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功能是衡量家庭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1],并为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2].有研究表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孤独感和偏差行为等有显著影响,家庭功能不良可能会导致子女表现出更多的外显或内隐心理问题[3-6].
作者:叶娜;邹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574名初中生在学习自我控制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及其作用,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北京市、石家庄市、邢台市3所初中学生574名,采用<初中生自我控制情绪量表>、<初中生自我控制认知量表>、<初中生自我控制技能量表>和<初中生自我控制水平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在学习自控过程中的即时积极情绪、延时消极情绪、延时积极情绪与自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即时消极情绪与自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个体的消极情绪体验在自控认知、自控技能和个体的实际自控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在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过程中,应重视情绪的作用.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际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在改善和提高受欺负儿章人际适应水平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促进有过受欺负经历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多维度受欺负量表测查及访谈等方法,从某中学筛选出22名受欺负初中生,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为期7周的人际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实验处理.采用人际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团体活动反馈表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问题解决、内倾化和外倾化因子辅导前后变化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90.9%的团体成员认为团体心理干预有效,人际交往得到了改善.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了受欺负儿童使用问题解决策略的能力,降低了内倾化和外倾化水平,也提高了人际适应能力.
作者:吴素梅;谭焙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校留级生的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湖北、陕西3所高校96名留级生,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选取的留级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校留级生的抑郁情绪女生高于男生,其中SDS总分、抑郁的心理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校留级生获得了较低的社会支持,对于支持的利用程度更低;高校留级生的社会支持与抑郁水平有着明显的相关.结论 留级大学生的抑郁问题值得关注;应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感,以促进其心理健康.
作者:周喜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时间洞察力、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时间洞察力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34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未来定向、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健康呈显著正相关;现在定向与消极的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同时两者与健康呈显著负相关,未来定向与消极的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的时间定向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应对方式变量预测大学生的健康状况.结论 大学生的时间洞察力、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其健康状况.
作者:刘新丰;郑涌;李昌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评价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30个县区221所学校249个班级的11 638名初一至高三中学生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进行集中调查.结果 中学生自杀意念率为13.05%,自杀计划率为3.89%.自杀未遂率为4.1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校类型、性别、自身健康状况、孤独、失眠、学习成绩、离家出走、吸烟、饮酒、打架、被别人威胁是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论 浙江省中学生自杀意念率较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王浩;俞敏;胡如英;王立新;张新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为发展大学生个性和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表(16PF)等进行心理测验,并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对应研究分析,比较体质优生与差生的个性特征与运动能力方面的关系.结果 体质优生的乐群外向、恃强好胜、精明能干、聪明才智等个件特征明显优于体质差生;体质差生稳定性、谨慎性、智慧性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则优于体质优生.结论 大学生个性特征与健康和运动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邓永明;马红地;陈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及可接受性,为制定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昆明、山东3个中心精神科专科门诊及当地小学筛选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150名,对其实施12周社交技能训练,研究者进行现场观察,对患儿和家长进行集体访谈,并记录患儿个人收获体会.结果 82.7%的家长反映患儿的外显性行为和内向性行为问题有改善,17.3%认为没有变化或变化不明显;家长和患儿均反映训练方法可以接受并受到欢迎;训练前后患儿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总分、N分和A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社交技能训练对儿童外显性行为和内向性行为问题均有效,具有推广潜力.
作者:刘粹;汪毅;宣煦;王旸;王玉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湛江市区小学生学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学习障碍(LD)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湛江市区4所小学一~六年级学生3 991名,应用修订版<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PRS)进行调查.结果 共检出学习障碍儿童407名,LD检出率为10.3%,其中言语型LD、非言语型LD、混合型LD检出率分别为3.1%,3.1%和4.1%;男童LD检出率为14.0%,女童为5.0%.男童显著高于女童(P<0.01);LD检出率随年级、年龄升高呈总体下降的趋势(P<0.01);不同类别学校学生LD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女童LD检出率各年级或各年龄段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言语型LD和混合型LD检出率各年级或各年龄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D检出率呈现随学校类别降低而增高的现象.结论 湛江市区儿童LD并不少见,且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应及早对LD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补偿教育.
作者:王忠;静进;陈赵;陈汉汛;林矫;艾素英;喻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选取的太原市859名城市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部分积极应对行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有些则相反;大多数消极应对行为不利于心理健康,而有些则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应从行为角度出发,具体研究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与训练策略.
作者:姬成伟;窦路明;刘华平;赵志一;贾志强;管明艳;王小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运动疗法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对医学生睡眠问题的改善效果,为改善医学生睡眠问题提供简便易行、易于接受、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方法 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大学生睡眠状况,将有睡眠问题的医学生分为运动疗法组、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组和空白组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方法对改善医学生睡眠问题的疗效.结果 共调查医学生491名,检出睡眠状况差的学生72人(14.9%),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改善睡眠上,运动疗法组与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组实验前后PSQI总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2个实验组与空白组PSQI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运动疗法组与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组比较,在PSQX总分值、入睡时间、日间功能3个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运动疗法与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对改善大学生睡眠问题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且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比运动疗法对失眠的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尹辉;王丽娜;肖亮;李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CSE)与主观幸福感(SWB)之间的关系,为跨文化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3所高校大学生951名,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积极情感(PA)存在显著性别和民族差异,消极情感(NA)存在民族和来源地差异.CSE不同组别在生活满意度(SWL)、PA和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SWL和PA方面,CSE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P<0.01);在NA方面,CSE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P<0.01).CSE与SWL和PA显著正相关,与NA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SE是SWL,PA和NA的佳预测变量,其解释变异量分别为24%,18%和15%.结论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可以作为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显著变量.
作者:杨晓峰;李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学本科新生入学时的健康商数状况及其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健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中南大学2008级5 a制医学本科新生242名,采用健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本科新生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精神状态、生活技能4个分量表均比较理想,健康知识因子得分(5.37±1.34)为警惕分值.20项分类健商指数中,对身心健康的看法得分(5.67±1.25)、医疗保健系统知识得分(4.27±1.75)、维护健康的知识得分(4.81±1.74)、危害健康的因素和健康检测工具的知识得分(5.40±1.61)较低,值得警惕.结论 学校应重视新生健商状况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帮助医学生提高自身的健商状况.
作者:孙玫;张开利;杨如美;唐四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聋哑学生的孤独感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为聋哑学生的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咸宁市4所特殊教育学校的1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聋哑男女学生的内外向(E)分、说谎(L)分明显低于常模组(P值均<0.01),情绪(N)分、精神质(P)分明显高于常模组(P值均<0.01);孤独水平明显高于常模组(P<0.01);艾森克(EPQ)的各维度得分、孤独量表(CLS)的得分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分和N分存在正相关(P<0.01),和L分存在负相关(P<0.05),N分和P分、L分、CIS分之间存在负相关(P值均<0.05).父母陪伴、顺从是孤独感的保护因素.结论 聋哑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孤独水平明显偏离正常.聋哑学生的孤独水平与人格、家庭因素可能相关.
作者:熊昌娥;陈晓;陈子敏;熊虎;喻嫦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与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关系,探讨影响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为网络成瘾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安徽师范大学二、四年级在校本科生1 067名,使用EPQ,SCL-90及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网络成瘾检出率较高.在人格特征上,网络成瘾组及网络成瘾倾向组的精神病质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使用组,性格偏内向.网络成瘾组及网络成稳倾向组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有特定的人格特征.音乐、体育、舞蹈和文学等爱好可能是预防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
作者:钱伊凡;詹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为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重庆市某库区县4所乡镇中学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639名初一和高一学生进行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中学生肺结核知识得分为(5.95±3.47),态度得分为(5.60±2.21),行为得分为(3.27±1.65).肺结核病主要症状的知晓率为37.5%,有结核病症状后应到结防所就诊的知晓率为54.4%,治愈结核病关键在于规律服药的知晓率为50.3%.影响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级、城乡、家人是否曾患结核病、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结论 库区中学生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均有待改善.应加强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宣传活动,促进中学生正确态度及行为的形成.
作者:王宏;黄睿睿;张专;刘晓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医学生吸烟行为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调查问卷,于2007年10月-2008年3月分别对安徽省3所医科院校的648名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学生总吸烟率为14.2%,男生为28.1%,女生为0.6%;学生启动吸烟年龄集中在18~20岁.大学生吸烟行为与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以及周围的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母亲文化程度较高是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而性别为男性、父母有任何一人吸烟、曾目睹家庭暴力以及饮酒是吸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生吸烟行为比较普遍.亟待在大学生中全面开展深入有效的健康教育,宣传吸烟危害,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苏颖;张林;金岳龙;孟莉;甄泉;叶冬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城乡小学生零食行为的现状及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市三至六年级724名小学生近1 a的零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小学生经常吃的零食种类、经常喝的饮料种类以及选择零食的依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长及学校的态度、明星效应等是小学生零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农村小学生选择明星代言零食的比例高于城区小学生,营养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则低于城区小学生.结论 齐齐哈尔市小学生零食行为有城乡差异.干预零食行为的重点是农村小学生,关键在于家长,但学校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作者:孙要武;秦颖;张凤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高校442名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通过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宣传册的方式,对442名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采用问卷(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基础知识等)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医科学生得分高(74.82分),文科学生得分低(6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基础知识的得分方面,理科、医科、工科学生在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值均<0.01).文科学生仅基础知识项得分在干预后明显提高(P<0.01),而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得分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接受取向,采用不同的重点宣传手段,以强化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刘侠;周卫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艾滋病主要侵犯青年人,一半以上的新感染出现在15~24岁的年轻人,而其中大多数通过性途径传播[1-2].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7年中国艾滋病联合评估报告显示:我国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性传播途径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报告病例中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百分构成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近年来,梅毒发病率迅速增长,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从1987年到2006年,年均增长30.7%[3].
作者:马瞧勤;丛黎明;潘晓红;张丹丹;闵自强;傅利军;徐文贤;蔡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而合理的营养、健康的膳食行为不仅影响儿童的体格、脑和智力发育,也是预防成年期疾病的重要手段.调查表明,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2004年营养不良率为15.38%,肥胖率为12.86%,表现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1].
作者:郑晶泉;邹淑蓉;杜尉英;陶晔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探讨适合南宁市在校大学生特点的艾滋病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3所高校2 176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在24岁以下的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1.07%;196名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近1 a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占26.79%;94.99%的学生认为艾滋病病人应该得到关怀.结论 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不够全面,应开展各种形式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陈世海;杨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学生通过网络搜寻健康信息的类别和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2 577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的上网行为和健康危险行为(吸烟、饮酒、不健康体重控制行为和两性亲密行为).结果 被调查对象上网较为普遍,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66 h,1/3以上对象的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0 h;吸烟、饮酒和两性亲密接触的自我报告率分别为10.7%,21.6%和40.1%.通过网络搜寻健康信息的内容和频度与性别、上网时间长短、母亲受教育程度、平均每月零花钱和自觉学习成绩相关.具有健康危险行为的青少年比没有危险行为的青少年更多地利用网络搜寻相关行为信息.结论 青少年网络信息寻求行为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应当给予关注和理解.有必要探索利用网络等新兴通信技术手段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
作者:余春艳;史慧静;张丕业;安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农村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自制问卷对安徽省2所农村中学604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 分别有41.2%.59.3%,70.3%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途径传播,只有16.1%,20.9%,23.0%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不通过蚊虫叮咬、共餐、握手传播;只有20.4%的学生表示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学习;2.3%的学生报告有过性交行为.结论 农村初中学生缺少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急需在农村初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何舒青;陈晶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与研究生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按性别、年级段分层,抽取北京市8所不同类型高校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4 236名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性别、年级段及高校类型学生的吸烟、饮酒行为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与研究生现在吸烟率为5.1%,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年龄为(18.30±2.96)岁,平均每日吸烟量为(7.13±5.66)支.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年级段、研究生、普通综合性高校及现在饮酒为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被调查者现在饮酒率为26.2%.经常锻炼(每周≥3次,每次>30 min)者占23.0%,男生经常锻炼的比例(29.0%)高于女生(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被调查大学生与研究生现在吸烟率低于中国人群平均水平,现在饮酒现象普遍,体育锻炼情况不佳.高校应对大学生与研究生加强控烟、限酒、加强体力活动的健康教育,促进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子昕;张秋香;马乐;徐锐;吴双胜;张伋;林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8年9月1-13日,四川省南江县(为汶川地震的重灾县之一)沙河镇沙河中学暴发了1起甲型流感疫情.接到沙河片区中心卫生院防保科的报告后,南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专家组成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确定为流感样病例暴发.
作者:谢标;黄绍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免疫效果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乙肝疫苗有效接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大兴安岭地区5所小学6~14岁1 749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血液标本,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 - HBs).结果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2.2%,HBsAg阳性率为0.6%,Anti - HBs阳性率为63.2%;Anti - HBs阳性率有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减少的趋势(P<0.01),未免疫和免疫5 a后的HBsAg阳性占HBsAg总阳性数的87.5%.结论 大兴安岭地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取得了良好免疫效果,但应在乙肝疫苗接种3~5 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后,再次加强免疫.
作者:杜彦丹;李寅雁;姚林军;祁冬冬;赵彤;王秀芹;吴平平;蔡淑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透明胶纸粘贴法治疗蠕形螨感染的效果,为蠕形螨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河南大学医学院在校大学生282名,采用挤压法取鼻尖及两侧鼻翼部皮脂,镜检并鉴定虫种,同时记录感染度和皮脂量,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治疗感染者.结果 轻度感染者的疗效高于中、重度感染者(P<0.05或P<0.01);皮脂量较少、中等者的疗效高于皮脂量较多者的疗效(P<0.01);毛囊蠕形螨与皮脂蠕形螨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胶纸粘贴法对蠕形螨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疗效与感染者的感染度和皮脂量有关,与感染虫种无关.
作者:王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学校及托幼机构是一个特殊场所,人口密集.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历来是各种急性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危人群.
作者:陈万庚;杨书宏;岳艳萍;王其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弓形虫(Tox)的感染情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某医学院2007级408名新生进行血清Tox抗体检测.结果 新生Tox抗体阳性率为4.41%,其中男生为4.05%,女生为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陕西籍新生Tox抗体阳性率为4.25%,其他省籍新生为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05);家住城镇和农村的新生Tox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5%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结论 来自城镇与农村的学生Tox感染率有所不同,农村高于城镇.
作者:景彩霞;薛亚娟;艾彩莲;惠清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8年3月20日-4月30日某学院发生甲肝暴发疫情.该学院是一所市属、面向全同招生的寄宿式综合大专院校,共有15个系274个班;学生9 992名,教职工700名;宿舍12栋,分为一宿舍区和二宿舍区.为了解疫情发生的原因,笔者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黄艳;王定明;李昭毅;余春;庄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伤害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自身特点,是伤害的高发人群.为探讨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强度及其特征,为预防青少年伤害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10月笔者对宁阳县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作者:杜庆威;鹿伟;刘燕;于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绥化地区青春期女性学生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绥化市3所中专学校956名15~18岁在校女生进行血红蛋白(Hb)检测及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绥化地区青春期女性贫血患病率为19.25%;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组、超重组的贫血患病率均高于正常组(P值均<0.05);Pearson检验显示,Hb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12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状态正常是贫血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84),月经量过多是贫血的危险因素(OR=1.270).结论 绥化地区青春期女性的贫血问题较为严重,应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作者:王佳;夏薇;张鑫;梁爽;吴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岳阳市城区中学生营养状况,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岳阳市城区10所中学3 4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参照<200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进行学生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中学生营养失调者占40.28%,以轻度营养不良居多.男生营养不良率为25.31%,女生为39.14%,女生明显高于男生(P<0.01).营养状况异常存在年级差异(P<0.01),高中学生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初中学生(P<0.01).结论 岳阳市城区中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应加强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作者:黎逢保;胡彩霞;付本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膳食摄入情况,探讨不同生源的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湛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626名,采用24 h回顾法进行3 d膳食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ls)>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除磷与铁外的重要矿物质的摄入量,均低于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的比例都在50%以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能量摄入量达到RNI水平的分别只有8.8%与5.7%.脂肪摄入量城镇生源大于农村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维生素C摄入量农村生源高于城镇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大部分营养素摄入量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大力开展营养知识宣教,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作者:李恒;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攀枝花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膳食状况,为采取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攀枝花学院医学院241名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24 h回顾法,连续调查7 d膳食情况.结果 攀枝花学院护理专业学生膳食以粮谷类为主食,男生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低限的120.9%,女生摄入量为推荐摄入量低限的89.8%,男、女生各类食物摄取量除豆制品外均偏低;能量、蛋白质、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和钙摄入不足,视黄醇和铁的摄取量充足;早餐能量不足,晚餐能量偏高.结论 攀枝花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应适当增加粮谷类、奶类、鱼肉类、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尤其增加早餐能量摄入.
作者:王翠蓉;周春;吴结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通辽市大学生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和体质状况,为改进学校膳食管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内蒙古民族大学和通辽职业学院2006级大学生113名,采用问卷调盘、24 h膳食回顾和体质量指数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膳食状况调查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 通辽市男、女大学生不常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18.4%和17.2%,50.0%以上的学生坚持常喝牛奶,女生常常晚餐节食的比例高达46.9%.男、女大学生谷类、畜禽肉类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建议量,摄入量与建议量的比值男生分别为157.1%和118.7%,女生分别为116.7%和122.0%;水产品、水果、蛋类、蔬菜、豆类及豆制品摄入量均低于建议量,其中男、女生水产品摄入量仅为建议量的16.0%和14.7%.男、女生平均体质量指数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但超重或肥胖以及消瘦或营养不良均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后者比例高于前者.结论 男、女大学生的膳食结构、膳食习惯和体质状况均仔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生共同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作者:李华;夏春丽;吉利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肥胖儿童血清瘦素(LEP)与空腹血清胰岛素(INS)的关系,为有效开展儿童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3对13~14岁青春期肥胖儿童和体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LEP和INS.结果 青春期肥胖组男、女儿童平均血清LEP(20.35±6.88和28.21±3.65 μg/L)均高于对照组(8.10±4.28和17.64±4.78 μg/L),且男童LEP低于女童(P<0.01);肥胖组男、女儿童平均血清INS(29.40±14.08和25.20±11.72 mIU/L)均高于对照组(17.23±7.13和16.85±5.08 mIU/L),但未发现性别间差异(P>0.05).在控制BMI后,LEP与INS在肥胖组和对照组男童中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在女童中均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 青春期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肥胖儿童血清LEP女童高于男童,血清INS无性别差异.LEP与INS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陈新岭;WANG Hui-zhen;王会贞;张红;陈姜;胡巧云;娄晓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系统掌握沈阳市和平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笔者对2007年沈阳市和平区监测学校7~18岁学生的体检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与1997年本地区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中的形态指标进行了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崔雪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汕头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矮小情况,调查其病因并探索防治方法.方法 对汕头市金平区7~14岁23 927名学生进行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及体检,筛查出身高小于同年龄、同性别组2个标准差以上学生,抽取其空腹外周血检测三碘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生长激素(GH),并将发现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以随机、自愿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汕头市中小学生矮小身材检出率为1.01%,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引起的矮小占矮身材检出率的9.9%.结论 早期的甲状腺素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引起的矮小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能及时发现导致儿童矮小的原因并进一步治疗,对矮小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远丰;陈立曙;罗燕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的心功能适应指数和体力劳动能力(PWC170),为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和体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女生204名,利用台阶试验法,测定心率变化,依据公式计算心功能适应指数和PWC170.结果 女生心功能适应指数为(94.34±12.14);PWC170为(682.62±222.48)kg·m/min;心功能适应指数与PWC170呈正相关(r=0.473,P<0.01).结论 女大学生的体力劳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和体能训练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刘明清;孟羽俊;郭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青少年心率的年龄、性别特征与极量负荷后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合理指导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2所中学10,13,16岁男、女生共129名,采用与心肺功能气体分析仪及四导生理记录仪相配套的跑台对其进行测试.结果 青少年心率贮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生在13~16岁的增长有统计学意义;静息心率13~16岁下降速度较快,心率恢复率无性别差异;极量负荷后大心率以13岁组高.结论 10~16岁青少年有氧能力及心率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应特别加强13岁前后青少年心功能的训练.
作者:蔡秋;陈伟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会迅速成为社会的焦点.
作者:徐文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国艾滋病疫情增长迅速,正面临着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严峻形势[1].大学生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晚期,生殖系统日趋完善,性意识逐渐成熟.近几十年以来,大学生性行为、性观念呈多元化、开放化趋势[2].
作者:蔡高峰;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防治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徐汇区5所小学三~五年级小学生2 143名进行近视相关的行为及环境因素问卷调查,通过多水平模型分析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小学生近视个体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年级、父母近视情况、家长对孩子眼放松行为的督导等,学校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校外每周户外活动时间、校外读写时间、校外娱乐视近时间、读写姿势等.结论 小学生近视的干预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学校应将重点放在学生读写姿势的指导和督导上,家长则应加强对孩子眼放松行为和习惯的督促培养.
作者:凌红;谭晖;汪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其健康的主要疾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81所中小学校的3 304名教师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小学教师共检出疾病或指标异常者3 060人,总检出率为92.62%.检出率高的阳性结果依次为血脂异常、血压增高、咽(喉)炎、转氨酶升高、痔疮,分别占受检人数的26.91%,15.56%,13.41%,12.38%和9.99%.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以生殖道感染检出率高,其次为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分别占受检人数的52.71%,16.62%,8.02%.结论 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切实保障广大教师的身体健康.
作者:曹型远;张亚妮;张伟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赵融教授作为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专家和教育者,为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赵融教授1924年10月17日出生于沈阳市郊区,1949年11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1960年随中国医科大学迁系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作,其后调至山西医科大学任讲师、教研室副主任,1965年任教研室主任.
作者:王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