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24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休息、吸氧、合理饮食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β-受体阻断药治疗为基础治疗.参附组用参附注射液40 ml配以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1次/天,对照组用地高辛0.125~0.5 mg、适当利尿剂,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0天.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EF)好转情况,判断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组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EF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之间心功能、EF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参附注射液组没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出现副作用.结论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与洋地黄、利尿剂治疗心衰有同样的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朱俐俐;朱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及脑脊液的γ-干扰素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28例结核性脑膜炎、3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及31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的γ-干扰素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γ-干扰素含量为(327.3±86.8)ng/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38.6±14.3)ng/U(P<0.01),且重叠性很小;而两组血清含量很低并相近,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脑脊液γ-干扰素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7.8%、98.5%.结论检测脑脊液γ-于扰素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有较大的辅助意义.
作者:巫顺秀;陈显光;王文莉;李森美;杜登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加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股骨颈骨折与单纯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68例股骨颈骨折采用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其中37例采用股骨颈部骨折端开窗填压植骨,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使用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加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股骨颈骨折与单纯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优良率为94.5%与77.4%,P<0.05).结论中空加压螺钉固定加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股骨颈骨折,能提高股骨颈局部修复能力,明显减少股骨头坏死.
作者:臧明;王劲;沙永新;毛坤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12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预后较好65例,预后一般12例,预后不良35例.影响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预后的因素有:发病后48 h内的意识水平、首次CT所见总的出血量、环池四叠体池清晰与否、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保留冲洗治疗、病前患高血压及发病后血压、合并疾患、亚低温治疗等.结论根据影响其预后的因素,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可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夏亮;郭国炳;李志强;楚胜华;黄锦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13例,其中内固定术后失败12例,非手术治疗1例,均采用植骨.结果13例均获随访,平均12.7个月,X线片显示术后平均2.4个月骨折愈合.结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固定坚强,操作安全,愈合率高.
作者:刘梦璋;赵资坚;曾润铭;邹育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女性农民工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6家餐饮企业的女性农民工461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工种、收入水平和保险状况的餐饮业女性农民工,其健康知识和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文化程度、工种、收入水平和保险状况是影响餐饮业女性农民工的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加大教育宣传和干预力度.
作者:张建华;朱娟蓉;谭晓东;吴小旻;张竹青;周敦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前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12例Ⅰ b~Ⅲ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紫杉醇+顺铂化疗,紫杉醇135~175 mg/m2,顺铂50~75 mg/m2,此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手术,观察近期的疗效.结果临床近期有效率达83.3%,手术切除率达100%,所有手术患者均能顺利切除病灶并达到切缘距离病灶1 cm以上.结论术前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患者能较好耐受.
作者:赵淑萍;王泽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PCOS患者的子宫及卵巢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子宫及卵巢的结构及彩色血流频谱,并测量其血流参数.以35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COS患者组卵巢增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增高,而卵巢动脉阻力指数降低.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明显提高对PCOS的诊断水平.
作者:孟小军;金正平;肖鸽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硬膜外镇痛在手术后已广泛使用,但对刚入院的急性腰腿疼痛病人的处理研究较少.本文观察骶管阻滞在重度急性腰腿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的肌注法比较.
作者:刘建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1 352例慢性咳嗽患儿行支气管镜检及肺泡灌洗,其中57例属于病因不明的、难治性慢性咳嗽,回顾性分析其支气管镜检结果及肺泡灌洗液的相关检查如涂片细胞学检查、细菌培养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57例中25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查到真菌菌丝,其中14例培养出真菌菌株;另25例BALF培养出耐药细菌菌株;3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为支气管腺瘤;2例为微小异物.结论肺部真菌感染、耐药菌感染、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肿瘤以及肺深部的微小异物未及时处理等,是小儿难治性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作者:魏幼华;张秋萍;王智楠;徐忠强;董宗祈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肾上腺皮质腺癌(ACC)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笔者曾遇1例,现报道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女,37岁,因肥胖、月经不规则半年于2005年4月11日入院.肥胖以颜面及躯干部明显,起病后体重增加8kg,面长痤疮,唇周长胡须,月经不规则,月经量较病前减少.外院查血浆皮质醇明显升高转诊来我院.体查:T 37.4℃,Bp140/110 mmHg,皮肤菲薄,无色素沉着,未见紫纹.呈向心性肥胖,水牛背,满月脸,面部痤疮,唇周胡须.甲状腺不大,颈腋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无异常.腹部未触及肿物,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清钾2.8~3.1 mmol/L,钠144~146mmol/L,血pH 7.45~7.5,CO2-CP 31.3 mmol/L.尿钾46~57 mmol/24h,尿钠125 mmol/24h.血浆皮质醇明显升高,节律消失(8Am 1 010.46 nmol/L,4Pm 1 655.31 nmol/L,12 Pm1 263.47 nmol/L).尿17-羟类固醇(17-OH)89.8~94.4μmol/24h、17-酮类固醇(17-KS)98.7~113.1 μmol/24h,两者均明显升高(正常分别为5.5~19.4 μmol/24h、13.9~55.5μmol/24h).
作者:全会标;傅世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和抗体标志物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HBV疫苗免疫的预防接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HBV感染的进一步流行[1].而在临床对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以及某些中药(如苦参)进行治疗,虽已取得一定的疗效,但还远未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可能与HBV存在的准种现象有关[2].因此,HBV耐药基因等的HBV准种监测,在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预后及促进开发新的药物等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晓明;徐志学;糜克永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吡嗪酰胺(PZA)是一种重要的抗结核杆菌的一线药物,对处于酸性环境中缓慢生长的吞噬细胞内的结核杆菌来说,PZA是目前佳杀菌药物,这种特性是其他药物不具有的,且使得PZA对于缩短疗程从12~9个月到目前的6个月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它具有不同于其它抗结核杆菌药物的一些优点,使得近年来对PZA的研究成为热点.尽管PZA作为抗结核药物已经普遍应用,但至今人们对于PZA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作用靶点、结核杆菌耐受机制等还了解甚少.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PZA抗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做了相关归纳如下.
作者:黄蔷;李顺意;徐顺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视网膜微血管的病变为特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有研究表明DR中,血小板可发生形态、数量、体积、聚集功能以及相关成分的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在DR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已知的血小板结构与功能、血小板相关颗粒对血小板和DR的关系作以下综述.
作者:刘嵘;魏文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由于免疫技术的快速发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方法越来越多,从常规的酶免法(ETA)到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HBsAg的检测效率.本文将GICA法和EIA法同时用于孕产妇HBsAg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评价胸腔积液的常规和生化检查对恶性与良性胸水的鉴别价值,本文选取我科自1997年以来终确诊为恶性肿瘤合并胸腔积液住院患者53例,对其胸水的常规和生化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洪克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1年8月~2005年2月,我院采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1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艳红;丁建文;余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自1992年10月以来采用经腰部肌间隙小切口行肾及输尿管手术2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马春清;方长明;邓辉;叶昶;王进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横切口(Joel-Cohe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缩短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优点.我院1998年3月以来,将横切口应用于子宫切除术,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同期纵、横切口在子宫切除中的应用进行比较.
作者:王君;韩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颈淋巴结结核的治疗方法有多种,疗效不一.1992~2002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颈淋巴结结核2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金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嗜银蛋白(AgNOR)、DNA定量分析在浆膜腔积液性质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57例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脱落细胞的AgNOR颗粒12项参数,采用多元判别分析法对12项参数进行分析,并对AgNOR形态分型;同时测定DNA含量及倍体,对DNA直方图进行Auer分型.结果AgNOR定量分析12项参数有9项参数良性、恶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形态分型有助于诊断,特别是聚集型的出现更具诊断价值;发现了汉字样AgNOR异型颗粒.AgNOR、DNA倍体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5.2%,特异性分别为96.2%、100%.结论AgNOR、DNA定量分析对于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万胜;邓明凤;陈亚君;陈永玲;虞咏知;王昌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儿童1型糖尿病初发病例血清中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及补体C3水平情况.方法采集19例儿童1型糖尿病初发病例血清和40例正常儿童血清,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补体C3.结果糖尿病组的TPO-Ab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TG-Ab阳性率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组C3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1型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同属自身免疫内分泌紊乱,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补体C3缺陷在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晓红;朱润庆;陈寿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MUC4蛋白在60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及8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MUC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8.33%)与慢性胰腺炎(8.33%)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MUC4的阳性表达率随胰腺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增高,且高(75.00%)、中(91.67%)、低(95.00%)不同分化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临床Ⅲ~Ⅳ期中的阳性表达率(95.12%)与Ⅰ~Ⅱ期(73.68%)比较差异显著(P<0.05);39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97.44%)与无淋巴结转移者(71.43%)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MUC4可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并在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生物学特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辉;熊炯炘;杨智勇;王春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和P5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复发前、复发后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例复发星形细胞瘤标本中cyclin E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2例中cyclin E、P53蛋白在原发和复发星形细胞瘤标本中均有表达,原发星形细胞瘤的cyclin E蛋白表达小于复发星形细胞瘤,其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复发后病理级别升高组cyclin E蛋白表达面积差值明显高于未升高组,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原发瘤的P53蛋白表达小于复发瘤,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复发后病理级别升高组P53蛋白表达面积差值明显高于未升高组,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肿瘤复发间隔时间与cyclin E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7,P<0.05);cyclin E蛋白表达水平与P53蛋白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cyclinE与P53蛋白与星形细胞瘤恶性进程和预后复发密切相关.
作者:邱勇;陈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液态芯片技术检测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肿瘤标志物液态芯片技术分析121例恶性肿瘤患者、42例良性疾病患者、39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9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分析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检出肿瘤的阳性率.结果该方法对恶性肿瘤的检测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8%和76.5%),对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常见肿瘤进行9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单一标志物的检测(P<0.05).结论多肿瘤标志物液态芯片定量检测是一种较好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同时也可以作为高危人群的早期肿瘤筛查手段之一,对肿瘤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谢明水;刘国政;吴健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构建携带Smac基因、人尿路斑块蛋白Ⅰb(Uroplakin Ⅰb,UpⅠb)启动子(promoter)调控的膀胱移行上皮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切除含Sma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mac内部的人巨细胞病毒和T7启动子序列,替换为在膀胱移行上皮特异表达的UpⅠb的启动子.构建的质粒经双酶切凝胶电泳及测序鉴定.结果成功构建携带Smac基因人UpⅠb启动子调控的膀胱移行上皮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pcDNA3-UpⅠb promoter-Smac质粒.结论新构建的载体为膀胱癌的靶向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廖贵益;曾甫清;岳相辉;汪良;卢银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检测中国Wilson病(WD)患者高频基因突变点,并了解突变患者的血浆铜蓝蛋白水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71例W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高频基因突变点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铜蓝蛋白水平.结果29.6%(21/71)的患者在第8外显子检测到Arg778Leu突变,其中17例杂合突变,4例纯合突变.11.3%(8/71)的患者检测到第12外显子Thr935Met突变,其中6例杂合子突变,2例纯合突变.携带Arg778Leu和Thr935Met突变患者的血浆铜蓝蛋白水平与未发生该点突变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WD基因第8外显子778密码子和12外显子935密码子是中国WD患者的高频突变点;PCR-RFLP检测这两个点突变的检出率较高,可作为WD常用的基因诊断方法;突变患者血浆铜蓝蛋白水平有显著变化.
作者:祁艾红;吴健民;崔天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放射法对30例异位妊娠患者治疗前的CA125和β-HCG水平进行联合检测.结果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组的CA125和β-HCG均值低于手术治疗组.结论CA125、β-HCG监测指标在指导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方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奚宝珊;麦芒;高郁森;欧阳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染色体畸变率与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关系.方法74例甲亢患者在131Ⅰ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染色体畸变率和血清LPC、SOD.结果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染色体畸变率和LPO显著增高,SOD明显降低.染色体畸变与LPO呈显著正相关,与SO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可引起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和自由基含量增加.
作者:罗贵有;李启运;王长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合成可溶性HLA-G1-肽复合物.方法利用原核高效表达的可溶性HLA-G1重链和轻链(β2m),在人工合成的HLA-G1限制性九肽(KGPPAALTL)存在的条件下,通过稀释复性折叠成可溶性HLA-G1-肽复合物.利用特异性抗体(W6/32及兔抗人β2m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稀释复性的折叠产物.结果折叠复合物含有35%可溶性HLA-G1-肽复合物、5%可溶性HLA-G1重链聚合体及60%复性的β2m 3种成分.结论通过原核表达、体外折叠能够获得大量可溶性HLA-G1-肽复合物.
作者:夏芳珍;吴雄文;钟茂华;褚利霞;翁秀芳;张彩娥;卢小玲;梁智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的革兰阳性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用WHONET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分离革兰阳性球菌950株,占所有分离菌株的24.8%,主要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除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外对其他监测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肠球菌对所监测的抗生素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革兰阳性球菌在医院感染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对革兰阳性球菌进行规范的耐药监测工作对临床经验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赵爱农;褚云卓;王倩;年华;丁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影响因素.方法用ELISA法检测5项乙肝血清标志物,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项乙肝标志物的孔间差变异系数(CV)为5%~25%,常规质控CV为18%~65%,阳性/阴性对照CV为4%~31%.用ELISA法和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法分别检测抗HBc,其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HBsAg、抗HBe检测中周围孔和中央孔吸光度(A)值比较,P<0.01和P<0.05.终止反应后随比色时间的延长A值逐渐下降,并且HBsAg浓度越高其A值下降越快.不同稀释方法检测抗HBc,各组间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样品与加入酶结合物间隔时间的延长,假阳性率逐渐增加.结论ELISA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受试剂质量(尤其是抗HBe、抗HBc)和检测过程中操作误差的影响;质控物浓度的高低可以影响常规质控CV的大小.
作者:彭静;孙自镛;殷波涛;段金玉;黄劲;何虹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常规PCR法与荧光定量PCR(FQ-PCR)法在人巨细胞病毒(HCMV)检测中的作用,寻找更适合于HCMV检测的方法.方法构建携带CMV-DNA的标准质粒,利用常规PCR技术及FQ-PCR技术分别对不同稀释度的标准质粒进行检测.结果RQ-PCR法对HCMV标准质粒检测的灵敏度及线性范围均显著高于常规PCR法.结论FQ-PCR法比常规PCR法更适合HCMV病毒的检测.
作者:吴旗;邹俊煊;虞涛;游上游;张楚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TIMP-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56例膀胱癌中,TIMP-1的表达率为57.14%,且随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结论TIMP-1在膀胱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邬喻;曾甫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药流安胶囊对早孕蜕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取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对照组)、口服药流安胶囊(药物组)流产各10名孕妇的蜕膜组织,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技术,检测ER和PR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蜕膜中ER的表达量为(4 347±1 744)拷贝/μl,PR为(1.55±1.06)×107拷贝/μl,药物组蜕膜中ER的表达量为(23 923±14 629)拷贝/μl,PR为(432±299)拷贝/μl,两组中ER、PR的表达水平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药流安胶囊发挥其抗早孕效应,可能与其能在mRNA水平正调节蜕膜组织中ER,下调PR,干扰ER/PR之间的平衡有关.
作者:王维鹏;胡兴文;金正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A)及其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ORSA)的耐药性.方法筛选2003~2004年分离的25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MicroScan PC12鉴定药敏复合板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对19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结果两年间SA的检出分别为117株和138株,其中2003年的ORSA检出率为68.4%(80/117),2004年的ORSA检出率为47.8%(66/138),显著低于2003年的ORSA检出率.ORSA中,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的耐药率2004年比2003年明显升高;而在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OSSA),四环素的耐药率显著增高,喹诺酮类药物有耐药率升高趋势.ORSA呈多重耐药性,OSSA除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0%以上外,其余抗菌药物较敏感.结论临床治疗SA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的ORSA产生.
作者:卢兰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唐氏综合征(Down's综合征)又称为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愚型,为常见的染色体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1/600~1/800,迄今为止,医学上对这种疾病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神经管缺陷(NTD)我国发病率为2‰~8‰,在出生缺陷疾病中居首位,常在围生期死亡,成活者也有严重的功能障碍,不能正常生活.有效的手段是通过产前筛查和诊断,及早发现、终止妊娠[1],防止Down's及NTD患儿出生.我科从2003年1月~2004年2月,采用快速半定量法对来我院孕产检的558名孕妇进行了外周血中甲胎球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检测和综合结果判读筛查Down's及NTD ,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春博;莫伟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溯源性是一个计量学研究的领域.由于临床检验的结果大多是与生物参考区间(参考范围)配套使用,故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溯源性并不太重视.近年来由于患者流动性的增加;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医学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蓬勃发展;制定疾病统一诊断标准的迅速开展,使得对临床检验结果具有溯源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标准量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这里规定的参考标准和建立测量溯源性的过程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计量学概念,缺一不可.实现检验结果准确和有可比性的重要手段是建立和保证检验结果的溯源性,而开展检验量值溯源的必要条件是具备参考系统.
作者:张雯艳;钱丽娜;丁家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药典>收载的野菊花是采用干品供制剂或配方,干品药用其挥发性的有效成分大部分挥发散失.野菊花挥发油的提取、收集及其定性,尚未见报道,为开发利用山区丰富的野菊花药材资源,我院于2005年对野菊花的有效成分--野菊脑进行提取实验,并初见成效.现作一简介.
作者:郑亚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白血病鸡胚模型.方法K562细胞转染GFP质粒后,经筛选,将稳定高表达GFP的K562细胞注射到鸡胚里,孵化后观察K562细胞在鸡胚中转移的情况.结果在脑部、胸骨及心脏可看到明显的荧光,频繁发生的部位是脑部.结论成功构建了含GFP的白血病鸡胚模型,为在体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作者:王强;刘红云;沈关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克隆小鼠H-2Kd胞外段基因,构建相关表达载体.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BALB/c品系小鼠(H-2Kd)脾细胞中扩增出目的基因,构建载体后进行PCR、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克隆基因产物鉴定结果与理论预期值一致,DNA测序完全吻合.结论该实验克隆H-2Kd基因胞外段成功.
作者:周琳;吴雄文;梁智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兔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数量对预测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价值.方法隔日给兔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1个月,制作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模型.实验前后采用3H地塞米松放射配体法测定兔外周血淋巴细胞GR数目,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GR的mRNA水平,比较GR数量和表达的变化并分析GR数量与高眼压的关系.结果兔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R数量和表达与地塞米松处理后眼压升高的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地塞米松对兔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R有下调作用.结论兔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R数量和表达可以作为预测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一个指标.
作者:张祺;张虹;何小文;冬雪川;赵国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