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李国文;王安宇;王绍丰

关键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头颈部肿瘤, 高剂量照射, 治疗措施, 危险因素, 常规放疗, 发生率, 并发症, 综述, 诊断, 预防, 患者, 病因
摘要:在头颈部肿瘤常规放疗中,下颌骨往往不可避免地受到高剂量照射,部分患者会因此出现严重晚期放射并发症一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笔者将对其发生率、病因、诊断、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主动脉瘘与放疗及支架的关系分析

    食管气管瘘采用手术修补或保守方法效果极差,支架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食管瘘患者提供了一个姑息治疗的方法.但放疗与支架植入后并发主动脉瘘引起致死性大出血屡有发生,是食管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方建飞;李建阳;金梅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食管癌临床结果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食管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及毒性反应.方法 88例食管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组,43例进入放疗+化疗组(放化组),45例进入单纯放疗组(单放组).化疗为第1~4天氟尿嘧啶500mg/m2+顺铂20mg/m2(DF方案).放疗从第1天即开始,6MVX线三野等中心照射,DT60~65Gy,30~33分次,6.0~6.5周.结果放化组与单放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2.6%、13%(x2=4.63,P<0.05).1、2、3年局部控制率放化组分别为79%、65%、51%,单放组的分别为69%、49%、42%(x2=3.12,P=0.056).1、2、3年生存率放化组分别为77%、58%、47%,单放组的分别为67%、42%、38%(x2=2.27,P=0.132).放化组毒性反应大于单放组,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以DF方案化疗配合放疗不能手术的食管癌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较好,有提高远期生存率可能,虽毒性反应增加但能耐受.

    作者:刘俊;吕长兴;王家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每日低剂量顺铂同步放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同步放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首选方法,但化疗方式有多种.为比较日低剂量顺铂同步放疗和周期性化疗同步放疗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笔者对1999年2月至2001年10月间收治的6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组进行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廖小方;郑勤红;何慧娟;胡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硝基咪唑-卟啉-二乙撑三氨四乙酸对小鼠Lewis肺癌的放射增敏效应

    目的采用动物肿瘤模型探讨2-硝基咪唑-卟啉-二乙撑三氨四乙酸(MISO-卟啉-DTTA)的放射增敏效应.方法将移植有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个组:空白对照组、乏氧对照组(阻断小鼠荷瘤肢体血流10min)、单纯用药组(分为8.58、17.15mg/kg体重2个亚组腹腔内单次注射给药)、单纯放射组(分为7.5、15.0、25.0Gy3个亚组单次照射)、乏氧放射组(乏氧条件下分为7.5、15.0、25.0Gy3个亚组单次照射)、放射+药物组(分6个亚组)、乏氧放射+药物组(分6个亚组).每组8只小鼠.采用肿瘤生长延缓方法进行放射增敏实验.结果当肿瘤体积达到实验开始时体积4倍时,分别测得8.58、17.15 mg/kg体重的MISO-卟啉-DTTA在有氧状态下的放射增敏比平均为1.62和1.89,在乏氧状态下的平均为1.57和1.77.空白对照组、乏氧对照组、单纯用药1组和单纯用药2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31.8+4.6)、(29.1+4.3)、(29.5+3.8)、(33.4+5.1)d(F=1.63,P=0.205).结论 8.58、17.15mg/kg体重的MISO-卟啉-DTTA对Lewis肺癌具有放射增敏效应,且对小鼠无毒性.

    作者:李光;赵晶;顾菲;韩露;夏兵;张银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第43届国际粒子治疗会议简介

    由粒子治疗协作组(particletherapy co-operative group,PTCOG)和德国Renecker质子治疗中心主办的第43届国际粒子(质子)治疗会议于2005年12月10~14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60多篇质子物理和临床相关的文章进行了大会交流,20多篇文章进行了壁报交流.其中与物理相关的文章约占2/3.此次会议的特点是参加人数多,参加交流的文章内容丰富.

    作者:李家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MRI用于放疗计划设计研究现状

    与CT相比,MRI的突出优点在于对软组织有较强显示能力,因此可更好用于勾画前列腺尖部区域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特定部位的放疗靶区[1-4].融合后的MR图像在后装放疗的计划设计中,也能提高靶区勾画能力[5].

    作者:赵建东;蒋国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在预测放射性肺炎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放疗前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及照射40~50Gy含量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关系.方法 42例入选患者按治疗常规给予放疗或(和)化疗;男38例,女4例,中位年龄57岁(40~81岁);肺癌39例,食管癌2例,胸腺瘤1例.放疗前、照射40~50Gy时采血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统一检测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放射性肺炎按RTOG急性放射性肺炎标准评价,评价终点为≥2级放射性肺炎.统计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结果 13例发生了放射性肺炎,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TGF-β疗前含量分别为7.73、7.48ng/ml(P=0.920),照射40~50Gy时分别为4.91、3.88 ng/ml(P=0.250);IL-6疗前含量分别为5.08、7.06pg/ml(P=0.740),照射40~50Gy时分别为21.75、6.78 pg/ml(P=0.190);ACE含量疗前分别为394.17、518.22ng/ml(P=0.020),照射40~50Gy时分别为375.52、497.32 ng/ml(P=0.050).疗前ACE<365 ng/ml者6/10发生了放射性肺炎,ACE>365 ng/ml者6/30发生放射性肺炎(P=0.040)(2例未测).照射40~50Gy时,TGF-β及IL-6升高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E含量有望作为检测放射性肺炎易感性的指标.

    作者:赵路军;王绿化;王小震;姬巍;朱向帜;杨伟志;殷蔚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放疗的生物学评估和优化

    随着计划优化和实施技术的完善、临床经验的积累,调强放疗应用越来越多.其生物学评估和优化方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笔者通过系统回顾常用的放射生物学模型来探讨放疗的生物学评估和优化问题,并对涉及调强放疗的内容做了专门的阐述.

    作者:杨瑞杰;戴建荣;胡逸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的初步结果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前列腺癌的初步疗效和早晚期副反应.方法 36例无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接受了3DCRT和IMRT,其中35例同时接受内分泌治疗.23例临床靶区包括前列腺或前列腺加精囊,13例先接受盆腔照射然后包括前列腺和精囊.临床靶区的中位剂量为76.0 Gy(52.5~83.0Gy),盆腔预防性照射中位剂量为45.0Gy(40~50Gy).结果 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84%.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均为91%.全组早期胃肠道反应≤2级35例,3级1例,无4级反应;早期泌尿系统副反应≤2级34例,3级2例,无4级反应.全组分别有4例1级和3例2级晚期胃肠道反应,无≥3级晚期胃肠道反应;晚期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低,6例1级,2级1例,3级1例.结论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前列腺癌,高剂量放疗是安全的,早期和晚期副反应可接受,未发现严重晚期副反应.

    作者:房辉;李晔雄;余子豪;刘新帆;金晶;韩嘉珠;钱图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咽癌后程非常规放疗的预后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鼻咽癌后程非常规分割放疗后的效果和失败因素.方法 133例初治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进入研究.采用6 MV X线照射,原发灶先面颈野常规放疗34.56Gy(1.92Gy/次,1次/d,共18 d);后缩野为耳前野加速分割放疗1.25~1.50Gy/次,2次/d,6~8 d;再后为耳前野加小野补量1.90Gy/次(上午)与1.30Gy/次(下午),2次/d,6~8 d;2次间隔时间≥6 h,5/d周.病灶中位剂量78Gy,中位时间47d.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的常规放疗67Gy,无转移的常规放疗50~55Gy,中位时间43d.结果 T1、T2、T3、T4期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96.6%、96.6%、78.4%,全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3%和70.8%.共14项因素用于临床预后分析,其中单因素有8项对5年生存率有影响(P<0.01),Cox多因素分析远处转移、下颈和锁骨上以及双侧颈淋巴结转移、鼻咽复发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16、0.044、0.041).结论鼻咽原发灶和颈淋巴结转移灶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较过去提高,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

    作者:陈文湛;陆进成;李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35例鼻腔非霍杰金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目的评价化疗、放疗、放疗+化疗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联合全身放疗(TBI)四种治疗方法对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年间收治的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135例全部经病理证实,其中T细胞来源122例,B细胞来源12例,NK细胞来源1例.放疗主野为鼻前凸字野,辅单或双侧耳前野,累及口咽者先用面颈联合野.鼻腔靶区中位剂量56.0Gy(35.2~75.5Gy).TBI组剂量为8Gy,有2例原发灶加量30Gy.辅助化疗在放疗前、中、后进行或单纯化疗,方案为COP、COPP、COMP、CHOP、COBDP.用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化组、单放组、放加化组及APBSCT联合TBI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2%、69%、76%、83%(P=0.057),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2%、63%、83%(P=0.032).除Ann-Arbor分期外,局部侵犯范围、治疗方法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而病理类型、性别、年龄及全身症状等因素对预后影响不大.结论放化联合的生存率优于单纯放疗.在Ann Arbor分期的基础上依照局部侵犯部位进一步分区,对评价预后有意义.对于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有条件者可试用APBSCT联合TBI.

    作者:庞青松;庞得全;王平;王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放射与肿瘤多药耐药性研究的现状

    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合理的放化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中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临床上对于比较常用的序贯治疗尚无好方案,有些观点认为应先放后化.

    作者:王辉;王若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咽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研究

    鼻咽癌为我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常见肿瘤,其主要临床病理类型为鳞癌和低分化癌,而鼻咽原发性腺癌却少见大宗文献报道.

    作者:李红卫;曹建忠;张霞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及克隆株的放射敏感性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比CNE1对放射线更为敏感[1],说明鼻咽癌细胞群中存在放射敏感性差异.那么,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中克隆株之间是否也存在放射敏感差异呢?为此笔者采用成克隆法[2]测定了CNE-2Z及克隆株CNE-2Z-S1、CNE-2Z-F1的放射生物学参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忠华;王捷;邓惠华;孙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食管癌常规照射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目的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分析食管癌传统放疗及三维适形放疗中肿瘤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方法对44例首程放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常规透视下模拟定位,确定病变中心和佳入射角度,金属标记物标记前垂直野中心及野框后行CT模拟定位.CT扫描图像经局域网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CMS Focus 3.0或ADAC Pinnacle 6.2b)进行三维重建,由主管医师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和危及器官.物理师为每例患者设计3套治疗计划:即常规治疗计划、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和虚拟常规治疗计划.结果 (1)食管造影所示病变平均长度5.42cm,CT扫描平均长度8.42cm(P=0.000).CT扫描肿瘤大左右径平均5.48cm,GTV平均体积59.68 cm3.常规模拟定位中心与三维适形治疗计划中心在X、Y、Z轴上分别相差7.67、13.21、7.68mm,两种定位方法的病变中心在X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全组中位处方剂量6600 cGy.常规治疗计划、虚拟常规治疗计划、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GTV 100%体积剂量分别为3406.8、6379.1、6290.0 cGy;GTV95%体积剂量分别为4344.1、6484.7、6453.6 cGy,CTV 95%体积剂量分别为3303.0、6375.3、6081.8 cGy;PTV95%体积剂量分别为1739.4、6035.9、5243.9 cGy.可见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GTV、CTV及PTV100%、95%体积剂量均高于常规计划.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能够给予肿瘤靶区均匀的剂量分布,并使其周围正常组织得到保护.

    作者:王澜;韩春;祝淑钗;迟子锋;曹彦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30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放弃选择性区域淋巴结照射的三维适形放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毒性和疗效.方法 30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分割剂量3~6Gy/次,5次/周,放疗总量DT63~72Gy.靶区仅包括肿瘤原发灶.结果总有效率为97%.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60%、5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56%、52%.随访满5年的12例,5年生存率为35%.未出现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3例在随访期间出现选择性淋巴结失败.结论三维适形放疗非手术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放弃选择性区域淋巴结照射并没有明显增加区域淋巴结的复发率.

    作者:龙志雄;李玉新;陈桂明;杨士勇;蔡鹏;孔亚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低氧放疗对子宫颈癌的远期疗效

    目的通过低氧放疗子宫颈癌,探讨保护骨髓及腹盆部淋巴等正常组织与远期生存的关系.方法 113例子宫颈癌均经病理证实.将其按期别不同分层随机分为低氧放疗组(低氧组57例)和常规放疗组(对照组56例).低氧组在放疗前1~2 min内开始吸入含氧体积分数为0.105的低氧气体,持续至该野照射完毕,每野连续照射≤5 min,换野时重复上述过程.对照组为常规放疗.依期别不同给全盆中平面剂量DT加~50Gy,宫旁四分野中平面剂量DT15~34Gy.腔内治疗A点剂量为15~34Gy.结果疗后外周血WBC下降平均值低氧组为(1.36±1.27)×109/L,对照组为(2.97±1.19)×109/L(P<0.05).低氧组E花环上升(6.00±2.39)%,淋巴细胞转化率上升(3.78±1.83)%;对照组分别下降(3.97±1.88)%和(4.47±1.73)%(P<0.01).5年生存率低氧组为65%,对照组为57%(P<0.05).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对子宫颈癌采取低氧放疗可明显保护骨髓造血及细胞免疫功能,并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安永恒;丁爱萍;程熙国;尚庆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食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食管在肺癌、纵隔淋巴瘤、胸腺瘤尤其是中央型肺癌的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部分或全部被包括于照射野内,而引起吞咽疼痛、胸部不适、烧心、呃逆、甚至吞咽困难等放射性食管炎症状.

    作者:沈文斌;祝淑钗;李任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加腔内放疗食管癌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和比较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后超组)与常规分割+腔内放疗(腔内组)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对1994年5月至1999年11月间4个小样本前瞻性研究的后超组(135例)和腔内组(130例)治疗食管癌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后超组前3周常规分割照射3000cGy(分15次3周完成),后2周采用加速超分割照射3000 cGy(分20次2周完成;150 cGy/次,2次/d,2次相隔6 h,5d/周).腔内组常规分割照射5000 cGy(分25次5周完成)+腔内照射1000 cGy(分2次).结果后超组和腔内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8%、27.9%、19.9%和53.5%、25.2%、18.4%(P>0.05).后超组和腔内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1.5%和57.0%(P=0.235),且RTOG分级3级食管炎比较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放疗方式食管癌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别,但后程加速超分割技术操作方便,易于在临床中实施.

    作者:乔学英;高献书;周志国;万欣;张钧;张萍;杨香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甘氨双唑钠对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增敏的临床研究

    甘氨双唑钠是广州莱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家Ⅰ类创新药物,Ⅱ期临床试验近期结果显示对头颈部肿瘤、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规分割放疗具有增敏作用[1].

    作者:党亚正;潭宝利;袁伟英;宁鹏;赵强;吕行;张进儒;杜亚萍;余文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主管:中国放射肿瘤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