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军;车轶群
目的探讨p53、bcl-2蛋白表达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内异症组,22例)、卵巢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1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癌变组,22例)的p53、bcl-2蛋白表达.结果癌变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内异组(P<0.05),不典型增生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内异组(P<0.01);癌变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1)及内异组(P<0.01),癌变组癌变区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内异区(P<0.05);癌变组内异区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内异组(P<0.05),不典型增生组内异区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内异组(P<0.01).bcl-2、p53蛋白表达与绝经与否、肿瘤期别、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癌变组癌变区p53、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53、bcl-2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内异症癌变的过程,p53蛋白阳性或bcl-2蛋白阳性的内异症可能是癌前病变.
作者:钱建华;石一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 mRNA的表达等因素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对119例原发性胃癌10项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的指标进行筛选.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表达越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越高;MMP-9阳性表达而TIMP-1阴性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高;MMP-9阴性表达而TIMP-1阳性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低;胃癌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cNOS mRNA阳性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较高.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v6表达强度、MMP-9和TIMP-1表达失衡情况及胃癌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cNOS mRNA的表达情况,可作为术前预测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
作者:张声;林华;李莉;林建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们应用RT-巢式PCR方法,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及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为标志,对不同临床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对前列腺癌的分期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准确的指标。
作者:赵洪;张琚;冯剑利;刘涛;吴明明;强万明;宋永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近20年经手术治疗的88例桥小脑角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部切除68例(全切率77.3%),大部切除20例;术后死亡6例(死亡率6.8%).60例随访6个月~11年,46例恢复良好,8例死亡,6例复发.结论手术治疗是桥小脑角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妥善处理和保护血管、神经、脑干等,以及术后正确处理并发症,配合其他辅助治疗,是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刘伟国;杨小锋;李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氩氦刀冷冻头直径为3 mm,在经皮治疗肝癌过程中易引起肝脏的出血.我们通过留置在肝脏穿刺通道内的鞘管,用明胶海绵对肝脏穿刺通道进行填塞止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安;邱国钦;向鑫;崔殿龙;陈玉强;戴禄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61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吞钡摄片提示食管中段癌,术前检查无远处转移.行食管中下段切除,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并行胸内淋巴结清扫.病理诊断:食管溃疡型中分化鳞癌,食管旁淋巴结转移(1/4).出院1月余发现左舌根部一小结节突起.再次住院,查左舌根部表面突起一0.5 cm×0.5 cm不规则小结节,结节表面有少许糜烂,不活动.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为转移性鳞癌.其余检查未见异常.行手术切除左舌根部结节,病理检查为舌部转移性鳞癌.术后给予静脉化疗2个疗程及免疫、中药治疗,随访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作者:曾培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原发外阴巴氏腺癌,也称外阴前庭大腺癌,临床极为少见,我院收治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高志;吴令英;章文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们以手术切除标本作原代培养,新建一株人肝癌细胞系,目前已维持培养18个月,传代120代,生长稳定,命名为HCC-9903(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9903).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王占民;刘博;吴小鹏;刘春生;高英茂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IL-1、IL-6与癌症恶病质的关系,观察消炎痛对癌症恶病质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肺腺癌(LA795)接种T739小鼠建立癌症恶病质实验模型,测定荷瘤前后不同阶段小鼠血清IL-6、IL-1、TNF-α的水平及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蛋白的变化及体重变化,并且观察消炎痛对癌症恶病质的治疗效果.结果癌症恶病质小鼠的体重、血糖、血甘油三酯、血总蛋白显著低于非荷瘤组,而血清IL-6、TNF-α和IL-1水平显著高于非荷瘤组.消炎痛治疗后,恶病质小鼠的体重、摄食量、血糖、血甘油三酯和血总蛋白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提高且生存时间延长,同时,IL-6、TNF-α、IL-1的血清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 IL-6、TNF-α、IL-1参与了本动物模型的癌症恶病质诱导.通过抑制IL-6、TNF-α、IL-1的升高,消炎痛具有改善癌症恶病质的作用.
作者:牛旗;李同度;刘爱国;董慧明;宋德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59岁.因右髋关节疼痛2月余,于2001年2月入院.患者于1998年10月因左颊瘘2年余在外院行左颊瘘及部分坏死腮腺组织切除、皮瓣填塞术,病理诊断:左颊部鳞癌.入院查体:左颊部有一长约5 cm的手术疤痕.右髋关节无红、热、肿胀,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下方压痛,伸、屈功能正常.“4”字试验(+),轴向叩痛(+),Thomas征(-).实验室检查:血沉75 mm/h,碱性磷酸酶414 U/L.X线片示:右髋臼、股骨颈、股骨大粗隆及双侧耻骨见斑片状溶骨性破坏.ECT全身骨显像示:右枕骨、左肩峰、左肩胛骨下角、第9~11胸椎、第1~2腰椎、右髋臼、股骨头、股骨颈、股骨粗隆、股骨中、下段及左胫骨上端放射性异常浓聚.初步诊断为:全身多处转移性骨肿瘤.右耻骨联合及左肩胛骨下角活检术中见上述部位骨质疏松,色泽正常,周围软组织均未被侵犯.
作者:陈飚;赵春和;叶学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用手术中注射蓝染料的方法,对51例未经治疗的头颈部癌颈淋巴结N0的患者进行了手术中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取前哨淋巴结作快速冰冻病理,并与手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对照,观察冰冻病理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常规病理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值.结果 51例中48例成功的显示了前哨淋巴结,成功率94.1%,前哨淋巴结平均每例每侧2.5枚.1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其中2例有前哨淋巴结以外的颈淋巴结转移,2例为假阴性.前哨淋巴结对颈淋巴结转移的总阳性预测值为85%.结论前哨淋巴结检测对头颈部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房居高;魏秀春;李思忠;王超;田爱娟;陶阳;孙向东;邹素娟;李敏;蔡淑萍;栾信庸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深入研究周期蛋白D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以Western blot方法确定D型周期蛋白在鼻咽癌细胞系中的表达谱及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双参数法,确定cyclin D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分布模式;结合反义硫代磷酸化寡聚脱氧核苷酸和抗体剔除实验,分别从mRNA及蛋白质水平抑制、中和cyclin D1的表达,探讨其在鼻咽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在鼻咽癌细胞中,D型周期蛋白的表达谱为D1、D2、D3均表达型,cyclin D1在两株鼻咽癌细胞均有过表达.cyclin D1在鼻咽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呈细胞周期依赖性,在G0/G1期表达高,S期及G2/M期下降,但仍可检测到.反义cyclin D1硫代磷酸化寡聚脱氧核苷酸和抗体剔除实验可以有效抑制蛋白质表达,抑制细胞进入S期.结论鼻咽癌细胞系中,D型周期蛋白的表达谱为D1、D2、D3均表达型,cyclin D1在鼻咽癌细胞中有过表达,且表达呈细胞周期依赖性,cyclin D1可能是鼻咽癌细胞G1/S期行进中必不可少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
作者:赵晓荣;邓琳;翁新宪;顾焕华;邓锡云;曹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加速超分割放疗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耐受性及其疗效.方法 34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男性30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57岁(36~78岁).病理诊断:鳞癌17例(50.0%),腺癌14例(41.2%),鳞腺癌2例(5.9%),低分化癌1例(2.9%).胸部CT显示,病变主要位于上纵隔和右肺上叶.放疗前先给予全身化疗1周期,化疗结束后24~72 h实施放疗.放疗计划为对原发灶和纵隔转移淋巴结区域给予加速超分割放疗,肿瘤量30 Gy*20次-1*2周-1,然后避开脊髓加量36~40.8 Gy*(30~34)次-1*(3~3.5)周-1.放疗结束后,继续行全身化疗.结果全组完全缓解20.6%(7/34),部分缓解50.0%(17/34),轻度缓解29.4%(10/34).1,2年生存率分别为58.1%和18.2%.平均生存期12个月.结论本研究中放疗所采用的分割剂量和总剂量是可以耐受的,治疗效果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非手术治疗效果相似.本组病例的生存率与病理类型无关.
作者:叶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使用价值及适应证.方法 40例各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手术前接受3个疗程化疗,方案以NF为主,其中5-氟脲嘧啶(5-Fu) 500 mg/m2、去甲长春花碱(NVB)25 mg/m2,肿瘤>T3者加用表阿霉素(EPI)40 mg/m2,化疗中白细胞低下者使用集落刺激因子(G-CSF)75 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至正常.手术后化疗根据病情和术前化疗结果而定.结果新辅助化疗总体有效率95.0%,术前化疗达到临床完全缓解3例,占7.5%,部分缓解35例,T3、T4各有1例无效.术后随访4~37个月,平均20个月,无死亡病例,4例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新辅助化疗术前以3个疗程为宜,大受益者是原本不可手术病例以及部分拟行保乳手术病例.
作者:施俊义;方国恩;盛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细菌荧光酶的融合luxAB基因作为新的报告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基于PCR的位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含有细菌荧光酶融合AB基因的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DNA3-luxAB,通过脂质体转染,使其在肝癌细胞BEL7402中稳定表达.以序列测定和PCR分别确定融合luxAB基因构建的正确性和质粒转染的成功.以MTT和生物发光法分别测定细胞群体生长曲线和细菌荧光酶发光强度.结果构建的融合luxAB基因是单顺反子,与设计完全一致;pcDNA3-luxAB的转染对BEL7402肝癌细胞的群体生长无显著影响;表达载体在BEL7402细胞中可稳定表达,在细胞水平可检测到(8.71±1.21) mV/40 μg蛋白的细菌荧光酶发光强度.结论细菌荧光酶luxAB基因可作为一种新的灵敏和无伤害的报告基因在肝癌细胞的研究中应用.
作者:茆灿泉;赵玫;范云霞;徐枫;杜菲;袁兴华;黄常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前瞻性比较研究小肝癌(SHCC)在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探讨MR优于螺旋CT的原因.方法 53例SHCC患者,均行螺旋CT和MR动态增强扫描.螺旋CT全肝平扫后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增强扫描.MR行SE序列和FMPSPGR序列动态增强多期扫描.结果 53例患者共发现病灶76个,MR和CT动脉期扫描分别有69个病灶和49个病灶有明显强化. SHCC在MR和CT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中的典型表现为高-低-低信号(密度)和高-等-低信号(密度);不典型的表现为高-高-高信号(密度)、高-等-等信号(密度)和低-低-低信号(密度).结论动态MR和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均可显示SHCC的强化特征.MR动脉期扫描更能充分反映SHCC富血供的特点;在定性诊断方面,结合SE序列上的一些信号特征,MR更优于螺旋CT.
作者:严福华;周康荣;沈继章;曾蒙苏;杨军;吴东;龚静山;施卫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表面HLA Ⅰ类分子的表达与NK杀伤的关系及IFN-γ的调节作用.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肿瘤细胞表面HLA-ABC分子的表达;用鼠抗人HLA-ABC单抗封闭靶细胞后,观察NK杀伤的变化;用IFN-γ处理靶细胞后,观察瘤细胞表面HLA分子表达的变化及NK杀伤的变化.结果不同肿瘤细胞株表达HLA-ABC分子的比例及荧光强度均不相同,除Karpas外,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HLA-ABC表达阴性的K562细胞对NK杀伤敏感,其他细胞的敏感性均有下降.肿瘤细胞表面HLA-ABC分子的表达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用抗HLA单抗封闭相应位点后,可使NK杀伤明显增强.用IFN-γ 500 U/ml处理48 h后,白血病细胞K562、黑色素瘤细胞M21和高转移肺癌细胞PG表面HLA Ⅰ类分子表达明显增加,对NK杀伤的敏感性降低;而人T细胞淋巴瘤Karpas、髓样白血病细胞HL60和结直肠癌细胞HT29经处理后,HLA Ⅰ类分子表达无明显变化,对NK杀伤的敏感性反而明显增强.IFN-γ促进HL60和HT29细胞的凋亡.结论 NK细胞能识别HLA-ABC分子表达下降或缺陷的肿瘤细胞并发挥杀伤作用;IFN-γ能恢复部分肿瘤细胞HLA-ABC分子的丢失,并能促进部分肿瘤细胞的凋亡,提高肿瘤对机体抗瘤机制的敏感性.
作者:张彩;田志刚;张建华;王郡甫;孙汭;侯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监测阿霉素(ADM)的血药浓度,比较支气管动脉灌注与静脉全身化疗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方法 (1)动物实验组:家兔24只,观察ADM单独用药或与DDP、MMC不同方式配伍时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2)临床研究组:原发性中心型肺癌17例,采取联合用药(ADM+DDP+MMC)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分别取动、静脉血,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阿霉素浓度.结果线性范围在101~106 ng/ml内,r=0.998 3.日内标准误差(s)<2%,日间s<3%.动物实验组单用ADM者血药浓度-时间方程为Cμg/ml=129.44e-13.36t+0.25e-0.072t;三药配伍者为Cμg/ml=370.93 e-23.43t+0.04e-0.09t.临床研究组动脉血样为Cμg/ml=448.61e-66.62t+16.35e-8.13t;静脉血样为Cμg/ml=15.69e-21.66t+0.07e-0.038t.结论从药代动力学的角度衡量,ADM联合用药灌注化疗治疗支气管肺癌,是一种药效高、毒副作用低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田蔚;杨海山;王华;倪海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