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4152
  • 国内刊号:42-1154/R
  • 影响因子:2.06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4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学杂志   2002年6期文献
  • 射频治疗痔58例疗效观察

    1998年6月至2001年3月,我科应用SHP-Ⅰ型射频痔疮治疗仪(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对58例痔疮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慧娟;杨小文;张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及经皮微波凝固联合治疗肝癌的护理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不可手术肝癌的首选方法[1],但单纯化疗栓塞术治疗某些中晚期肝癌由于不能使肿瘤组织彻底坏死而难以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我院2000年9~12月将TACE与经皮微波凝固术(PMCT)联合治疗肝癌取得满意效果.护理如下.

    作者:肖书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不典型性心肌梗死首诊时的观察及护理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常有独特的临床征象[1].而不典型性心肌梗死无特殊的临床症状,给诊治带来较大困难.现将我科自1999年3月至2000年7月首诊不典型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范力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体肺动脉瓣替换主动脉瓣手术配合

    自体肺动脉瓣替换主动脉瓣术(ROSS手术)是将病人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替换其病变的主动脉瓣的方法.该术式操作较复杂,对术者的手术技巧要求甚高.我院1998年3月至2001年9月共完成ROSS手术10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林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性早熟患儿的护理

    性早熟指女孩8岁、男孩9岁以前呈现出性发育征象.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且女孩多于男孩.以往多采用孕酮类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1].我科于1998年6月至2000年7月采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性早熟女性患儿9例,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春华;黄小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经皮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是近期国内外开展的介入治疗新技术,具有创伤性小、疗效确切、不良作用小等优点[1~4],特别对未育妇女,因其保留子宫不影响生育而极受病人的青睐.我院自1999年5月至2001年8月通过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子宫肌瘤41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练贤惠;李晓晖;钟秋影;单鸿;黄明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极固宁治疗牙本质感觉过敏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极固宁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感觉过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206颗牙)牙本质感觉过敏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126颗牙)采用极固宁脱敏剂治疗,对照组48例(80颗牙)采用双氟涂料治疗.术前做好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即时及半年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5.8、39.8,均P<0.01). 结论极固宁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感觉过敏症可起到双重脱敏作用,效果确切.口腔护理技术在确保极固宁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感觉过敏症效果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蕊妮;杨利明;卫克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重症呼吸衰竭病人行双正压通气治疗的管理

    重症呼吸衰竭(下称呼衰)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改善和增加通气以达到纠正机体缺氧和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是治疗呼衰的关键.1999~2001年我科采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呼衰58例,临床疗效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杨宗香;刘晓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内高频电灼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炎症引起的鼻泪管阻塞为其主要原因.泪道冲洗法、泪道探通法疗效差;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囊摘除术创伤大,且需切开皮肤,遗留手术疤痕.鉴此,我科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11月对198例(312眼)慢性泪囊炎病人采用内高频电灼法(high-frequency electrolacryocy- stoplasty)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肖惠明;王智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动脉瘤囊内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栓塞术抗凝的护理

    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技术是目前颅内动脉瘤首选神经介入治疗方法.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但术中、术后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4.6%[1].因此术中、术后有效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对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我科1998年3月至2001年6月共施行动脉瘤GDC栓塞45例,术中、术后均给予抗凝治疗,疗效满意.其护理如下.

    作者:陈晓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胎儿脐静脉穿刺的配合及护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在胎儿期排除某些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超声引导下行脐静脉穿刺采血或给药的方法诊断和治疗成为现实.我院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对36例胎儿采用脐静脉穿刺进行诊断和治疗,现将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艳;戴丽;付美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严重威胁着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及围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重度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是以溶血、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对母婴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我科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病人11例,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徐雪梅;邓文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肌皮瓣移植治疗电击伤的护理

    电击伤造成的广泛组织损伤,临床上通常采用随意型皮瓣移植治疗,因其血运较差,易发生皮瓣下感染而造成手术失败;而肌皮瓣具有血运丰富、组织量大的特点,移植覆盖于损伤严重的电击伤创面已在临床日益受到关注.1998年4月至2001年10月,我科对22例电击伤者采用肌皮瓣移植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婷;肖文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HOCM)为原因不明的左室或右室心肌不对称、不均匀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以左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变,组织学上呈现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的一组心肌疾病[1].约25%~50%的病人有左室流出道(LVOT)梗阻.2000年7月至2001年6月我科采用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PTSMA)治疗HOCM 5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其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马金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理会诊的实施体会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开展,综合性医院专科分科越来越多,且越来越细,因此危重抢救病人的跨专科护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其护理质量,1999年我院护理部建立了护理会诊制度,效果满意.实施方法及体会如下.

    作者:章瑞云;马志红;楼美芬;蒋婉英;陈吉仙;任惠英;徐莹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主管护师运用护理程序查房考核效果分析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护士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加强对临床主管护师运用护理程序的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对提高护理质量,将整个护理引向深入至关重要.鉴此,我院护理部从2000年2月至2001年10月对病房主管护师运用护理程序查房进行考核、分析、评价与指导,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使主管护师在护理程序的运用方面有显著提高.

    作者:冯莺;俞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肛周感染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病人肛周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将31例HSCT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进住无菌层流室后,观察组于晨、晚间及每次排便后,用1∶2 000洗必泰液冲洗肛周后加用1∶5 000高锰酸钾液坐浴20 min;对照组仅用1∶2 000洗必泰液冲洗肛周.直至HSCT术毕出层流室.两组其它预防护理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未发生肛周感染,对照组肛周感染4例,经确切概率法检验,P=0.04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HSCT病人入无菌层流室后,于晨、晚间及排便后,用洗必泰液冲洗肛周后加用高锰酸钾液坐浴,可有效预防肛周感染.

    作者:金银慧;刘娟;董迎春;汪忆梅;包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泛影葡胺不良反应与空腹关系探讨

    以60%泛影葡胺作造影剂的CT增强扫描,虽然选取过敏试验为阴性者,但在扫描过程中或扫描后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一般认为该不良反应与机体的反应性以及造影剂的注射量、速度、部位和体内的排泄过程有一定的联系.为探讨其是否与空腹有关,笔者选取1996年11月至2000年10月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400例病人进行了分组观察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夏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改良肌内注射法缓解注射时疼痛的观察

    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笔者对在我科住院的109例病人采用改良注射法进行肌内注射,有效地减轻了其疼痛程度.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脊柱骨折病人俯卧位手术中的血氧饱和度监测

    脊柱骨折往往伴有脊髓压迫症,常需手术治疗.1998年5月至2001年8月,我科对48例脊柱骨折俯卧位局麻下行AF钉内固定术病人,术中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以了解手术体位和手术时间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李晶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吸入麻醉诱导用于手术患儿静脉穿刺效果观察

    目的提高手术患儿术前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方法将90例手术患儿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于清醒状态下行静脉穿刺;B组经面罩下吸入氧化亚氮和氧气,2.5~3 min后行静脉穿刺;C组在B组的基础上再吸入七氟醚后行静脉穿刺.结果 C组所用穿刺时间短(与A、B组比较,均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与A组比较,P<0.01);B组次之;A组差.结论手术患儿静脉穿刺前运用吸入麻醉诱导技术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尤其适用于术前害怕注射或开放静脉有困难的患儿.

    作者:崔桂萍;王玉敏;赵长虹;孟凌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形象美表演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美学是一门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观点,从护理的角度研究人们在维护和塑造人体美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护理美的现象及护理审美规律的科学[1].护理职业形象美是指护士的内在品质通过外在形式(仪表、语言、行为等)表现出来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整体形象.1997~2000年我们在护理美学教学中采用护理职业形象美表演的形式进行授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丽萍;高飞;徐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四年制中专涉外护理教育模式探讨

    目的构建以能力为本的涉外护理教学体系,培养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护理学科发展的涉外护理人才.方法以涉外护理四年制中专学生为对象进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结果涉外护理班英语、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础课程及综合能力测试成绩均优于普通护理班(P<0.05或P<0.01).结论涉外护理教育模式有利于护生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黄万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讨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思维是贯穿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的[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于2000年开始进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改革,目前正在把研究重点转向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护理学基础>新课程授课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思维训练,并安排适当的时机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面对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情况,教师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重,获得良好效果,思维能力训练报告如下.

    作者:康晓凤;李青;张玉梅;余丽君;刘建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理大专班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化护理,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将理论课与上机课分离,理论课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其本意是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的知识.然而计算机应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没有实时操作,教学内容显得空洞,学生难以听懂,待上机时还需重复理论学习,浪费时间和精力,效率低下.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本系2000级护理大专班<计算机应用>教学进行了改革,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曾汉;陈先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BS)的发生率较高(约50%)[1],是造成术后疼痛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伴随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的开展,逼尿肌不稳定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现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治疗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鲁金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的调查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付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分别对66名产科护士和56名内外科护士进行测评.结果产科护士除抑郁因子分低于内外科护士外,其余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产科护士多能采取成熟型的应付方式(60.6%),与内外科护士应付方式类型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14.36,P<0.01).采用混合型及不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结论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各种高应激状态下多能采取成熟型的应付方式.

    作者:沈洁;周军;白玮;丁玉芳;高保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调查

    对冠心病治疗及康复效果的评价,传统上多用一些负性指标,如病死率、复发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来评价,已不能准确表述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随着心身医学的进展,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综合指标--生存质量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脏康复的评价指标日益被重视.通过测评病人的生存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护理工作的效果,同时为今后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进行心理干预确定方向.作者对50例CABG术后病人进行了生存质量的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阿依古丽;魏苏艳;张秀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士及癌症病人对化疗紧张感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及癌症病人对化疗紧张感受的差异.方法在Likert分型调查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易引起化疗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紧张感觉的调查项目,对72例化疗病人和42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在生理方面,40.28%的病人认为自己的严重压力是脱发,而83.33%的护士却认为病人是疲乏;在心理社会方面,52.78%的病人认为经济问题是大的压力,而护士(占80.95%)却认为是害怕肿瘤复发.结论化疗病人与护士对化疗紧张感受存在差异,提示护士应了解化疗病人的实际感受,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益;李莉;张健;杨继红;杨雄涛;李维;杨玉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对CT增强检查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CT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CT增强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是一项特殊检查,加之检查前要注射造影剂,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情绪,引起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鉴此,我们对970例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沈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空腹抽血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减轻抽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空腹抽血体检的大学生分成观察组(878人)与对照组(877人).观察组抽血前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抽血.抽血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血压与脉搏,观察记录两组抽血反应发生率;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焦虑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男、女生抽血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3.18、38.10,均P<0.001),两组中女生抽血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生(χ2=18.52、7.05,均P<0.01);观察组抽血前后SAS均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2.65,P<0.001).结论空腹抽血前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抽血反应发生率;女生是心理护理的重点对象.

    作者:李春华;楚德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天葵黄栀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2000年1月至2001年6月,我院妇科门诊采用中药天葵黄栀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鲁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熏蒸温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止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局部熏蒸温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18例行中药局部熏蒸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8例)药液温度为(95±5)℃、蒸汽温度为(42±2)℃;对照组(110例)药液温度(65±5)℃、蒸汽温度(34±2)℃.熏蒸后0、1、2、4 h评估两组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熏蒸后0、2、4 h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中药局部熏蒸时,合适的蒸汽温度可提高止痛效果.

    作者:刘燕;刘爱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癫痫患儿的家庭护理指导

    癫痫患儿的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需要长期规律服药,甚至需要终身服药.癫痫的反复发作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智力发展及心理健康.

    作者:王叶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偏瘫病人恢复期家庭护理干预

    我科对偏瘫病人出院后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企业老年人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调查

    肥胖是已知的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为了解企业社区老年人群体重指数(BMI)与血压的相关关系,我们对企业社区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小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例婴儿活体部分肝脏移植术的护理

    活体肝移植是将父母或亲属的一叶或左外侧叶(包括Ⅱ、Ⅲ段)肝脏作为供肝,移植于患儿体内,从而挽救终末期肝病患儿的生命.我院于2001年6月为1例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行母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护理如下.

    作者:赵再召;吕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局部湿敷治疗小儿头皮坏死1例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外渗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新生儿更易发生,外渗药物可使局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甚至坏死.我科用酚妥拉明湿敷治愈1例因头皮静脉输注白蛋白外渗造成头皮坏死的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王欣怡;张文颖;鲍延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头孢噻肟钠作为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毒性低微、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5%~10.0%,但致过敏性休克少见.我科于2001年3月15日发生1例,报告如下.

    作者:沈少萍;张利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喜疗妥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观察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中不可避免的放疗反应.为了使皮肤损伤减少至低程度,我科采用喜疗妥软膏局部外涂,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戴勤;刘丽华;尤国美;李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遵医行为调查及护理对策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骨科常见病,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95%采用非手术治疗[1].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病人不能有效地遵循医嘱而影响疗效.为此,笔者对204例LIDP住院病人进行遵医行为调查,旨在了解其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遵医率.

    作者:颜玲;黄毓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理学杂志》1998~2000年引文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学杂志>(下称<杂志>)引文引用规律.方法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法按文章发表的时序逐篇统计<杂志>1998~2000年间刊载的1 173篇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结果引文运用率为76.7%,篇均引文2.22条,主要的引文类型及语种分别为期刊(61.5%)和中文(89.6%),普赖斯指数59.8%,自引率3.1%,引用频次前15位的期刊占总引用期刊的3.2%,其文献引用量占39.8%.结论 <杂志>引文运用率较高,被引文献的时效性较强,涉猎文献范围广,且符合文献的集中离散规律;但需要加强外文引用强度,广泛开拓市场.

    作者:王菊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理人员操作中被针头刺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被针头刺伤的情况,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404名护理人员在半年内被针头刺伤的情况及采取的预防措施.结果未被针头刺伤者仅占5.94%(24/404),刺伤≥7次者占11.14%;易导致针头刺伤的操作环节主要是拔取针头(37.37%),将针头折弯、毁型(22.89%);抽血和输液时不戴手套者分别占91.58%、68.07%,未注射乙肝疫苗者为31.68%.结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预防针刺,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作者:洪学仁;邓艳辉;蔡太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院接触抗肿瘤药物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物对接触人员的健康危害,以强化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性健康损害的发生.方法对62名从事肿瘤治疗、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采用目的抽样法进行调查,比较直接参与抗肿瘤药物配制人员(Ⅰ组)与从事肿瘤治疗、护理而不直接参与抗肿瘤药物配制人员(Ⅱ组)的健康状况.结果Ⅰ组WBC、PLT下降,月经失调及脱发者显著高于Ⅱ组(均P<0.01).结论抗肿瘤药物对医护人员健康危害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直接接触,其职业危害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卫生制度外,尚需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维护医护人员健康.

    作者:杨惠云;张华华;张瑞丽;魏丽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不同部位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及其控制需求调查

    腹腔镜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对脏器干扰少,病人恢复快和痛苦少等优点.为了解腹腔镜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及病人对疼痛控制的需求,笔者对1997年3月至2001年5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89例病人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防止引流管打折的小诀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T型管、腹腔引流管、腹腔双套管等引流管的连接处打折、扭曲,以致不能确保引流液的充分引流,不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种简易防止引流管打折的方法,经临床使用500余例,引流管无一打折.介绍如下.

    作者:赵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微波热凝治疗倒睫53例

    我科从1988年1月至2000年7月采用微波热凝治疗倒睫53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陈月英;于志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开颅术中巧用手术薄膜粘贴纸放置脑棉片

    手术薄膜现已广泛应用于开颅术中保护切口,薄膜贴上后,余下的粘贴纸常作为废物弃去.我们将其用于术中放置脑棉片,效果满意.

    作者:蒋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20呼救管理软件增设打印输出模块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在120计算机管理软件的求救报警系统中增设打印输出模块,改变原来用记录或口述传递病人求救地址、联系电话号码的方式,以文字形式进行传递,参考执行.并将未增设打印输出模块前120例院前急救病人(对照组)与增设后120例(观察组)在信息处理时间、急救组出发时间、急救地址及呼救电话误差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信息处理时间、急救组出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急救地址及呼救电话总误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120呼救管理软件中增设打印输出模块能提高急救车在行进途中的准确性,使急救组更迅速顺利到达急救现场,为急救赢得时间.

    作者:王大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利用医院局域网进行护理网站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icroso Front Page 2000软件制作网页,借助医院局域网服务器建立护理网站.结果 180 d网页浏览378 830人次,其中护士 369 000人次;日平均2 105人次,其中护士 2 050人次.对网站总体评价好者126人,占88.1%;较好者12人,占8.4%;一般5人,占3.5%.结论综合、充实、新的护理理论知识及信息借助局域网的快捷、灵活方便,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者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作者:王芳;方菊花;韩月华;李兴国;田莉;杨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