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1-6825
  • 国内刊号:41-1340/R
  • 影响因子:1.24
  • 创刊:195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36-111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01年5期文献
  • 尼群地平对兔基底动脉环和隐动脉环的作用

    目的:观察尼群地平对兔脑血管的作用.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55只,空气栓塞处死后,采用离体兔基底动脉环和隐动脉环离体实验方法,观察尼群地平对KCl、CaCl2、5-HT和NE引起基底动脉环和隐动脉环收缩的影响.结果:尼群地平抑制45.6 mmol@L-1KCl诱发的兔基底动脉环和隐动脉环收缩;其拮抗基底动脉环和隐动脉环CaCl2量-效反应的pD2值(非竞争性拮抗剂引起50%大效应时浓度的负对数)分别为10.9(n=10)和10.45(n=7,P<0.05);拮抗5-HT的pD2值分别为6.18和4.81(n均=6,P<0.01);10-10mo1@L-1和10-9mol@L-1尼群地平对无Ca2+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引起隐动脉环的收缩无抑制作用,10-10mol@L-1尼群地平对恢复正常Ca2+液(1.25 mmol@L-1)引起的隐动脉环收缩无抑制作用,而10-9mol@L-1尼群地平对恢复正常Ca2+液(1.25 mmol@L-1)引起的隐动脉环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与隐动脉环相比较,尼群地平对基底动脉环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作者:戚敏;刘红;谢华;胡香杰;可君;张贵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脑脊液相关指标检测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脑脊液相关指标在其发病中的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血清、脑脊液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脊液常规及脑脊液细胞学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脑脊液TNF-α较明显升高,脑脊液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血清、脑脊液TNF-α、脑脊液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滕军放;李富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CD44的表达

    目的:了解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表面表达的情况.方法:采集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识别CD44分子的两种单克隆抗体(IM7和S5)结合的阳性率;并结合临床分析其意义.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表达CD44分子的多寡存在极大差异(0%~100%),不同FAB分型之间也存在差别,以M3及M5型表达率高.同时,两种单克隆抗体识别CD44分子的阳性率亦不同.结论:CD44分子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表达存在异常,其构型可能发生改变,这可能是某些类型急性白血病易于发生髓外侵润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延方;李国玲;王锦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河南部分人群D16S539、D7S820、D13S317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地区人群中D16S539、D7S820、D13S317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群体遗传数据.方法:对230份无血缘关系个体的抗凝血样提取DNA,应用多位点复合PCR扩增技术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调查D16S539、D7S820、D13S317基因座在河南地区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结果:D16S539基因座在河南地区人群中存在9个等位基因,28种基因型;D7S820基因座存在9个等位基因,29种基因型;D13S317存在8个等位基因,31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D16S539、D7S820、D13S317基因座是进行人类群体遗传学和法医遗传学研究十分有用的遗传标记.

    作者:陈辉;连建华;刘清云;刘华;齐华;宋国英;李晓雯;程晓丽;游文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鳞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E-cadherin的表达

    目的:探讨E-cadherin(E-cad)在食管鳞癌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19例正常食管上皮,52例食管鳞癌原发灶及其中2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E-cad的表达.结果:19 例正常食管上皮中E-cad的着色为细胞膜着棕黄色,均有表达;食管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E-cad的表达率分别为23.1%和5.0%,3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cad的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ad的表达减少与食管鳞癌的恶性进展有关,可做为判断食管鳞癌进展及预后的较好指标.

    作者:王宛明;李继昌;贾云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毒素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分型

    目的:分析分离自我国临床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毒力因子空泡毒素(VacA)和毒素相关蛋白(CagA)的表达状况及其分型分布.方法:从临床分离培养19株Hp,用细胞测毒法检测VacA,用Western blot法分析CagA,根据毒力因子表达情况进行分型.结果:VacA阳性率为57.9%,CagA表达阳性率为89.48%;Ⅰ型,Ⅱ型,中间型Hp分别占52.63%,5.27%,42.10%.结论:所研究的临床分离Hp菌株的毒力因子属高表达.

    作者:代丽萍;王凯娟;段广才;张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HA-rhBMP2-FS复合人工骨即刻种植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HA-rhBMP2-FS复合骨在即刻种植技术中的应用及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在拔牙的同时植入HBIC二段式柱状螺纹种植体54枚,在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同期植入HA-rhBMP2-FS复合人工骨,3-6个月后摄X线片,根据种植界面的骨结合情况进行二次手术,安放基桩,1周后进行义齿修复并随访3~5 a.结果:按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的成功标准,54枚中47枚种植体成功(87.04%),失败7枚(12.96%).结论:在即刻种植中应用HA-rhBMP2-FS复合骨达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该复合骨是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复合人工骨材料.

    作者:张克豪;何巍;潘红;莫三心;邱晓霞;莫澜;赵庆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细胞体外液体培养观察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类骨髓造积压功能过度抑制性疾病,

    作者:梅舜喜;李建斌;韩建中;刘少君;邹典斌;席雨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火棉胶切片免疫组化粘片剂白乳胶的应用

    目的:寻找一种适合于火棉胶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程序的廉价的粘片剂.方法:选用市售白乳胶、明胶作为粘片剂,观察火棉胶切片经过免疫组化染色程序处理后的脱片及染色情况.结果:以白乳胶、明胶作为粘片剂的脱片率分别是6.7%、100%.结论:白乳胶可作为一种廉价的粘片剂用于火棉胶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作者:陈向东;董雪蕾;董明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部分睡眠剥夺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睡眠与免疫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和对照组各11只,采用免疫学方法分别观察了脾细胞增殖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变化.结果:由刀豆蛋白A,脂多糖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降低,脾细胞抗体分泌减少,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胸腺和脾脏质量降低.结论:睡眠剥夺可抑制大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章茜;阎艳琴;乔鹏;袁义强;王书春;张朝;王雨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孕妇妊娠结局分析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一类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小原核生物,它可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引起人体许多疾病,导致妊娠不良结局如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及新生儿产期感染[1],作者对晚期妊娠512例进行UU测定,探讨了合并UU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竹亭;魏利;张全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部分郑州市孕妇营养素摄入量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

    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许多研究证明,孕妇的营养与新生儿体重有密切关系[1].为了解城市孕妇孕期营养素摄入状况与婴儿出生体重(mb)的相互关系,以便从营养学角度提出改进措施,作者从郑州市区在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做孕期检查的初孕妇中,随机抽取31人,进行连续追踪观察.

    作者:付三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刺激大鼠海马后脑干有关镇痛核团5-HT的变化

    目的:探讨刺激大鼠海马后脑干镇痛核团5-HT的变化,分析海马在镇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不给动物任何处理;B组:疼痛组,以大鼠右侧后脚掌注射 2.5g/L多聚甲醛0.4 ml作为疼痛模型;C组:谷氨酸钠组,将疼痛模型动物经腹腔注射20g/L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按George Paxions定位图谱用微玻管将0.5μl(1 mg/L)L-谷氨酸钠(L-GLU)注射入大鼠右侧海马;D组:生理盐水组,同上向疼痛模型动物海马内注射0.5μl生理盐水.4组动物均于2 h后处死,常规灌注冰冻切片,采用SABC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缝大核(NRM)5-HT神经元阳性细胞个数及光密度等均值.结果:疼痛刺激后,PAG、NRM内5-HT水平较正常显著增高(P<0.05),谷氨酸钠组则较疼痛组进一步增加.结论:海马兴奋后,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使5-HT大量释放,参与镇痛.

    作者:高艳;吴爱群;张静;方智慧;周延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复方乳酸左氧氟沙星阴道栓的研制

    目的:开发乳酸左氧氟沙星新剂型.方法:以明胶、甘油为基质制备复方乳酸左氧氟沙星阴道栓,并对其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及稳定性等进行检测.结果:本品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结论:可作为乳酸左氧氟沙星新剂型开发应用.

    作者:董福祥;冯新生;任令飞;王姣峰;朱明忠;李根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抗血清的制备及测定(摘要)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是DNA前体胸腺嘧啶核苷的类似物,可掺入S期细胞DNA,替代放射性标记物3H-TdR应用,避免放射性污染,且检测方法更简便迅速,然而BrdU为相对分子质量仅300的半抗原,制备抗原及抗体的难度较大,国内对BrdU标记的研究远远落后.作者在BrdU抗原制备的基础上,用偶联卵清蛋白的碘尿嘧啶核苷(Ova-IU)或溴尿嘧啶核苷(Ova-BrU)免疫动物,获得较高抗体滴度的抗血清,并在动物体内标记应用,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现总结报道.

    作者:李新明;崔文光;赵学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及对催乳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浆催乳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PCIA组(n=12)、PCEA组(n=12)和对照组(n=12).镇痛药应用芬太尼,PCIA组持续剂量15~20μg/h,PCEA组持续剂量8~9μg/h,PCEA组镇痛液中含1.25 g/L的布比卡因,镇痛时间均为48 h,对照组不用止痛液.采用VAS评分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放射免疫法(RIA)测血浆催乳素(PRL)含量.结果:两组镇痛后各时点VAS评分无差异(P>0.05);PCEA组术后24 h,48 h血浆PRL含量显著高于PCIA组和对照组(P<0.05);初乳时间PCEA组早于PCIA组,PCIA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均安全确切,PCEA组初乳时间提前.

    作者:杨明军;安珂;牛永胜;王春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纤支镜肺泡灌洗液L-型细菌培养分析

    L-型细菌是细菌的细胞壁缺陷型,广泛存在于下呼吸道感染中,是慢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多采用咳痰培养法检出L-型细菌,但阳性率低,效果不理想.

    作者:张玉林;蒋笑平;段芳龄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3-二氯丙酮的合成研究

    目的:优化1,3-二氯丙酮的合成工艺.方法和结果:以廉价的环氧氯丙烷为原料,一步合成1,3-二氯丙酮;用乙酸乙酯萃取产品,经蒸馏、结晶得到白色针状结晶1,3-二氯丙酮,熔点:38.5~40.5℃,收率为67 5%.结论:该法具有较高的工业生产价值,废液经回收处理,解决了大量铬污染的问题.

    作者:张运晓;龙跃;王震宇;王志超;刘玲;白雨;陈宇洲;李朵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地方株SH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地方株SH蛋白基因的遗传特点、变异特征.方法:从本室保存的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流行特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地方株中抽取7株,分别用RT-PCR扩增其SH蛋白基因并克隆到PTZ18R载体中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我国RSV地方株间SH蛋白基因相比较变异的部位及形式很相似,地方株间核苷酸全序列的同源性为97.0%~100%.结论:RSV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流行特征与SH蛋白基因的变异无明显关系.

    作者:王予芳;王之梁;钱渊;耿学辉;万里涛;邓洁;刘成贵;常汝虚;刘常清;朱宗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酶免疫测定法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L-4的检测

    目的:评价酶免疫测定法检测人产生IL-4的单个核细胞的有效性.方法:使用酶免疫测定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A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产生IL-4的细胞数.结果:用两种方法测各组所得结果均高度相关(患者组r=0.957,对照组r=0.969);与对照组相比,RA患者产生IL-4的细胞数明显升高(t=2.478,P<0.05).结论:酶免疫测定法可代替流式细胞术测定胞内细胞因子,并可用于临床Th1和 Th2分群.

    作者:沈燕;苏天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Alzheimer患者ApoE基因型与脑脊液和血浆胰岛素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和脑脊液胰岛素水平与Alzheimer病(AD)的病情程度及载脂蛋白E(ApoE)ε4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48例AD患者和31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成人ApoE基因型,用放免法测定空腹血浆和脑脊液胰岛素水平.结果:AD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脑脊液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这种差别随AD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加大.非ε4基因较ε4基因的AD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脑脊液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结论:AD患者血浆和脑脊液胰岛素水平异常;胰岛素在不同的ApoE基因型中有代谢差别.

    作者:郭宏昌;崔景斌;鄢文海;王俊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耻骨联合长度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与头位难产的关系

    目的:观察耻骨联合长度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与头位难产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头位难产组116例和自然分娩组116例,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腹壁厚度、耻骨联合长度、出口前后径等骨盆径线,详细记录产程并绘制产程图,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B超判断胎方位并测量胎儿双顶径.结果:2组胎头衔接情况相似,头位难产组耻骨联合长度明显较自然分娩组长,相反,出口前后径则较小,其他各项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耻骨联合过长及出口前后径较小与头位难产有关,也应该考虑作为骨盆测量常规项目.

    作者:时玉清;何真;邵连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正常足月分娩应用催产素对母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使用催产素引产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1月~1997年10 月无任何异常因素的住院孕妇共738例,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催产素引产组,比较2组间分娩情况和母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引产组产程时间、羊水污染、软产道损伤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正常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而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急产率、剖宫产率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结论:对于无引产指征的正常孕妇使用催产素干预分娩进程可能使母儿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应慎重使用.

    作者:崔世红;封全灵;刘爱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闭合复位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进行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术.其中股骨颈基底部骨折3例(GardanⅢ型1例,Ⅳ型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2例(Evan's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股骨转子下骨折2例.所有患者均在骨科手术床牵引下整复骨折及C型臂X线机监视下手术.患者术后即可进行下肢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或在CPM康复器上进行锻炼.根据患者全身情况以及有无骨质疏松症于术后2周左右持双拐下床活动,可部分负重力约98~147 N.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40 min,平均出血量230ml.随访3~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100%.股骨干裂纹骨折1例,轻度的髋内翻1例(颈干角约120°),无拉力螺钉穿透股骨头及退出骨折处,无锁钉及主钉断裂.结论:闭合复位Gamma钉固定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

    作者:孙晓堂;崔迎建;董斌;高宇亮;蒋阵营;王红军;段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免疫胶体金渗滤斑点试验对抗精子抗体的检测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定抗精子抗体的新方法.方法:用化学试剂提纯精子抗原,将其结合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以胶体金颗粒结合的羊抗人IgG作为标记抗体,建立检测人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免疫胶体金渗滤斑点试验.结果:抗原抗体通过渗滤在膜上反应,10 min肉眼即可观察到结果,100例临床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本法与ELISA法基本相符.结论:免疫胶体金渗滤斑点试验可快速测定抗精子抗体,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许国强;黄红莹;马远方;惠学志;白慧玲;赵粤萍;李秀敏;杜耀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人胎血清胰岛素含量测定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人胎血清胰岛素含量变化与胚胎生长发育关系.方法: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32例人胎血清胰岛素含量变化.结果:①13周即可检测到胰岛素,且随着胎龄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逐渐增高接近成人水平;②胎儿血清胰岛素含量与身长、体重呈正相关,r=0.85,P<0.05.结论:胰岛素对胎儿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做胰岛细胞移植应选择32周以上的胰腺组织.

    作者:卫朝霞;郑惠良;李杭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吲哒帕胺、洛丁新对高血压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吲哒帕胺、洛丁新对高血压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原则将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吲哒帕胺与洛丁新2组进行为期8周的观察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压、OX- LDL、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结果:两种药物均可使血浆OX-LDL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对TC、TG、LDL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洛丁新治疗后可使LDH水平升高(P<0.05).结论:吲哒帕胺、洛丁新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使OX-LDL水平明显降低,均具有抑制LDL氧化的作用.

    作者:韩义明;曹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腹式子宫全切术效果评价

    罗哌卡因是一新型长效局麻药,作者通过分组对比观察,具体评价其硬膜外阻滞用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效果.

    作者:郭萍;姜丽华;林河;赵保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ras、c-myc、p53蛋白的复合表达

    目的:研究癌基因(ras,c-myc)及抗癌基因(p53)蛋白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处的复合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LSAB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ras、c-myc及p53在30例喉癌组织、边缘区、癌旁0.5 cm,1.0 cm,1.5cm,2.0 cm处粘膜组织和4例正常喉粘膜组织中的复合表达情况.结果:①2种以上基因蛋白产物同时表达阳性者在喉癌组织中为28例(93.3%),其中ras+c-myc+p53为17例(56 7%),癌旁组织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复合表达,而正常喉粘膜组织中无一例复合表达;②复合表达阳性率依正常粘膜组织→癌旁2.0 cm→1.5 cm→1.0 cm→0.5 cm→边缘区→癌组织递增,且癌旁1.0 cm处与0.5 cm范围内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3种癌基因产物的复合表达与喉癌的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喉癌及癌旁组织中存在着3种癌基因的复合表达,其在喉癌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距癌0.5 cm以内的癌旁组织应视为危险性病变.

    作者:万保罗;张文奇;贾建;董明敏;谢卫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家兔视网膜脱离状态下玻璃体NGF水平及视网膜细胞动态观察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状态下玻璃体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及视网膜细胞的动态变化,为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青紫兰家兔制备视网膜脱离模型,模型制备后8 h,1 d,4 d,7 d,14 d以夹心酶免疫反应方法检测玻璃体NGF的水平,同时制备视网膜光镜、电镜标本,观察视网膜细胞的动态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①家兔正常玻璃体NGF的水平为(16.48±2.52)ng/L.视网膜脱离后8 h玻璃体NGF水平已增加,1 d后达正常水平的126倍;脱离后第4 d为正常水平的4倍;第14 d降至正常水平.②视网膜脱离后第4~7 d变性及凋亡视细胞数增加,与玻璃体NGF水平显著负相关.③视网膜脱离7 d后神经节细胞层的厚度与玻璃体NGF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NGF对视网膜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外源性NGF可应用于治疗视网膜脱离.

    作者:孙声桃;郭希让;吴景兰;鲍玉洲;王永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78例术式探讨

    1999年元月至2001年元月,应用作者改进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行子宫切除术78例,并与同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81例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秀颖;蔡爱兰;张玉荣;李玉红;张彩清;王智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苯巴比妥联合立止血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32例观察

    早产儿颅内出血是引起死亡或幸存者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据报道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40%~50%,病死率50%[1].为了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现将作者应用苯巴比妥联合立止血的预防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况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进展型34例疗效观察

    1995年5月至1997年2月,采用东菱克栓酶(DF-521)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进展型患者34例,并用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桂荣;冯秀华;冉秀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真菌性鼻窦炎21例治疗体会

    近年来随着广谱、高效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真菌性鼻窦炎的报道日渐增多.现将本科1992至1998年住院资料完整,诊断为该病的21例患者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祁培延;侯志洁;周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药源性肝病43例分析

    随着临床用药种类的迅速增加,特别是非处方药物种类的不断扩大,患者自行服药或随意加大药物剂量的机率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据统计,药源性肝病约占药物损害病例的10%~15%,其发生率仅次于皮肤粘膜损害和药物热,并由于其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变化较多,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容易被误诊[1].作者对本院1986年~2000年间确诊的43例药源性肝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麦连;席宏魏;李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胫骨平台骨折48例手术治疗体会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的常见骨折,严重的损伤常致胫骨平台压缩、塌陷和劈裂,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治疗困难.本院1992年8月至2000年10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62例,手术治疗48例,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佀兴旺;杜庆民;程建民;谢宗乾;晁代高;张中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化湿运脾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6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近年来应用“化湿运脾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素血症,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耀生;牛保太;邹爱玲;李慧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治疗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26例

    1986年7月至2000年7月,共收治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37例,其中26例行胆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呼吸机在新生儿呼吸困难32例中的临床应用

    呼吸困难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见于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等,死亡率极高,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成功地将呼吸机应用于临床,使过去认为必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肺出血患儿获得了新生.作者于1999年5月至2000年3月,用德国产Babylog20lP型和美国产Bear CUB 750 vs型婴儿呼吸机对32例呼吸困难的新生儿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中奇;杜秋萍;杨建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安定、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镇痛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手术虽小,但痛苦大,作者采取安定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宫颈封闭,在减轻患者痛苦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尚云;闻立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67例并发症分析

    电视腹腔镜手术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及腹部无瘢痕的特点[1].本院近4 a来完成该类手术67例,现主要就其并发症的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尚德山;杨星奎;李松波;卢强;李燕;王丽英;万永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垂体腺瘤选择性切除23例

    目前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有3种: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合适病例显微镜下经口鼻蝶入路进行垂体腺瘤的选择性手术切除,既能切除肿瘤又保存垂体功能,无疑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作者采用此方法于1999年1月~1999年11月治疗垂体腺瘤23例,报道如下.

    作者:魏新亭;于春江;江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尿道会师牵引术46例术后性功能调查

    1990年至2000年共收治外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46例,经尿道会师牵引术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作者对术后性功能情况进行了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浩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胆囊炎患者餐后与空腹胆囊超声诊断比较

    超声检查胆囊通常是要求患者作空腹准备,在基层有部分患者常常是就餐后来医院,如果都按空腹要求患者次日候检,无疑给患者增加了负担,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作者对餐后和空腹胆囊炎的超声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孝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整块自体网状皮在晚期乳癌手术中的应用

    对于晚期乳癌,由于局部切除范围不足,常易造成术后局部复发.自1983年以来,作者对37例晚期乳癌患者进行了充分的局部切除,采用整张自体网状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创面,可以防止皮瓣坏死,减少局部复发,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金良;亢学峰;凌遵让;赵龙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临床观察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已在国内外开展,异丙酚单独应用时要达到满意的镇痛浓度,有20%以上的患者发生呼吸抑制[1].为了减少异丙酚的用量,降低呼吸抑制率,提高镇痛效果,作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雄伟;朱红;陈秀芹;闻立红;谢红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6-氨基已酸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在早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药物流产(药流)中,即使它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较人流后时间长,量多.为了减少米非司酮抗早孕后阴道出血,作者加用了抗纤溶药物6-氨基己酸,并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聂磊;宋淑欣;李焕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47例

    1992年至2000年,收治尺骨鹰嘴骨折47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永申;赵中太;赵占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缬沙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症状持续且对各种治疗反应较差的心力衰竭.本院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1月对50例临床上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缬沙坦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仲琳;刘文波;刘少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食管癌68例围手术期处理

    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及医疗技术的提高,食管癌手术的切除率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龄、高危患者,得到了手术治疗并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1997年3月~2000年12月,收治6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68例,现将其围手术期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苑星;赵松;白卫云;琚勤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癌患者119例术后心律失常观察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国内外已有许多文献报道,但多着重于麻醉和手术期间[1,2].作者对本院1997至1999年收治的119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阎保君;屈清荣;蔡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激光治疗肛裂21例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裂伤后的小溃疡,经久不愈.为寻求一种治疗肛裂的理想疗法,作者采用激光治疗肛裂2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胰腺囊腺肿瘤12例超声诊断

    胰腺囊腺肿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及粘液性囊腺癌,是一种不常见的发生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肿瘤.作者收集了胰腺囊腺肿瘤12例,旨在讨论其超声诊断与鉴别价值.

    作者:郭利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1006例体会

    1999年元月至2000年12月,应用MZ-V型碎石机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尿路结石1 00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李晋荣;张浩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阿昔洛韦与维A酸霜混合外用治疗扁平疣85例

    1999年5月~2000年6月,应用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维A酸霜与武汉梅山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粉末状注射用阿昔洛韦混合外用治疗扁平疣患者85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期手术修复小儿尿道下裂40例

    1994年9月至2000年6月,作者在应用Duc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的基础上,对某些细节进行了改良,行一期修复尿道下裂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昀;董青竹;樊福东;尹乾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胎漏从肾论治

    女子从月经来潮,直至发育成熟后“有子”.“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到老年,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而无子也”的生长衰老过程来说,曾与肾气的盛衰有关,一旦肾精不足,肾气亏虚,必然对妊娠以后的生理状态与病理变化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作者:何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生存因素

    贲门癌和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然而,贲门癌术后5 a生存率远低于食管癌[1,2].为了解影响贲门癌术后生存因素,制定相应对策,以期提高贲门癌术后的长期生存率,作者对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影响生存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刘志才;王程虎;管福顺;崔文涛;赵献军;郭建庄;马中州;连永丰;申学昌;吕荣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8例体会

    对148例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情况进行总结,现就适应证和手术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马超;尹宁伟;刘寒松;王忠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穿琥宁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33例

    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收治喘憋性肺炎患儿70例,其中33例采用穿琥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倩;张孝锦;王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肉毒中毒4例误诊分析

    肉毒中毒临床比较少见.它以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死亡率较高,容易误诊.本院曾于1997年8月收治4例.入院前均被误诊,终由河南省卫生防疫站在残留食品中检出肉毒杆菌外毒素(A型)而确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邝先奎;张效功;邝国强;龙全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平阳霉素治疗头颈部海绵状血管瘤56例分析

    1995年至1999年,作者采用瘤体周围压迫瘤腔注射平阳霉素加强的松龙联合治疗头颈部海绵状血管瘤56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现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D44v6的表达

    目的:探讨CD44v6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2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粘膜中CD44v6的表达.结果:癌旁正常上皮、单纯增生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和原位癌中的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2%(4/18),60.87%(14/23),56.25%(9/16),64.29%(9/14)和69.23%(9/13),正常上皮与单纯增生上皮,轻、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及原位癌之间差异显著(P<0.05).从Ⅰ级鳞癌到Ⅲ级鳞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76.92%(10/13),52.94%(9/17)和33.33%(4/12),三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果提示CD44v6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与食管鳞癌的分级呈负相关.

    作者:李道明;张会娟;张云汉;高冬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逆转录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食管癌cDNA探针

    目的:制备食管癌cDNA探针用于Reverse Northern Blot筛选差异基因片段.方法:提取食管癌组织总RNA,通过逆转录反应,用地高辛标记为cDNA探针.结果:所制备的探针灵敏度高达0.0lng/L.结论:用该方法制备cDNA探针快速、经济,所需模板RNA量少,可用于大规模初筛差异基因片段的研究.

    作者:陈东;陈奎生;张云汉;殷智榕;高冬玲;李文才;宋一民;马长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癌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

    目的:采用消减抑制杂交技术,研究正常食管粘膜和食管癌组织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状况,分离食管癌相关基因片段,构建食管癌的消减cDNA文库.方法:以食管癌癌组织为测试子(tester),以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驱赶子(driver),用消减抑制杂交方法分离食管癌差异表达片段.将该差异表达片段克隆至T载体,经蓝白斑筛选后, 再用PCR方法插入片段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构建食管癌消减cDNA文库.结果:用消减抑制杂交技术分离食管癌差异表达片段,经蓝白斑筛选,得到220个白色克隆;再用PCR方法快速筛选出100个两端分别含连接子Adaptorl 及Adaptor2R的阳性重组质粒100个,从而成功地构建了中国人食管癌特异的消减cDNA文库.结论:构建了中国人食管癌特异的消减cDNA文库.消减抑制杂交技术能快速有效地分离差异表达基因,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使用PCR法快速筛选阳性克隆,对于消减文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智榕;张云汉;陈东;高冬玲;姜国忠;郝志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癌发生过程中Langerhans细胞立体结构的观察

    目的:观察食管癌发生过程中Langerhans细胞(Langerhans cell,LC)的三维立体结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22例正常食管粘膜、20例癌旁组织和23例癌组织中LC进行标记,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LC 进行断层扫描和三维立体结构重建.结果:断层扫描和图象分析显示正常食管粘膜中LC相对面积大,形状因子相对值小.癌旁粘膜和癌组织中LC相比面积明显缩小,形状因子相对值大,正常食管粘膜、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LC 数量减少,胞浆突起逐渐减少,立体结构趋向圆形.结论:食管癌发生过程中LC体积缩小,数量减少,胞浆突起逐渐减少,提示其抗原递呈的功能减退,这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文小岗;张云汉;晏梅;许平;马长路;曹风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端粒、端粒酶与食管癌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在世界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1].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其死亡率居第4位(17.38/10万),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自1985年Greider等[2]首次发现端粒酶以来,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当今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激活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望成为食管癌诊断及预后的良好指标,并为食管癌的防治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蕾;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P16、cyclinD1、CDK4的表达

    目的:探讨p16、cyclinD1、CDK4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作用.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3例食管癌手术标本的p16、cyclinD1、CDK4蛋白进行标记.结果:在鳞癌组织中,3种抗体的阳性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和/或胞浆中,且从正常鳞状上皮→癌旁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p16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而cyclinD1、CDK4的阳性率却逐渐上升.正常上皮与癌组织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癌分化程度下降,p16阳性率呈下降趋势,Ⅲ级与Ⅰ级鳞癌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未检出cyclinD1、CDK4与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论:p16、cyclinD1、CDK4蛋白表达的变化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三者构成的调节通路障碍可能参与了癌的发生.

    作者:牛韵韵;李靖若;高巍;张蕾;高冬玲;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荧光标记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分离食管癌相关基因片段中的应用

    目的:以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食管癌及其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方法:结合Genomyx LRTMDNA测序/差异显示系统及Genomyx SCTM荧光图象扫描系统,以及配套的FluoroDD和HIEROGLYPH mRNA Profile Kit,采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从人食管癌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间,同时直接分离出了相关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片段74条.结论:该技术方便、快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汉;陈东;高冬玲;殷智榕;姜国忠;李靖若;贺建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人食管癌相关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筛选与初步鉴定

    目的:筛选和鉴定人原发性食管癌组织的相关基因,揭示食管癌的癌变机理.方法:用高效、灵敏的荧光mRNA差异显示技术,以食管癌及相应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对照,通过对其基因表达的比较,找出差异条带,利用Reverse Northern Dot Blot、DNA序列分析和Northern Blot,并结合mRNA原位杂交技术对被筛片段进行鉴定.结果:①在实验中分离、鉴定了74条差异片段,其中包括正常组织表达而癌组织中不表达的差异片段54个,癌组织中表达而正常组织不表达的差异片段20个.②其中1个片段C57(337 bp)在GenBank数据库中没有发现同源的已知基因或片段,推测其可能为食管癌相关基因.③经Northern Blot检测C57在癌组织中有表达信号.④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57在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74%).结论:食管癌组织中C57可能是新的食管癌相关的候选癌基因,它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作者:陈东;张云汉;殷智榕;高冬玲;姜国忠;贺建业;王尧河;寿思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定量及定性检测

    目的:探讨食管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TRAP-ELISA)定量及TRAP-银染法定性技术,对15例食管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2例正常食管粘膜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15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9例端粒酶活性呈阳性(其中8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中4例呈阳性;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中5例呈阳性),12例正常食管粘膜中,仅1例端粒酶活性呈阳性.端粒酶活性平均A值在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分别为0.945±0.601和1.256±0.785,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0.376±0.211.正常食管粘膜与不典型增生组相比,其端粒酶活性检出率和平均A值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活性检测可望成为监测食管癌发生及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

    作者:张蕾;温洪涛;张云汉;宋一民;李靖若;马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癌相关基因片段的筛选与鉴定

    目的:从已构建的中国人食管癌特异的消减cDNA文库中,初步筛选与鉴定食管癌相关基因片段.方法:随机挑选48个片段作反Northern印迹杂交分析,将杂交信号有差别的15个片段送测序公司进行测序,用Gen Bank Blast程序检索,以同源性很小的cDNA片段作为新基因的候选基因,观察其在食管癌组织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所获得的7个序列中:3y59与已知基因同源性很小,且3y59在30例食管癌及其配对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19例(63.3%)表达有差别,11例(36.7%)表达无差别(P<0.05).3y88与已知基因geminin基因部分同源.另外5个片段3y20,3y14,3y90,3y91和3y92分别与核糖体蛋白RpL7a,TLH29蛋白驱动子,Hsp70/Hsp90 organizing protein,Keratin6(KRT6C)和内膜蛋白等已知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结论:3y59可能是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的新的候选基因.首次发现,geminin基因,核糖体蛋白RpL7a,TLH29蛋白驱动子,Hsp70/Hsp90-organizing protein,Keratin6(KRT6C),内膜蛋白等已知基因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张云汉;殷智榕;温洪涛;陈东;高冬玲;姜国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277例护理配合体会

    腹腔镜由于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程短、同时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的优点,已广泛运用于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本院自2000年5月开展腹腔镜妇科手术以来,

    作者:周彩峰;边爱平;蔡芳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高血压急症60例护理体会

    高血压急症的紧急治疗原则是将血压快速降至安全水平[1],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高血压急症的危险性,现将治疗高血压急症60例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时秋英;时慧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颈静脉球体瘤9例围手术期护理

    颈静脉球体瘤属少见疾病[1],它是头颈部化学感受器的一种,瘤体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网及血窦,发生的位置隐匿,早期不易发现,与周围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关系密切,血供十分丰富,术中极易出血[2],难于彻底清除,是目前耳科较难处理的良性肿瘤.作者回顾了1980至1999年间成功治疗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段海燕;卢伟;贺淑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214例急救护理体会

    1997年10月至1999年10月,共急诊救治了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214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稀释盐水碘伏液清洁肠道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

    继发感染是导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DP)死亡的主要原因,文献表明[1,2]其继发感染主要为肠道细菌移位所致.自1997年以来,本院普外科应用稀释盐水碘伏液清洁肠道,防止因肠道细菌移位引起的继发感染,效果显著.

    作者:王鲜茹;王雪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肝素治疗肺栓塞18例护理体会

    肺栓塞是各种原因使肺动脉阻塞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由静脉或右心系统血栓脱落所致.肺栓塞首选溶栓和肝素治疗,现将本科收治的18例肺栓塞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桥;陈长英;刘传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12例护理

    1996至1998年共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12例,现就并发症的护理作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崔艳琴;杜敏;唐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骑自行车人与行人车祸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为控制和预防骑自行车人与行人的车祸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6年郑州市机动车与骑自行车人和行人相撞的车祸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骑自行车人与行人的车祸伤害人数占该年总车祸伤害人数的37.1%,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6.6%,伤亡人员多为青壮年.骑自行车人与行人的车祸伤害主要发生在城市主干道、混合式道路、无交通控制方式的交通环境中;引起这类伤害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疏忽大意,骑自行车人抢道行驶和突然猛拐,行人违章穿行车行道.结论:骑自行车人与行人车祸伤害是车祸伤害的重要组成部分.致伤原因是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差,没有按照交通规章行驶.因此,应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作者:吴国华;郗园林;何琨;张卫东;杨文杰;胡东生;段广才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