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产保健食品批准目录

关键词: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 保健食品
摘要: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产保健食品批准目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制发豆芽不属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批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研究简介

    为提高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保证终产品的卫生安全,在6类(熟肉制品、乳制品、禽类屠宰加工、水产品、果蔬汁饮料及酱油类调味品)15种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建立了HACCP系统.通过实施HACCP系统,试点企业的人员卫生素质、卫生管理水平及6类食品的产品卫生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在建立HACCP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和评价准则.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该指南和评价准则既符合国际先进管理方法的要求,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提升我国食品卫生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永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钒

    为改进食品中钒的测定方法,以干法和湿法相结合消解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保健食品中钒.钒浓度在0~125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8,特征浓度为3.4 μg/L,方法的回收率为93.2%~100.9%,相对标准偏差为2.6%~3.9%.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作者:李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e hydrophila)引起人类腹泻的流行病学意义

    为了预防和控制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疾病的暴发流行,对567例散发性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了分析和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了调查.检出嗜水气单胞菌51株,其中检出含有气溶毒素Aero基因的菌株18株,占35.3%.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其病原学进行分析,同时针对近几年来腹泻病人嗜水气单胞菌检出率增高的趋势,开展嗜水气单胞菌对人类致病性的研究和疫情监测,提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人类腹泻的流行病学意义,以指导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杨守明;贺天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北京市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状况评价

    为了解北京市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情况,于2003年4月~8月从北京15个菜市场采集应季蔬菜样品,共40个品种444份样品,用国标法(GB/T 5009.33-2003)分析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显示:检测样品中,污染程度严重的占33.1%;中、重度污染的占23.6%;轻度的占43.2%;硝酸盐的含量依次为绿叶菜类>白菜类>根茎类>瓜茄类>葱蒜类>豆类>果类>水生植物类,但同一类蔬菜不同品种的硝酸盐的含量差别较大,从几倍到几十倍;同一品种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差别也很大,可能与产地、生长条件不同有关.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其含量与蔬菜的新鲜程度有关.研究结果提示需要制定限量标准,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封锦芳;李敬光;吴永宁;周蕊;赵云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蛹虫草菌丝体降血脂作用的动物试验研究

    目的了解人工培育的蛹虫草菌丝体降血脂效果.方法以125.0、250.0、500.0mg/kg BW剂量的蛹虫草菌丝体粉连续给大鼠灌胃28 d,并于第15天及第29天采血测定TC、TG及HDL-C含量.结果受试样品组大鼠血清的TC、TG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而其HDL-C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蛹虫草菌丝体具有降低血脂作用.

    作者:赵鹏;杨俊峰;李彬;刘荣珍;何为涛;李凤文;王彦武;何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0年湖北省膳食样品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DDT残留溯源分析

    为了解湖北省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DDT残留情况,对2000年湖北省总膳食中的单个食品进行了分析及溯源,发现鳊鱼HCH(六六六)残留量为555.88μg/kg,其中γ-HCH占HCH异构体构成比例的98.29%;鸭蛋中DDT残留量为541.78 μg/kg,以pp'-DDE为主要存在形式.鳊鱼中HCH和鸭蛋中DDT的残留量均超过新提出的食物中HCH和DDT允许限量修订标准.此溯源结果提示违规使用林丹的现象依然存在.

    作者:赵云峰;袁宗辉;吴永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某养血口服液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实验评价

    为评价某养血口服液改善动物营养性贫血的作用,采用实验性缺铁性贫血模型大鼠观察对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各组动物体重增加,3个剂量组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和HCT、MCV、MCH及MCHC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0.01),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P<0.01),由此可见受试物具有改善动物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蒋中仁;欧世平;刘科亮;向仕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食品监管职能有关问题的复函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2004年市售植物油、蔬菜卫生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二氧化氯应用于食品行业的监督管理的探讨

    为了保证二氧化氯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安全,对某公司违规将二氧化氯消毒剂当作食品防腐剂加入直接入口食品中的违法案进行了查处.对二氧化氯消毒剂和二氧化氯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分析.就二氧化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如何监督管理提出了建议.

    作者:何中臣;况兴中;唐啸;张球;耿达;施宏伟;王守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国内外保健食品管理法规标准比较研究(续完)

    为给中国的保健食品管理提供借鉴,将中国大陆、澳大利亚、欧盟、日本、美国、中国台湾以及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有关保健(功能)食品或食品健康声称的法规、标准作为比较对象,重点分析和比较这些国家或地区在保健(功能)食品范畴、法律地位、产品成分、剂型、安全和功效要求等方面的异同,了解国外保健食品管理法规及标准建立的背景及科学依据.通过介绍各国或各地区针对保健(功能)食品或其标识、声称所建立的审批或审核机制,分析其管理模式的利弊,提出完善我国保健食品管理体系的意见和建议,为探讨今后进行国际协调的可能性提供技术依据.

    作者:赵丹宇;张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HACCP管理体系在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中的实施现状调查

    为了解HACCP管理体系在北京市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中的运行效果,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对北京市朝阳区20家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员工对HACCP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为70.8%,10%的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不正确、关键控制点(CCP)的确定不准确,15%的企业关键限值确定有误,20%的企业在监测程序中存在问题,20%的企业纠偏措施落实不到位,25%的企业验证程序不完善或验证程序执行不好,30%的企业HACCP系统文件和记录档案管理不完善,现运行的HACCP管理体系不能完全保证学生营养餐的卫生、安全.为使HACCP系统真正有效运做,应做到以下几点:不断强化管理人员和生产加工人员的培训,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不断发现和解决HACCP管理体系在运做中产生的问题.

    作者:覃茁;马朝辉;瞿亮;陈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汕头市区食品中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分析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氏菌简称Listeria共7种,其中与人类疾病有密切关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是引起的李斯特氏杆菌病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的重要病原菌.

    作者:张惠芝;庄旭冬;蔡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阪崎肠杆菌-食品安全控制的新目标

    自1961年英国首次报道阪崎肠杆菌引起婴儿脑膜炎病例以来,世界上相继有多个国家报道了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婴儿配方奶粉与疾病的暴发密切相关.在2003年第35次食品卫生法典大会上,美国和加拿大提出了有关控制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危险性框架,指出1岁以下的易感婴幼儿感染阪崎肠杆菌后有生命危险.2004年第36次食品卫生法典大会一致通过并设立了以加拿大为首的起草工作组,加速修订婴幼儿食品国际卫生操作规范,制定阪崎肠杆菌和其它可能导致婴幼儿健康危害的相关病原菌的微生物标准.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饮用水生产企业监督有关问题的批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论食物中毒事故认定争议的法律救济

    为提高食物中毒诊断和善后处理水平,规范食物中毒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确保食物中毒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有序进行,解决当事人对食物中毒事故判定结论争议的法律救济途径,建议制定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食物中毒事故技术鉴定办法>,扭转目前食物中毒事故技术鉴定随意性大、发生争议而无法寻求救济的局面.

    作者:郑功良;蒋昌曙;陈淑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处理黄花菜的批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