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四磨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组、治疗组、安慰组各50例.术前组于术前禁食前24 h内服用四磨汤口服液20mL;治疗组于术后12 h开始服用四磨汤口服液,20mL/次,2次坩;安慰组于术后12 h开始服用红糖水(甜度与四磨汤相似),20mL/次,2次/d.分别观察其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道反应.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与术前组、安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磨汤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汪亚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7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清热利湿、解毒、祛瘀退黄中药治疗,并中药灌肠.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用药安全.疗效较好.
作者:韦爱萍;李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与尿微量蛋白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疗效.方法:按脉压大小将1304例该病患者分为<50mmHg、50-59mmHg、60-69mmHg与>70mmHg4组,比较各组尿微量蛋白情况;并对所有病人在原有治疗基础上予镇肝熄风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各组尿微量蛋白及脉压改善情况.结果:脉压升高,各项尿微量蛋白指标均有升高趋势;经中药治疗后,各组尿微量蛋白与脉压均有改善,其中以50-59mmHg、60-69mmHg两组改善程度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脉压的高低与尿微量蛋白有明显相关性,中药干预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安神定寐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安神定寐汤治疗,时照组采用安定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失眠的主要伴随症状方面,分别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P<0.01);治疗组临床痊愈的患者停药1月后复发率仅为11.1%,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定寐汤治疗失眠虚证疗效显著.
作者:唐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口腔溃疡立愈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1例用口腔溃疡立愈液治疗,对照组86例用隼素片治疗.随访3个月.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6.9%,93.8%;对照组分别为33.7%,80.2%.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溃疡立愈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较好.
作者:胡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紫参合剂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术后用紫参合剂先熏后洗,对照组用高锰酸钾外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创面愈合情况及伤口愈合平均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创面愈合情况,伤口愈合平均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紫参合剂能加快肛瘘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缩短疗程.
作者:汪良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舒肝齐心安神汤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舒肝养心安神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9.4%.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痊愈率37.5%,总有效率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1).结论:舒肝养心安神汤治疗失眠症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刘文辉;温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颈康栓联合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对47例慢性宫颈炎者采用宫颈康栓联合聚焦超声治疗,设为治疗组,并以同期单纯聚焦超声治疗的4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阴道出血、流液时间及术后6周、8周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康栓联合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
作者:唐征宇;许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40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疗效可靠.
作者:欧阳祖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血塞通治疗,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87.5%,治疗组在总体疗效、血液流变学、血脂相关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
作者:张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中药温肾涤痰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周期疗法结合西药治疗.结果:排卵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33.20%;妊娠率治疗组65.20%,对照组为48.33%,两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霞;尤昭玲;赖毛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治疗前后疗效对比的方法,将全部21例患者先进行综合诊断,再进行综合辨证,给药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21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61.9%,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健脾益气法选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是有效的.
作者:段晓慧;孙静;陈家祥;谭敬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自2006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通络止痛方配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卫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利湿活血通络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利湿活血通络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凯西莱片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ALT、AST及TC、TG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及在改善ALT、AST、TC、1lG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湿活血通络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及肝功能指标.
作者:周兵;蔡光先;柏正平;曾松林;付曙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选择阿魏酸为定量指标,测定新生化颗粒中当归、川芎中的总阿魏酸.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y-persilODS-C18(250min×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5%冰乙酸(25:75);检测波长:323 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阿魏酸在0.045-0.403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79%,RSD%为1.0%(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新生化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满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益气温阳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法,以Hypersil BDS C18为色谱柱,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黄芪甲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7%,RSD%为0.79%.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益气温阳胶囊的质量.
作者:李镜友;陈军;罗巧红;沈玉霞;李国强;胡晓庆;陈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青黄口含片对唾液中SIgA、IgG、IgM、C3、C4与溶菌酶含量及活性的影响.方法:304例口腔白色念珠菌患者,在青黄口含片治疗前后进行唾液SIgA、IgG、IgM、C3、C4与溶菌酶含量及活性检测,并以60名健康人群唾液相应成分作为正常对照.结果:青黄口含片在治疗前唾液SIgA、IgG、IgM、C3、C4及溶菌酶含量及活性,均远低于正常人唾液相应成分(P<0.01);青黄口含片治疗后,SIgA、IgG、IgM、C3,C4及溶菌酶含量及活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其中SIgA、IgG、C4含量与正常人唾液相应成分相似(P>0.05).结论:青黄口含片可提高唾液的局部防御机制整体水平,通过杀菌和调节唾液的免疫能力达到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目的.
作者:张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飞扬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槲皮苷、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不同溶剂、不同展开系统进行薄层色谱实验研究.结果: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6:2.5:1.5:0.2)为展开剂,分离效果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可用于飞扬草的鉴别.
作者:钟保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感冒清热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甲醇-水(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葛根素在0.1384-1.3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1.6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感冒清热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苏文政;唐汉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筛选蛇床子止痒的有效组分,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磷酸组胺致豚鼠瘙痒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模型,分别观察蛇床子醇提物、水提物及挥发油的止痒作用;通过其对组胺致离体回肠收缩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蛇床子醇提物及挥发油可显著提高磷酸组胺致豚鼠致瘁闲,减少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次数,缩短瘙痒时间,而水提物止痒作用不明显.醇提物及挥发油均能抑制磷酸组胺致离体回肠的收缩幅度.结论:蛇床子止痒的有效组分为其醇提物及挥发油,其止痒机制与拮抗组胺的释放相关.
作者:刘明平;吴依娜;韦品清;吴庆光;刘四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安糖通痹方治疗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方法: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DPN大鼠模型,选取健康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安糖通痹方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和VitB12组,分别测定造模前后ET水平及NO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造模成功后各用药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经治疗后,安糖通痹方大剂量组的大鼠血清NO显著升高(与小剂量组、VitB12组比较,P<0.05),大鼠血浆ET显著降低(与小剂量组、VitB12组比较,P<0.05).结论:安糖通痹方可以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ET含量,具有对周围神经和血管的保护作用,且大剂量组效果优于小剂量组.
作者:向理满;袁轶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优选活血跌打膏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分析法,测定挥发油含量,大黄素和绿原酸含量.结果:挥发油提取时,加水量(A)、蒸馏时间(C)二因素均时挥发油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P<0.01).乙醇回流提取时,乙醇用量(D)对大黄素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1),乙醇浓度(A)和提取次数(C)对绿原酸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1,P<0.01).结论:本方佳提取工艺为挥发性药材先用8倍量水浸泡6h,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8 h,其药渣与其余药材一起用10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
作者:熊建斌;黄文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刺五加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试剂及仪器对刺五加叶的氨基酸、无机元素、总糖、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刺五加叶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所必需的,以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高.并含有22种无机元素,其中宏量元素3种,微量元素10余种;测得刺五加叶中总糖含量为1.85%,总黄酮含量为2.61%.结论:成分的明确为刺五加质量控制新模式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伟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优选胸伤康胶囊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橙皮苷的含量以及总固体得率为指标,综合评分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药材较优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两次,第1次加104倍量水煎3 h,第2次加8倍量水煎2 h.结论:优选的工艺各活性部位提取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考察成型颗粒的流动性、堆密度、吸湿性及临界相对湿度,为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叶玉华;刘灿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复方头痛灵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β-CYD)包舍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法设计试验,以挥发油的包合率为指标评价包合工艺.结果:优选的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CYD:水为1:8:32,包合温度为40℃.结论:此工艺简单,且设备要求不高,便于工业生产.
作者:任卫琼;周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原发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原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用经筋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均1次/d.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部静态下和随意肌运动下对称性评分都有明显减少,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原发性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供临床优先选用.
作者:王德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药物配合针灸促进妇产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妇产科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运用中西药物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只运用中西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肠鸣音、排气、排便时间及输液天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7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物配合针灸治疗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早排气,早排便,早日康复.
作者:高卫辉;段小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头穴长时间留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4例.治疗组实施头穴长时间留针疗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3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STEF、上肢FMA评定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间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长时间留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可在短期内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焦建凯;彭志华;郑盛惠;杨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利用针刺手法参数测试仪评分,研究目测法与仪器测试法二者结果的关系,可望为学生的手法练习和手法考试提供客观量化的参考标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我校100名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以提插法为主要测试手法,采取自身对照法,即同一学生同时采用两种评分方法(仪器测试法和目测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直线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经直线相关分析,目测法评分结果与仪器测试法评分结果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43,P<0.01).结论:仪器测试法在针刺操作手法的评判中具有可靠性,体现了评判标准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公平性.
作者:陈美仁;郭翔;李强;李迎红;黄宇辉;胡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棉花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采用棉花灸法和西药综合治疗,10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7%和9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和78.1%,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的平均分值均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说明治疗组的止痛效果更优.结论:棉花灸法对带状疱疹有肯定的疗效,而且经济、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慧芬;张志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论述中医基础学科近代模式的形成以及对中医教育的影响,认为中医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吸取西医学教学方式优点,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医经典的学习,使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以突出自身理论体系特点,以保持中医特色.
作者:白玲玲;王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针对医学教育的特点,论述了在专科层次开设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并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爱民;刘艳松;彭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出改良措施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饶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针灸推拿专业是熔知识型、体能型、技巧型于一体的中医学分支学科,针推专业学生应当着重于知识、技巧、体能等各方面的综合培养.气功修练的核心是调形、调神、调息,把气功结合于针推专业的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专业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旷秋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针对3年制中医学专业大专生的特点,从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突出特色的教育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个方面总结了中医学大专生的教学方法,为大专教学提供了参考.
作者:任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对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病情,观察引流管,做好口腔及褥疮护理,并给予营养支持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痊愈27例,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认为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能很好的控制本病.
作者:陈静;彭天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电针与超短波治疗周围神经性面瘫的辅助作用.方法:对运用超短波与电针治疗的53例周围神经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痊愈37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超短波与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性面瘫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黄菊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从术前评估、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到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出院2月后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的效果.方法:将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62例中风患者按辨证分为中经络型组38例,中脏腑型组24例,运用辨证施护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基本痊愈19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10例,有效率85.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辨证施护方法对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中风病例,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龚婷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85例疥疮病人用中医辨证分型分别以清热化湿解毒、养血润燥、祛风杀虫及外治法用硫磺膏外搽,配合做好护理,如饮食调理和情志调节、加强卫生指导等,治愈疥疮患者70例,显效13例,无效2例(硫磺膏过敏),总有效率为97.6%.
作者:岑少兰;刘文静;刘志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对气虚的腹透患者除常规居家护理外,同时采取辨证的膳食指导干预措施,结果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降至3%,治疗有效率达到97%,认为适当膳食指导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作者:邱淑丽;胡春红;王小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3种不同粒径马钱子粉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方法:将70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马钱子1、2、3号粉体组,马钱子2号粉体1/2剂量组,马钱子3号粉体1/2剂量组,马钱子3号粉体1/3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造模后给药21 d后取血清测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每隔7d称重1次.结果:2,3号马钱子粉的药效明显优于1号马钱子粉,且3号马钱子粉与1号马钱子粉的等效剂量约为1/3.结论:通过超微处理能够明显提高马钱子粉的药效.
作者:郭忠聪;蔡光先;王宇红;刘柏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雷公藤多苷模型小鼠睾丸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雷公藤多苷所致的睾丸生精障碍小鼠模型,观察淫羊藿苷对小鼠睾丸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睾丸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损伤;淫羊藿苷治疗组小鼠睾丸生精小管管壁较厚,细胞层次较宽,各级生精细胞排列较规则,基底面至腔面可见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等各个发育阶段的细胞,细胞增殖旺盛,可见到较多分裂期细胞,腔内可见成熟精子,间质稀少,血管丰富,间质细胞发育良好.结论:淫羊藿苷具有拮抗雷公藤多苷睾丸病理损伤的作用.
作者:覃光辉;王骁;姚重华;田雨;薛轶燕;曲环汝;苏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从以五行理论指导临床,重视痰湿病机的运用,创新妇科病的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等方面阐述了傅青主的医学学术思想,为学术界了解傅青主的医学思想,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作者:叶敦敏;邱淑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对<伤寒论>中去渣再煎、泡服、先煮去上沫、特殊溶媒等煎煮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意在从煎药方法上探索如何提高方药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万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鼻炎Ⅰ号方、丙倍氯米松气雾剂单独及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76例临床确诊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鼻炎Ⅰ号方组、丙倍氯米松气雾剂组、鼻炎Ⅰ号方与丙倍氯米松气雾剂联合组,分别给予鼻炎Ⅰ号方(50mL,2次/d)、丙倍氯米松气雾剂喷鼻(0.1 mg,1次/d)以及两药联合治疗.结果:鼻炎Ⅰ号方组与丙倍氯米松气雾剂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鼻炎Ⅰ号方组和丙倍氯米松气雾剂组(P<0.05).结论:鼻炎Ⅰ号方联合丙倍氯米松气雾剂喷鼻治疗慢性鼻炎疗效较好.
作者:侯自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驱瘀带包扎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四肢闭合性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4例.治疗组以驱瘀带包扎治疗,对照组以常规酒精纱布覆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0%,对照组为61.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驱瘀带包扎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曹慎;曹谦;杨韵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对唇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唇疱疹100例,分成3组,治疗组35例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对照1组34例用3%阿昔洛韦乳膏;对照2组31例用复方炉甘石洗剂外涂于患处,并将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美宝湿润烧伤膏与本文所提到的传统外用药的疗效差别显著(P<0.05),而所提到的两种传统药物其疗效差别不大(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是治疗唇疱疹的一种有效药物,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好、用药方便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彤观;舒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证进行评价.方法:对8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手法整复,另取同期行切开复位的78例患儿作为对照.随访6月后以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并比较并发症的产生.结果:随访6月时手法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2.8%)和切开组(91.0%)相当(P>0.05),并发症的产生率手法组(19.3%)和切开组(11.3%)也相当(P>0.05).而两组分析显示两组关节功能优良率在GartlandⅠ型、Ⅱ型(P>0.05)、Ⅲ型(P>0.05)均相当;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在GanlandⅠ型、Ⅱ型相当(P>0.05),Ⅲ型手法组则高于切开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但GamandⅢ型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法整复以Ⅰ型、Ⅱ型应用为佳.
作者:程松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叶板内固定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时照组14例,采用三叶板内固定术及术后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全部患者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8个月.采用Mazur评分标准,优良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7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叶板内固定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Pilon骨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愈率较高.
作者:王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部疾病,主要病变是腰椎间盘退变、破裂、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以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为主,急性重症患者表现为疼痛难忍,不能转侧,行走不便,夜不能寐.笔者借鉴郭春园名老中医经验,门诊以郭老经验方归原疏筋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任志宏;易小波;蔺福辉;王洪;陈晓东;胡鑫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计髓芯减压术结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80髋分为两组,单用髓芯减压术治疗为对照组,髓芯减压术结合中药治疗为治疗组,对其接受治疗的Fieat Ⅰ-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6-36个月,其中对照组治愈3髋,治愈率为11.5%,症状无变化8髋,总有效率为69.2%;治疗组治愈18髋,治愈率为33.3%,症状无变化4髋,症状加重2髋,总有效率为88.9%.结论:与单用髓芯减压术对比,髓芯减压术结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明显提高,治疗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刘劲;肖和畅;刘万里;宁毅;肖良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配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组采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优良率为80.8%,对照组为69.6%;远期疗效治疗组优良率为92.3%,对照组为80.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治疗能够提高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弘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总结当前中西医抗真菌药物概况,西药包括棘白菌素类、多烯类、三唑类药物等,中药概述了单味中药的抗真菌作用,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的抗真菌作用研究.
作者:黄韵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发现的对喉癌Hep-2细胞有抑制和凋亡作用的中药剂型和天然活性产物;对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喉癌前期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整理,为进一步研究防治喉癌提供了参考.
作者:任贻军;戈长征;高逢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研究概况及从脏腑论治(肝、肾、脾、胃、肺)眩晖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治疗眩晕提供辨证思路及方法.
作者:李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分析了椎动脉型颈椎病运用中药治疗的现状及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等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作用.
作者:范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从术前、术中、术后3个方面阐述了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并从内治、外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肛缘水肿的治疗方法,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资料.
作者:李心茹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