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0-0399
  • 国内刊号:34-1077/R
  • 影响因子:1.12
  • 创刊:1976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安徽医学杂志   2002年6期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病变的分析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椎动脉病变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7.5 MH2检测63例椎动脉病变的内径、收缩期峰值(MAX)、舒张期峰值(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有关血流参数及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椎动脉弯曲较多,其次为狭窄,管腔内粥样斑块形成导致血流速度不同程序的减慢.结论颈部椎动脉形态与结构的改变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基础.椎动脉内血流速度减慢导致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作者:陈怡;许晓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目的观察高眼压状态下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7例(40眼)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先行前房穿刺缓慢放出房水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查滤过泡、前房及眼压、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月眼压控制≤21 mmHg(1 mmHg=0.133kPa)者31者,占77.5%,需局部用药方可控制者7眼,占17.5%,术后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者32例,占80%.术后发生浅前房5例,前房积血3例,脉络膜脱离1例,未见脉络膜上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眼压状态下前房穿刺后再行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保持或改善视力,是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治疗的有效术式之一.

    作者:刘文斌;刘广进;陈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诊断.方法对24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病程呈进行性发展,肯定ALS为17例,拟诊ALS 6例,可能ALS1例.结论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肌电图是诊断ALS的依据.肌电图和肌活检是ALS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张受涛;毛新蕾;孙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人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外伤性颅内血肿72例临床资料,致伤原因多为跌伤及交通事故,大多为对冲部位血肿(60%)及多发血肿(38.3%),手术治疗57例,非手术治疗15例.结果按GOS评定:良好59.7%,中残13.8%,重残5.5%,植物生存1.4%,死亡19.4%.结论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非手术,在脑疝前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叶学渊;白勇厚;何旭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4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47例患者中,有33例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广谱抗生素、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综合措施治愈,肠梗阻缓解平均时间为8.5 d;手术治疗14例,有半数不同程度的出现术后并发症,梗阻缓解平均时间为11.5 d.非手术与手术治疗两组间疗效比较P<0.01、梗阻缓解时间比较P<0.01,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非手术治疗优于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宜先行非手术治疗,安全、效果好;手术治疗困难且易发生术后并发症.还应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警惕发生绞窄性肠梗阻.

    作者:利军;郭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的检测及意义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是由两条多肽链(α、β)组成的糖蛋白.有报道[1]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以及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本文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以探讨sIL-2R对判断HCV感染病情演变及预后的意义.

    作者:黄山;田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胸腹联合损伤的诊治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要点.方法重点、快速、全面检查,边抢救、边诊断.结果胸腹腔穿刺为早期诊断提供迅速可靠依据;先纠正胸腔生理紊乱,为剖腹手术赢得时间.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复杂,胸部严重伤常掩盖了腹部症状及体征,易漏诊及延误手术时机.

    作者:徐国开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CT扫描定位徒手穿刺引流治疗深部多发性脑脓肿31例报告

    我院自1991年2月至2001年2月,共收冶脑脓肿63例,采用CT定位徒手穿刺引流治疗深部及多发性脑脓肿31例,占同期病例49.2%;CT引导穿刺引流治疗表浅脑脓肿19例,占30.16%;手术治疗脑脓肿17例(有4例为穿刺引流失败),占26.98%.现将采用CT扫描定位徒手穿刺引流治疗深部及多发性脑脓肿31例报告如下.

    作者:席炜滨;胡军;李会光;王博;郑大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佝偻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各种实验室检查对佝偻病诊断的价值,寻求一种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佝偻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对临床诊断为佝偻病的166例小儿进行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生化、尿钙及X线检查.结果BALP测定对佝偻病诊断灵敏度高,与ALP相比,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尿钙与血清钙的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ALP测定对佝偻病的诊断价值优于血生化、尿钙测定.尿钙测定对佝偻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具有简捷、价廉、无痛苦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蔡力民;刘苓;陈蕴;林文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和骨关节炎(O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RA、AS、OA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TNF-α并与炎性指标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作相关分析.结果RA病人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TNF-α水平与炎性指标(ESR和CRP)及类风湿因子滴度呈正相关.AS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但与炎性指标无相关性.OA组中有5例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A组ESR和CRP正常.结论TNF-α是关节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RA炎症反应中处于中心地位.

    作者:厉小梅;李向培;汪国生;钱龙;单曙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罗格列酮与诺和灵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66例临床分析

    近来,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全球性上升趋势.因此,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是当前医药界关心和重点研究的课题.诺和灵是重组人胰岛素,优于动物来源的胰岛素,罗格列酮是一种新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除了糖代谢外,具有潜在的器官保护作用.现就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诺和灵与罗格列酮控制血糖、血脂的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马兴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左半结肠癌伴梗阻一期结肠切除12例报告

    对于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外科治疗,长期以来遵循传统的分期多次手术方式,即一期结肠造瘘减压,二期结肠切除吻合及闭瘘或采用三期闭瘘[1].分期切除虽比较安全,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增加了癌肿转移的机会,而可能导致延误根治性切除的时机.本治疗组1999年12月~2001年4月共选择12例急性左半结肠伴梗阻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明华;芮景;宋家胜;李仁志;许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胎膜早破52例临床分析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其对妊娠、分娩的不利影响是早产率升高、围生儿死亡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皆升高.本文着重探讨发生胎膜早破的原因和防治,以期加强对胎膜早破的认识,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对母儿的影响.

    作者:周桂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食道心房调搏观察不同刺激方法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本院1988~1999年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法,观察了不同刺激方式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经临床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其中男40例,女29例;年龄14~57岁,平均38岁.室上速45例中合并预激9例,二尖瓣脱垂3例,高血压5例,共发作45例次;房扑11例合并预激2例,甲亢2例,共发作12例次;房颤13例合并冠心病5例,甲亢3例,共发作13例次.

    作者:孙利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与腹膜外剖宫产术对比分析

    我院妇产科自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1]137例,并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贝利;王永珍;步仰高;李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21例临床分析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是介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之间的心律失常,以心电图QRS波的尖端围绕基线扭转,发作时可自行停止的一种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其中以后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引发Tdp多见.笔者分析了1989年2月~2001年8月所收治的21例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葛安;晋丛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40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目的对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后腹膜肿瘤(PRT)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980~2000年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PRT 40例,就其消化道的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消化道表现为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影像学检查尤其是B超及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结论对部分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而对症处理无效的患者,应考虑PRT可能,并选择相应检查以协助诊断.

    作者:姜利佳;鲍昭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面积脑梗死的CT与临床

    目的探讨22例大面积脑梗死的CT与临床.方法2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于发病后1~7天内行CT检查,均符合大面积脑梗死.结果发病24小时行脑CT扫描22例,病灶超过一个脑叶,5cm以上,仅5例占22.7%(5/22);发病72小时内,CT扫描17例,符合8例,占47.0%(8/17);7天内行脑CT扫描9例,均符合占100%(9/9).结论临床表现:急性起病、高颅压、偏瘫、凝视麻痹及昏迷.在7天内行CT扫描均为大面积脑梗死,虽然经脱水降颅压,活血化瘀,脑代谢剂治疗,基本痊愈只有4例,显著进步及进步6例,无变化及恶化3例,死亡9例.

    作者:苏东升;张子诚;钟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物理因子、关节松动术、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肩周炎60例

    目的比较物理因子、关节松动术和运动疗法综合康复治疗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60例,单纯物理因子治疗组60例.结果综合康复治疗组临床治愈14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单纯物理因子治疗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9例,有效31例,无效3例.两组临床治愈显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χ2=12.59,P<0.01),且肩关节ROM变化差异近1.727倍(t=2.740,P<0.01).结论采用物理因子、关节松动术和运动疗法综合康复治疗肩周炎,比单纯采用物理因子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王玉英;胡晓琴;刘家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39例体会

    我院于1995年2月~2000年2月,共收治粘连性单纯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39例,现将非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本组男26例,女13例,小年龄8岁,大年龄68岁,以20~50岁为多数.2.阑尾穿孔术后17例;胃十二指肠良性和恶性溃疡穿孔术后6例;外伤性肝、脾破裂术后5例,外伤性肠破裂术后6例,化脓性盆腔炎及盆腔手术4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本组39例肠梗阻,多因过去有过腹部手术、炎症、出血,肿瘤史.根据急性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肠鸣音亢进,可闻及金属音,肠型、蠕动波,可触及包块,压痛.立位腹部平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可以判断粘连性肠梗阻.

    作者:黄光辉;汪海洋;杨其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手术70例

    我院于1998年开展了鼻内窥镜手术,从1998年11月至2000年9月共完成70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临床资料本组加例(102侧),男30例,女40例;年龄19~66岁,平均36岁.病程1~40年,平均11年.以往有手术史5例.参照海口会议标准分型分期[1]:Ⅰ型28例(Ⅰ期6例,Ⅱ期15例,Ⅲ期7例);Ⅱ型34例(Ⅰ期12例,Ⅱ期18例,Ⅲ期4例);Ⅲ型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全部病例术前均作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

    作者:吴劲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995-2000年安徽省临床生化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调查活动,了解全省参控单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各参控单位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IS)的方法进行评价.VIS≤80为优秀,VIS≤150为合格,VIS>150为不合格.结果六年生化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发现,在各单项检测中,在参控单位数目增加的同时,年平均VIS在逐年下降,年平均变易系数CV在逐年下降,年平均及格率及优秀率在逐年上升,年总平均及格率和优秀率在逐年提高.年总平均及格率由0.71上升到0.81,年总平均优秀率由0.2上升到0.4.结论通过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活动,提高了全省参控单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提高全省临床生化检验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调查活动是必要的,应深入持久化.

    作者:周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心型肺癌侵及心脏大血管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我院八年来对中心型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及大血管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2002年34例中心型肺癌采取扩大切除范围,其中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部分切除5例;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8例;肺切除合并肺动脉成形术21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严重并发症1例,占29.4%;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0%、51.4%、20.8%.结论对中心型肺癌采取扩大切除范围,给术后综合治疗提供了机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范军;魏大中;马冬春;戎保林;徐美清;郭明发;朱晓枫;王良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选择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佳方案,并分析其对相关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先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85株大肠埃希菌和30株克雷伯菌进行初筛,再用双纸片协同法、Vitek法和纸片确证法进行检测.结果3种方法检测产ESBLs细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产ESBLs菌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双纸片协同法、纸片确证试验简单、有效,适用于广大基层实验室开展和推广,而纸片确证试验应作为临床检测产ESBLs菌的标准方法;亚胺培南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抗菌作用强.

    作者:李庆;马筱玲;李华;濮跃晨;陈多炎;陈学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晚期产后出血45例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 h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或阴道异常出血[1],临床少见,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共收治45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商晶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改变的观察

    糖尿病是一以血中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增高可致各器官组织损害[1],引起功能不全,高血糖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正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近年来对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状况在着争议[2].本文试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李秀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后颅凹髓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

    目的为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综合治疗进行分析讨论.方法本组49例全部行手术切除.6例术前行侧脑室穿刺持续外引流,术后40例痊愈出院的患者均行术后放射治疗,其中1例在放疗同时给予鞘内注入MTX+DXM椎管内化疗.结果38例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死亡1例.随访34例1~8年,有8例因肿瘤复发未治而死亡,26例存活.结论对髓母细胞瘤首先应手术切除肿瘤,以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降低颅内压,术后再配合放疗和化疗,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作者:张扬;汪业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双柱形髂骨块椎体间融合与SF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间双柱形髂骨块植骨融合和SF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SF系统对滑脱椎体撑开提拉复位,以椎间后外两侧环锯形开槽并放置柱状髂骨块行椎间植骨融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8个月,原腰腿疼症状消失,无一例并发症,恢复轻体力劳动,效果满意.结论双柱形髂骨块椎体间融合与SF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固定坚强,植骨融合率高,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要求,是一种有效和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民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一级高血压早期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一级原发性高血压(临界高血压亚组)非药物治疗效果.分析单独采用非药物治疗早期临界高血压与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选择80例初诊且无并发症和靶器官损害的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给予非药物治疗,包括限盐、戒烟酒、加强运动、减重、改善饮食结构等,另一组给予降压药氯沙坦(Losartan)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结果给予一级原发性高血压组非约物治疗3个月,使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下降8.4%和3.5%,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占60%.药物治疗1个月使SBP和DBP分别下降7.9%和3.6%,3个月SBP和DBP下降值9.0%和4.1%,与非药物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其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占65%.在非药物治疗中,限盐、运动和减重与血压下降有关.结论对于一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单独采用改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非药物治疗可使血压下降,半数患者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与单用降压药氯沙坦治疗效果相似.

    作者:王爱玲;陈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肾上腺无功能肿瘤11例报告

    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临床上少见,早期往往无任何症状,自1988年至2001年我院共收治肾上腺肿瘤34例,其中无功能性肿瘤11例,占32.4%,现报告如下.

    作者:季万俊;王志金;刚向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拔除上颌第三磨牙对治疗下颌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意义

    对智齿冠周炎的治疗,临床一般采用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控制后再拔除病灶牙,整个治疗时间长,病人痛苦大.为了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病人痛苦.自1998年1月至12月我们对126例下颌智齿冠周炎病人,分两组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安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噬血细胞综合征16例分析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S是在1979年由Risdall等[1]首先报道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生HS主要为遗传性和原因不明,临床上很罕见.继发性又分为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AHS)和肿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MAHS),其发生常常与感染、免疫缺陷、淋巴瘤浸润、肿瘤转移等因素有关[2].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这些与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的临床症状很相似,但HS是巨噬细胞反应性增生,大多数病例有自限性.关于HS的预后,如果引起HS的原发病不是恶性疾病则预后良好,但原发病若是恶性疾病或严重感染以及免疫功能受抑预后则很差[3].本文通过对16例HS的分析,对HS的诊断标准、引起HS的原发病以及HS的主要实验室表现作一简单讨论.

    作者:余小琴;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良恶性胸腔积液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价值.方法采用TRAP-Hyb法直接检测并在去除胸水淋细胞后再检测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将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直接检测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显示54例良性胸水有4例阳性、33例恶性胸水有26例阳性(P<0.01),去除胸水淋巴细胞后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显示良性组有1例阳性、恶性组有23例阳性(P<0.01).去除胸水淋巴细胞前后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诊断效能分别如下:诊断灵敏度0.788和0.697、特异度为0.926和0.982、阳性预示值0.867和0.958、阳性似然比10.636和37.636.结论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胸水,去除淋巴细胞后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较直接检测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诊断效能优越.

    作者:查日田;钱叶长;肖敏敏;胡斌;储德节;程高;桂宏亮;张三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腔深部出血

    目的探讨诊治鼻腔深部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3例鼻腔深部出血患者在鼻内窥镜下采用微波治疗.结果23例中20例在鼻内窥镜下发现确切出血部位,均行微波治疗,其中治愈18例.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腔部部出血,部位诊断准确,治疗方便,痛苦小,无副作用,效果好.

    作者:胡国勤;徐明安;张雁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纳米级二氧化硅N-1、N-2抗疱疹病毒2型效果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二氧化硅(SiO2)N-1、N-2抗疱疹病毒2型(HSV-2)作用.方法根据实验病毒感染细胞致病和药物特性,先测定HSV-2的毒力,测算出病毒对细胞的半数感染量(TCID50).再测定药物对细胞毒性,找出药物大无毒浓度TCDo,后测定药物SiO2 N-1、N-2对病变细胞(CPE)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结果SiO2 N-1、N-2对病变细胞(CPE)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SiO2 N-1 IC50为1/3200,SiO2N-2 IC50为Cm/4即1/8.结论SiO2(N-1、N-2)具有一定的抗疱疹病毒(HSV-2)作用.

    作者:陈国良;李晓山;单菁萱;盛晓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HA、LN、CⅣ、PCⅢ与HBV-DNA含量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四项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和Ⅲ型前胶原(PCⅢ)在肝纤维化非创伤性检查中的临床意义,同时初步观察四项肝纤指标与乙肝病毒(HBVDNA)复制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00例肝病患者血清中HA、LN、CⅣ、PCⅢ检测用放免法(RIA);对其中88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分别用荧光定量PCR(FQ-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四项肝纤指标在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者及慢性重型肝炎中有依次升高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肝硬化组与慢性重型肝炎组比较,HA、PCⅢ两项略低,而LN、CⅣ明显升高(P<0.05).同时在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cAb(+)、HBV-DNA阳性组中血清四项肝纤指标低,而在HBsAg(+)、HBeAb(+)、HBcAb(+)、HBV-DNA阴性组中高,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四项肝纤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同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肝纤指标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这对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和指导抗纤维化及抗病毒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唐振华;高勇;张金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体会

    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国内外均有采用.我院从2001年2月~2002年1月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骶管阻滞治疗,效果显著,是农村基层医院治疗本病的重要想方法之一,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复合伤.1990~1998年间,我们手术治疗此类损伤12例,现总结如下,探讨与治疗有关的问题.

    作者:方宣城;仇家农;许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电脑中频电加超短波综合治疗乳腺炎

    目的研究和探讨哺乳期乳腺炎佳治疗方法和机制.方法24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脑中频电加超短波组(综合组)和超短波组(对照组)各120例.经一疗程治疗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综合组治愈显效率达91%,对照组治愈显效率达75%,经Ridit分析,P<0.01;平均治愈天数综合组为(4.6±1.2)d,对照组为(7.8±1.6)d,t=10.48,P<0.01;两组复发率比较经0.5~2.0个月随访,χ2=5.48,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两种物理治疗方法的叠加作用,相辅相成,明显缩短了患者治愈和治疗时间,并且疗效稳定,而不残留硬结和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红;方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度远视儿童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观察1例

    施某,男,8岁,学生.发现左眼视物不清6个月,于2000年1月23日上午来院就诊.眼部检查:远视力右1.2,左0.12;近视力右1.5,左0.1;散瞳检影:左+8.00DS-0.15;眼颤(+),左眼底黄斑区色略暗,中心凹反光欠清(发育不良).诊断:左眼高度近视,弱视.随于当日下午局麻下为患儿施左眼远视激光角膜切削术(H-PRK).使用北京雷胜公司提供的Compak-200型无眼球自动跟踪系统激光设备,术者为公司专职医生.术中参数:角膜曲率42n,SPH+9.00DS,Zone 1 mm,Time 81 s,Depth 1.66μm,总深度76.36μm.术后3 d查视力:左0.15;33 d时左眼视力为0.25,屈光度为+7.00 D,环形Haze 0.5~1度;80 d时患儿前往中国科技大学省视光学中心检查,左眼散瞳验光为+11.50 DS;81 d来我院复检左眼视力0.15,屈光度+11.00 DS,角膜旁周边区环形Haze 1度.术后88 d时,术者首次检出左眼角膜中心影动,屈光度为+0.37~0.50 DS,视力0.12,激光斑位正,Haze(+).

    作者:哈伟基;赵广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剖宫产并子宫切除5例报告

    由于多种因素,近年来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现将我院1989年~1998年,剖宫产并子宫切除的5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其间分娩总数12031人,剖宫产3960人,占分娩总数的24.6%,因并发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的5例,占剖宫产的0.126%.一般情况:5例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28.5岁.孕产次G1P11例、G2P12例、G3P11例、G4P11例、G5P31例.孕周36~41周.

    作者:许宗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肺复苏进展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几乎一样悠久,在我国,针刺人中穴救治突然意识丧失的患者或实际猝死的病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是人类利用器械复苏的早尝试[1].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有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描述[2],而欧美国家则在20世纪初并且仅在手术室内对完全性气道梗阻、窒息和无脉进行抢救治疗,近40多年来,心肺复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

    作者:程立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40例机械通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我科应用机械通气,使全麻剖胸术后患者的呼吸支持,危害患者的呼吸衰竭得到及时治疗.其效果与临床护理有密切关系.现将机械通气期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罗在琼;边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机械通气时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称呼吸机相关肺炎(VAP).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它的发生率为60.5%[1].一旦出现则易造成撤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还会威胁生命,据报道病死率30%~50%[1].

    作者:徐凤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