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4756
  • 国内刊号:11-5689/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197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36-2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2006年3期文献
  • 心先安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肺心病病人由于慢性缺氧、肺部反复感染及长期肺动脉高压,使右心负荷长期过重,造成右心衰竭,引起体循环淤血症状,且其对洋地黄药物耐受性低、疗效较差,且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故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作者:贾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0例疗效观察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渐消退到完全消失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候群,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中医学经断前后诸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寿命逐渐延长,为使广大妇女在更年期综合征的困惑中解脱出来,笔者自1994年9月~2003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秋峰;贺建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以前妇科手术一般是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但硬膜外麻醉有诱导时间长、肌松较差、失败率高等缺点.我院用改良法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手术,极大地弥补了这些不足,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解放;王培山;李明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尽管高龄已不再是血液透析的绝对禁忌证,但老年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仍高于非老年患者.

    作者:王建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硝普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50例

    我院应用硝普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计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100例,为我院2004~2005年住院病人,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52~83岁,平均72岁,病程9~32年,平均17年,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51例(51%),支气管哮喘26例(26%),肺结核23例(23%).

    作者:徐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8例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临床特点分析

    近年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高,糖尿病不仅危害孕妇身体健康,还使胎儿也受到不良影响,生后可患多种疾病[1].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母亲新生儿(Infant of the Diabetic Mother,IDM)28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谢贵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治

    宫角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一旦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宫角妊娠(即未破前诊断),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慧辉;李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静脉高氧液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观察

    我院于2004年8月~2005年6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一般疗法基础上采用静脉高氧液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锋;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胎盘早剥并发DIC 9例分析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并发凝血功能障碍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危及母婴生命.

    作者:冯瑞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探讨左心室肥厚程度与脑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

    左心室肥厚是心脏对高血压的适应性改变,能反映出高血压存在的时间和血压升高的幅度.高血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脑梗死的关系早已肯定,而有关左心室肥厚与脑梗死的关系资料较少.

    作者:程浩;黄河;贾海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联合胸腔化疗治疗多房性、包裹性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良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近年来多有报道[1],但尚未见有尿激酶用于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报道.

    作者:徐玉秀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处女膜环二点切开术在顺产分娩中的应用和观察

    会阴切开术为产科常见手术之一,其目的在于防止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先露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8个月内婴儿麻疹16例临床分析

    自1998~2004年,我科共收治麻疹及其并发症患儿110例,其中8个月以内婴儿16例,占总数的14.6%,一般认为8个月以内婴儿可获得来自母亲的抗体,很少患麻疹,但近年所见似有增多,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红;刘素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全层间断缝合皮肤皮下脂肪减少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皮肤、皮下脂肪全层间断缝合妇产科手术209例,与同期手术185例皮肤皮下脂肪分层间断缝合进行对比,减少了术后切口感染率,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赖玉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脑卒中,为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SAH 90例,其中15例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就诊,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董淼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帕夫林、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帕夫林、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基础治疗+帕夫林+甲氨蝶呤;对照组:基础治疗+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观察36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和83.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和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夫林+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相当,但其耐受性及安全性较好.

    作者:高良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将住院脑梗死病人16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8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ivgtt,qd,14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ivgtt,qd,14d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为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王洪丰;张清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P)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约5%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UP发展而来[1],我科2000年8月~2002年2月使用心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P患者24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长春;李东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先安注射液治疗中毒性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心先安注射液对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3年间收治的120例中毒性心肌损害病人,随机分组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心先安治疗组病人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中毒性心肌损害的发生机制、心先安的药理作用,结合临床疗效观察证明心先安对各种毒物中毒引起的心肌损害都有显著疗效.

    作者:杨明生;丁锋;高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3例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预后同恶性肿瘤相似或更差.尽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的应用使其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其病死率仍较高.部分原因是由于长期应用ACE抑制剂后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

    作者:张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为满足临床需要,研制一种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方法建立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刺激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结果pH值为6.5~7.5时,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高,RSD=0.9%.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范玉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西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应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作用.方法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西沙必利5mg,盐酸多塞平12.5mg,3次/d;对照组予以西沙必利5mg;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7.9%及86.8%;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5.8%及60.5%,两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2.1%和34.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西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应用是治疗FD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松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近4年来,我院应用人血α-Ⅱb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0例,疗效观察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均符合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为4个月~8岁.

    作者:宋清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干扰素为人工合成广谱抗病毒药,我院2003年11~12月运用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4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自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T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CT表现.结果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单骨、单骨多发或多骨发病,其CT表现主要分为囊状膨胀型和硬化型.结论CT能较好地显示本病的病变特征及范围,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建青;陈永辉;马长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肺栓塞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血栓累及部位、表现形式及其他改变.结果肺栓塞的CT表现:①直接征象:肺动脉内条状、不规则斑片状充盈缺损,表现为中心型充盈缺损、偏心性充盈缺损、附壁血栓、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4种形式;②间接征象:肺门动脉增宽、肺梗死、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胸腔积液、右心室肥大等.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快速的检查方法,可靠而直观地诊断肺动脉栓塞,可代替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

    作者:曹会;薛小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回顾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阴道超声声像特征,探讨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对162例门诊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病例常规行盆腔检查,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拟诊子宫内膜癌患者22例,诊断准确率为77%.结论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首选筛查方法.

    作者:谢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ECG在再灌注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判断再灌注治疗效果直接、准确的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在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直接观察出再灌注治疗的效果.然而,冠状动脉造影需要一定的条件,目前在很多基层医院尚无法开展.心电图检查有简单、方便、可多次重复等优点,是目前判断静脉药物溶栓效果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秀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外伤性右侧支气管完全断裂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21岁.因驾驶机动三轮车翻车右胸部被挤压,于2000年1月8日17:00急诊入院.患者出现气促、发绀及广泛皮下气肿,急行右胸腔闭式引流术,呼吸困难、气促无明显减轻.

    作者:李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肾上腺脊髓神经病1例报告

    肾上腺脊髓神经病(AMN)是遗传代谢性疾病,具有肾上腺和神经系统两方面损害,目前认为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一种特殊类型,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科遇到的1例患者报告如下,并复习有关文献资料.

    作者:洪丽;屈宝华;孙佩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10天子痫1例

    子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少数发生于分娩过程中,个别发生于产后24h内[1].本例孕期无妊高征,剖宫产术后10d发生子痫,实属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玉宁;张鸿慧;刘乔平;吴治恒;张晓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痛36例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3年采用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36例,对其进行的治疗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萍;王庆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80例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进行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输液方法在不断地更新改进,包括外周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剌以及留置针静脉穿刺输液法.

    作者:张冬青;毕秀玲;韩现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骨科病人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

    骨科病人尤其是骨盆骨折、下肢骨折等手术后易导致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使尿液排出受限.特别是腰麻、硬膜外麻及镇痛泵使用后的病人临床上更易造成尿潴留,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我们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陈秀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脑脊液置换术的观察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症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易并发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蛛网膜粘连等.采用脑脊液置换术,一方面可尽快及时放出部分血性脑脊液,降低颅内压,从而减轻脑膜刺激征及压迫症状;另一方面注入生理盐水既可使颅内压保持相对稳定,又能稀释含血脑脊液,减轻有害刺激.

    作者:王翠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室的职业危害对护士心理影响的调查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艾滋病(AIDS)病例的增多[1],给我们临床带来了挑战,使工作量明显增加,导致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里,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

    作者:朱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围生期性传播疾病的护理探讨

    近几年来围生期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急剧上升,由于孕妇孕期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免疫力低下,使围生期性传播疾病感染率较非孕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垂止传播的危害引起了围生期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作者:夏庆丽;张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胫腓骨骨折手术的护理配合

    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共实施胫腓骨骨折手术98例,其中钢板固定4例,其余94例使用外固定器材.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周朋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各阶段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各阶段的特点,采取分段护理,对促进患儿康复的疗效.方法对生后3d以内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护理重点为保护,监测生命体征.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气、心率、血压、血糖正常范围高值.4~10d,10d以后患儿生命体征、内环境已稳定,在应用营养脑细胞药物同时,每天进行新生儿抚触及维生素E按摩,通过抚触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可通过视觉刺激法、听觉刺激法、触觉刺激、前庭运动刺激及水疗法等进行干预治疗.每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情况各有所不同,脑功能损害亦有差别,干预的方案应个体化,这样易取得较好的效果.结果与结论57例HIE患儿,31例痊愈出院,每隔1月复查1次,10例进行了2个疗程的康复治疗,6例进行了3个疗程的治疗,无一例患儿遗留运动姿势异常,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时富芝;吴红燕;卢瑞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腭垂腭咽成形术后ICU护理体会

    腭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主要术式.此类患者手术耐受性差,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20%,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1],术后ICU监护尤为重要.

    作者:祝传华;耿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我科1999年2月~2005年2月收治292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发生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28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当前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缺乏自信心,缺乏与病人沟通技巧,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较低是当前存在较多的问题,提出通过帮助护生树立自信心,注重培养其人际沟通能力及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策略,以提高其实习效果,实现其向护士角色成功转变.

    作者:莫景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ICU内病人获得性真菌感染的防治和护理

    目的对危重病患者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26例患者的血、痰、尿、引流管培养真菌阳性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微生物培养阳性,其中真菌62株,以痰培养阳性多.结论找出这类感染的特点、好发部位,提出预防感染对策及护理措施,减少真菌感染.

    作者:叶蝶莲;潘丽玲;胡惠娟;陈瑞珠;李素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1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病程较长、恢复较慢,病人心里负担较重.我们自1994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118例此类患者,经采用药物治疗及规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金凤;郭树平;郭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脏介入诊疗患者的术前教育

    冠心病介入诊疗由于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逐渐成为诊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介入诊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诊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为积极预防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做好病人的教育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韩洁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脏介入诊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介入性心脏手术的迅速发展,使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受益,但该技术为创伤性诊治方法,对病人是一个应激,而且手术难度及风险高,大多数患者都有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特点,所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解除其后顾之忧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作者:安晓平;赵建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全麻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的护理

    声带息肉是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指发生在一侧或双侧声带边缘的喉良性新生物(多位于声带前、中1/3处),长期用声不当或用声过度是声带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吸烟、饮酒是诱发该病的原因,多见于成人,主要表现为声嘶、失音,甚至出现喉鸣音和呼吸困难.

    作者:张梅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躯干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后平衡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是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独立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尽早对其干预和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风改;李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为了探索一种适应产科特点并且符合法律要求的护理工作流程,确保病人安全,作者在产科引用了新加坡医院病历的使用方法--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IMR).实践8个月以来,加快了产科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护士节省了时间,使治疗和护理能按医生的原始医嘱及时准确的执行,促进了产妇的康复,确保母婴的安全.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40例脐带绕颈的分娩观察与护理

    脐带围绕胎儿颈部、四肢或躯干者称脐带缠绕,占25%左右,其中90%为脐带缠绕胎儿颈部,称脐带绕颈.绕颈1~2周者常见.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血液交换的重要通道.

    作者:韩文峰;吕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过敏性紫癜11例误诊分析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的病变范围相当广泛,可累及关节、胃肠道、肾脏及神经系统、心脏,在典型的紫癜症状出现之前发生各脏器病变,易被误诊.

    作者:何吉琼;乔爱国;杨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