).2~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49例(5.56%),轻、中、重度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51%,1.25%,0.79%;7~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124例(7.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家族史(P=0.012)、出生时的生产方式(P=0.003)、进食速度(P=0.001)、既往食欲(P=0.002)、暴食暴饮(P=0.004)以及对体型的看法(P=0.012)等6个因素与肥胖发生相关.结论 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积极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与审美观念,控制其高能量、高脂肪食品的过量摄入有助于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
作者:王洁;徐济达;莫宝庆;敖淑清;童廉琦;刘思浚;何云飞;龚燕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地区某一时期政治、经济和医疗保健水平.观察和评估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可为今后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策略和依据.2005年4~6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对城区76所托幼机构的6 85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体格发育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雷军;周晓燕;徐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国内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现状,为缓解教师的工作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对保定市512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 男性教师非人性化程度比女性严重,同时比女性体会到更多的个人成就感;年轻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而个人成就感低;低职称教师总体倦怠水平高;博士学历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本科学历教师个人成就感低;经济收入方面,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结论 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在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和经济收入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李淑环;宋慧军;邱红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培养大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关系到有效控制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所致疾病及健康问题的发生.为了解男大学生的健康和行为、生活习惯状况,发现健康危险因素,有效开展大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笔者对某校部分男大学生健康与保健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作者:印爱平;王博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从心理健康角度评定大学生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了解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为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950名广东省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950名大学生在发生自我不和谐的3个维度之中,有15%的人进入高分组,其中男生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维度上得分为(48.15±8.66)分,显著高于正常值.而男、女生在自我和谐3个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不容乐观.
作者:左银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高校新生体检历来是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而大学生心脏疾病的早期防治尤为重要.左心室假腱索是产生早搏及心脏生理性杂音的原因之一,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因此学校医务工作者应提高对LVFT的认识.笔者在2000~2006年大学生体检中,对新生体检中心脏听诊≥Ⅲ级收缩期杂音者全部进行心脏B超检查,发现左心室假腱索(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s, LVFT)10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敏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HIV/AIDS相关行为,并探讨其与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227名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恋爱经历与安全依恋模式得分呈正相关,与恐惧型呈负相关;性经历与恐惧型呈负相关.调查对象对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和感染身份的暴露与安全型正相关,与沉溺型负相关,与恐惧型负相关;高危行为的部分影响因素也与依恋模式相关.结论 依恋模式对医科大学生的HIV/AIDS相关行为有重要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蔡海燕;王德斌;程静;黄正林;管建粉;童连;洪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的膳食及营养状况,以指导学生进行合理膳食.方法 采用24 h回顾法对某高校二年级学生263人进行连续5 d的膳食调查.结果 摄入量与DRIs差距较大的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及钙,且缺乏率也较高,其中维生素B2缺乏率女生高于男生(u=2.51,P<0.05),钙缺乏率男生高于女生(u=2.34,P<0.05).蛋白质中优质蛋白所占的比例较低,为25%左右.结论 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平衡现象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需要进一步对大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
作者:孙怡;徐田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贯彻和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大学生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减少身心危机的发生,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于2005年5月对杭州部分大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为制定提高大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对策提供依据.
作者:许亮文;郭清;谢大伟;景骏蕾;刘婷婕;及崇岩;何平;何华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7~15岁体重正常儿童身体成分及其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和性别差异,为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选择2所中小学7~15岁体重正常儿童180名,每性别、年龄组约10名,采用DEXA测定身体成分.结果 7~13岁儿童机体脂肪组织(FM)及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3岁以后有所下降,女生高于男生,去脂肪组织(FFM)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四肢和躯干脂肪占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接近,男生7~13岁、女生7~12岁四肢脂肪组织占全身脂肪组织百分比大于躯干,但男生14~15岁、女生13~15岁小于躯干.结论 青春期前后儿童脂肪组织含量及分布随年龄而变化,且男女差异明显;男性脂肪向心性分布加速期在12岁,女性在10岁.
作者:马军;冯宁;张世伟;潘勇平;黄永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