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Q波、非Q波心肌梗塞共40例,经皮冠脉腔内成型术(PTCA)后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或不经球囊预扩张而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冠脉造影评价支架置入术后即刻疗效,随访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冠脉内支架置入全部成功,病变血管术后均达到TIMI 3级血流,平均随访16.4±10.2月(2-30月),不稳定心绞痛组3例心绞痛复发,2例行冠脉搭桥术,1例因拒绝接受进一步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术于随访18个月时发生猝死,余全部正常工作、生活.结论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科民;王飞鸣;陈向民;王步群;孙红军;吕九华;王乐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螺旋CT评价射频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0例肺癌43个病灶射频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密度的变化、肿瘤凝固性坏死的形态、范围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40例肺癌射频治疗后5min90.69%(39/43)的肺癌病灶扩大,6.9%(3/43)病灶大小无变化,2.3%(1/43)病灶缩小.97.67%(42/43)病灶密度减低,2.3%(1/43)病灶密度增高.术后20例肺癌随访1~17个月,平均随访4.3个月,55%(11/20)病灶较原病灶缩小,40%(8/20)病灶较术前增大,5%(1/20)病灶大小无变化,95%(19/20)肿瘤密度减低,CT值平均减低13 Hu,5%(1/20)密度增高.结论螺旋CT可准确评价肺癌射频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鲍家启;潘志立;胡克非;王悦;尹传高;朱立春;刘爱国;郑磊;惠锦林;王彬;程先平;沈文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的腮腺切除术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通过21名患者术后随防,并通过Minor试验,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在随访的21名患者中,有2例发生在患侧在潮红和出汗现象,与传统腮腺切除术的发病率(70%)相比明显降低.结论腮腺切除时保留腮腺嚼肌筋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有显著效果.
作者:张新彬;计光旭;郑灏;赵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应用于鼻中隔矫正的新方法是否可以代替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方法应用鼻内窥镜进行61例鼻中隔成形术.结果 61例患者中55例一次矫正成功,6例再次出现鼻中隔偏曲.结论鼻内窥镜应用于鼻中隔成形术具有视野清楚、直视操作、损伤小、反应轻、矫正理想、成功率高的优点.
作者:汪文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使用人造血管(PTEF)内瘘术及其并发症的探讨经验.方法对5例维持性血透因各种原因不能建立自身血管内瘘的患者,采用聚氟四已烯(PTFE)人造血管建立内瘘并进行穿刺透析.结果吻合口血栓2例,吻合口狭窄1例,使用短时间1个月,长时间30个月,平均时间24个月.结论人造血管内瘘吻合口血栓、狭窄是主要并发症,术中及术后要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方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者:刁秀竹;黄业华;任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消化道吻合器在断流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在10例门静脉高压患者断流术中应用国产XF-90、60消化道残端闭合器,26消化道管状吻合器阻断食管下端和胃底粘膜下曲张静脉.结果阻断血流效果好,术后无出血,无吻合口瘘,随访1~3年无再出血.结论应用机械吻合器阻断食管及胃底粘膜下反常血流,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创伤轻,出血少,比较安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张科;方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总结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自行设计的分段式外剥内扎加后侧位部分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32例,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方方;俞永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脾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比较广泛开展的一种手术.由于对手术适应症的掌握,术前处理和麻醉的进展,以及手术技术上的改进,脾切除的危险性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对于广泛血管紧密粘连的巨脾,手术困难仍大,如处理不当会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造成病人死亡.我院1980年以来施行此类手术24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大友;李文轩;吴家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统计围产儿病死率,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顺位及构成比,找出控制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环节,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围产儿死亡率得到进一步的下降.方法统计围产儿出生数、围产儿死亡数,计算围产儿病死率,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并按构成比顺位排列.比较加入孕产妇保健网的围产儿病死率和未加入孕产妇保健网的围产儿病死率.结果围产儿死亡原因是:妊娠期并发症或合并症直接或间接导致围产儿死亡为37.90%,新生儿窒息20.97%,早产和畸形均占9.68%,不明原因占8.87%,其它原因占7.26%,脐带占4.84%.结论加强孕期管理,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了解病情,及早治疗并发症或合并症提高产科医疗质量是控制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胡传玉;杜世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髓质脂肪瘤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嗜铬细胞瘤和9例髓质脂肪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教训.结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髓质脂肪瘤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血压可正常或升高而超声亦不能完全鉴别其肿瘤的性质,但CT平扫为负值对髓质脂肪瘤有较高定性诊断价值,本组诊断符合率85.7%;血及24h尿儿茶酚胺及其终产物的升高对嗜铬细胞瘤有较高定性诊断价值,本组阳性率分别为60.7%和85.7%.结论血和24h尿儿茶酚胺及其终产物和CT检查对这两类肿瘤的鉴别有重要意义.手术是其治疗有效手段.
作者:亓林;诸禹平;孙友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与西沙比利合用治疗胃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选择208例GERD患者,予奥美拉唑40 mg/d和西沙比利30 mg/d,连续服用8周后,把显效患者142例随机分为维持治疗组及对照组,维持治疗组71例,予奥美拉唑20 mg/d和西沙比利30 mg/d;对照组71例,停药观察.继续随访3月.结果 208例患者服药8周后,症状显效占68%,有效28%,总有效率94%.随访3月后,治疗组其症状和食管炎复发率分别为19%和15%,对照组分别为42%和38%,西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合用西沙比利对GERD的近期治疗有良好疗效,但停药后复发率高,需维持治疗.治疗中不良反应轻微,不需处理,不影响治疗.
作者:杨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方法对经药物难治的慢性鼻窦炎合并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并配合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治疗.结果符合慢性鼻窦炎治愈及有效病例中,分泌性中耳炎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4例.结论鼻窦炎的发病及转归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成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可作为经药物难治的慢性鼻窦炎合并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许春华;宋若会;钟彦;高士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有关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报道较多,其中以开腹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居多,国内外报道[1]发生率为0.1%~0.5%.如何正确处理及预防胆管损伤显得十分重要,作者就两家医院经治的21例因开腹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建敏;熊奇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肠梗阻患者发病率逐渐上升,因其病理生理的特殊性致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如何掌握其手术时机避免肠坏死的发生,对预后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院自1994年11月至2001年11月共收治老年完全性肠梗阻患者117例,其中肠坏死行肠切除36例、死亡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甄茂椅;王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国产镍钛合金热记忆支架对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价值和经验教训.方法不宜手术的食道癌患者29例(1例伴食管纵隔瘘),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狭窄6例(其中2例为术后吻合口复发),气管癌置入气管支架后侵犯食道1例,X-线监视下置入镍钛合金支架.结果 36例患者吞咽困难均有改善,有3例3月内于支架端及腔内肿瘤侵犯再次形成狭窄,1例溃疡型食管癌患者在操作中造成了食管粘膜下损伤.结论镍钛热记忆支架应用方便、疗效可靠,但应注意操作方法和准确定位.
作者:任千里;纪树武;高玉亭;刘云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部分性房室通道及其并发畸形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26例部分性房室通道病人,年龄5~58岁,平均(16.26±5.31)岁.并发冠状静脉窦顶膜缺如4例,左上腔残留3例,双孔二尖瓣、继发孔房缺、肺动脉狭窄各2例,动脉导管未闭、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三房心、共同心房各1例.二尖瓣裂缺选用间断缝合,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例,三尖瓣成形术20例.房缺以心包片或Dacron片连续缝合修补.冠状静脉窦顶膜缺如合并左上腔2例术中插管转流,仍保留冠状静脉窦开口在右房内;另外2例经房缺补片将窦口隔入左房侧.1例左上腔静脉套带阻断,术中定时开放.1例双孔二尖瓣行瓣裂修补及瓣下结构修理,另1例只修补瓣裂.并发的其它畸形术中得到同期处理.结果26例病人全部存活,心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部分性房室通道手术治疗安全,妥善修补瓣膜裂缺矫正并发畸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汝元;林敏;葛圣林;葛建军;石开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结扎器(单发式)结扎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采用天津医科大学生产的单环结扎器对38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内镜下结扎法治疗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38例患者共结扎息肉43枚,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16例一年后随访,均无息肉复发,无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结扎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疗效可靠,基本无并发症,尤为适用于上消化道单发性、直径为0.5~1.5 cm的良性息肉.
作者:路亮;李邦库;吴济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减量法和隔日减量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复发率的影响,探讨何种方法更为合理.方法取88例PNS患者经足量强的松治疗8周、完全缓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减量组(n=30)和隔日减量组(n=32).两组减至维持量均治疗12个月,随访2年.结果常规减量组和隔日减量组一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3.3%和1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年复发率分别为20.0%和15.6%,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53.3%和28.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激素治疗PNS,首次大剂量治疗8周获临床缓解后,采用隔日减量法较常规减量法明显降低PNS的复发率,同时副作用无差异.
作者:张琳;陈雷;阚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比较经络导平和红外线两种方案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络导平组68例,采用经络导平加超短波综合治疗;红外线组47例,用红外线加超短波综合治疗;1~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经络导平组和红外线组达优率分别为64.71%和42.55%;经统计,0.05>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经络导平方案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疗效优于红外线方案,该方案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保守治疗的较佳选择.
作者:许伟东;刘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超促排卵的佳方案.方法对56例宫腔内人工授精,使用不同超促排卵方案的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克罗米芬(CC)周期7例,无妊娠;妊娠率0%.CC 10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周期16例,妊娠人数3人,妊娠率18.75%.HMG周期33例,妊娠人数11例,妊娠率33.33%.结论 HMG超促排卵方案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张玲;季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应用手指侧方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方法对21例24指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患者应用指部侧方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结果24块皮瓣均一期成活,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指侧方皮瓣在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时,手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取材隐蔽,对手部美观影响小,并根据损伤部位对感觉功能的要求程度,选择是否带指神经为蒂,是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一种皮瓣.
作者:谢杰;周业金;苏家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肺结核患者死亡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死亡273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死亡的直接原因以慢性心肺功能不全为第一位,占41.8%,其次为病变进展恶化17.2%,全身衰竭13.6%,咯血8.0%,气胸4.4%,合并症死亡15.0%.结论肺结核病死率随年龄而增长,老年肺结核及男性患者病死率高.
作者:高爱平;张雷;王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磁振热与电脑中频联合治疗以及单用超短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7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磁振热与电脑中频联合治疗,另一组单用超短波治疗,每种治疗均为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20次为一疗程.结果磁振热与电脑中频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单用超短波组总有效率为75.7%,x2=7.400,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超短波组.结论磁振热与电脑中频综合使用,对肩周炎患者,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麻醉处理要领.方法体外循环与手术:应用浅-中低温体外循环,血管桥用大隐静脉、左乳内动脉.麻醉:选择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胺复合麻醉.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气等.围术期应用正性肌力药、血管加压/扩张药.结果冠状动脉搭桥9例,麻醉、体外循环、手术顺利;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116.7min、主动脉阻断平均为76.1 min;平均每例搭桥3.7根.围术期应用多巴胺、硝酸甘油、艾司洛尔、米力农等维持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平稳;血气、电解质等指标在正常范围.结论冠状动脉搭桥的麻醉处理在于选择对心肌氧供/氧耗平衡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和适时、适量应用正性肌力药、血管加压/扩张药、抗心律失常药,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作者:张健;顾尔伟;方能新;钱梅;吴蓉蓉;刘学胜;赵庆;陈燃;曾一平;戴秀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在围生期中的不良预后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双胎妊娠156例资料,用同期单胎妊娠资料作对照.结果双胎妊娠比单胎更易发生早产、贫血、胎膜早破和妊高征(P<0.01~0.001),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单胎的4倍,围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病率高于单胎.结论加强孕期管理,提高助产水平,放宽剖宫产指征对处理双胎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兆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置管引流术合同恩格菲及顺铂治疗恶性胸腹水.方法应用微创置管技术引流恶性胸腹水以导管内灌注恩格菲2 400IU DDP 40 mg.结果治疗28例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CR+PR)82%(23/28),其中:CR 18例,PR 5例,S 3例,PD 2例.表明这种生物制剂可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和顺铂等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更能促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性.结论本组采用的导管留置术为微创手术,组织损伤小,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提高了生存质量,且持续引流能迅速缓解胸腹水对组织器官的压迫,避免反复穿刺诱发感染的可能.
作者:崔维江;郁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ENIA)功能.方法采用红细胞快速天然免疫粘附S180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对4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ENIA功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血液透析组ENIA功能较未透析组有所上升,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ENIA功能显著低下,其中血液透析患者ENIA功能有所改善,ENIA功能测定可作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免疫功能指标之一.
作者:蒋伟杰;张永勤;李莹;张伊莉;纵晓英;潘立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膀胱吻合新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治疗肾移植患者45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发现尿路梗阻3例,2例经再手术治愈,1例保守观察,其余疗效满意.结论改良的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无须切开膀胱和放置支架管、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周林玉;吴绍山;诸禹平;张祖明;沈法林;陈友辉;石天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寻求HBVDNA和HBeAg、AL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ranchDNA法动态检测59例慢性乙肝患者HBVDNA158例次(下称bDNA),同时检测HBeAg、ALT.结果 (1)bDNA>2000MEq/ml仅8例次,占5.1%,而bDNA<2000MEq/ml150例次,占94.9%.(2)HBeAg阳性时,bDNA>10MEq/ml,肝功能多数异常(85.5%);反之,肝功能多数正常(62.3%).(3)HBeAg阴性时,bDNA>10MEq/ml,肝功能全部异常(100%);反之,肝功能多数正常(82.8%).结论 (1)不同bDNA值反映患者不同感染程度和自身清除能力的代数和.(2)HBeAg阳性,bDNA持续波动在10MEq/ml以上,患者处于隐性或显性活动状态,反之处于稳定期.(3)HBeAg阴性,bDNA<10MEq/ml且ALT正常提示处于稳定期;反之可能是变异株感染或是抗HBeAg正在转换中.前者仍需抗病毒治疗,后者应动态观察.(4)动态观察HBeAg阳性、ALT升高未予特殊治疗13例患者,其bDNA波动亦十分明显.因此反复检测、动态观察bDNA的变化,方能正确评估其价值.
作者:施卫兵;高健;罗振辉;张东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度乳房肥大下垂的理想术式.方法应用改进的Mckissock乳房缩小术治疗重度乳房肥大下垂.结果 6例(11只)重度乳房肥大下垂术后外形挺拔,无乳头乳晕坏死发生和其他并发症.结论改进的Mckissock乳房缩小术设计简单,操作易掌握,是治疗重度乳房肥大下垂较理想术式.
作者:王明刚;徐荣成;余刚;水庆付;褚燕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FoLey管法(简称F管法)取食管硬币、外形规则圆滑类异物已有报道,而F管法取食管内枣核异物尚未见报道.笔者采用F管法顺利取出食管内纺锤状枣核异物二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鹏宇;孟祥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G群链球菌属于人的口腔、上呼吸道、阴道等处的正常寄生菌,偶可致病.近,我们从临床检出由G群链球菌引起的2例肺部感染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恒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内皮素(Endlithelin-ET)是日本学者早于1988年从猪血管内皮细胞中发现,目前已证实ET广泛分布于人和哺乳动物多种脏器的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神经元胶质细胞之中.通过ET受体(ET-R)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及内皮细胞,是迄今发现的强烈的血管收缩物质[1].
作者:丁杰;康舟军;霍正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总趋势是小年龄化,尽可能早通过手术防止由心血管畸形引起的继发性心腩血管病变的发生,改善全身的供血及供氧.实施解剖矫正手术固然好,但不少复杂先心病患儿,由于诸多因素限制,只能接受减状手术或生理性矫正手术或分期手术.右心旁路手术为过去一些无法通过解剖矫治的复杂紫绀先心病寻找到一条出路.
作者:杨小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护士在实际操作中,为了省时省力常用一次性12号针头配加药液.有时肉眼可见所抽取的药液混有异物,为探讨12号针头配液的微粒污染问题,我们分别用7号针头自密封瓶内抽取药液和12号针头自安瓿内抽取药液作为对照组各50例进行试验.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洁;王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萄)为主.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给临床用药的选择带来较多的困难.本文作者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期间,对近年来部分科室住院病人临床分离株葡萄球菌的耐药谱进行分析,并依此对其抗菌药物选择提出建议.
作者:方红;赵先颖;李守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采用大剂量化疗治疗绒癌以来,在条件较好的医疗单位其病死率由过去的90%下降至20%左右[1],但有些基层医院绒癌患者的诊治结果并不理想.现将我院1980~1996年,收治的43例绒癌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宁芝;李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论文作为科学研究评估中的一种重要文献计量学指标,其数量与质量被普遍认为是评价高等院校科研水平、科技实力的主要标准之一.近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积极探索,逐步积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论文管理办法,实践证明,它对提高科技论文水平,增强学校科研竞争力与学术地位有积极的作用.其中,把科技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与作者的职称晋升相挂钩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肯定,获得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引人深思的现象.本文通过收集近年来我校职称晋升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试图发现二者之间某种关联及其影响,进而提出建议与思考,希望对深化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有所裨益.
作者:李震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引起人体各部位感染,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因具有异质性和多重耐药性,已逐渐成为男性前列腺炎和急慢性尿道炎的主要致病菌.2000年1月~2001年10月我们对本院前列腺液培养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MRSA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继文;温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安徽省2000年全国流调人群中发现的肺结核病人为病例组,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计算OR值.结果在因素分析中,以肺结核病例接触史、卡痕及宣教等因素OR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46、2.62和1.88.病例组年支出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病例接触史是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成功接种卡介苗对肺结核发病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接受结防宣教对肺结核发病有一定的影响,肺结核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大疾病之一.
作者:杨建安;阚晓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肝内胆管结石为常见症及多发症,因其具有沿肝内胆管分布之强回声光团伴声影及远端小胆管扩张之典型声像图特征.故应用B超进行检查而确诊并不困难.但肝内其它强回声小病灶结构之声像图表现相似极易混淆而产生误诊.作者曾通过应用B超诊断491例肝内胆管结石,后经X线片、CT、手术及病理检查证明,其中假阳性86例.本文对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总结经验及教训,为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丁明升;朱建元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