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省农村604名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何舒青;陈晶琦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性行为, 学生, 农村人口
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农村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自制问卷对安徽省2所农村中学604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 分别有41.2%.59.3%,70.3%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途径传播,只有16.1%,20.9%,23.0%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不通过蚊虫叮咬、共餐、握手传播;只有20.4%的学生表示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学习;2.3%的学生报告有过性交行为.结论 农村初中学生缺少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急需在农村初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改善医学生睡眠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运动疗法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对医学生睡眠问题的改善效果,为改善医学生睡眠问题提供简便易行、易于接受、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方法 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大学生睡眠状况,将有睡眠问题的医学生分为运动疗法组、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组和空白组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方法对改善医学生睡眠问题的疗效.结果 共调查医学生491名,检出睡眠状况差的学生72人(14.9%),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改善睡眠上,运动疗法组与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组实验前后PSQI总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2个实验组与空白组PSQI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运动疗法组与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组比较,在PSQX总分值、入睡时间、日间功能3个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运动疗法与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对改善大学生睡眠问题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且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比运动疗法对失眠的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尹辉;王丽娜;肖亮;李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汕头市中小学生矮小与少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汕头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矮小情况,调查其病因并探索防治方法.方法 对汕头市金平区7~14岁23 927名学生进行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及体检,筛查出身高小于同年龄、同性别组2个标准差以上学生,抽取其空腹外周血检测三碘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生长激素(GH),并将发现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以随机、自愿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汕头市中小学生矮小身材检出率为1.01%,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引起的矮小占矮身材检出率的9.9%.结论 早期的甲状腺素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引起的矮小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能及时发现导致儿童矮小的原因并进一步治疗,对矮小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远丰;陈立曙;罗燕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透明胶纸粘贴法治疗大学生蠕形螨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透明胶纸粘贴法治疗蠕形螨感染的效果,为蠕形螨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河南大学医学院在校大学生282名,采用挤压法取鼻尖及两侧鼻翼部皮脂,镜检并鉴定虫种,同时记录感染度和皮脂量,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治疗感染者.结果 轻度感染者的疗效高于中、重度感染者(P<0.05或P<0.01);皮脂量较少、中等者的疗效高于皮脂量较多者的疗效(P<0.01);毛囊蠕形螨与皮脂蠕形螨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胶纸粘贴法对蠕形螨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疗效与感染者的感染度和皮脂量有关,与感染虫种无关.

    作者:王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绥化地区青春期女性贫血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绥化地区青春期女性学生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绥化市3所中专学校956名15~18岁在校女生进行血红蛋白(Hb)检测及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绥化地区青春期女性贫血患病率为19.25%;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组、超重组的贫血患病率均高于正常组(P值均<0.05);Pearson检验显示,Hb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12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状态正常是贫血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84),月经量过多是贫血的危险因素(OR=1.270).结论 绥化地区青春期女性的贫血问题较为严重,应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作者:王佳;夏薇;张鑫;梁爽;吴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上海市徐汇区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模型分析

    目的 了解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防治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徐汇区5所小学三~五年级小学生2 143名进行近视相关的行为及环境因素问卷调查,通过多水平模型分析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小学生近视个体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年级、父母近视情况、家长对孩子眼放松行为的督导等,学校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校外每周户外活动时间、校外读写时间、校外娱乐视近时间、读写姿势等.结论 小学生近视的干预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学校应将重点放在学生读写姿势的指导和督导上,家长则应加强对孩子眼放松行为和习惯的督促培养.

    作者:凌红;谭晖;汪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安徽省农村604名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农村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自制问卷对安徽省2所农村中学604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 分别有41.2%.59.3%,70.3%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途径传播,只有16.1%,20.9%,23.0%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不通过蚊虫叮咬、共餐、握手传播;只有20.4%的学生表示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学习;2.3%的学生报告有过性交行为.结论 农村初中学生缺少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急需在农村初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何舒青;陈晶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湛江某高校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膳食摄入情况,探讨不同生源的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湛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626名,采用24 h回顾法进行3 d膳食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ls)>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除磷与铁外的重要矿物质的摄入量,均低于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的比例都在50%以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能量摄入量达到RNI水平的分别只有8.8%与5.7%.脂肪摄入量城镇生源大于农村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维生素C摄入量农村生源高于城镇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大部分营养素摄入量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大力开展营养知识宣教,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作者:李恒;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咸宁市聋哑学生人格特征和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聋哑学生的孤独感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为聋哑学生的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咸宁市4所特殊教育学校的1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聋哑男女学生的内外向(E)分、说谎(L)分明显低于常模组(P值均<0.01),情绪(N)分、精神质(P)分明显高于常模组(P值均<0.01);孤独水平明显高于常模组(P<0.01);艾森克(EPQ)的各维度得分、孤独量表(CLS)的得分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分和N分存在正相关(P<0.01),和L分存在负相关(P<0.05),N分和P分、L分、CIS分之间存在负相关(P值均<0.05).父母陪伴、顺从是孤独感的保护因素.结论 聋哑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孤独水平明显偏离正常.聋哑学生的孤独水平与人格、家庭因素可能相关.

    作者:熊昌娥;陈晓;陈子敏;熊虎;喻嫦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沈阳市和平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为系统掌握沈阳市和平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笔者对2007年沈阳市和平区监测学校7~18岁学生的体检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与1997年本地区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中的形态指标进行了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崔雪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攀枝花学院护理专业学生膳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攀枝花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膳食状况,为采取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攀枝花学院医学院241名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24 h回顾法,连续调查7 d膳食情况.结果 攀枝花学院护理专业学生膳食以粮谷类为主食,男生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低限的120.9%,女生摄入量为推荐摄入量低限的89.8%,男、女生各类食物摄取量除豆制品外均偏低;能量、蛋白质、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和钙摄入不足,视黄醇和铁的摄取量充足;早餐能量不足,晚餐能量偏高.结论 攀枝花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应适当增加粮谷类、奶类、鱼肉类、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尤其增加早餐能量摄入.

    作者:王翠蓉;周春;吴结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山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为发展大学生个性和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表(16PF)等进行心理测验,并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对应研究分析,比较体质优生与差生的个性特征与运动能力方面的关系.结果 体质优生的乐群外向、恃强好胜、精明能干、聪明才智等个件特征明显优于体质差生;体质差生稳定性、谨慎性、智慧性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则优于体质优生.结论 大学生个性特征与健康和运动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邓永明;马红地;陈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浙江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艾滋病主要侵犯青年人,一半以上的新感染出现在15~24岁的年轻人,而其中大多数通过性途径传播[1-2].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7年中国艾滋病联合评估报告显示:我国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性传播途径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报告病例中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百分构成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近年来,梅毒发病率迅速增长,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从1987年到2006年,年均增长30.7%[3].

    作者:马瞧勤;丛黎明;潘晓红;张丹丹;闵自强;傅利军;徐文贤;蔡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郑州市高中生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家庭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功能是衡量家庭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1],并为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2].有研究表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孤独感和偏差行为等有显著影响,家庭功能不良可能会导致子女表现出更多的外显或内隐心理问题[3-6].

    作者:叶娜;邹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重庆某库区县中学生结核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为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重庆市某库区县4所乡镇中学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639名初一和高一学生进行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中学生肺结核知识得分为(5.95±3.47),态度得分为(5.60±2.21),行为得分为(3.27±1.65).肺结核病主要症状的知晓率为37.5%,有结核病症状后应到结防所就诊的知晓率为54.4%,治愈结核病关键在于规律服药的知晓率为50.3%.影响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级、城乡、家人是否曾患结核病、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结论 库区中学生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均有待改善.应加强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宣传活动,促进中学生正确态度及行为的形成.

    作者:王宏;黄睿睿;张专;刘晓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中的情绪及中介作用

    目的 考察574名初中生在学习自我控制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及其作用,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北京市、石家庄市、邢台市3所初中学生574名,采用<初中生自我控制情绪量表>、<初中生自我控制认知量表>、<初中生自我控制技能量表>和<初中生自我控制水平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在学习自控过程中的即时积极情绪、延时消极情绪、延时积极情绪与自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即时消极情绪与自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个体的消极情绪体验在自控认知、自控技能和个体的实际自控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在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过程中,应重视情绪的作用.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岳阳市城区中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岳阳市城区中学生营养状况,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岳阳市城区10所中学3 4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参照<200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进行学生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中学生营养失调者占40.28%,以轻度营养不良居多.男生营养不良率为25.31%,女生为39.14%,女生明显高于男生(P<0.01).营养状况异常存在年级差异(P<0.01),高中学生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初中学生(P<0.01).结论 岳阳市城区中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应加强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作者:黎逢保;胡彩霞;付本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赵融教授与我国儿少卫生事业

    赵融教授作为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专家和教育者,为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赵融教授1924年10月17日出生于沈阳市郊区,1949年11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1960年随中国医科大学迁系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作,其后调至山西医科大学任讲师、教研室副主任,1965年任教研室主任.

    作者:王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湛江市区儿童学习障碍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湛江市区小学生学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学习障碍(LD)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湛江市区4所小学一~六年级学生3 991名,应用修订版<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PRS)进行调查.结果 共检出学习障碍儿童407名,LD检出率为10.3%,其中言语型LD、非言语型LD、混合型LD检出率分别为3.1%,3.1%和4.1%;男童LD检出率为14.0%,女童为5.0%.男童显著高于女童(P<0.01);LD检出率随年级、年龄升高呈总体下降的趋势(P<0.01);不同类别学校学生LD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女童LD检出率各年级或各年龄段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言语型LD和混合型LD检出率各年级或各年龄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D检出率呈现随学校类别降低而增高的现象.结论 湛江市区儿童LD并不少见,且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应及早对LD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补偿教育.

    作者:王忠;静进;陈赵;陈汉汛;林矫;艾素英;喻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浙江省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评价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30个县区221所学校249个班级的11 638名初一至高三中学生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进行集中调查.结果 中学生自杀意念率为13.05%,自杀计划率为3.89%.自杀未遂率为4.1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校类型、性别、自身健康状况、孤独、失眠、学习成绩、离家出走、吸烟、饮酒、打架、被别人威胁是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论 浙江省中学生自杀意念率较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王浩;俞敏;胡如英;王立新;张新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太原市城市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选取的太原市859名城市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部分积极应对行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有些则相反;大多数消极应对行为不利于心理健康,而有些则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应从行为角度出发,具体研究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与训练策略.

    作者:姬成伟;窦路明;刘华平;赵志一;贾志强;管明艳;王小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