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 主办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 国际刊号:2095-4646
  • 国内刊号:42-1839/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8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 医药卫生综合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2014年6期文献
  •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在冠心病降脂疗效中的评价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于冠心病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门诊收治的患冠心病并需进行降脂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只接受氟伐他汀治疗,另32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及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脂水平都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整体效果更佳,两组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在冠心病降脂治疗中疗效突出,极大减轻了患者的身体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饶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60例行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并发症先兆症状识别预处理,即对常见并发症进行先兆症状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70.0%( 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者进行并发症的先兆症状识别预处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汪细平;黄亚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6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清创后再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6例,创面大小3.0cm ×6.0cm~5.0cm ×8.0cm,切取皮瓣面积4.0 cm ×7.5cm~6.0cm ×10.0cm,蒂宽约4cm。结果6例皮瓣术后全部存活。所有患者获随访3月至2年,皮瓣色泽好,外观满意,大部分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愈合良好,足踝功能恢复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大,风险小,可满意修复踝部及足跟足背创面,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吴中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住院的40例肿瘤患者,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进行穿刺,分析PICC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结果40例置管者中有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静脉炎2例、导管破裂1例、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脱出2例、渗血1例。除导管脱出2例外,其余7例并发症经采取措施后继续保留使用。结论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只要护理得当,可有效降低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PICC留置时间延长,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毛志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2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临床效果和免疫调节的机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以西药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疏肝健脾补肾方治疗。治疗一个月后检测血清HBV-DNA及T细胞亚群水平,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V-DNA水平的平均值为(5.3±1.3)IU/ml,与治疗前(6.2±1.8)IU/ml相比显著改善(P<0.05),并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改善程度(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CD3+和CD4+的百分比均明显增大,而观察组患者增加CD4+和减少CD8+更显著。结论在阿德福韦酯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能够显著性改善患者紊乱的免疫系统,彻底清除体内的肝炎病毒,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明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序贯疗法,比较两组间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疗效总有效率和致病菌消除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疗效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致病菌消除率(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具有杀菌广谱、穿透力强、药效时间长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 IDA)的效果及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和血清铁蛋白( S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血清铁、sTfR和SF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本组12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9.06%。血常规指标和血清铁水平(S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sTfR含量降低,SF含量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糖铁复合物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理想药物,可能通过降低患者的sTfR含量,提高SF含量,而改善血液学指标。

    作者:魏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现况及思考

    医院作为卫生服务领域重要的组成部门,始终与公共卫生工作紧密相连。许多患有重大传染病的患者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首先会选择到综合医院接受治疗[1],再者,综合性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主力军(综合性医院占医院总数的67.4%)[2],可以说,综合医院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控制急性传染病扩散、干预慢性疾病等各个环节、层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笔者在对综合医院公共卫生工作内外环境进行考量后,发现综合医院公共卫生工作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与现阶段人们健康卫生需求以及医疗事业改革的客观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我们着重对综合医院公共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对改进公共卫生工作、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所裨益。

    作者:罗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观察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对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透析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将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设护理干预,主要以低血压、低血糖、肌肉抽搐并发症为重点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有11例(36.7%)出现不良症状,较之对照组的73.3%更为理想,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早期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延长生存期限,提高生活质量,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张黎美;刘爱民;赵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参照组采用法莫替汀与伊托必利联合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95.7%,91.5%)均明显高于参照组(76.6%,72.3%),差异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不明显。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袁文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统计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大限度维护患者和医院的利益。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退药处方,将退药比例、退药原因、药品种类进行统计。结果我院近3年退药处方1902张,退药率分别为0.39%、0.59%、0.64%,退药总品种达318种,退药原因有医生、药师、药品、患者等多方面原因。结论正视退药问题,规范医院退药管理服务可降低退药风险。

    作者:骆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精神病医院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加强医护人员安全制度的教育与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精神病医院各类风险的重要措施。为了给精神病患者提供安全有尊严的人性化服务,确保患者安全、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本文收集和总结多家精神病医院存在的5个主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希望对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生、护士预防不安全行为有所帮助。为营造医院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为构建“平安医院”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何少津;石顺松;顾珮;罗木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液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中血液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血液检验过程中,存在误差的10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产生血液标本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发生误差的原因中,送检不当37例(37%),患者自身原因24例(24%),标本采集原因22例(22%),检测原因17例(17%)。结论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送检及患者自身原因,因此,应该加强对血液标本采集人员的培训,详细对患者宣教,将标本误差控制在低限度,提高血液检验结果准确度,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廖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在降低外来器械缺陷率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品管圈活动用于外来器械的管理工作,针对缺陷发生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统计QCC活动实施前后缺陷率及参与活动人员各项能力变化情况,评估活动结果。结果运用QCC后,有效降低外来器械缺陷事件发生,缺陷率由每年的2.8%降低到0.7%;科室年轻护理人员在参与科室管理主动性、QCC手法的运用、团队精神、协调沟通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结论运用QCC这一管理手段于外来器械管理中,可显著降低外来器械缺陷率,完善了外来器械的质量管理,提高了外来器械灭菌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56例甲状腺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持续性静脉泵注异丙酚,且间断性推注芬太尼以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麻醉,两组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清醒时间、恢复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明显不良反应均比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拔管后15min心率,两组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苏醒时间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华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引导管联合直接喉镜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附30例报告)

    目的:观察预引导管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经鼻气管插管的病人,在直接喉镜显露C-L分级中C-L2~3级时,随机使用预引导管( A组)和插管钳( B组)辅助插管,观察两组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 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A组也明显高于B组(P<0.01),而且A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使用预引导管辅助插管损伤小,速度快,成功率高,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作者:肖德琴;黎逢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混合痔 PPH 手术围手术期66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给予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明显,术后3个月进行电话回访,无不良反应,术前症状消失。结论做好术后针对性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解除患者病痛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刺联合火罐治疗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火罐疗法对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及对照组56例,观察组以针刺联合火罐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西药治疗,3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实际有效治愈率88.9%,高于对照组实际有效治愈率41.1%,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通过采用针刺和火罐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治疗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瞿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

    目的:总结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AML) CT和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手术后病理证实AML病例,其中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CT平扫及MRI平扫。分析病变CT平扫和增强表现及MRI平扫征象。结果5例均为单发,术前均诊断正确。其中左侧3例,右侧2例;病变大小3~18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CT值-90~40Hu;其中1例病变内见斑点状钙化;3例增强病变呈轻度不均匀强化;2例MRI平扫T1WI见高低混杂信号,T2WI脂肪抑制呈低高混杂信号。结论CT和MR平扫对AML诊断特异性高,增强扫描更有诊断价值。

    作者:周耀;崔传伟;吴光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5例细菌性肝脓肿的 CT 征象分析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CT征象,分析和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5例细菌性肝脓肿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典型肝脓肿CT征象脓肿内"小泡影"及"环征"为特征性表现,不典型肝脓肿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表现复杂,可见病灶周围强化、蜂窝状强化、病灶缩小、延时强化。结论 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肝脓肿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乐建保;吴小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附108例报告)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效果。方法108例患者入院治疗后及时提供常规护理,并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并问卷调查其满意度。结果108例的手术过程均较为顺利,住院时间为3~9d,平均(5.4±0.6) d;护理的满意度为,91例非常满意,16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9.07%。结论护理人员运用沟通性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与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李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面部泛发性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面部泛发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解放军第一九五医院就诊的68例门诊面部泛发性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予以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照组32例,予以疣易消搽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1.7%)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0例;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面部泛发性扁平疣疗效好,安全性好,复发率低。

    作者:吴纯梅;姜功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7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7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采取各种治疗和护理措施,治愈21例(77.8%),死亡6例(22.2%)。结论加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对于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非常重要。

    作者:王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护理服务后,观察组52例非常满意,14例满意,4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4.3%;对照组34例非常满意,18例满意,18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74.3%;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效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广受好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起搏器在高危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中的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心脏临时起搏器对高危颈内动脉起始段支架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4例颈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的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行颈内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治疗组支架置入术前先由左侧或者右侧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随后行颈内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两组共置入颈动脉支架24枚,24例患者均行预扩张,10例患者行预扩张和后扩张,其中对照组4例,治疗组6例,术中、术后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起搏器工作情况。结果对照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前均行静脉推注阿托品,其中8例患者术中或者/和术后行多巴胺治疗,1例患者心脏骤停;治疗组治疗前后均不行阿托品和多巴胺治疗,12例患者临时起搏器均工作,5例患者术后临时起搏器间断工作,12例患者均全部安全拔除,未发生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高危颈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患者行心脏临时起搏器治疗是有效、安全和必要的。

    作者:柯伟;陈瑜;李文澜;邓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4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8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45例)与观察组(常规治疗+BAL+局部注药,4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和细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100.0%)、血气指标改善和细菌清除率(95.0%)明显优于常规对照治疗组(P<0.01)。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可以作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庞进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将护理后患者血压控制与依从性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50例中,10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30例血压偏高,10例持续性高血压。观察组50例中,35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5例血压偏高,无持续性高血压。患者的完全依从性显著提高到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较好地控制患者高血压,对提高患者的完全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翠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复方碳酸氢钠联合别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尿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清生化指标相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在门诊的应用结构,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抽取2013年门诊处方8883张,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种类、剂型、给药途径、使用数量、用药金额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23.73%,头孢菌素类使用率高,给药方式主要是静脉滴注。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略偏高,选用药物品种、用法用量及用药途径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张冬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8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资料,对患儿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综合护理后,80例小儿重症肺炎无1例死亡,69例(86.2%)痊愈出院,11例(13.8%)症状明显改善出院,患儿家属均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可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预后,提高治愈率,是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朱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爬行训练对34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爬行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脑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的患儿进行爬行训练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性运动治疗,并比较两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1)。结论采用爬行训练的方法对脑瘫患儿进行恢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有助于智力发育。

    作者:白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平卧位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平卧位胸腔镜下T3、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3年8月平卧位胸腔镜下施行T3、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17例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成功,术后双手多汗症状消失,术后2例出现胸背部或腹部轻度代偿性多汗,1例出现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抽液治愈。无复发病例。结论胸腔镜下T3、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的一种微创和有效的方法,平卧位下操作更简单、更省时。

    作者:廖宇飞;胡允胜;郭军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63例轻中度烧烫伤门诊换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在门诊中使用京万红软膏对轻中度烧烫伤进行换药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3例轻中度烧烫伤患者用京万红软膏的换药护理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总结。结果163例烧烫伤创面经全身抗炎,支持治疗及局部换药护理全部愈合。结论在门诊对轻中度烧烫伤使用京万红进行换药护理治疗效果好,愈合局部不结痂,患者易接受。

    作者:吴淑芳;黄招兰;刘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波联合联苯苄唑治疗56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经我院性病科确诊的念珠菌感染包皮龟头炎病人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只用联苯苄唑霜剂治疗;观察组用联苯苄唑霜剂外用后,每日用微波治疗仪理疗15min,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真菌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5%)和真菌转阴率(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和78.8%(P<0.01)。结论微波联合联苯苄唑能有效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董兴军;曾伟;朱显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中的硬脑膜“M”型裁剪及减张蓬松缝合法探讨(附268例报告)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中的硬脑膜剪裁及缝合方法。方法对行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的2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硬脑膜裁剪及缝合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M”型裁剪的134例中,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2例(1.5%)、脑积液漏3例(2.2%)、脑膨出3例(2.2%);采用传统“十”型裁剪的134例中,术后出现颅内感染5例(3.7%)、脑积液漏7例(5.2%)、脑膨出2例(1.5%)。结论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术中的硬脑膜采用“M”型裁剪及蓬松缝合法,操作规范、简单,减压合理、充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友明;舒南北;李品儒;查文超;叶应湖;陈谦学;李明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醋制机理的探讨

    醋制在中药加工炮制中应用十分广泛,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对中药的化学成分(特别是有效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从化学、药理和临床等方面对中药醋制进行综合研究,从而使人们对中药醋制机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作者:王业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1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教育指导,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母乳喂养知晓率及喂养依从率。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知晓率和母乳喂养依从率分别为97.2%和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和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健康教育路径不但可提高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情况,而且还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7例颈椎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颈椎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包括术后心理护理、体位指导、预防并发症、康复训练与健康教育等。结果37例颈椎骨折患者经有效的术后护理,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稳定出院,随访效果满意。结论颈椎骨折患者术后有效的护理预防了并发症发生,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罗菊英;王娅丽;赵梦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有创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 CO中毒的体会(附6例报告)

    目的:观察有创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疗效及体会。方法对有创呼吸机治疗6例急性重度CO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呼吸机治疗后,患者碳氧血红蛋白( CO-Hb)下降至30%以下,血气分析PaO2上升至100mmHg以上,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有创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CO中毒合并呼吸衰竭,能迅速纠正患者低氧血症,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促进COHb分离,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丁治强;雷晚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四肢骨肉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四肢骨肉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2002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四肢骨肉瘤7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发病年龄、病变部位及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4~25岁年龄段骨肉瘤患者多,占35.6%(49/70);骨肉瘤的预后与化疗及手术方式有关,进行规范化疗和截肢手术的病人肺部转移少(P﹤0.05),5年存活率高(P﹤0.01),同时发生肺部转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低(P﹤0.01)。结论规范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有助骨肉瘤患者5年存活。肺转移和不规范化疗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樊薰勤;邱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翘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目的:研究连翘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温度(302K、310K)时连翘苷对BSA的猝灭光谱,根据Stern-Volmer方程求得302K、310K时连翘苷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q ,并计算二者的结合位点数n。结果302K、310K时连翘苷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q 分别为1.26541×1012 L/(mol· s),1.24196×1012 L/(mol· s),二者的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9410、1.0395。结论连翘苷对BSA荧光的猝灭属静态猝灭,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结合位点。

    作者:张玉霖;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山楂叶总黄酮( HLF)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血糖≥16.7mmol/L,认为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分别给予山楂叶总黄酮低剂量组(50mg/kg)、中剂量组(100mg/kg)、高剂量组(200mg/kg),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及血脂等指标的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糖、血脂成分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水平明显升高(P<0.05),大鼠体重明显降低(P<0.01),提示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给药6周后,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山楂叶总黄酮50mg/kg 、100mg/kg 、200mg/kg 组,血糖明显降低( P<0.05),大鼠体重明显改善(P<0.05);给予山楂叶总黄酮200mg/kg组,TG、TC明显减低(P<0.05)。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防治功效。

    作者:朱柳莹;吴忠祥;李苗苗;涂星;鲁强;万梦思;舒朝辉;张倦;张敏丽;闵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 TSN)对糖尿病( DM)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组给予TSN8W后,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 TAC)、丙二醛( MDA)、巯基( SH)、一氧化氮( NO)的含量,血清中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和心肌肌钙蛋白I( cTnI)的含量变化。结果TSN能减低DM大鼠血清CK、LDH和cTnI的含量,明显降低DM大鼠血清和心肌MDA(P<0.01),提高TAC、SH、NO含量(P<0.05,P<0.01)。结论TSN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李彩蓉;甘受益;黄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构建

    目的:构建一种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制作的改良方案。方法诱导饲料与维持饲料交互喂养的方式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 STZ 25 mg/kg)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柠檬酸盐缓冲液,将空腹血糖值≥11.1 mmol/L的大鼠定为糖尿病大鼠模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的大鼠血糖值明显增高,实验组的大鼠体重值明显下降。结论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联合诱导饲料与维持饲料交互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方法简单、且模型稳定。

    作者:袁鑫;蔡雪洲;谢航;丁未尧;蔡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染铅大鼠海马神经元胞浆 ERK 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染铅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RK)的保护作用。方法神经元培养7 d后,用0.6μg/L的bFGF以及不同浓度铅处理细胞,然后测定ERK活力。结果铅处理神经元30 min后,在铅浓度0.1~2.0μmol/L时ERK活性明显升高,其中2.0μmol/L时高。经过bFGF处理以后的细胞,在铅浓度1.0~4.0μmol/L时ERK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染铅浓度不同对ERK活性影响也不同,bFGF可以保护神经元中ERK活性。

    作者:吴攀峰;焦铭;孙慧荣;吴基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CCl4肝纤维化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从健康SD雄性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中获取BMSCs。选择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①对照组:1周2次,连续6周注射蓖麻油(0.2 ml/100g);②CCl4组:1周2次,连续6周皮下注射CCl40.2 ml/100g;③CCl4/BMSCs组:大鼠注射CCl46周后,每只大鼠尾静脉注射3×106 BMSCs;④CCl4/生理盐水组:大鼠注射CCl46周后,每只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BMSCs注射4周后,化学方法检测羟脯氨酸评价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检测血清ALT和白蛋白水平评估肝脏功能。结果与CCl4组大鼠相比,CCl4/BMSCs组大鼠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肝脏氨基转移酶(ALT)并未有显著降低(P>0.05)。组织学观察,CCl4/BMSCs组肝纤维程度显著降低。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能力。结论BMSCs分化为肝细胞后,可明显的降低肝脏纤维化过程,降低胶原纤维沉积,改善肝脏组织损伤。

    作者:杨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T 诊断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既往体健。临床体检无阳性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B 超提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 CT检查:平扫示肝右后叶有一大截面为7.4cm ×6.0cm椭圆形低密度肿块,上下径为5cm,边缘清晰。病灶大部为脂肪密度,CT值为-94Hu,内可见点状、迂曲线条状高密度血管影及少许散在边缘不清之小斑片状稍高软组织密度影。 CT增强扫描示肝右后叶肿块内点状、迂曲线条状高密度血管影明显强化;病灶内小斑片状稍高软组织密度影,动脉期见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实质期强化逐渐明显;病灶脂肪密度区无强化。 CT诊断: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手术及病理结果:肝右后叶一肿块,大小为8 cm ×7 cm ×5 cm,有完整包膜,质软。肿瘤切面呈黄色,部分区域间杂少许鱼肉样组织,并可见血管断面。镜下见肿瘤由大量成熟脂肪细胞、少量平滑肌样细胞及厚壁血管三种成分构成。病理诊断:肝右后叶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作者:张奇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用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妊娠后期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25岁,因“面部、胸腹红斑伴瘙痒10d,加重泛发全身9d”于2014年4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面部、胸腹部出现粟粒大小红斑,瘙痒剧烈,于当地妇幼保健院就诊,诊断为“皮肤过敏”,未予治疗。入院前9d,患者发热,体温高升至39℃(胎心190次/min ),红斑泛发全身,出现会阴红肿、疼痛,至县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治疗(具体用药不详)5d后体温、胎心恢复正常,皮损处瘙痒减轻,全身红斑无消退,部分红斑融合成片,会阴糜烂、臀部出现水疱,疱液清澈。患者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过敏性皮体格检查:T36.7℃, P116次/min, BP116/72 mmHg,腹部宫高如孕期,未扪及明显宫缩,胎心140次/min。专科查体:面部弥漫性暗红斑,双唇破溃结痂,左下睑外翻,双眼睑闭合不全;躯干、四肢分布蚕豆至鸽蛋大小暗红斑,部分融合成片,部分皮损尼氏征(+);颈部、腋下、臀部红斑基础上可见蚕豆大小水疱,部分疱壁松弛,部分疱壁紧张,疱液略浑浊;小阴唇肿胀明显,小阴唇及肛周数块2~4 mm糜烂面,上见少量淡黄色分泌物,口腔黏膜未受累。

    作者:唐凤姣;牛拾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围生期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妊娠期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为同龄非孕妇女的5倍,其贯穿于整个孕期,但约50%的病例发生在前20周[1]。产褥期是其发病的另一个高峰,其风险大约为20倍,且80%主要发生在产后3周[2]。基于该病的高致残性和高致死性,静脉血栓性疾病预防和早期治疗逐渐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拟就围生期静脉血栓性疾病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提高基层医院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警惕,便于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赵培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新进展

    随着宫颈癌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国内外学者开始注重对早期宫颈癌手术方式进行改良,尽量在不影响患者治愈率的前提下,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和生活功能,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现就国内外对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施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

    羊水栓塞( AFE)于1926年由Meyer[1]首次提出,是极其凶险的产科并发症之一,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难以预料、病死率高[2]为临床特点,多数病例没有先兆症状,诊断或是治疗上的任何延误都会导致产妇或胎儿器官功能障碍或死亡,常常引起医疗纠纷。 AFE典型表现以突发的低氧血症、一过性肺动脉高压、全身性低血压及凝血功能障碍为主,其主要死亡原因为大量出血、难以纠正的休克、心肺功能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近年来我国AFE导致的孕产妇病死率有上升趋势[3],迄今为止,还没有实验室或临床研究结果可用于明确诊断或排除羊水栓塞,也没有一些常规的诊断准则用于羊水栓塞的诊断。因此确认可行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对早期诊断羊水栓塞,降低产妇死亡率,减少医疗纠纷以及为法医学鉴定诊断提供一个较准确的依据,具有很大的意义。

    作者:杨建运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