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临床较为常见,为进一步探讨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保证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5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曾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牛至系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num vulgare L.的干燥全草,又名止痢草、土香薷、川香薷、野荆芥等[1],收载于1993年版<湖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和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牛至味辛,性凉,无毒[2],具有清热解表,利水消肿的作用和显著的抗菌作用[3],可用于治疗因暑湿所引起的发热、头痛、身困倦、呕吐、腹泻、腹痛、水肿等症[2],也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等疾病.牛至全草含挥发油,主要含有对-聚伞花素、香荆芥酚、麝香草酚等抗菌成分[4].我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挥发油,同时以对-聚伞花素为标示成分,利用气相色谱对牛至挥发油进行质量评价,研究牛至药材的佳提取工艺.
作者:王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实习是护校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由于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临床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医院人流量多,环境复杂,与单纯的校园生活截然不同,因此,岗前培训是一座桥梁,帮助实习生从校园生活顺利过渡到医院实习生活.我们就护校生岗前培训内容体会如下.
作者:樊迎春;陈秋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术后出血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共进行TURP手术39例,其中22例采用尿管牵引,与之对照17例患者尿管采用引流袋常规引流,两者止血效果差别较大,证实气囊尿管牵引对TURP术后止血有确切效果.
作者:宋意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们2011~2012年采用齐刺电针法结合理疗治疗肱桡关节滑膜炎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0~70岁,病程1周至1年.发病部位:左侧8例,右侧10例,双侧5例.有劳损外伤史14例,无明显诱因9例.临床症状:肘关节下侧酸胀、疼痛,夜间或者休息时加重,患者常自主或者被动活动肘关节,体检时肱骨小头的外、前、后侧有压痛,可触及大小不等的囊性肿块,肘伸位时,肘关节掌面外侧、桡骨粗隆处有明显压痛,屈肘位时压痛不明显,前臂旋后抗阻实验及腕背伸抗阻实验均为阳性,Mill征阴性.X线示无异常;排除由于颈椎病、骨间背神经卡压、肱骨外上踝炎及其他病变引起的肘部疼痛.
作者:徐琼辉;曹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社区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社区医护人员可以全面、动态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发展过程,进而有效的对其进行管理[1].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健康档案的覆盖率越来越广,但其质量却难以保证.一方面是由于社区医务人员少,社区工作繁杂,使建档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配备[2];另一方面居民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也影响着建档工作[3].因此,如何提高居民的有效参与是社区健康档案发展的关键之一.
作者:庞庆;孔令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胃肠道恶性肿瘤常见于胃癌与结直肠癌,其进展往往导致腹膜转移而形成腹膜种植瘤.多数胃肠道继发性腹膜癌患者发现时肿瘤负荷已较重,身体状况较差,经过姑息性切除手术及数周期全身化疗后,基本身体状况将进一步下降,常规护理经验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要求.所以我科针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
作者:乐桂芳;闵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当前,临床上对下消化道疾病及肿瘤的复查普遍采用电子结肠镜.然而,在检查的时候也会给患者带来不易忍受的恐惧和痛苦,这就使得一些患者因为无法忍受疼痛中断检查.为了帮助患者顺利的完成检查,我们在检查的时候采用了无痛电子结肠镜,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对该方法在小儿下消化道疾病中的治疗作用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查胜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是指结肠次全切除后,以盲肠底部与直肠行端端或端侧吻合[1].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尝试将该术式用于结肠多原发癌和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65岁(58~77).其中同时性结肠多原发癌7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5例,结肠癌伴多发散在腺瘤2例.1.2 手术方式 7例结肠多原发癌及2例结肠癌伴多发散在腺瘤患者一期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上中腹正中绕脐切口,清扫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组织后,根据肿瘤所在位置于根部切断肠系膜下血管或其升支血管.游离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盲肠,保留回盲瓣以上5~7cm离断升结肠,在骶岬下方离断直肠,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切除阑尾,检查盲肠无缺血及浆膜撕裂,确认盲肠及剩余升结肠内无息肉及肿瘤.32mm吻合器抵钉座(头端)置入直肠断端,经升结肠切除断端置入吻合器器身,旋紧吻合器使盲肠被牵入盆腔,以吻合器吻合盲肠部和直肠残端.结肠断端以直线形缝合器、关闭器或手工缝合关闭.切除肠管周围距肿瘤至少10cm以上组织,并按结肠癌根治术常规行淋巴清扫.5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切除范围为横结肠右侧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附近.由于此5例患者均施行急症手术,明确梗阻部位后,探查无广泛及远处转移,按照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原则操作行手术治疗.在直肠上段前壁做一切口置入吻合器抵钉座,行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术中用大量的注射用水(均为5000 ml以上)反复冲洗腹腔,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治疗.
作者:卢作鹏;吴甘霖;朱雄兵;邬四明;王昕;汪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冠心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血脂异常是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血脂对延缓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探讨其疗效及可行性.
作者:邓交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解剖、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造成小儿输液较成人困难,因此,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直接关系着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我院于2012年11月开始采取输液难度分级管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吴海燕;曾冬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们自1999年6月至2011年4月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治疗股骨大转子骨折1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37~61岁,平均48.4岁;伤后1~7d(平均5.4d)手术;其中右侧7例,左侧3例;按顾云五[1]分类:Ⅰ度骨折4 例,Ⅱ度骨折8 例;所有患者均为摔伤.X线、CT及三维重建证实均为单纯的股骨大转子骨折.
作者:徐明;陶圣祥;何振华;夏春明;胡阿威;程智涛;刘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危害更加巨大.我们应用瑞格列奈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8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谢承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在国内,精神科病房主要用于收治重性精神病患者,它也是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治疗和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为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决定了精神科病房结构、功能和管理模式不同于普通病房,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也具有鲜明特点[1].有研究指出[2],精神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精神病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有明显关联.鉴此,笔者开展了本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德志;顾桂英;李淑芬;饶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们于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对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Modifed kugel 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创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其中男79例,女41例,年龄20~76岁,腹股沟疝中单侧斜疝48例,单侧直疝52例,双侧斜疝12例,双侧直疝8例.
作者:陈伟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神经根炎是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治疗方法有糖皮质激素硬膜外腔注射、康复理疗和手术等.但有研究表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患者血糖水平升高.我们用医用臭氧替代糖皮质激素行侧隐窝注射,观察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神经根炎且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亚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肝硬化是我国的常见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肝硬化为主,国外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目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此方法不仅能有效缓解甚至能阻滞乙肝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恩替卡韦是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HBV-DNA的复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耐药率极低 .我们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对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了恩替卡韦药物治疗,并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首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酮不定型结合物,又名强力碘,因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常用于手术及临床护理操作等皮肤消毒.它还有收敛作用,促使局部组织脱水,干燥创面,还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我们将碘伏用于烫伤治疗,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王伟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也在日益增高.面对越来越大的体检量,以往的随意性很强的无组织体检流程已经无法满足前来体检人群的需要.为提高体检质量,我们对我院近年来门诊体检流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各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优化,相对以往体检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美求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它不仅引起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现将2005~2012年我院确诊MP感染的64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4例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小于3岁35例,3~14岁29例.1.2 临床表现64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其中低热12例,不规则发热14例,持续高热28例,
作者:黄奋飞;张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是消化内科常见急危症之一,患者24h内失血量常常超过1000 ml或超过循环血量的20%[1].失血量过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上述器官功能的不可逆性损害;同时失血过多时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输液速度缓慢,导致抢救不及时,延误病情,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成为能否及时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近年来,我科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进行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2006~2011年我院收治1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处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7例患者中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8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0~54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2 护理体会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手术可导致病人产生较强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反应,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应与病人多交谈,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消除病人的顾虑与恐惧.
作者:孙月嫦;谭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2012年6月我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配置中心差错由原来的10件/周下降为3件/周,提高了配置的质量,减少了差错.
作者:何春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不仅具有柔韧性好、管壁光滑、保留时间长等优点,而且能减少血管穿刺次数,有利于脑出血病人的用药和紧急抢救时减少液体外渗,使静脉炎并发症降低.我科近三年来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对脑出血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春霞;江雪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早年将急性胆囊炎作为LC的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1],近年对急性胆囊炎是否行急诊LC尚存争议,主要是因为急性胆囊炎行LC难度大,部分需要中转开腹且有较高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我们于2006~2011年对85例急性胆囊炎病人采用LC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了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合理使用血液资源,进一步提高成分输血比例,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成分输血的内涵,现对我市临床用血情况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咸宁市中心血站供血科供给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在2005~2012年各种血液成分及全血的使用合计.1.2 方法各种血液制品的量均以单位(U)数予以统计:全血200ml为1U;机采血小板1个机采治疗量(血小板含量≥2.5×1011/袋)为10U,各种红细胞制品及冷沉淀以200ml全血所制配的为1U.
作者:吴静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与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相比,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损伤小,皮肤上无瘢痕残留,便捷,特别是对泪囊较大、反复流脓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2009~2011年,我们开展23例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外剥内扎是治疗混合痔的一种传统术式,而环状混合痔病情重,治疗难度大,且术后后遗症较多,特别是无皮桥保留,肛门狭窄较多.笔者在总结外剥内扎手术经验的基础上,用分段外剥内扎加弧形切除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是指胚胎附着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是一种少见的妊娠类型.随着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果早期误诊易致患者出现大出血,严重时丧失生育能力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现对我院收治的1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护理服务是体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直接与受检者接触,承担着与受检者交流沟通、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等任务.体检者对体检服务的满意程度与体检工作中护理服务水平紧密相关.然而,笔者在实际的体检护理工作中,观察到其中仍存在许多不足.我们就体检护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作者:石瑜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积极的措施,随着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逐渐增多,气管切开病人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但在护理工作中对有创气道管理不善,将会引起人工气道创口的感染、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马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高血压病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笔者在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对我院使用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余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的常见多发病,是心肌急剧的、一过性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胸骨后疼痛临床综合征.我们根据中医药整体调节及辨证论治的方法,应用欣怡胶囊与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评价欣怡胶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项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人工流产术是对避孕失败有效的补救措施,随着镇痛在人流术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因素导致的恐惧和痛苦.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方法有很多,我们拟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静脉缓慢注射复合靶控输注(TCI)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程金红;张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手术后的感染问题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抗生素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还能降低治疗费用.但是目前临床对于采用何种给药方案才能达到佳抗感染效果颇有争议.为探索抗生素类药物在妇产科的预防性应用效果,我们对本院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大多数的锁骨骨折通过手法复位、八字绷带外固定即能获得很好的疗效,即使未达到解剖复位,有畸形愈合,一般也不会有功能上的障碍,但仍有一部分锁骨骨折还是需要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才能治愈.我们于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八字绷带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72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樊卫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因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而表现出腰背痛或坐骨神经痛症状,多发生于L4-5、L5-S1.臭氧消融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我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医用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经积极配合治疗,并施行针对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倪桃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跖疣易发生于足底或趾间等受压部位,多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感染所致,呈增生性损害.我们用局部注射聚肌胞于疣体基底部治疗跖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36例病人均系我院门诊临床确诊病人,具有典型皮损(多个米粒及黄豆大小不等及更大丘疹),部分呈黄色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丘疹,表面粗糙,境界清楚,边绕有角质环,多伴压痛及行走疼痛,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10~45岁,平均26.9岁.部分病人以往经过多种治疗疗效不佳.
作者:杜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了了解我院葡萄球菌感染现状,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控制院内感染,我们对医院感染的151株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所有菌株来自我院2005~2008年临床各科的住院病人,儿科血培养标本分离率高.其中来自血培养标本68株(45.0%),来自分泌物及脓液标本35株(23.2%),来自浆膜腔标本29株(19.0%),来自尿液标本19株(12.6%).
作者:万清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后鼻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是指因变态反应性鼻-鼻窦炎性分泌物流向鼻咽部,从而引起慢性咳嗽及咽异物感等症状,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回顾性研究了200例PND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病因分布和对应治疗方法.
作者:许伟民;许戈;李艳妮;李本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多合并高脂血症.病因复杂,病情反复,需要经常住院治疗,在生理和心理给患者本人造成很大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我们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价值.
作者:阮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且髌骨是伸膝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治疗的原则是重建伸膝装置的连续性,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达到允许早期活动的坚强固定[1].对于单纯的髌骨二极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后外固定治疗,难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易造成关节粘连、僵硬,肌肉萎缩,而开放手术治疗对软组织损伤较大,患者往往不易接受.结合以上二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我们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对21例单纯髌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收到了满意疗效.
作者:朱继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们对本院2006~2010年收住的67例腹股沟斜疝的小儿病患采用改良Ferguson法进行了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67例,其中男63例,女4例,嵌顿性斜疝8例,复发性斜疝3例,年龄10个月至12岁.1.2 手术方法在腹股沟区耻骨上缘、内环口处取一横切口,长约2cm,切开皮肤,用血管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提睾肌,在内环口处找到疝囊,并打开疝囊前臂,回纳疝囊内容物后,在腹膜外脂肪处用4号丝线内荷包缝合疝囊颈管,束紧缝线,高位结扎疝囊颈管.不必横断疝囊及摘除囊壁,如内环口过大,则在内环口前壁腹横筋膜上缝合二、三针,使内环口仅只通过一小指尖,后手术步骤同Ferguson法.
作者:朱维洲;孙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比较低下,各种器官系统发生相应的老化,当感染炎症后临床表现不明显,所以会导致误诊的发生.我们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老年肺炎患者2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烈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意外损伤和中毒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探索其发生规律,现将我院2005~2010年入院病人中3747例损伤和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2010年共收治住院病人57311人,其中男病人34573人,女病人22738人.根据我院<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报表>2005~2010年年终报表,损伤和中毒病人3747例,占出院病人的6.5%.
作者:宋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分析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经化疗后放疗再化疗与化疗后同步化放疗再化疗的疗效.方法 患者71例,分为化疗4周期后放疗再化疗2周期为A组,24例;化疗2周期后放疗再化疗4周期为B组,22例;化疗2周期后同步放化疗再化疗2周期为C组,25例.化疗为EP方案,放疗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后1月判断近期疗效,观察复发进展情况,并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A组、B组和C组有效率分别为75.0%、77.3%和84.0%.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中位PFS分别为9月、10月和13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中位OS分别为15月、17月和21月,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组近期疗效相似,化疗2周期后同步化放疗再化疗2周期,能够延长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
作者:龙洪清;谢丛华;袁响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双钳道胃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食管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胃镜和超声胃镜检查发现的来源于黏膜层以下的肿瘤经双钳道治疗胃镜行ESD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1例病例均完整剥离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1.8±0.6cm,ESD手术平均时间为65.0±18.5min.术中出现1例穿孔,穿孔率为4.8%,未出现大出血.术后成功随访19例,平均随访时间为6.5月(3~9月),所有随访病例手术创面均完整愈合,未见病灶残留及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胃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有效办法,经双钳道胃镜操作可降低操作难度,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薇;李军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1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RIP1的表达状态,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如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6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的有30例,占65.2%,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的只有13例,仅占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组织中RIP1的阳性表达与病人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即癌组织中RIP1表达越高,病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越高、淋巴结转移越多.结论癌组织中RIP1表达增高是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的一个标志.
作者:宁志丰;李海涛;甘望农;武倩;司马学琴;刘复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注射速度下对单侧腰麻阻滞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年龄65~75岁ASA Ⅰ~Ⅱ级行股骨上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患侧在上侧卧位,L4/5间隙穿刺,均用 0.25%轻比重液布比卡因2ml单侧腰麻.随机分成四组:Ⅰ组注药速度1ml/2s,Ⅱ组1ml/4s,Ⅲ组1ml/8s,Ⅳ组1ml/16s.注药完毕后均保持侧卧位15min,记录注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MBP)、心率(HR)、呼吸(RR)及血氧饱和度(SpO2)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分别记录四组单侧腰麻成功率、L1平面感觉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双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等阻滞特征.结果 ①注药前后SBP、DBP、MBP、HR、RR及SpO2基本生命体征变化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单侧腰麻成功率:Ⅰ组60.0%(n=24),Ⅱ组80.0%(n=32),Ⅲ组87.5%(n=35),Ⅳ组90.0%(36).Ⅰ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四组间患侧的高感觉阻滞平面、L1感觉阻滞平面持续时间、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0.25%轻比重液布比卡因单侧腰麻恰当的注射速度为1ml/4s.
作者:彭健泓;廖荣宗;余建华;刘莱莉;陈立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比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MRI(CECT/CEMRI)在肝内局灶性病变(FLL)的诊断,探讨CE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74例接受了CEUS和CECT/CEMRI检查的病例,并与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比较,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CEUS诊断准确率达94.6%,CECT/CEMRI诊断准确率达90.6%,CEUS和CECT/CEMRI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一些特殊肝脏肿瘤患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的检出率.结论 CEUS对微小病灶及瘤内供血血管的显示优于增强CT和MRI.
作者:李玲;程国涛;余后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Rose-K RGP镜对圆锥角膜患者的矫正效果并分析探讨圆锥角膜患者视力改善方法.方法 应用Orbscan角膜地形图仪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联合确诊为圆锥角膜的患者37人58眼,验配Rose-k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并与其佳配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进行对比,进行一年内随访,观察其配适状态,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视力改善情况等,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配戴框架眼镜的患眼矫正视力≥0.6者占27.6%,配戴硬性接触镜的患眼矫正视力≥0.6者占86.2%;配戴框架眼镜的患眼矫正视力≥1.0者占7.0%,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的患眼矫正视力≥1.0者占36.2%.48眼(82.8%)为理想或可接受的三点接触的配适状态,6眼(10.3%)为可接受的顶点离开的配适状态,4眼(6.9%)为可接受的顶点接触配适状态.配戴Rose-k RGP 1年后,所有患眼均配适状态稳定,视力改善情况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使用镜片获得的舒适度和清晰度得到了每例患者的认可.结论 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ose-k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能获得良好的配适状态、理想的矫正视力、舒适度和安全性,对圆锥角膜的进展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敏;李毓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6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有颈动脉斑块组27例(MS-B组),无颈动脉斑块组(MS-A组)37例,同时分别测定其血浆内脂素和脂联素,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半定量估计斑块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以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血浆内脂素和脂联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有颈动脉斑块组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脂素水平高于和脂联素水平低于无颈动脉斑块组代谢综合征患者(P<0.01),且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脂素水平高于和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分别<0.05和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与内脂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hsCRP呈正相关(r=0.76,r=0.78,r=0.36,P<0.01);颈动脉斑块与脂联素呈负相关(r=-0.685,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内脂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颈动脉斑块与血浆脂联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内脂素和脂联素分别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可用于MS病人危险分层的评估.
作者:王国民;曾冬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因全身发红斑脓疱、大疱10d,加重伴糜烂3d入院.患者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先于胸前出现片状红斑,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未予重视,皮疹渐增并向周围扩展延及整个躯干部,红斑表面很快发生针尖至绿豆大小脓疱、大疱.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①孕二月余;②疱疹样脓疱病;③疱疹性银屑病待查.予以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青霉素静滴2d,皮疹无明显好转.第3d加用地塞米松10mg静滴,次日全身皮疹加重,头皮、四肢亦出现片状红斑,表面很快发生大小不等脓疱及大疱,部分融合成片状,不伴瘙痒及灼痛感,疱破后露出鲜红色糜烂面,继续静滴青霉素、钙剂及维生素C皮疹无明显改善,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疱疹样脓疱病收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如常,无明显消瘦.
作者:徐昌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病例介绍例1,女,69岁.发现右侧乳腺包块4月入院.4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有一包块,约鸡蛋大小,无红肿疼痛,无乳头溢脓.查体:右侧乳腺外上象限4cm×6cm质硬包块,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乳头向上偏斜,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右侧乳腺实性占位,右侧腋下有淋巴结显示.例2,女,38岁,发现左侧乳腺包块2月余入院.2月前发现左侧乳腺外下象限有一包块,约有手指头大小,无红肿,伴隐痛不适.查体:左侧乳腺外下象限2.5cm×1.0cm质硬包块,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好,乳头向上偏斜,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左侧乳腺包块.2例病人均接受乳腺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
作者:夏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5岁,因乏力纳差3d入院.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23年,右肾下垂病史13年,否认其它特殊病史.无饮酒史,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近期未服损肝药物.入院体检:生命指征正常,精神欠佳,体形稍胖,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及蜘蛛痣;肝掌(-),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脐上二指可触及右肾,光滑质中,肝区及双肾区叩击痛(-),腹水征(-),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查肝功能:ALT127U/L,余无异常;血脂:Chol3.8mmol/L;空腹血糖正常;B超示肝血管网清晰,肝内光点密集均匀,胆囊壁光滑;乙肝两对半示小三阳,PCR-HBV-DNA<1000Copies/ml,抗HCV(-),抗HAV(-),抗HEV(-).诊断为慢性乙肝,嘱注意休息,低脂饮食并给予保肝降酶(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半月后复查肝功能:ALT178U/L,未降反升,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继续治疗半月再复查肝功能:ALT164U/L,AST66U/L.此时患者未办理出院而自行离院3d求治于上级医院肝病科专家,按专家建议复查PCR-HBV-DNA(-),并查PCR-HCV-RNA(-),血吸虫抗体(-),抗HDV(-),继续保肝降酶治疗(改用异甘镁、复方甘草酸苷等)半月,疗效仍不满意.复查肝功能: ALT158U/L,无好转.前往湖北省中医院用中医中药治疗二月余,其间复查肝功能和B超各四次,ALT在120~210U/L之间波动,B超无明显变化.经专家建议行肝穿活检组织学检查示脂肪肝,PCR-HBV-DNA(-),再查血脂:4.0mmol/L,专家意见为脂肪肝,乙肝为非活动性,建议暂停用药,清淡饮食,适量运动.患者遂按正常步速散步4km,1次/d,一周后查肝功能:ALT86U/L,遂加大散步量,2次/d,共6km,10d后再查肝功能ALT为59U/L,继续散步半月复查肝功能正常,追踪一年每月查一次肝功能正常.
作者:郭村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人乳头状病毒(HPV)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其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甚至子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传统的细胞学筛查虽然对子宫颈癌前病变或癌变的诊断颇具意义,但对于判断HPV的基因型以及其癌变风险明显不足,分子生物学方法则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技术手段日趋成熟.本文具体阐述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子宫颈HP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刘小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药物要给患者带来预期的临床疗效,除了需要临床医师的正确的处方诊断外,中药药剂人员的调剂工作也相当重要,调剂不当往往会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中药调剂系指按照医师临床处方所开列的药物,准确地为患者配制中药的操作技术[1].中药调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用药安全与处方的临床疗效,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析中药调剂对中药疗效的影响.
作者:罗隆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坏死.AMI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其治疗目标是迅速、完全、持续的恢复梗塞冠状动脉的血供,限制梗死面积,避免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作者:冯光瑞;王江洪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