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中医学杂志

华中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 国际刊号:1007-5534
  • 国内刊号:42-1414/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6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38-26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药卫生综合
华中医学杂志   2004年2期文献
  •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急性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观察组(A组)50例采用小剂量激素(泼尼松每天15 mg)联合阿昔洛韦治疗,两个对照组分别为B组50例及C组46例,使用较大剂量激素(泼尼松每天30 mg和每天60 mg)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其他治疗措施及方法基本相同.结果A组在止疱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上与B、C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无禁忌证的老年急性带状疱疹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每天15 mg)辅助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同时能避免大剂量应用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作者:黄巍;樊超;涂亚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清CA125检测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糖类抗原(CA)125检测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米非司酮25 mg和12.5 mg,每天1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检测用药前后血清CA125的变化;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CA125均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CA125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症状缓解率相似,无明显副反应.结论①CA125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判断方法可靠.②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满意.

    作者:赵彩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合并心脏疾病的处理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心脏疾病的特异性处理方法,提高诊治效果.方法对收集的18例合并有心脏疾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积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同时,针对性地对合并的心脏疾病进行心电监护和治疗,全部患者安全度过炎症期.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心脏损害并不少见,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同时,需积极予以防治.

    作者:余康敏;王春友;陈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Bcl-2、Bax 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Bcl-2、Bax的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参附注射液组大鼠大脑皮层Bcl-2、Bax蛋白表达的阳性表达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Bcl-2、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附注射液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升高(P<0.05),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降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增强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这可能是参附注射液防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程梦琳;吴基良;罗德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337例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体会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已成为麻醉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之一.现将我院337例60以上老年患者麻醉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启英;林小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剂量吲哚美辛对大鼠盐酸吸入性肺损伤的作用

    目的探讨大剂量吲哚美辛对大鼠盐酸吸入性肺损伤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吲哚美辛组(n=28)和对照组(n=28).吲哚美辛组用5 mg/ml吲哚美辛灌胃两天,每天30 mg,实验前30 min加用15 m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动态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动脉血气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0.5、1、2 h吲哚美辛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吲哚美辛组镜检炎症变化和肺水肿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在2 h时吲哚美辛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吲哚美辛对盐酸吸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黄文峰;胡汉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痔出血期间的PPH术式及其止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痔出血期间的吻合器痔上直肠粘膜环切除(PPH)术式及其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痔出血期间PPH术式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30例未做特殊处理,17例附加痔核处理,其中3例单个痔核切除,14例痔核缝扎术,15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大便手纸带血,持续时间较短.全组无术后大出血.结论术前、术中仔细判断痔出血类型,对各类出血性痔核进行相应的妥善处理,都可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

    作者:童强;刘金林;卢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腔镜辅助腔外卵巢囊肿剥除术/附件切除术58例临床分析

    随着电视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和手术技巧的进步,多数医院妇科已选择腹腔镜手术作为良性卵巢肿瘤的首选常规.如何安全、迅速地完成手术是临床上探讨的热点问题.我科采用腹腔镜辅助腔外卵巢囊肿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简称腔外法),使腔内手术腔外做,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村犍;王晓雯;田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病理性子宫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病理性子宫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方法166例行人工流产的病理性子宫患者随机分成米索组和对照组,术前分别使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中宫颈扩张情况、子宫收缩情况及术中出血量.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宫颈充分软化占80.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子宫收缩总有效率米索组为100%,对照组75.9%,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出血量米索组为(6.75±8.69)ml,对照组为(14.87±20.8)ml,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病理性子宫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方法简单,安全有效,价廉,是目前预防子宫穿孔、减少出血的理想术前用药.

    作者:甘艳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50例宫腔粘连B超改变

    目的研究B超在宫腔粘连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总结50例宫腔粘连患者声像图表现及治疗过程中B超的应用.结果50例宫腔粘连患者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内膜菲薄(≤5 mm),回声不连续或宫腔积血,经阴道B超能更清楚地显示内膜情况及积血部位.B超可实时监测宫腔粘连分离术解除粘连情况,了解避孕环放置部位.结论B超尤其是经阴道B超在宫腔粘连诊断中有重要价值.B超监测能更准确地实施分离术,防止子宫穿孔的发生.

    作者:蔡敏;项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环氧合酶-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人骨肉瘤组织、骨类肿瘤样病变(骨纤维结构不良)及正常骨组织中COX-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性.结果COX-2在正常骨组织中不表达,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7.7%,骨纤维结构不良表达阳性率为23.5%,后两者间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发生转移的骨肉瘤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82.4%,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组(50.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肉瘤组织中存在COX-2的高表达,COX-2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姜宇;杨述华;刘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吸收的情况,并探讨发生张力性气颅的时间.方法30例CSDH钻孔引流术的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观察分析术后头颅积气的有关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第3天头部CT检查均提示有颅内积气,其中70.6%为少量积气,29.4%为中量积气;少量积气在2周内吸收完,中量积气在4周内吸收完.结论CSDH钻孔引流术后张力性气颅发生率较低,一般发生在术后2周内.

    作者:梁健;王潞;姬绍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类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临床意义

    目的为实现高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L)治疗前列腺癌,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TRAIL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HL-60、Jurkat细胞mRNA中扩增出人类TRAIL基因序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LxIN中获得重组质粒pLXIN-TRAIL,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结果RT-PCR获得预期的扩增产物TRAIL884bp基因片段,成功构建pLXIN-TRAIL重组质粒,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与预期相符.结论重组克隆载体pLXIN-TRAIL构建成功.

    作者:钟伟;谷龙杰;陈朝晖;陈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制备阳离子脂质体包裹蛋白转染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制备包裹蛋白脂质体的包封率和转染率,评价蛋白转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和冻融超声法制备包裹人IgG的阳离子脂质体,测定包封率并分别转染小鼠脾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效果.结果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高于冻融超声法(P<0.01).两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转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逆相蒸发法制备的阳离子脂质体更适合作为蛋白转染的载体有效地将目的蛋白导入细胞.

    作者:李峥;刘君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81例临床分析

    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和治疗产褥感染对提高孕妇生命质量甚为重要.现对我院近两年治疗的81例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病例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益;杨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妊娠早中期尿中MMP-9和TIMP-1蛋白与妊高征初筛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早中期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技术随机检测了12例正常未孕育龄妇女尿中和88例孕妇妊娠早中期尿中的MMP-9及TIMP-1蛋白,将88例孕妇按妊高征发生与否分为妊高征组14例和非妊高征组74例.结果①MMP-9在妊高征组和非妊高征组早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和51.3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4.24,P<0.05);在中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29%和44.59%,两者间亦有显著性差异(X2=4.52,P<0.05).②TIMP-1在妊高征组和非妊高征组早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和12.16%;在中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29%和20.27%,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中MMP-9的表达有可能成为妊高征早期诊断的一个有效而无创的初筛指标.

    作者:杨昀;李梅;邹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脑脊液胆碱酯酶活性与血清病毒抗体的关系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脑脊液胆碱酯酶(CHE)的活性和血清抗体的关系,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采用终点法及速率法进行生化分析,ELISA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脑脊液中CHE的活性、蛋白与无机磷的含量有显著改变(P<0.05)且CHE的活性与蛋白、无机磷的含量有相关性;患儿血清中Ⅰ型副流感病毒(PIV)阳性率为24.5%,腺病毒(ADV)为18.0%,再次为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乙脑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结论①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脑脊液中CHE的活性明显增高,提示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将会影响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②血清抗体不同,脑脊液CHE的活性升高不同.在所测的几种血清抗体中,柯萨奇病毒抗体阳性的患儿其CHE活性升高多.

    作者:张秀萍;瞿少刚;章晓联;熊保华;张弘;葛宇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罗格列酮和格列齐特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38例临床观察

    2002年7~10月,我院联合应用罗格列酮(文迪雅)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38例,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11例临床分析

    抗甲状腺药物(ATD)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是临床较少见的急症,若不及时有效治疗,患者会因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笔者分析了我院1997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11例粒缺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尚侠;曾娇娥;王景丽;虞咏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阴道透明细胞腺癌1例报道

    患者,女,47岁.因外阴、下腹坠胀伴小便不畅4个月,肛门坠胀10余天,于2003年10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感外阴、下腹坠胀,小便不畅.小便时有中断,未就诊.10余天前感肛门坠胀,无畏寒、发热,精神、食欲、睡眠无明显异常,体力稍下降,无明显消瘦.2年前曾因多发性子宫肌瘤在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诊断:子宫平滑肌瘤.

    作者:李灵洁;张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结石镇痛疗效观察

    2002年5月~2003年5月,我科采用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用于结石患者镇痛2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耘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心肌细胞保护剂--曲美他嗪

    三甲氧苄嗪[心康宁、万爽力、曲美他嗪(TMZ)]是近年合成的一种抗心绞痛药物,由法国施维雅公司生产.9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心肌细胞的保护.本文就其在药理学、临床应用及副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何杏安;文家旸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小板直方图与计数结果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血小板直方图的意义.方法根据313例血样本仪器检测结果中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不同,分为正常体积血小板分布组、大血小板组、血小板聚集组和小红细胞干扰组,分别进行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两组资料作配对t检验.结果正常体积血小板分布组两法计数仪器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大血小板组和血小板聚集组的血小板计数仪器法结果假性降低,而小红细胞干扰组血小板计数仪器法结果假性增高.结论MPV、MCV异常及标本抗凝不充分都可对血小板直方图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者:李果;粟军;彭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溶血和脂血标本中乙肝病毒DNA提取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取溶血、脂血等异常标本中乙肝病毒DNA(HBV-DNA),评价其去除扩增效率影响因素的能力.方法分别采用15%聚乙二醇(PEG)沉淀煮沸法,Chelex100树脂吸附法以及直接加热煮沸法提取HBV-DNA,用Taqman技术对HBV-DNA进行实时定量检测用于评价其去除扩增效率影响因素的能力.结果当胆固醇≤12 mmol/L,三种提取方法的HBV-DNA水平与胆固醇的浓度无相关关系;直接加热煮沸法的HBV-DNA水平与甘油三酯和血红蛋白的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3,当血红蛋白浓度从10 g/L升高到20 g/L时,HBV-DNA水平下降29.5倍,甘油三酯浓度从15 mmol/L升高到35 mmol/L时,HBV-DNA水平下降2.88倍.结论直接加热煮沸法去除血红蛋白与甘油三酯的能力差;而高胆固醇标本可选用上述三种方法提取HBV-DNA.

    作者:黄翔;王晖;周志明;王雪平;熊英;李一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加替沙星作为第三代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笔者对革兰阴性杆菌对加替沙星的敏感性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正学;杨汉菊;刘莹;戴立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笔者用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花环实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实验对2002年10月~200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付汉东;张爱华;王少敏;温娅丽;刘自刚;余文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综合效应分析

    目的评价湖北省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V项目)的综合效应,反映近10年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根据1985~2001年湖北省结核病疫情报告,对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肺结核患病率、新发涂阳患者转归,患者发现等进行分析.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由1990年573.0/10万下降到2000年385.3/10万,患者治愈率由项目前的46.0%提高到95.0%,年均发现患者数由项目前12 626例提高到23 457例.结论卫V项目对湖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标准的、国际化合作的结核病防治战略是可行的.

    作者:李锡太;叶临湘;唐少文;赵焕虎;徐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癌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研究

    目的探讨肺癌危险因素,提高肺癌危险因素评价的实用价值.方法利用2002年武汉市新发肺癌的病例对照调查资料,分析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估计各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和总的联合作用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以及两因素间交互作用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结果武汉市肺癌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人均月收入低、住地附近有污染源、精神压抑和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其调整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0.4908、0.1562、0.1559、0.1359和0.1308,五个因素总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0.7172;吸烟加精神压抑、吸烟加住地附近有污染源的协同作用表现为显著,其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0.66和0.64;吸烟与精神压抑、住地附近有污染源、人均月收入低、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协同作用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达到0.5819、0.4975、0.3845、0.2757,其中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表现为相加作用,吸烟与人均月收入低、住地附近有污染源及精神压抑之间均表现为相乘作用.结论同时暴露于吸烟与其他危险因素,特别是吸烟与住地附近有污染源或精神压抑,可明显增加患肺癌的危险度.

    作者:么鸿雁;施侣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蔡甸区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调查

    实行计划免疫以来,蔡甸区麻疹发病率从1965年1736.4/10万降至2000年4.4/10万,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每隔3~4年出现一次流行,流行峰值发病率波在23.88/10万~44.54/10万.2001年2~8月全区发生流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仁湘;刘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生理机能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影响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EORTC QLQ-C30量表的功能领域对11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生理机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别以总的功能领域得分和生理机能得分为因变量,以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知识分子、锻炼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生理机能为保护因素;文化程度高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总体功能为保护因素,复发对于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总体功能为危险因素.结论正确的认识恶性淋巴瘤,合理的锻炼身体,能提高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生理机能,而且能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陈金波;宋雪峰;黄莺;蔡延庆;吕美霞;施侣元;张惠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FD2000疾病报告采集器开展传染病疫情零距离报告试点工作情况

    为提高武汉市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性,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武汉市福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了FD2000疾病报告采集器,并于2003年7~9月在江岸区、江夏区开展了疫情零距离报告试点工作.在近两个月试点工作期间,44家疫情报告单位成功报告疫情,上报传染病疫情553例.试点工作表明,疾病报告采集器实现了疫情报告的零距离化,提高了常规疫情报告的及时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同勇;周旺;张超;朱慈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蔡甸区晚期血吸虫病现状的调查

    晚期血吸虫病是当前血防工作的难点之一,病情复杂、变化曲折、脾切除后再次出现腹水及消化道出血屡见不鲜,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现状,为晚血的救治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03年3月中、下旬对全区的晚血患者进行了一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久泉;宗俊安;胡世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型别的研究

    目的研究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基因VP7基因分型情况.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将检测出的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本用一步多重RT-PCR技术对其进行VP7基因分型研究.结果武汉地区793份腹泻患儿粪便样本经检测轮状病毒阳性257份,阳性率为32.4%.其中G1型5例(1.9%),G2型6例(2.3%),G3型202例(78.6%),G1与G3混合感染10例(3.9%),G2与G3混合感染1例(0.4%),G3与G8混合感染1例(0.4%),22例(8.6%)未能分出型别,另外发现非正常G3型10例(3.9%).结论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以G3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轮状病毒阳性患儿年龄以7~12个月为主,这对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唐少文;王斌;李燕;杨继红;叶临湘;李锡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虾青素对内皮细胞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虾青素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牛颈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2、2.0和20μg/L的虾青素,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氧化氢酶和SOD-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0.2μg/L)、中剂量组(2.0μg/L)和高剂量组(20μg/L)均能上调过氧化氢酶、SOD-1的表达,其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虾青素可以增强清除内皮细胞活性氧组族酶的表达,体现抗氧化机制的多样性,并有潜在的维持内皮功能的作用.

    作者:苗升浩;孙秀发;应晨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武汉市直机关幼儿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掌握武汉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口腔龋病动态状况,为制定幼儿口腔龋病防治规划,监测与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卫生部制定的调查标准开展了幼儿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幼儿3~6岁各年龄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25.7%、41.1%、51.2%、63.2%,随年龄增长患龋率增高.结论建议在幼儿园推广各种局部用氟和窝沟封闭防龋术,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早期检查,早期治疗.

    作者:孙国能;严梦琪;施湘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艾滋病初筛试剂评价

    目的评价5种艾滋病初筛试剂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方法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标准质控血清做一稀释系列,用艾滋病初筛试剂对此系列进行检测,从而初步判断该试剂的灵敏度;对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的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法及RIBA确认,上述结果均为阴性的标本视为假阳性标本,从而计算试剂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进口试剂灵敏度高于国产试剂,特异性则无显著差异;检测出现的假阳性与显色剂及包被抗原的纯度有关.结论根据试剂灵敏度和特异性,选择更加有效的检测工具.

    作者:尚桂芳;聂冬梅;马兰;杨立新;张红;孟庆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儿童促酰化蛋白水平与肥胖的关系

    目的测定儿童血浆促酰化蛋白(ASP)及血脂水平,并分析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ASP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脂水平,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结果肥胖组血浆ASP、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ASP与体重指数、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呈正相关(r=0.43,P<0.05;r=0.48,P<0.05;r=0.68,P<0.01);有肥胖家族史患儿血浆ASP水平比无肥胖家族史患儿增高更显著(P<0.01).结论血浆ASP水平可作为判断儿童肥胖发展趋势和估价肥胖儿童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新指标.

    作者:张斌;陈忠;姚顺芳;胡秀芬;王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综合医院SARS的预防与控制

    SARS今年春季在我省局部首先出现并流行,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已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学生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加强免疫的问题,以指导今后乙肝预防工作.方法2001~2002年在某医学院校对1997年后入学的大学生,两次分层随机抽样的基础上,选择明确知道入学时乙肝疫苗接种史的481名学生,进行乙肝HBsAg和抗-HBs检测.结果大学生接种疫苗后,其抗-HBs的平均应答率为77.34%,5年内能维持在较好水平.免疫无应答率为22.66%,多次接种可提高其应答率.应答率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明显关系.无应答者是乙肝高危人群,极易成为传染源.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其高水平抗-HBs应答率和持续时间,降低无应答率.

    作者:叶临湘;唐少文;李锡太;徐海涛;赵焕虎;周敦金;杨北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已婚女职工1994~2002年妇女常见病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已婚女职工定期进行以防癌为主的妇女病普查普治,掌握妇女常见病发病趋势.方法自1994年以来,每两年对某农科院已婚妇女开展一次以防癌为主的妇女病普查普治,9年来共普查5次,并对每次普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已婚女职工妇女病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病种以阴道炎、宫颈糜烂、乳腺增生为主.乳腺癌2例,无宫颈癌.结论通过定期普查普治,健康教育,能提高女职工的健康水平,降低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有效预防和阻断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喻玉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湖北地区中老年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与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中老年健康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与相关个体因素的关系.方法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340例45岁以上者(男183例、女157例)血清胆固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女性TC、HDL-C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70~91岁组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显著影响TC水平的个体因素为年龄、性别,影响LDL-C的因素为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BMI),影响HDL-C水平的因素为年龄、饮酒、BMI.结论超重和肥胖、经常大量饮酒是升高血胆固醇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过程中应强调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维持适当的体重.

    作者:汪春红;周新;贺小玲;韩定芬;周光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预防医学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针对人群中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医学的知识和技能,研究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影响健康和造成疾病的主要因素;应用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探求病因和分析这些致病因素的作用规律,给予定量评价.然后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实施预防,以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目标.其特点为:①服务对象为个体和群体;②着眼于健康者和亚健康者;③其对策积极主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④方法和手段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作者:周宜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加入WTO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影响

    一、我国食品卫生现状<食品卫生法>刚试行时,中国食品卫生监测总体合格率只有61.5%,现已达到了88.9%,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已达到了90%以上.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已形成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四级标准构成的标准化体系.已制定了1 050项食品国家标准、1 145项食品行业标准、近万项食品地方标准和几十万项食品企业标准.

    作者:孙秀发;张旭照;应晨江;刘烈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