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宫颈机能不全(CI)患者使用 CCP 手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某院治疗的 CI 患者96例患者,依据方法不同划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研究组,分别给予期待疗法、CCP 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分娩平均孕周(38.98±0.14)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的参照组的(30.25±1.24)周(P <0.05)。结论:CCP 手术应用于 CI 患者治疗过程中,效果确切。
作者:党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肛裂手术方法进行选择评价。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某院住院部收治6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为后位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干预组为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10),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对肛裂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宋昱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认知行为干预是否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3月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中,同意接受研究的总共有124例,传统护理实践于对照组,认知行为干预实践于观察组,分析两种护理方案的实践效果。结果:对照组的用药依从性仅仅达到77.4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16%。不管是接受传统护理还是认知行为干预,半年后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改善,接受认知行为干预的观察组的血压改善程度优于接受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的满意度是75.81%,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后的满意度是95.16%。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值得推荐于广大高血压患者。
作者:林斯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羊水污染的动脉血气。方法:选取温州中心医院2014年1月~12月分娩的新生儿,I 度污染100例、Ⅱ度污染96例、Ⅲ度污染80例,与正常120例对照其血气分析结果。结果:III 度羊水组 pH、BE、PaO 2、PaCO 2值均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I 度羊水组 pH、BE、PaO 2、PaCO 2值均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I 度羊水组中 PH、BE 值与正常组无统计意义(P >0.05),PaO 2、PaCO 2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I 度和 III 度羊水污染的动脉血气有差异,指导不同的产科处理。
作者:王勉勉;吕杰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曲马多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咪达唑仑联合曲马多静脉注射,观察患者 VAS评分、不良反应、手术配合度、舒适满意度。结果:术中及术后1h VAS 评分分别为(3.87±0.69)、(4.89±1.57);恶心、眩晕、寒战等不良反应分别为5.45%、3.64%、3.64%;手术配合满意度为98.18%,患者舒适度为90.91%。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曲马多有助于缓解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及舒适度。
作者:程小宝;卢振权;熊林;姜奕;许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某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处理,观察组则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术,随访观察半年,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方案中,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乔建华;高文清;海燕;桑文渊;孟林;王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狼疮性肾炎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41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均为华西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将其年龄段的不同分为老年组21例和非老年组20例,对其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相较于非老年组,老年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不佳,且死亡率较高,两组患者肾功能观察指标以及死亡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非老年组患者,老年狼疮性肾炎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较高,其应采取小剂量免疫抑制剂进行保守治疗。
作者:葛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比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对比等离子电切术顺切法与剜除法的治疗功效。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出血量、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丁新飞;米其武;言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脑出血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某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脑出血患者共25例,作 A 组;同期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30例,作 B 组,均予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超过70岁的患者中,A 组术后死亡率比 B 组高(P <0.05)。结论:治疗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脑出血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需及早展开手术。
作者:叶金海;魏林平;欧兰珍;李根英;李成龙;叶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研究以及产生原因。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对2013年6月~2015年12月某院收治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46例进行研究,对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据调查显示,4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中,所涉及的注射剂品种以祛痰剂、理血剂、清热剂等为普遍,而其中痰热清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分析,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吴灿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收治的疑似子宫畸形患者39例,进行宫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后行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检查,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某院收治的疑似子宫畸形患者39例,对其展开宫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后行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检查,并以宫腔镜、腹腔镜检查结果为依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有7例患者确诊为完全纵膈子宫,有21例患者确诊为不完全纵膈子宫,9例患者确诊为双角子宫,2例患者确诊为单角子宫,经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检对阴道查子宫畸形诊断的准确率为10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检查可准确判断子宫畸形及其类型,操作简单易行,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使用。
作者:张忠德;赖胜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白血病诊断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76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组患者均接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的血常规检查,观察患者外周血三系细胞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染色处理,检查异常细胞,探讨仪器检测和手工分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组患者中,有慢性白血病32例,急性白血病44例;两类白血病患者的三系细胞有明显变化,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慢性白血病高于急性白血病,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明显,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52例有直方图病例中,仪器警示存在异常白细胞病例有41例,其中7例仪器无警示的通过外周血涂片检测均存在异常细胞。结论:临床白血病标本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会出现一定偏差,为提高不典型白血病的诊断率,应对各种异常情况进行染色检测,并将该项检测纳入血常规。
作者:徐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治疗组48例,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复发率、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比对照组的89.76%要高,P <0.05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复发率、不良反应都要比对照组低,具有比较差异。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疾病症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朱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症(AM)的临床疗效。方法:AM 患者50例,分别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 组,n =25)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 组,n =25)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月经、痛经及贫血等改善情况,并结合生存质量测评分情况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与 UAE 组比较,LAVH 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P <0.05);术后6个月Hb 水平,与术前比较,UAE 组和 LAVH 组均不同程度升高(P <0.05);与术前比较,UAE 组患者术后6个月经期时间缩短,经量减少(27.92±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UAE 组患者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显著高于 LAVH 组(92.53±18.27 vs 72.59±14.30,P <0.05)。结论:UAE 作为一种介入治疗手段,治疗 AM 疗效显著,较 LAVH 具有保留子宫、创伤小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推荐为 AM 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作者:蒋政;谭伟;胡浩;李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白细胞介素(IL)-24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肺结核患者117例(初治组84例,复治组33例)和健康志愿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受试者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 IL-24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核患者血浆中 IL-24水平下降[(4.5.±1.26)vs(9.62±1.33)ng/ml,P<0.01];与初治组比较,复治组 IL-24水平下降[(3.35±1.39)vs(4.95±0.85)ng/ml,P <0.01]。PBMC 中 IL-24 mRNA 水平显示与上述相同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IL-24水平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低 IL-24水平可能是肺结核初治患者失败或治愈后复发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军;吴清明;项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不同时机进行手术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老年患者病例的恢复情况,为改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预后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5年6月某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患者126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74例。观察组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后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首先进行康复锻炼治疗和术前检查,待脊髓损伤稳定后进行手术治疗,用 NDI 评分、JOA 评分两种评分系统分析患者预后情况,SF-36量化患者术后生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3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患者发生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时尽早实施手术,对患者的术后脊髓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有所帮助。
作者:钱吹;王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方式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0例 COPD 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予以无创正压通气及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动脉血气指标、心率及呼吸频率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的74%,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 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及对应护理,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魏雪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影响中老年后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近期预后效果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某院就诊的162例后循环脑梗死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分析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效果与房颤(r =0.875,P <0.05)、治疗前 NIHSS 评分(r =0.974,P <0.05)、MCA 或者 ICA 出现闭塞(r =1.524,P <0.05)这3个因素相关。结论:倘若脑梗合并上述3种情况,则医护人员应当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提高预见性。
作者:王定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舌侧开沟槽后超强纤维固定治疗前牙重度牙周炎松牙临床效果。方法:对选取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舌侧开沟槽后超强纤维固定治疗,对照组予尼龙丝结扎外敷复合树脂治疗。结果: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 <0.05)。两组患者在舒适度、美观度、咀嚼有无力量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舌侧开沟槽后超强纤维固定治疗前牙重度牙周炎松牙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梁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富士而至光固化玻璃离子正畸粘结剂与某知名品牌非调拌型牙釉质粘结剂树脂在正畸应用中由于操作方法的不同,对临床粘结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2015年来某院门诊就诊的口腔错颌畸形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富士而至玻璃离子正畸粘结剂和某知名品牌非调拌型牙釉质粘结剂树脂粘结托槽、带环、颊面管、舌侧扣,记录在矫正期间正畸配件粘结效果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正畸配件脱落情况及粘结去除后对牙釉质的影响。结果:富士而至光固化玻璃离子正畸粘结剂对正畸配件的粘结效果,正畸配件的脱落率及去除时对牙釉质的影响均优于某知名品牌非调拌型牙釉质粘结剂树脂,利于提高粘结性,提升患者舒适度,缩短疗程及保护牙釉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优化安全措施对提高幼儿放射科检查的配合及减少辐射伤害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课题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某院放射科接收的拍片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归为实验组,开展安全措施优化,另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某院放射科接收的拍片患儿100例,归为对照组,本组未实施安全措施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拍片配合度以及 DAP 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拍片配合度、拍片时间以及一次拍片成功率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 DAP 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安全措施的优化有利于减小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保护患儿身体健康。
作者:陈水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危重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某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7例危重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超早期组、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超早期组患者治疗后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要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超早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8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超声引导下注射纳米碳混悬液于患者甲状腺肿物旁的腺叶组织中,然后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甲状旁腺无误率0.00%,对照组手术误切甲状旁腺率11.36%,研究组并发症率为4.55%,对照组为18.18%,两组误切甲状腺率及并发症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中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及甲状旁腺误切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峰;吴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关系的研究。方法:通过 MoCA 量表筛选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患者和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血脂全套中各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VCIND组的TC、LDL、ApoB 和 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 和 ApoA/B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ApoA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LDL、HDL、ApoB、Lp(a)和ApoA/B水平的高低与VCIND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可增加 VCIND的发生风险。
作者:吴春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效用。方法:选取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几个组别。检测产妇治疗前后的 I 类,II 类的盆底肌纤维、肌电位均值情况以及疲劳度情况。结果:每组盆底肌电位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疲劳度则明显降低。结论:使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以及三者联合治疗可以发挥非常显著的协同作用。
作者:卢楚红;谢健;黄秋丽;黄亦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肝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在某院接受 LC 术的7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术中不同 CO 2气腹压水平,将其分为 LP 组(低气腹压)、SP 组(标准气腹压),对比两组术后肝功能状况。结果:术后1h、24h,两组患者的 ALT、Tbil 等水平均有显著提高(P <0.05),SP 组上升程度显著高于LP 组(P <0.05)。结论:在行 LC 术治疗过程中,不同 CO 2气腹户对患者术后肝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陈辑;罗瑞升;易学华;劳碧兰;林燕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应用非胸腔镜辅助改良 Nuss 手术、胸腔镜手术对漏斗胸患者进行矫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80例漏斗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胸腔镜辅助 Nuss 手术、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 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1.1±1.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4.6±1.6)min(P <0.05);两组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应用非胸腔镜辅助改良 Nuss 手术对漏斗胸进行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杨家恒;黎伟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特布他林对哮喘急性期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某科室2014年32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期哮喘患者75例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所有纳入病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单独用药,观察组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超敏-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特布他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哮喘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林艳;郑纪阳;池琼;戴新建;王万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对于妊娠患者宫颈成熟以及引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50例妊娠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后的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扩张球囊来促宫颈成熟以及引产,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疗效为98.4%,与对照组的88.54%相比要显著,两者比较存在差异,P <0.05。同时,观察组的宫颈 Bishop 评分、顺产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引产成功率等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产程与妊娠患者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妊娠患者采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以及引产,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龙绘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加味芍药甘草汤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9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全部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加味芍药甘草汤辨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山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70例行胆结石手术患者,并将其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SA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1%)面向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1.4%),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评分及其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缓解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症状,并且可以极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对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5月孕8~15周初次建册孕妇640名,在孕妇初次到医院进行产检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者分为实验组(n =320)和对照组(n =320),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产检和健康宣教,实验组孕妇常规产检和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体重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低体重儿、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体重管理可有效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低体重儿、剖宫产率的发生。
作者:陈思卉;关爱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于糖尿病患者 HbA1C 浓度进行控制对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就诊的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根据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合并症,实验组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与并发症,实验组患有周围神经病变和脂肪肝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如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且与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脂肪肝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积极有效的控制其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金钗;颜维泽;许怀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尊严疗法在乳腺癌晚期病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乳腺癌晚期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晚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内容基础之上加用尊严疗法,比较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内容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乳腺癌晚期观察对象干预后的希望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对象,负性情绪的评价分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晚期乳腺癌入选者,(P <0.05)。结论:在乳腺癌晚期病例的护理实践中应用尊严疗法,在提高该类病例希望水平、降低负性情绪程度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作者:肖星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化疗患者拒绝 PICC 置管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43例肿瘤患者拒绝 PICC 置管的原因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原因分析,给予护理措施,本组患者除1例因经济问题拒绝置管之外,其余的均接受置管,并在置管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无并发症。结论:对于需要化疗但拒绝 PICC 置管的患者,针对不同原因给予有效护理措施,是可以使患者接受并成功置管的。
作者:陈红梅;徐爱民;周丽娟;姚芬;刘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无肝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eparin-free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HF-CVVHF)应用于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活动性出血或围手术期患者的疗效,同时评估护理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对27例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活动性出血或围手术期患者采用无肝素连续性血液滤过的护理体会,保证血管通路血流量充足,加强患者体外循环监护及病情观察,出血症状的观察,保证透析液的温度,避免空气进入循环管路等。结果:所有患者在透析后经临床观察,均未发现出血加重以及新的出血情况,同时也无栓塞的临床表现,而血小板检测结果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无肝素连续性血液滤过对活动性出血和高危型出血患者既能降低出血的风险,又能保证透析质量,科学有效的护理技术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之一。
作者:何文;钟小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76例 SAP 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38例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情绪。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强迫、躯体化、焦虑、抑郁等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对缓解 SAP 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志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传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健康宣传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滋病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健康宣传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效果,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革珍;刘成文;覃大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超在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中的诊断应用,为相关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就诊的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39例,对其分别进行彩超和 MRI 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是否存在差异,并且对不同类型踝关节韧带损伤情况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 MRI 检查,27例患者为左侧踝关节韧带损伤,12例患者为右侧踝关节韧带损伤,17例为内侧副韧带损伤,22例为外侧副韧带损伤;MRI 对比彩超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Ⅰ型损伤23例,Ⅱ型损伤11例,Ⅲ型损伤5例,对比发现两种检查技术结果相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Ⅰ型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发病率为59%,Ⅱ型韧带损伤发病率为28.2%,Ⅲ型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发病率为12.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中应用效果良好,与临床 MRI 技术比较,准确性方面不具有明显差异,同时价格低廉,适于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以提高临床诊断的有效性。
作者:许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早期在某院接受治疗,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的27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设为一般组,对一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一般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9%,较研究组患者的6.6%(χ2=3.964,P <0.05)高;护理满意度为85.6%,较研究组患者的95.0%低(χ2=4.707,P <0.05);住院治疗时间为(7.5±1.1)d,较研究组患者的(5.6±0.9)d 长(t =5.979,P <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王慧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 BiPAP 无创通气对高龄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某院2008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急性左心衰竭的高龄患者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均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另联合应用 Bi-PAP 无创通气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h 动脉血 SaO 2、PaO 2、PaCO 2,观察 HR(心率)、RR(呼吸)、MAP(平均动脉压)及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HR、MAP、RR、SaO 2、PaO 2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两组 PaCO 2均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插管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增高(P <0.05)。结论:高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早期应用 BiPAP 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苏琳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式,以此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感染佳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某院收治的84例轮状病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把84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结合经皮给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8.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在临床治疗同时,还要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碧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我激励管理对慢性腰椎颈疼痛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某院收治的74例慢性腰颈椎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我激励管理。统计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38.54±6.63)、(33.18±5.67)、(4.77±6.42)、(35.42±3.12)]和生活量表各维度评分[(55.75±4.73)、(67.86±4.49)、(68.65±6.33)、(59.73±6.65)、(60.77±5.38)]均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我激励管理对改善患者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以供参考。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1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总满意度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满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给予夜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多导睡眠(PSG)检测明确为 OSAHS 的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要求控制体重),46例中重度患者使用CPAP,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46例应用 CPAP 治疗后,3月后随访,39例患者打鼾消失,38例患者白天嗜睡改善,37例无夜间喘憋,46例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不同程度改善,3例疗效不佳,2例拒绝使用。32例再行 PSG 检查,AHI<512例,AHI5~15之间17例,长呼吸暂停时间41 s,低血氧饱和度87%,高血氧饱和度99%,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CPAP 是治疗 OSAHS 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倩;张辉;黄江民;阳艳;程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天麻葛根汤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4年8月于医院就诊的40名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通过口服天麻葛根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司汀口服液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 <0.05。结论:天麻葛根汤能有效改善患者病况,提高预后效果,获得了突破性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来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自2013年4月~2015年6月的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除了给予基础护理干预以外,外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时间和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4.0%、2.67%、2.67%、4.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变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皮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方式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高危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产前护理需求、心理状况和满意度。结果: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以胎儿发育状况(78%)、孕妇健康状况(58%)、高危妊娠知识(48%)和家庭责任(48%)居前;SAS、SDS 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强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引入人性化理念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某院自2015年4月起将人性化理念引入至门诊输液室护理实践中,随机选择实施人性化护理前(2015年1月~3月)和实施后(2015年4月~6月)于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各50例做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两病例组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人性化护理实施后门诊输液病例组输液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输液病例组,其对门诊输液护理服务质量的认可度则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将人性化理念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实践之中,有利于提高门诊输液病例的就诊安全性及其对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的认可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尹丽;周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应用全麻与腰硬联合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某院收治的68例行 PCNL 术患者,按术中麻醉方法不同分对照组(34例,全麻),观察组(34例,腰硬联合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 MBP、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阻滞用于 PCNL 术中的麻醉效果更优,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吴志伟;朱桂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提高外科患者的静脉利用率和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在手足背浅静脉上采用逆向穿刺法静脉输液。结果:静脉穿刺输液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患者如重症或手足背浅静脉由于长期输液破坏严重,建议采用逆向穿刺静脉输液。
作者:桂蕾;罗艳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7月在某院进行体检的儿童364名作为研究对象。结果:研究表明,研究组儿童在配合程度、检查准确率、一次采血成功率以及家长的满意程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析儿童心理特征,寻找心理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加强儿童心理护理,可提高儿童的独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张咚咚;林小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化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需接受化疗治疗患者按数字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从心理护理、穿刺护理、外渗护理等方面施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外渗率、外渗处理结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外渗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中发生过外渗的患者的处理效果也是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5.0%与60.0%,组间比较以实验组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33,P <0.01)。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提升外周静脉化疗的治疗效果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柳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期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某科7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检查到患者病变主要分为3期,分别为:非增殖型、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采取眼底激光治疗仪开展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后1年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非增殖型、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个时期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6%、92%、90%,治疗效果相当乐观。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不同,只要分期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就能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闻毅颐;李东豪;徐晖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究综合护理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内在某院确诊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 组提供常规护理,B 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例的护理结果。结果:B 组治疗总有效率(94.0%)高于 A 组的总有效率(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在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的开展,表明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相对于传统常规的服务对患者的各项身体心理状况都有很大改善。
作者:骆秀萍;陈兰;张睿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丙泊酚联合地西泮麻醉,探讨麻醉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食管异物取出术患者,将其平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联合地西泮麻醉,用单纯丙泊酚麻醉形成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丙泊酚联合地西泮麻醉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增优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匹多莫德的具体疗效。方法:抽取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新 GINA 方案提出的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匹多莫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2%,而试验组为96.2%,对比两组数据,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但未对治疗造成影响。结论:匹多莫德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辅助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可增强患儿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宏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 HPLC-DAD 法快速筛查检测中成药及保健品中违法添加双胍类化学降糖药物的效果。方法:运用 HPLC-DAD 法,应用规格为250mm×4.6mm 的5μmAgilent Zorbax Extend-C18柱作为色谱柱,用含10mmol/L 辛烷磺酸钠的甲醇-0.1%乙酸溶液(60:40)作为流动相,通过 DAD 紫外吸收光谱、质谱的分子离子峰、二级碎片信息等有效鉴定中成药及保健品中违法添加的3种双胍类化学降糖药物成分。结果:12批样品中,检出盐酸二甲双胍5批,检出盐酸苯乙双胍2批,检出盐酸丁二胍5批。结论:HPLC-DAD 法简单高效,能快速筛查检测中成药及保健品中违法添加的双胍类化学降糖药物。
作者:陈云平;梁转欢;王衍洪;赵卫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引起的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66例由于小儿手足口病引起的口腔溃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组实施地塞米松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胶囊、维生素 B2、思密达制成粉末进行外用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乐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各5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评定 PANSS 量表,评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疗效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在某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0例患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儿童随机分作参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参照组选择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实验组选择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 <0.05);实验组患儿退热、止泻、病毒转阴等时间皆比参照组短(P <0.05)。结论:对于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选择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冯宏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吟治疗宫外孕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某院88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以及β-HCG 值恢复时间等指标对比,P<0.05。结论:治疗宫外孕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吟,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β-HCG 消失时间。
作者:黄梦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组同时加用多索茶碱静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4.2%,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gE、CRP水平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多索茶碱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自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诊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对于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赵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在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某院收治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新生儿78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主要采用红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肠外营养时间、肝功能损害、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7.64%,研究组总有效率98.34%,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研究组的肠外营养时间、肝功能损害、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新生儿采用红霉素治疗,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彭锋;邹敏珍;梁祐铭;黎首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影响,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4月特殊疾病门诊收治的3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其中对治疗组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三酰甘油片治疗,而对照组则只使用三酰甘油片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体征、心功能、心电图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患者的体征、心功能和心电图等情况得等良好的改善,并且两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性(P <0.05)。结论: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加三酰甘油片来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复方丹参滴丸可以增加冠脉的流量,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紊乱以及供血情况,增加心肌的耐氧能力,降低心肌坏死的发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的形成。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
作者:陈凤玲;许舒颜;刘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加味附子理中汤应用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内某院收治6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柳氮磺吡啶片和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疗效和中医症候积分。结果:(1)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7%)显著要高于对照组(83.3%)(P <0.05);(2)在中医症候积分方面,对照组要显著低于研究组(P <0.05)。结论: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福香;万莉华;陈舞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昔洛韦结合聚肌胞方案的临床价值进行评定。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激光科2013年6月~2015年10月接收的带状疱疹患者共50例,作治疗组,本组入选患者均接受阿昔洛韦结合聚肌胞方案治疗;同期选择带状疱疹患者共50例作对照组,本组入选患者均接受聚肌胞治疗,对两组入选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客观比对。结果:研究中,治疗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8.00%,对照组96.00%,(P >0.05),同时治疗组入选患者水疱的干涸时长、止疱时长及止痛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而且对比有差异(P <0.05)。结论:在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应用阿昔洛韦结合聚肌胞方案效果突出。
作者:王华;徐小珂;戴琛华;张美;姚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定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成本。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某院2014年6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住院病例,筛选出确诊为肺炎的病例210例,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与疗效比较。结果:阿奇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定治疗儿童肺炎总有效率分别为95.7%、98.6%和94.3%,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1739.10元、2439.30元和2628.60元。结论:A 组(阿奇霉素组)为疗效较好又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雪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北省潜江市老新镇卫生院2013~2015年上报的389例 ADR 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剂型、种类、ADR 累及器官(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 ADR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95∶1;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 ADR 多,有248例,占50.72%,全身性损害、皮肤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损伤较为常见,分别为240例(49.08%)、111例(22.70%)、67例(13.70%);药品剂型中,注射剂引发的 ADR 较多,为250例(51.12%)。结论:ADR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比较常见,应全面做好 ADR 监控和防护工作,为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黄涛;田梦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2013年~2014年间辖区内适龄儿童接受麻疹疫苗接种前、后的免疫效果情况。方法:联合疾控相关部门,选择2013年~2014年入某院接受麻疹疫苗接种的309名适龄儿童,评估其接种前、后各项抗体指标情况,探究疫苗接种对麻疹疾病防控的效果。结果:强化免疫前、后,适龄儿童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是70.23%、91.30%,对比差异较大(P <0.05);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免疫次数儿童的抗体检测指标比对,差异均较大(P <0.05)。结论:麻疹防控工作强化免疫必不可少,并做好健康常识宣教、免疫操作培训等工作。
作者:卢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首次口腔护理的适宜时间。方法:随机选取某院收治的急诊行气管插管患者203例,将插管后无需急诊手术可立即口腔护理的患者定为对照组(51例),其余随机分为3组,即 I 组(49例)、II 组(53例)、III 组(50例),分别于插管时、插管后第6h、8h、10h 进行首次口腔护理,护理后的治疗和干预均一致。比较各组在首次口腔护理后2h 和4h 的牙菌斑评分和培养结果差异。结果:口腔护理后2h,各组的牙菌斑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 <0.01),II 组的牙菌斑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P <0.01),护理后4h 的牙菌斑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4组患者口腔护理后2h 的细菌培养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III组的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1);对照组、I、II 组的口腔护理后4h 结果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插管后第8h 行口腔护理其抑制牙菌斑果优于第6、10h。抑制细菌量则6、8h 优于第10h,综合考虑以插管后第8h 进行口腔护理较适宜。
作者:刘淑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费用比例情况,为卫生主管部门及医院领导降低药费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3年共25725例住院病人的总医疗费用金额、药品费用金额数据。通过分析该院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百分比,并对照国家政策规定的三甲医院药品费用百分比标准,来衡量该院药品费用比例是否恰当。结果:该医院药品费用比例偏高。“以药养医”的历史原因、药品的虚高定价、药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医务人员伦理道德水平的滑坡是造成药品费用比例偏高的主要因素。结论:呼吁政府加大对医院补偿机制的建立,降低药价,严打医药领域不正之风。
作者:何正国;杨瑞玲;熊桂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分析 PACS 在放射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某院放射科早期未应用 PACS 时拍摄的300张影像照片作为对照组,纳入2014年8月~2015年3月应用 PACS 后拍摄的300张影像照片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影像照片的质量、经济效益、耗材费用以及两组影像照片所对应患者登记检查至领取检查报告的时间。结果:研究组影像照片质量优良率为91.7%,废片率为2.0%,所对应患者登记检查至领取检查报告的时间为(59.2±9.5)min,经济效益为(13009.5±201.9)元,耗材费用(781.5±31.2)元,与对照组患者的75.3%、11.7%、(94.6±10.2)min、(10018.8±195.4)元和(1081.4±28.5)元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ACS 在放射科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放射科影像照片质量,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会存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药制剂室管理存在问题和现状,在结合自身的经验,对中药制剂室管理的重要性、方法以及措施等等进行分析,旨在为中药制剂室质量的发展提供相应参考意见。
作者:李建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 B 联合伏立康唑对不同免疫状态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9月某院接诊的不同免疫状态肺隐球菌病7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患者给予两性霉素 B 联合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两性霉素 B 联合氟康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不良症状消失等情况。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转移酶和肌酐上均要高于对照组(77.25±15.68 vs 33.47±12.89、36.65±11.21 vs 24.71±10.82、74.79±10.31umol/L vs 50.34±9.99 umol/L),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发热、头痛、呕吐、抽搐和意识性障碍等并发症上要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发热消退与头痛减轻时间上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3.56±1.20 vs 5.28±1.88、4.25±1.31 vs 6.03±1.44)min,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不同免疫状态肺隐球菌病两性霉素 B 联合伏立康唑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娄依丽;徐红蕾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