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1-6825
  • 国内刊号:41-1340/R
  • 影响因子:1.24
  • 创刊:195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36-111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08年6期文献
  • 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大鼠淋巴细胞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T-bet和GATA-3的失衡表达在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变应性鼻炎组、变应性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n=10),相应建立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组大鼠淋巴细胞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变应性鼻炎组和变应性哮喘组大鼠T-be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2±0.07)及(0.09±0.02),较正常组的(0.60±0.09)减少(P均<0.05);GATA-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8±0.15)及(1.41±0.21),较正常组的(0.92±0.21)增多(P均<0.05);而变应性鼻炎组和变应性哮喘组间2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bet和GATA-3的失衡表达可能是上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发生的一个共同因素.纠正其平衡很可能为治疗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提供一条新思路.

    作者:张文静;吴玉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表达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20例正常孕妇和48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18例,重度30例)胎盘组织中PAI-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AI-1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小叶的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核和胞质,以及蜕膜细胞的胞质.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AI-1的表达水平(74.97±6.78)高于正常孕妇组的(67.85±3.6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AI-1的表达水平(88.12±4.37)高于轻度子痫前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PAI-1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

    作者:张曦;李枫;胡孟彩;程国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冠脉内置入药物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脉内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和金属裸支架(BMS)对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置入单个支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其中成功置入DES 43例,成功置入BMS 40例,另选同期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而未行PCI的冠心病患者35例作对照,3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变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8、72 h和2周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CRP水平.结果:术前3组血浆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 DES和BMS组血浆CRP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但DES组升高幅度较小(P<0.05).术后2周3组血浆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S可能不会引发PCI术后的急性炎症反应.

    作者:刘鹏;卢长青;韩战营;宋文翔;黄斌;邱春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颅颈畸形患者寰齿间隙及脑干脊髓角测定

    目的:通过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探讨颅颈连接畸形的不稳定性因素.方法:选择颅颈连接畸形患者40例(畸形稳定组8例、畸形不稳定组32例)和正常对照20例,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并对各种畸形(寰枕融合、颅底凹陷、C2-3分节不全)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畸形组寰齿间隙测量值大于对照组,脑干脊髓角测量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畸形组不稳定组的寰枕融合、颅底凹陷发生率高于畸形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稳定与不稳定组间C2-3分节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寰枢间隙愈大、脑干脊髓角愈小颅颈连接不稳定发生的可能性愈大.寰枕融合、颅底凹陷是导致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且不稳定发生率较高.

    作者:庞长河;宋来君;张志强;龙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脂质体介导寡脱氧核糖核苷酸转染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转染率及分布测定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 介导的寡脱氧核糖核苷酸(ODNs)在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方法: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的介导下将人工合成的FAM荧光标记的ODNs转入人RPE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20 min、1 h、2 h、4 h、6 h、12 h、24 h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在RPE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并用MTT法检测脂质体处理组、脂质体-ODNs复合物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细胞增生活性,观察脂质体的毒性.结果:LipofectamineTM 2000能迅速将FAM-ODNs转入人RPE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4~6 h达高峰,转染效率高达(85.85±5.75)%,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后其转染率还有(70.11±5.81)%;且脂质体对RPE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3组间细胞增生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pofectamineTM 2000能有效地将FAM-ODNs转入人RPE细胞中,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基因治疗.

    作者:李晓青;曾水清;徐莉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健康SD大鼠63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肠功能恢复汤组(每组21只).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建立MODS模型,造模后24 h肠功能恢复汤组给予中药(10 mL/kg)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取肠组织,观察各组肠黏膜损伤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黏膜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的含量和分布;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和肠黏膜组织中二胺氧化酶(DA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肠功能恢复汤组光镜下肠绒毛脱落、上皮细胞水肿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和电镜下超微结构改变均减轻.肠功能恢复汤组肠黏膜组织中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158.90±6.21)介于正常组(151.30±4.86)和模型组(164.40±8.36)之间(P均<0.01).3组比较,血浆及肠黏膜组织DAO、SOD、MDA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春荣;刘学飞;程永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宫颈鳞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n=141、48)、癌旁组织(n=48、48)及正常宫颈组织(n=48、48)中Snail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癌旁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P均<0.05),且癌组织中Snail mRNA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FIGO分期无关(P均>0.05).3组组织中Snail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及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癌组织中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均<0.05).结论:宫颈鳞癌的癌变、侵袭、转移可能与Snail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有关,Snail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阎爱华;孙洋;王靖;李珊珊;王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中美托洛尔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45 cm×75 μm ,有效长度37 cm),运行缓冲液为40 mmol/L Tris-H3PO4缓冲液(pH4.61),压力进样3.448 kPa×5 s,工作电压25 kV,柱温25 ℃,检测波长273 nm.结果:本法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3.099X+0.005 78(r=0.999 5,P<0.05),检测范围0.050~0.250 g/L,美托洛尔的低检测限为0.025 mg/L,低定量限为0.008 g/L.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标准.3批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样品美托洛尔相对含量分别为99.55%,99.45%,99.7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中美托洛尔的含量测定.

    作者:孙建华;李海霞;张红岭;徐炳欣;张振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亲脂素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及蛋白激酶Cα活性的影响

    目的:以THP-1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细胞内脂质蓄积、亲脂素(adipophilin)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以及蛋白激酶Cα(PKCα)活性的影响.方法:用0、10、20、40、80 mg/L oxLDL与THP-1巨噬细胞共孵育24 h,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dipophilin、PPARγ和PKCα表达的变化情况;PepTag非放射性蛋白激酶检测法对荷脂细胞胞膜PKCα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随着oxLDL浓度的增加,THP-1巨噬细胞内脂滴增加变大,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升高,adipophilin、PPARγ和PKCα表达增强(与0 mg/L oxLDL处理组比较,P均<0.05),胞膜PKCα活性由(0.07±0.01)kU/L增至(0.14±0.02)kU/L(P<0.05).结论:oxLDL可增强巨噬细胞PKCα活性,上调PKCα、PPARγ和adipophilin的表达,促进THP-1巨噬细胞中脂质的蓄积;oxLDL、PKCα、PPARγ和adipophilin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调控机制.

    作者:王中群;袁中华;黄谙非;曾德星;赵琪;杨永宗;王佐;唐雅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7种南药有效部位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活性测定

    目的:探讨27种南药有效部位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CVB3)的作用.方法:采用观察细胞病变效应法(CPE法)检测10种南药(岗梅根、溪黄草、南板蓝根、叶下珠、叶下珠(广西)、两面针、广藿香、土牛膝、沙姜和青天葵)的27个有效部位在HeLa细胞中的抗CVB3活性,从中筛选出有抗CVB3活性的有效部位.结果:从27种有效部位中筛选出土牛膝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和青天葵的甲醇提取物2种有抗CVB3活性的有效部位,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06 mg/L和77.67 mg/L.结论:27种南药有效部位中有2种具有抗CVB3活性.

    作者:王亚峰;张美英;王小燕;郝静;任哲;王一飞;张颖君;杨崇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梗阻性黄疸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梗阻性黄疸组(B组)、UTI干预组(C组).B组、C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C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UTI 40 000 IU/(kg·d),A组和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3、5、7、10 d,每组各取6只大鼠,取肠组织测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血浆内毒素水平,光镜观察末端回肠黏膜形态学改变,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肠绒毛高度及黏膜厚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各时间点和C组术后5、7、10 d时肠组织MDA含量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SOD含量降低(P均<0.01).C组各时间点肠组织MDA含量及血内毒素水平较B组降低,SOD含量较B组升高(P均<0.05).C组肠组织MDA和SOD含量、血浆内毒素水平与A组术后3 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3天即见肠黏膜受损改变,随时间推移进行性加重;C组较B组肠黏膜病理改变明显减轻.B组各时间点及C组术后5、7、10 d时小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均低于A组(P<0.01),C组则较B组升高(P<0.05),C组与A组术后3 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TI可通过抗肠氧化应激保护梗阻性黄疸大鼠肠屏障功能,减轻内毒素血症,且对早期病变效果更好.

    作者:田延锋;李勇;赵增仁;赵群;范立侨;宋振川;张学明;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对其婚姻质量及身心健康影响的对比

    目的:通过分析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的差异,研究其对城乡夫妻婚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SCL-90和婚姻质量问卷对458名大学生父母进行婚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调查和分析,比较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的差异及对其婚姻质量及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在居住地、文化水平和职业方面存在差异(P均<0.05);城乡夫妻婚姻稳定度与美满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农村夫妻与城市夫妻SCL-90评分比较,其中躯体化、睡眠、精神紧张、恐惧感、孤独感5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个体婚姻资源量与心理健康部分因子成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差异对其婚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夫妻双方心理健康水平与个体婚姻资源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作者:张萍;李春霖;郝申强;田庆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组织激肽释放酶15的表达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15(KLK15)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20例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KLK1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组织中KLK15的表达阳性率(45/60,75%)高于正常(1/10,10%)及良性卵巢组织(8/20,40%)(P<0.01),在后2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LK15表达阳性率随卵巢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增高(P<0.05);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其表达阳性率增高(P<0.05).KLK15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较KLK15阳性者延长(P<0.05),KLK15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相关(χ2=5.96,P=0.014 6).结论:KLK15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及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巍;史惠蓉;纪妹;卫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河南分离株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对河南分离株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d)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采用改良法提取阴道毛滴虫全基因组DNA,应用特异性引物对Fd基因进行扩增,随机选取河南省内5个地区来源的10个虫株的Fd基因扩增片段直接进行双向测序,应用Chromas和Clustalx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将测序所得Fd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Fd基因(M33717)进行比对,对所得Fd基因的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内5个地区来源的F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无差异,与Fd基因(M33717)对比,在第200位发生碱基插入,插入碱基为ctg,与Fd基因M33717的同源性为99%.结论:经NIH GenBank基因命名委员会认定,本研究中Fd基因为新型基因,收录编号为EU652852.

    作者:程晓丽;温雯静;刘晓东;赵国强;曾昭书;郑红;连建华;薛长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β-catenin和MMP-7的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β-catenin和MMP-7表达的意义.方法: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1例(病例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14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 β-catenin和MMP-7的表达水平,记录免疫积分和表达阳性率.结果:病例组BMMNC中β-catenin和MMP-7的免疫积分分别为(88.17±36.58)和(74.79±35.39),阳性率分别为(50.75±34.78)%和(46.42±26.14)%,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β-catenin和MMP-7的免疫积分和阳性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576,0.593,P均<0.05).病例组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的患者β-catenin和MMP-7的免疫积分和阳性率均高于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者(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β-catenin和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2者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有关.

    作者:王石松;刘延方;张秋堂;王冲;陈胜梅;朱娟;梁利杰;孙玲;孙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兔眼晶状体前囊及囊袋在同体另眼前房内培养的观察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体内特殊空间的培养方式,将兔一侧眼的晶状体前囊及囊袋放入另侧眼前房内进行培养,观察无血-房水屏障破坏的情况下晶状体上皮细胞在房水中的增生、分化和凋亡情况,证明减少血-房水屏障破坏对后囊混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36只兔分为2组.前囊组(n=24),将一眼晶状体前囊通过透明角膜切口送入另一眼前房内培养;囊袋组(n=12),将一眼晶状体囊袋以前囊组同样方法送入另一眼前房内培养.培养不同时间(1~7周),通过裂隙灯、Giemsa染色、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增生、分化和凋亡情况.结果:前囊组晶状体上皮细胞第1周凋亡率(13.30±3.75)%,第3周(75.33±5.78)%,第5周及第7周均为(100.00±0.00)%;第3、5、7周与第1周比较及第5、7周与第3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前囊组及囊袋组囊膜上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均未见增生,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脱落.结论:暴露于正常房水中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无法生存,减少血-房水屏障的破坏对防治后囊混浊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秋明;张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同亚型的疗效.方法:选择ADHD患儿103例,其中注意缺陷组34例、多动-冲动组32例及混合组37例,采用Conners量表、韦氏儿童智力测试和TOVA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进行评定.结果:3组Conners量表各因子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或<0.01),12个月注意缺陷组和混合组仍有下降趋势(P<0.05或0.01),而多动-冲动组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05);除注意缺陷组错认评分外(P<0.05),3组TOVA 4项操作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个月注意缺陷组4项评分、多动-冲动组遗漏项评分、混合组除遗漏项外其他3项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0.01);3组韦氏儿童智力测验c因子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升高(P均<0.01),12个月注意缺陷组和混合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多动-冲动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对ADHD不同亚型的疗效是不同的;治疗前首先应进行分类诊断以确定不同的亚型.

    作者:孔德荣;霍军;袁海;付慧鹏;刘俊德;邱松伟;张岩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河南省城市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方法:根据河南省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资料,2006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可吸入颗粒物中污染、轻污染、无污染3个城市,问卷调查居民的呼吸系统症状(发烧、咳嗽、咳痰)2周阳性率、呼吸系统疾病2周患病率、呼吸系统疾病半年慢性病患病率等.结果:中、轻、无污染城市人群呼吸系统症状2周阳性率分别为8.43%、6.33%和5.74%,呼吸系统疾病2周患病率分别为13.1%、9.3%和7.8%;呼吸系统疾病半年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5.8%、4.0%和3.2%.上述3城市人群呼吸系统症状2周阳性率、2周患病率和半年慢性病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使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

    作者:侯俊;王含婧;董玲;班海群;程学敏;崔留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N)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5 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及37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DM-CHD组)血清ADP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T2DM组和DM-CHD组血清ADPN水平分别为(10.51±2.77),(7.51±3.19)和(4.94±3.57) mg/L,依次降低(P<0.05);TNF-α水平分别为(0.96±0.27),(1.20±0.22)和(1.54±0.30) ng/L,依次升高(P<0.01).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ADPN水平与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228,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ADPN水平减低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0.561,P=0.02).结论:血清ADPN水平降低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有关.

    作者:张苏河;李青菊;辛雅萍;陈璐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种玻璃化冷冻小鼠生发泡期卵母细胞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3种玻璃化冷冻对小鼠生发泡期卵母细胞的存活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生发泡期卵丘复合物(n=175、177、190)和裸卵(n=150、149、150)分别随机分为3组:采用一步乙二醇法、乙二醇加二甲基亚砜法、三步乙二醇法进行冷冻保存.解冻存活体外培养成熟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受精,进一步评价胚胎发育潜能.结果:冻融小鼠生发泡期卵丘复合物,三步乙二醇法与一步乙二醇法的存活率、成熟率、受精率均高于乙二醇加二甲基亚砜组(P均<0.05);三步乙二醇法的优质胚胎和囊胚率均高于一步乙二醇法和乙二醇加二甲基亚砜法(P均<0.05).冻融小鼠生发泡期裸卵,三步乙二醇法的存活率及三步乙二醇法、一步乙二醇法的受精率及卵裂率均高于乙二醇加二甲基亚砜法(P均<0.05).三步乙二醇法中,卵丘复合物组的存活率、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均高于裸卵组(P均<0.05).结论:3种玻璃化冷冻中,三步乙二醇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冻融小鼠生发泡期卵母细胞,是一种理想的冷冻方法;带完整卵丘颗粒细胞的生发泡期卵母细胞的冻融效果更佳.

    作者:宋文妍;孙莹璞;金海霞;辛志敏;苏迎春;郭艺红;陈子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用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技术提取和纯化疑难混合斑DNA效果观察

    目的:建立疑难混合斑DNA提取和纯化的新方法.方法:从日常司法鉴定检案中收集现场严重污染的疑难混合斑12份,分别采用差异消化Chelex-100法、差异消化酚/氯仿法和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DNA,对D19S253、FGA和CSF1PO 3个STR基因座进行PCR-STR分型.结果:用差异消化Chelex-100法提取模板DNA,12份分型均失败;用差异消化酚/氯仿法提取模板DNA,5份分型成功,1份FGA和CSF1PO基因座分型成功,2份CSF1PO基因座分型成功,4份分型失败;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的模板DNA,12份分型均成功.结论: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DNA 可有效用于疑难混合斑的个体识别.

    作者:薛小琦;莫耀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7β-雌二醇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培养液中添加17β-雌二醇(17β-E2)对小鼠生殖泡期(GV)带卵丘细胞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其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小鼠生殖泡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1,TCM199基础培养液加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加75 U/L 卵泡刺激素加0.5 kU/L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0.05 g/L青霉素加0.075 g/L链霉素)和17β-E2组(n=66,对照组液加1 mg/L 17β-E2),培养后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行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观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17β-E2组卵母细胞的桑葚胚、囊胚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熟培养液中加入17β-E2有助于小鼠未成熟有卵丘细胞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受精后胚胎发育.

    作者:金海霞;孙莹璞;辛志敏;苏迎春;郭艺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夏枯草提取物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夏枯草提取物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①取对数生长期Raji细胞,分6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80、40、20、10、5 mg/L和0 mg/L(空白对照组)的夏枯草提取物培养48 h,MTT法测定增殖抑制率,求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②取对数生长期Raji细胞,用浓度为IC50的夏枯草提取物处理24、48、72 h,采用碘化丙啶(PI)一步插入法DNA定量荧光染色,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和PI染色,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观察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bcl-2、bax mRNA.结果: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对Raji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18.01±0.92) mg/L.随夏枯草提取物作用时间的延长,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大部分细胞受阻于S期;细胞凋亡率升高;同时Bcl-2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 Bax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可抑制Raji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陈长英;伍钢;张明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分化抗原的异常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分化抗原(MyAg)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480例ALL患者,其中T细胞-ALL(T-ALL)92例,B细胞-ALL(B-ALL)388例,经血常规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抽取肝素抗凝骨髓,加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在480例ALL患者中,39.17%伴有MyAg的表达,常见为CD13(25.42%),其在B-ALL各亚型中表达依次为B-前体ALL(40.00%)、前B-ALL(29.93%)、普通B-ALL(22.22%)、B-ALL(20.98%);CD13在T-ALL的阳性表达率为20.65%.CD33(16.04%)在B-ALL阳性表达率(17.27%)与T-ALL(10.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17也表达于ALL(4.17%),尤其是T-ALL(14.13%),而B-ALL阳性表达率为1.80%(P<0.01).结论:ALL常表达的MyAg为CD13和CD33,CD117表达于T-ALL.

    作者:张秋堂;时艳荣;刘延方;赵瑞;孙玲;孙慧;刘少君;邹典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术前高凝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用贺斯和万汶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术前存在高凝状态的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部或下肢骨折手术的高凝患者30例,ASA Ⅰ~Ⅱ,随机分为贺斯组和万汶组,每组15例.2组入手术室后30 min内输入贺斯或万汶15 mL/kg.于输液前及输液后30 min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C)、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与输液前比较,2组患者输液后30 min时Hb及Hct降低(P<0.01),PT延长(P<0.01),PLC、APTT和D-D无显著变化, FIB仅在贺斯组减少(P<0. 01).万汶组在输液后30 min时Hb较贺斯组升高(P<0.05),其他指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贺斯和万汶用于AHH并不增强高凝患者的凝血功能.

    作者:张大志;李世忠;徐涛;张晓光;杨庆国;孙晓雄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氯化锰对去势雄性SD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化锰(MnCl2)对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MnCl2的抗雄激素样作用.方法:采用Hershberger体内筛检实验.对大鼠行睾丸摘除术去势,7 d后随机分为6组进行实验,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玉米油,余5组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TP)1.0 μg/只,阴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同时腹腔注射MnCl2 0、7.5、15.0、30.0 mg/kg,阳性对照组经口灌胃氟他胺,每 d 1次,连续7 d.7 d 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睾酮(T)浓度,免疫放射法测定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分离雄激素依赖器官称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去势后7 d, 各组大鼠恢复良好,未观察到明显中毒症状.各实验组大鼠体质量变化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锰30 mg/kg剂量组的腹侧前列腺和精囊腺脏器系数低于阴性对照组 (P<0.05).染毒组去势大鼠血清T、PSA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锰在30 mg/kg此剂量下可能具有抗雄激素作用.

    作者:尚平平;常树丽;赵士光;陈小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联合促性腺激素超排卵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联合促性腺激素(Gn)进行超排卵(CO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2例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ICSI)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1)和对照组(n=21).实验组应用GnRH拮抗剂抑制垂体,对照组应用GnRH激动剂垂体降调节,长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卵巢刺激效果、种植率、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2组取卵数、受精卵数、移植胚胎数、获得胚胎总数、冷冻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巢刺激效果相同;2组种植率和妊娠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无患者出现流产,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流产(P<0.05).结论:GnRH拮抗剂能够取得与GnRH激动剂垂体降调节长方案超排卵相同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冬梅;谭丽;李月白;项云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脂多糖致感染性脑水肿大鼠脑组织TLR4 mRNA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致感染性脑水肿模型大鼠脑组织中TLR4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TLR4在感染性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1月龄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只)颈内动脉注射0.1 mL生理盐水,颈外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6 h后断头处死;LPS组(20只)颈内动脉注射100 μg LPS,颈外静脉注射EB,分别于注射6、12、24、48 h后各取5只大鼠断头处死.取脑,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甲酰胺法测定EB含量,RT-PCR 法检测脑组织TLR4 mRNA的表达量.结果:LPS注射后大鼠大脑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炎性细胞浸润;胶质细胞肿胀,神经元周隙增宽.对照组无上述水肿表现.LPS注射6 h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升高,TLR4 mRNA表达降低;12 h时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升高达峰值,24 h、48 h时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注射LPS 12 h后,脑组织TLR4 mRNA表达量降至低,24 h和48 h时逐渐恢复.大鼠脑组织EB含量、含水量与TLR4 mRNA表达量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4,-0.535,P均<0.05).结论:TLR4在脑水肿发展过程中可能有特殊的保护作用.

    作者:禚志红;樊香;王怀立;李玉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形觉剥夺性近视雏鸡眼细胞凋亡情况观察

    目的:以雏鸡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模型,探讨细胞凋亡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海兰雏鸡20只,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左眼为对照眼.遮盖7 d去除眼罩,检影验光,测2只眼的眼轴长及赤道径;HE染色观察视网膜及巩膜的形态学变化;采用TUNEL技术检测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结果:①遮盖眼形成近视,表现为屈光度、眼轴长及赤道径均较对照眼增大(P<0.05).②遮盖眼视网膜较对照眼普遍变薄,以内核层、内丛状层、神经纤维层明显;后极部巩膜软骨层变厚,纤维层变薄.③遮盖眼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凋亡细胞数增多,与对照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凋亡参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

    作者:李秀娟;张金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核基质附着区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目的:构建杜氏盐藻核基质附着区(MAR)结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方法:根据GenBank上杜氏盐藻MAR结合蛋白的cDNA全长序列设计出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法获得MAR结合蛋白基因序列全长,将其克隆至载体pMD18-T中.酶切连接到pET-28a(+)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MBP,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β-半乳糖苷(IPTG)诱导其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验其表达结果.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PCR、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MBP,对表达的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质为目的蛋白.Ni2+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质,纯化后目的蛋白在总蛋白中的含量约为70%.结论:成功地克隆杜氏盐藻MAR结合蛋白基因的全长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且纯化了MAR结合蛋白的融合蛋白.

    作者:冯英才;王天云;王鹏举;刘红涛;刘兰琦;薛乐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近交系小鼠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目的:分析5品系近交系小鼠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选择位于3号、6号、7号染色体上的6个STR位点,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方法对5品系近交系小鼠(BALB/C、豫医无毛小鼠、C57、DBA/2、FVB/NJ)各5只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不同品系近交系小鼠在6个位点(D3Mit15、D3Mit85、D3Mit21、D6Mit81、D7Mit164、D7Nds1)上均出现一清晰条带,不同品系小鼠之间有4个位点(D3Mit15、D3Mit21、D6Mit81、D7Nds1)表现为多态性,2个位点(D3Mit85、D7Mit164)表现为单态性.结论:筛选出4个近交系小鼠STR多态性位点.

    作者:宋国英;杨卫红;王纯耀;陈华艳;刘华;张广政;杨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方法去除金属托槽粘结剂对牙釉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去金属托槽粘结剂方法对牙釉质的影响,寻求理想的去除粘结剂方法.方法:选择离体正常第一前磨牙50颗,包埋固定在测量基座中,用万能工具显微镜初次测量,粘结托槽.去托槽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分别用5种方法(A组:金刚砂车针;B组:不锈钢凸轮;C组:碳钨车针;D组:金刚砂车针+碳钨车针;E组: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去粘结,记录操作时间,用万能工具显微镜再次测量后计算釉质损失量,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5组的釉质损失量按A组、B组、D组、E组、C组递减,除C组和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组去粘结剂方法所需时间按A组、B组、D组、E组、C组依次递增,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电镜观察去粘结剂后釉质表面,C组和E组理想,B组和D组较差,A组差.结论:应用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是较为理想的去粘结剂方法.

    作者:杨建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淋巴系分化抗原的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淋巴系分化抗原(LyAg)的表达情况.方法:475例AML患者,FAB分型:AML-M0 31例,AML-M1 45例,AML-M2 218例,AML-M3 54例,AML-M4 18例,AML-M5 101例,AML-M6 4例,AML-M7 4例.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在475例AML患者中,38.95%表达LyAg,其中T细胞相关抗原CD7表达常见(27.58%),其在AML各亚型的表达依次为AML-M0 61.29%、AML-M1 40.00%、AML-M2 34.86%、AML-M5 16.83%.B细胞相关抗原CD19表达于少数AML患者(7.37%),主要是AML-M1(11.11%)、AML-M2(10.55%)和AML-M0(9.68%)患者.结论:CD7和CD19是AML常表达的LyAg,其与AML-M0、AML-M1、AML-M2有关,与AML-M3关系不明显.

    作者:时艳荣;梁利杰;张秋堂;刘延方;孙慧;孙玲;刘林湘;刘少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檗胺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檗胺(BBM)对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K562细胞分为5组,前4组为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8、8.0、40.0、80.0 mg/L的BBM,对照组加入等量RPMI 1640,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BBM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Caspase-3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BBM能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BBM作用24 h后K56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BBM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高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申琦;赵攀;付春景;黄幼田;张艳艳;李继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胃运动功能及胃肠激素检测

    目的:检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同时期胃运动功能及胃肠激素.方法:测定40例正常对照及64例脑梗死恢复期组患者第7、14天血浆中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应用标准试餐加服固体小钡条的不透光X射线标志物法测定胃固体排空功能,并同时行体表胃电图记录胃电节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恢复期第7天患者血清NO含量降低,GAS、MTL含量增高(P均<0.05),第14天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恢复期第7天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延迟,餐前和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降低、主功率比低(P均<0.05),第14天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脑梗死恢复早期存在胃肠激素水平改变、胃固体排空障碍及胃电节律紊乱,晚期恢复正常.

    作者:张英剑;王萍;李变红;乔娜娜;金建军;赵双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D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D1(psbA)基因cDNA片段.方法:根据莱茵衣藻、稻以及普通小球藻等真核生物psbA基因的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杜氏盐藻细胞总RNA,通过RT-PCR获得杜氏盐藻psbA cDNA,PCR产物连接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随机挑取数个菌落,筛选鉴定并测序,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分析和密码子偏爱性分析.结果:获得的cDNA片段长度为999 bp,编码333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Blast比对,同源性分别为:衣藻89%、椭圆小球藻89%、莱茵衣藻89%、普通小球藻88%和玉米87%.psbA基因存在明显的密码子偏爱性,其(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另外,所克隆的psbA序列编码赖氨酸残基的数量为1个.结论:所克隆的序列为杜氏盐藻psbA基因cDNA片段.

    作者:刘红涛;范天黎;鲁照明;王鹏举;陈涛;薛乐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河南汉族人群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目的:调查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基因座及其单倍型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集102名河南汉族无关男性个体静脉血样,提取DNA,PCR扩增DYS19、DYS385、DYS389Ⅰ/Ⅱ、DYS390、A7.1、H4等7个Y-STR基因座,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分析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GD值.结果:7个Y-STR基因座共检出99种单倍型,1种出现3次,1种出现2次,其余均出现1次.积累GD值为0.999 235.发现1个国内群体中的新等位基因.结论:7个Y-STR基因座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

    作者:李杨;孙莉;黄文君;郑明;陈辉;李晓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胃黏膜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的获得和分析

    目的:建立和优化人胃黏膜组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获得高分辨率和重复性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人正常胃黏膜组织总蛋白,并对其关键环节和因素,如样品处理、上样量、电泳参数、染色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凝胶染色后扫描图谱,Imagemaster 6.0软件比较分析.结果:获取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蛋白质斑点清晰、重复性好,主要分布在等电点pI 4~7、相对分子质量20 000~90 000范围内.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胃黏膜组织蛋白双向电泳技术,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

    作者:刘国红;孙芸;呼林;张钦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榄香烯对SACC-83细胞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中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eIF4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ACC-83细胞分组培养,榄香烯1~4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200 μL终浓度为60、80、100、120 mg/L的榄香烯注射液,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阳性对照组加入顺铂(终浓度为3 mg/L).培养12、24、48 h,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eIF4E蛋白.结果:空白对照组SACC-83细胞生长、贴壁正常,胞质饱满均质透明,核浆比例大;榄香烯1~4组SACC-83 细胞贴壁能力下降,体积变小变圆,胞膜皱褶,核浆比例减小,核边聚伴有碎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榄香烯各组SACC-83 细胞eIF4E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均<0.05).榄香烯1~4组SACC-83 细胞eIF4E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eIF4E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β-榄香烯可能通过下调SACC-83 细胞eIF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生长.

    作者:刘红;陈奎生;崔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原地区未婚青年女性腹部形态测量

    目的:探讨中原未婚女性腹部美学标准的正常值,为腹部整形和脂肪抽吸术提供参考.方法:测量551名中原地区健康未婚女性(10~21岁)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腹部高度,计算腰臀比值、腰身比值、腹部长围指数和腹长身高比.结果:身高(162.2±3.9) cm,体质量(52.7±5.7) kg,腰围(70.7±5.9) cm,臀围(87.2±4.2) cm,腹部高度(33.5±2.4) cm,腰臀比值(81.1±4.9)%,腰身比值(43.6±3.5)%,腹部长围指数(211.9±20.2),腹长身高比(20.7±1.5)%.腰臀比值、腹部长围指数和腹长身高比均与身高无相关性.结论:测量值为中原地区青年女性腹部整形提供了美学测量标准.

    作者:陈旻静;张芳;刘林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检测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NSCLC)中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0例NSCLC和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COX-2、VEGF及MVD的表达情况.结果:NSCLC组织中COX-2、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25%、63.75%,MVD值为42.67±10.58,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5.00%、10.00%、12.34±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CLC组织中COX-2、VEGF表达具有相关性,与组织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NSCLC组织中MVD随COX-2、VEGF表达增强而增高(P均<0.05).结论:COX-2、VEGF 2者均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协同促进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增加微血管密度.从而促进肺癌的浸润转移.

    作者:刘红;王静;邢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18水平测定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IL-18水平变化.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90例DN患者(临床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及正常白蛋白尿各30例)和30例正常人血清IL-18含量,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 (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DN患者血清IL-1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随UAER的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DN患者IL-18水平与UAER、TC和TG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8,0.019和0.032,P均<0.05),而与SCr、空腹血糖无关(r分别为0.468,0.361,P>0.05).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DN的形成与发展;IL-18有望成为判断DN肾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宝平;杨素霞;时军;陈芳;赵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

    目的:研究微卫星DNA多态性在豫医无毛小鼠等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18个微卫星位点(D3Mit17、D3Mit18、D3Mit15、D3Mit21、D3Mit22、D6Mit192、D6Mit81、D6Mit36、D6Mit149、D16Mit4、D7Nds1、D2Nds3、D3Mit16、D3Mit85、D3Mit41、D4Mit2、D5Mit66、D7Mit164),应用PCR技术对7个近交系小鼠(豫医无毛小鼠、BALB/C、C57、CBA、DBA/2、C3H/HeJ、FVB/NJ)进行了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结果:18个微卫星DNA具有稳定扩增效果.不同品系个体之间11个位点(D3Mit17、D3Mit18、D3Mit15、D3Mit21、D3Mit22、D6Mit192、D6Mit81、D6Mit36、D6Mit149、D16Mit4、D7Nds1)具有多态性,其中5个位点(D6Mit36、 D6Mit81、 D16Mit4、D6Mit149、D7Nds1)具有显著多态性;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表现为单态性.结论:所检测的小鼠符合近交要求,运用筛选出的11个位点(D3Mit17、D3Mit18、D3Mit15、D3Mit21、D3Mit22、D6Mit192、D6Mit81、D6Mit36、D6Mit149、D16Mit4、D7Nds1)进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能够快速、经济地对近交系小鼠进行品系鉴别和遗传背景监测.同时也反映了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与其他品系小鼠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作者:杨卫红;王纯耀;宋国英;李效阳;刘海;郭利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高纯度叶绿体DNA的提取

    目的:分离大量完整的杜氏盐藻叶绿体,提取高纯度的叶绿体DNA(cpDNA).方法:取对数生长后期的杜氏盐藻细胞进行高压破碎,利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完整的叶绿体.采用优化的SDS-蛋白酶K-酚/氯仿/异戊醇方案抽提cpDNA,并经1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果表明分离到了大量的叶绿体,相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证实所得叶绿体的完整性.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3个批次cpDNA的浓度蛋白酶为(2.21±0.02) mg/L,A(260 nm)/A(280 nm)为(1.772±0.012).结论:获得了高纯度的杜氏盐藻cpDNA,为进行叶绿体的转化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曲东京;李杰;潘卫东;贾彦龙;薛乐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宫颈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特异性表达

    目的:研究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以及其他8种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方法对27例正常宫颈、30例CINⅠ、33例CINⅡ、30例CINⅢ、47例宫颈癌及其他8种共计238例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hWAPL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70%、40.00%、42.42%、89.47%、97.87%;免疫积分分别为(0.52±0.70)、(2.20±1.19)、(2.45±1.06)、(4.89±1.67)、(6.49±2.54);宫颈癌和CINⅢ组织中hWAPL蛋白的免疫积分和阳性率高于CINⅠ、CINⅡ和正常宫颈组织(P<0.001);宫颈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免疫积分高于CINⅢ组织(P<0.001).胃癌、肝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直肠癌、肺癌组织中hWAPL蛋白阴性表达;膀胱癌和食管癌组织中hWAPL蛋白阳性率仅为11.54%和14.28%,低于宫颈癌组织(P<0.001).结论:hWAPL基因可能是一种宫颈癌特异性高表达基因,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鲁笑钦;崔金全;胡滨;邓克红;张庆;付美洲;王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烟嘧磺隆原药的急性毒性评价

    目的:评价烟嘧磺隆原药的急性毒性,为烟嘧磺隆原药的安全使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眼、皮肤刺激试验以及皮肤过敏试验均按照我国现行<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规定方法进行.结果:烟嘧磺隆原药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5 000 mg/kg,经皮LD50 >2 000 mg/kg,经口、经皮均属低毒,对兔眼及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致敏率为0,致敏率强度1级,属于弱致敏物.结论:烟嘧磺隆原药对人畜较为安全.

    作者:赵士光;张巧;陈小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基因5'上游序列驱动bar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NR)基因5'上游序列(Pnr)是否可以驱动外源基因在杜氏盐藻中的表达.方法:利用改进的重叠区扩增基因拼接法(SOEing),将杜氏盐藻NR基因5'上游序列(Pnr)与除草剂抗性基因bar融合.同时将NR基因3'端序列(Tnr)与克隆载体pEGM-7zf连接,构成中间载体pEGM-7zf-Tnr.后将融合片段Pnr-Tnr与中间载体连接,构建含Pnr-bar-Tnr表达盒的盐藻真核表达载体p7NBT.电击法转化杜氏盐藻,通过草丁膦培养筛选转化藻株后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转化藻株总RNA的RT-PCR结果扩增出与bar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的目的片段.结论:杜氏盐藻NR基因Pnr能够驱动外源基因bar的转录.

    作者:闫红霞;李杰;王莉莉;冯英才;曲东京;薛乐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应用ROC曲线评价5项生化指标对肝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生化项目α-岩藻糖苷酶(AFU)、腺苷脱氨酶(ADA)、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胆汁酸(TBA)在肝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取186例肝炎患者(急性肝炎23例,慢性肝炎26例,肝硬化76例,重型肝炎61例)和68 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上述5项指标,应用ROC曲线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FU和ADA水平均增高,AUC分别为0.813(95%可信区间(CI)为0.743~0.892)和0.611(95% CI为0.542~0.683).慢性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显著升高,AUC为0.762(95% CI为0.683~0.847).肝硬化患者血清ADA、TBA水平均显著升高,AUC分别为0.667(95% CI为0.595~0.738)和0.621(95% CI为0.543~0.702).重型肝炎患者血清PA和ChE水平降低,PA和ChE的AUC分别为0.861(95% CI为0.663~0.921)和0.849(95% CI为0.762~0.913).结论:AFU和ADA对急性肝炎有诊断价值;TBA对慢性肝炎有诊断价值;ADA和TBA对肝硬化有诊断价值;PA和ChE对重型肝炎有诊断价值.

    作者:刘萃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连翘药材中水分含量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连翘药材水分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以药典法测定87个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中的水分含量,并用其中65个样品建立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22个样品来验证.结果:65个样品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预测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 0.991,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277.用22个样品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为0.986,回收率中位数为101.36%.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具有快速、无损、准确的特点,能满足生产中连翘药材水分检测的精度要求,对于其他中药材的水分测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白雁;王星;陈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MAP30基因的表达及特性分析

    目的:克隆苦瓜MAP30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并在体外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体外测定MAP30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MAP30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861 bp的苦瓜蛋白MAP30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苦瓜MAP30原核表达质粒pET-28a-MAP30,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MAP30的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合层析纯化MAP30,并采用真菌抑制实验检测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Northern blot检测其表达模式.结果:克隆片段与基因库所登录的序列一致,表达的MAP30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000,MAP30体外能抑制镰刀菌的生长,镰刀菌能诱导MAP30基因的表达.结论:MAP30基因可能参与植物早期的过敏反应并在植物的抗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樊剑鸣;许君;张巧;姚武;徐玉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儿乳糜胸及乳糜腹26例外科综合治疗

    乳糜胸(腹)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胸(腹)腔淋巴管破裂,使淋巴液漏入胸(腹)腔所致[1],其治疗方法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1986年7月至2008年4月,作者采用外科综合方法治疗乳糜胸(腹)患儿2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武;陈琦;孙雪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功能性上颌窦手术320例术后导管冲洗固定方法的改进

    随着临床上鼻腔鼻窦微创技术的普遍应用,上颌窦导管冲洗患者日趋增多.但由于在冲洗过程中导管的固定方法至今没有明确说明,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常出现导管脱出等问题[1].本科近年来针对上颌窦导管冲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导管冲洗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闵双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上尿路梗阻磁共振尿路成像42例

    磁共振尿路成像(MR urography, MRU)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无需对比剂的上尿路造影新技术,MRU 利用尿液中水的特性,显示肾收集系统、输尿管、膀胱,达到造影检查目的.现将42例上尿路梗阻患者MRU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明;杨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改进胃管插入长度和体位对洗胃效果的影响

    口服、误服毒物以及食物中毒是急诊科常见急症,洗胃是抢救中毒和减少毒物吸收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1].体位、胃管插入长度是否合适是取得佳洗胃效果的关键环节.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作者对洗胃患者的体位、胃管插入长度进行了改进,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瑞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Turner 综合征环状X染色体1例

    Turner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又称性腺发育不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文献报道新生儿发病率为1/1 000[1],在女婴中发生率为1/2 500[2].国外报道本病环状X染色体发生率为2%~11%[3],国内曾有报道在97例特纳氏综合征中仅1例为环状X染色体[4].该综合征常在青春期因生长发育迟缓而被发现.现报道本科收治的1例患者.

    作者:李静;冯刚;梅晓峰;白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支撑喉镜下电动切割吸引治疗喉部良性病变22例

    临床上喉部良性病变治疗方法很多,支撑喉镜下治疗喉部良性病变已广泛应用,但在支撑喉镜下摘除喉部良性病变临床实际工作中,仍存在钳取病变组织边缘不整齐、病变暴露不充分等问题[1].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作者在支撑喉镜下使用电动切割吸引摘除喉部良性病变22例, 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高春生;杨琼;李烁;戴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膜炎患者脑脊液TNF-α、C-反应蛋白和NO测定

    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作者对在本院入住的90例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TNF-α、C-反应蛋白(CRP)和NO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白伟利;王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鼻内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42例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危症之一.多数鼻出血可自止或经常规治疗后停止,但仍有少数患者因处理不当,频繁出血,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有必要选择一种简单、有效而痛苦小的止血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2月本科收治42例难治性鼻腔深部出血患者,经鼻内镜下双极电凝出血部位及选择性鼻腔填塞,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秀芬;汤建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23例血型血清学分析

    在常规鉴定ABO血型时,使用抗-A、抗-B检测红细胞表面抗原,同时用标准A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抗体.若2者结果一致,即可确定患者ABO血型,若2者结果不一致,即为正反定型不一致,应通过一些实验找出原因,正确鉴定ABO血型.现将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患者资料及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英;海宝宏;胡利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侵袭性垂体瘤28例MRI诊断体会

    垂体瘤起源于腺垂体,约占颅内肿瘤的8%~15%[1].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垂体瘤可分为非侵袭性垂体瘤(non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NIPA)与侵袭性垂体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IPA),一般认为IPA介于恶性的垂体癌与良性的腺瘤之间[2].IPA与术后复发率和病死率都有着重要关系[3],术前MRI检查可以判断垂体瘤是否具有侵袭性,从而指导选择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措施.作者采用MRI诊断IPA患者28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晋晖;程敬亮;杨涛;刘予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67例手术治疗体会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是肝胆外科常见的肿瘤,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就诊时多已至晚期.但随着十二指肠镜技术及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被发现,使得早期治疗成为可能.手术是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应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作者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7月至2006年11月手术治疗的67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范正军;郭广成;赵守魁;王陆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应用效果观察

    进口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显影效果好、副作用小,具有低渗性和稳定的水溶性,但价格昂贵,难以在临床全面推广,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作者对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欧苏)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显影效果与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优维显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婧;张超红;柳玉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微创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57例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等并发症[1],若长期得不到治疗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2].因此,一经确诊应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术.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作者采用鼻内镜直视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5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郭宝凤;李楠;姚书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16例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iod malformation,CCAM)属于肺组织错构瘤,是由于末端支气管样气道异常增生、缺乏正常肺泡,而在肺实质内形成有明显界限的病变,可累及肺的一叶及数叶,也可双侧发生,但相当罕见,只占CCAM的2%.典型的病变是单侧,且只影响一叶,通常有肺变形及纵隔移位,其发生率约占胎儿先天性肺畸形的25%.此病属罕见疾病, 近年来随着超声医学的进展、高频率超声仪的应用和对产前超声筛查的重视,产前超声诊断CCAM屡有报道[1].2004年至2008年6月,作者采用超声诊断CCAM 16例,报道如下.

    作者:臧莉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颈内动脉狭窄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死亡7例原因分析

    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有明确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预后[1-3].但是,支架置入术中及术后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导丝穿孔、血管破裂、支架移位、血栓形成等,严重者导致死亡.作者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1年以来开展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所致死亡病例进行了原因分析.

    作者:孙石磊;缪中荣;李慎茂;凌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

    胆囊结石是成人常见病,儿童患病率仅0.1%~0.2%[1],开展腹腔镜手术较少.本院微创外科中心2003年10月至2007年9月共施行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5 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5 例,男 15 例, 女20 例,年龄5~14岁,病程3 d~5 a;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5 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0 例(急性发病≥72 h 3 例,<72 h 7 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右上腹疼痛 28 例,腹胀消化不良7例,发热(体温>39 ℃) 2 例.B超提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肿大8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6 例.有血液病病史1例.

    作者:司亚卿;王家祥;张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Barbecue法联合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24例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临床常见的眩晕疾病,占全部眩晕疾病的17%~22%[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起床、躺下以及仰卧位翻身等动作诱发出现一过性眩晕.BPPV的病理变化一般认为有2种,一种为嵴帽结石症,另外一种为管结石症.临床上常见的BPPV为累及后半规管的BPPV,但是目前发现水平半规管来源的BPPV也并不少见,Chiou等[2]报道水平半规管来源的BPPV约占到全部病例的31%.

    作者:崔勇;蒙翠原;葛润梅;盛晓丽;陈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全反式维甲酸对EC9706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食管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1×10-6、1×10-5、5×10-5 mol/L)ATRA体外处理人食管癌细胞EC9706(ATRA1、ATRA2、ATRA3组),并设不加ATRA的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应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经ATRA处理后,ATRA3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群体倍增时间延长(P均<0.05);光镜下可见细胞形态趋向良性分化,细胞质内成熟细胞器增多,生长抑制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3个ATRA组细胞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1),且以ATRA2、ATRA3组为明显(P<0.05).结论:ATRA能有效抑制EC9706细胞增殖,其机制与Bax及Bcl-2蛋白表达调控有关.

    作者:路太英;杨成梁;王留兴;王瑞林;陆士新;高冬玲;张岚;樊青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内镜下瘤体内注射p53基因联合放射治疗治疗食管癌15例

    放射线可引起细胞 DNA 损伤,导致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并引导细胞凋亡.野生型p53(WTp53)可使细胞阻滞于G2/M期,产生凋亡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而有利于发挥放疗敏感性,因此基因的改变尤其是抑癌基因p53对放疗的疗效起决定性的调控作用.而p53基因的变异(MTp53)将失去这种功能,这是产生肿瘤细胞放射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 [1].

    作者:路平;苗战会;陆志红;朱艳丽;郁小兵(Shouhei IKU)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CR7、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PKB或Akt)的表达,探讨CCR7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ESCC、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CR7、PI3K、Akt蛋白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CCR7、PI3K及Akt 3个指标蛋白阳性表达率(72.6%、66.1%、59.7%)均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29.0%、35.5%、12.9%)、正常食管黏膜组织(8.1%、14.5%、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ESCC组织中CCR7与PI3K、Ak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分别为0.324、0.306,P均<0.05).ESCC组织中CCR7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PI3K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Akt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ESCC组织中高表达的CCR7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ESCC的侵袭转移.

    作者:陈会枝;李晟磊;庞霞;郑湘予;赵志华;陈奎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贲门腺癌和食管腺癌基因表达谱比较

    目的:比较贲门腺癌(CAC)与食管腺癌(EAC)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方法:收集贲门肠化生(CIM)和Barrett食管(BE)、CAC和EAC组织,用含有4 096条人类基因cDNA的芯片对其mRNA差异性表达进行比较,用组织芯片免疫化学染色法观测相同差异性表达趋势基因的蛋白产物在CAC和EA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IM和BE差异表达的基因与CAC和EAC差异表达的基因比较,相同差异性表达趋势的基因有23条,其中上调17条,下调6条.对上调基因乳腺癌耐受蛋白(BCRP)、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1(cIAP1)和下调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产物进行组织芯片分析,CAC组织中BCRP和cIAP1蛋白阳性率均为80.0%,EAC组织中2者阳性率均为33.3%,CAC组织中2者阳性率高于EAC组织(P=0.018).CAC组织中MMP2蛋白阳性率为40.0%,EAC组织中为55.5%,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结论:CAC与EAC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差异明显,分子生物学特性各异,组织起源可能不同.

    作者:程鹏;龚均;刘贵生;汪涛;常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野生型DNA聚合酶β转染Eca-109细胞后增变基因表型变化

    目的:探讨野生型DNA聚合酶β(polbeta)转染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后对其增变基因表型的效应.方法:将经过鉴定的重组pcDNA 3.1质粒(插入野生型, wt)-polbeta转染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将Eca-109细胞分为3组:转染实验组(E)、空质粒转染对照组(C1)和未转染对照组(C2).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显示wt-polbeta和wt-p53的杂交信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OLB-免疫反应性(IR)和多药耐受(MDR1)-IR,免疫印迹显示wt-polbeta和突变(mt)-polbeta的带型,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比率.结果:polbeta免疫印迹结果显示E组呈现增强的wt-polbeta主带, C1、C2 组呈现很弱wt-polbeta主带和显著突变的(mt)-polbeta主带(P<0.01);polbeta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E组的强信号定位于细胞核内,C1、C2 组信号皆很弱(P<0.01).E组的wt-polbeta及 wt-p53原位杂交的信号强于C1、C2 组(P<0.01).E组MDR1的免疫反应性和增殖与分化细胞的比率低于C1、C2 组(P<0.01).结论:wt-polbeta转染的Eca-109细胞呈现wt-polbeta及wt-p53表达上调而mt-polbeta及MDR1表达下调的增变基因表型减弱.

    作者:郑乃刚;高涵昌;吴景兰;裴迎新;王一菱;董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苦参素注射液对Eca-109细胞周期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为苦参素组(1、2 mg/L)、阳性对照组(氟尿嘧啶)和阴性对照组(等体积的培养液),分别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调控细胞增殖周期的相关蛋白CyclinD1和CDK4的表达.结果:苦参素对Eca-109细胞持续作用24 h后,细胞周期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量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苦参素可以将Eca-109细胞阻滞于G0/G1期,其主要机制可能与CyclinD、CDK4的低表达有关.

    作者:朱艳琴;王凯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食管癌EC9706细胞肿瘤条件培养基模拟的体外肿瘤微环境对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含rhGM-CSF和rhIL-4的RPMI 1640培养液诱导DC.第2天对照组同前培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含rhGM-CSF、rhIL-4的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第4天加入超声破碎法制备的EC9706抗原;第6天加入脂多糖.第8天收集对照组正常成熟DC和实验组肿瘤相关DC(TADC),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RT-PCR检测CD1a基因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体外杀伤活性实验检测其诱导的细胞毒T细胞(CTL)的增殖能力及对EC9706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第8天,与正常成熟DC相比,TADC细胞呈发育迟缓状态,CD86、CD1a及CD11c表达降低(P<0.01),CD1a基因不表达(正常DC较强表达),TADC体外刺激形成的CTL增殖率及对EC9706细胞的杀伤率均降低(P<0.01).结论: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所模拟的微环境对DC的诱导分化及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作者:路静;江亚南;杨洪艳;黄幼田;秦珍珠;白睿华;郑智敏;赵明耀;董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