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峰;夏洪波;高峰
目的:探索食管癌细胞株EC/CUHK1、EC/CUHK1(As-)对三氧化二砷(As2O3)促凋亡作用敏感性与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关系。方法:以二甲蔡醌(DMNQ)孵育EC/CUHK1、EC/CUHK1(As-)细胞,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2,7-dichlorodm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及双氢罗丹明123(dihydrorhodamine123,DHR)捕获ROS,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细胞ROS水平的差异。As2O3单独或联用DMNQ孵育EC/CUHK1、EC/CUHK1(As-)细胞,流式细胞仪Tunel法分析两种细胞凋亡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在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EC/CUHK1的ROS水平明显高于EC/CUHK1(As-),DMNQ可提高EC/CUHK1、EC/CUHK1(As-)的ROS水平,诱发EC/CUHK1(As-)对As2O3的敏感性,增强As2O3促EC/CUHK1(As-)细胞凋亡的效应。过氧化氢酶(catalase)可逆转DMNQ的效应。结论:食管癌细胞株EC/CUHK1、EC/CUHK1(As-)对As2O3促凋亡的敏感性决定于细胞固有的ROS水平。
作者:黄心智;高飞;易静;史桂英;李慧;金慧芳;汤雪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19岁,以间断性上腹痛4年,发现上腹包块1月入院。既往体健,无急慢性病史及家族病史。查体:剑下偏左可触及一包块,质硬、固定,上缘不清,下缘宽约4 cm,压痛(+),反跳痛(-)。B超显示:在胰尾部可探及-8.7 cm×6.3 cm的实性不均质包块,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CT增强扫描:腹腔内肝胃间可见一囊实性病变,有钙化、坏死。考虑:(1)胰腺癌;(2)胰腺异位假性囊肿可能。逐行剖腹探查,切除包块。术中见包块位于胃后,游离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见胰尾部有一约10 cm×8 cm×6 cm……
作者:樊长青;尉广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erbB-2,癌基因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关系以及在临床中的运用。方法:80例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erbB-2,p53和PCNA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1.25%,50%,68.75%,其中C-erbB-2,PCNA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成正相关(P<0.05),与雌激素受体水平呈负相关(P<0.01),而p53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激素受体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C-erbB-2,PCNA过表达者预后差,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而p53是乳腺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之一,可作为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参考指标,但不适合作为乳腺癌理想的预后标记物。
作者:杨莉;丰美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膀耽癌及癌旁组织的癌基因p53、bcl-2的表达,提高对膀胱癌发生、发展的认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膀胱肿瘤的标本进行分析,取膀胱部分切除的癌组织、癌旁2 cm内组织、癌旁3 cm组织;取膀胱全切的癌组织、癌旁2 cm内组织、癌旁3 cm组织、癌旁4 cm以及远处组织分别进行p53、bcl-2的检测。结果:22例膀胱部分切除标本p53表达分别为36.4%、27.3%和0;bcl-2表达分别为40.9%、68.2%和81.8%。23例膀胱全切除术标本中p53表达分别为78.3%、65.2%、43.5%、13.0%和0;bcl-2表达分别为21.7%、39.1%、70.0%、82.6%和78.3%。结论:膀胱肿瘤的p53与bcl-2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癌旁组织p53、bcl-2的表达无相关性。癌旁组织在膀胱部分切与全切中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康元上;石永福;徐鸿毅;李晋云;危群;李泽惠;李炯明;王剑松;莫华;杨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推广,长期生存率与治愈率大大提高,第2次原发肿瘤也日益引起重视,我们观察了我院1977年至今的14例异时性重复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我县籍,无失访。两次肿瘤发病时均有病理学诊断,每例均对照Warren及Gatcs标准,符合重复癌诊断。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第1次原……
作者:刘宽荣;裴中胜;卫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晚期高年食管癌患者,多已失去了手术机会,化疗效果不佳,故放射治疗就成了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我科从1993年—1995年间共遇到59例8 cm以上的老年性食管癌患者。其中53例按计划完成了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3例患者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62岁~81岁,中位年龄67.3岁。其中鳞癌51例,腺癌2例。……
作者:丁仁平;包宗玲;杨世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全身骨显像操作步骤并不复杂,但有许多技术因素能影响图像的判断。如果能够认真操作,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本院仪器采用美国ADAC公司双探头固定角SPECT,配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HIGH RES-8 DEEP。患者行全……
作者:郭晋纲;赵铭;张红雨;田保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化疗对中晚期消化系肿瘤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30例接受化疗的中晚期消化系肿瘤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含量,并设正常健康组为对照。结果:化疗前与正常健康组相比,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CD4+比例下降,CD8+比例升高,CD4+/CD8+比值下降。sIL-2R含量升高;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肿瘤患者CD4+比例、CD4+/CD8+比值进一步下降,CD8+比例、sIL-2R含量进一步升高。结论:化疗可加重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化疗后应辅以免疫治疗。
作者:成涛;潘斌;韩洪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围手术期生活质量,近年来,术后镇痛得到广泛开展,本文旨在评价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术后镇痛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60例腹部肿瘤手术患者,ASA Ⅰ、Ⅱ,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
作者:马增艳;杜轶鹏;赵嘉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收集1997年来我院行大肠癌根治术后肠吻合的病例155例,吻合术式为结肠空肠吻合、结肠结肠吻合、结肠直肠吻合及结肠肛管吻合。发生吻合口瘘9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8%。本文对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进行探讨。旨在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55例手术患者中男性91例,女性64例。年龄22岁~76岁,病理报告腺癌148例,恶性淋巴7例。肿瘤TNM分期:T2期10例,T3期101例,T4期44例,……
作者:袁德安;阮俊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化疗时引起恶心呕吐被恶性肿瘤患者认为是生活中难以忍受的毒副作用。欧贝是一种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甲泼尼龙减少5-HT3的分泌,两者联合用于抑制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引起的恶心、呕吐。我院自1998年5月一2001年1月选择66例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欧贝联合甲泼尼龙和进口枢复宁抑制恶心、呕吐的疗……
作者:张明娟;张秀凤;史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对膀胱近颈部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颈部膀胱肿瘤74例79次,并与102例104次其它部位膀胱肿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8例72次,半年内原处复发6例次,原处复发与肿瘤复发性、数目、大小、部位、病理分级无关。其它部位膀胱肿瘤半年内原处复发4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近颈部膀胱肿瘤仍适合TURBT。
作者:杨亦荣;谢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肾脏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肾的恶性肿瘤,1919年由Berry首次报道,我国1965年由孟敏珍报道第1例,截止1996年国内报道22例。本病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现就2例肾平滑肌肉瘤并结合近年来的文献,对肾平滑肌肉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54岁,因右腰部疼痛7月于2000年3月15日入院。患者1999年8月始因劳累后出现右腰部夜……
作者:蒯宝林;谢君;赵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泡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构成气体交换的单位。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有通气是否充分、肺内气体和血流灌注是否均匀以及呼吸膜的通透膜的厚度等。肺内气体交换障碍是造成肺部疾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常见的原因,严重时可发生呼吸衰竭甚至致死。……
作者:阎日成;王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海胆肠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体内采用S180移植性实体瘤和腹腔积液瘤小鼠模型,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海胆肠提取物,连续给药10天。计算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结果:MTT实验显示,海胆肠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200 mg·kg-1·d-1提取物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瘤的生长抑制率为为33.5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腹腔积液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76.9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海胆肠提取物在体内和体外都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张忠玲;刘亚民;韩金祥;张翠;黄海南;杜景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于1999年1月—2001年12月间,用HCPT与5-Fu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67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年龄31岁~72岁,中位年龄52.6岁,男性46例,女性21例。其中胃癌24例,肠癌43例,均为Ⅲ期~Ⅳ期,Kanofsky评分在70分以上。上述病例……
作者:陈波;何朗;雷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检测Ki-67抗原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研究肿瘤增生活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膀胱TCC和12例正常膀胱组织Ki-67抗原的表达。Ki-67标记指数(Ki-67LI)指染色阳性细胞占全部细胞的百分数。其分级标准为:元阳性细胞为一,阳性细胞<25%为+,≥25%、<50%为++,≥50%、<75%为+++,≥75%为++++。结果:Ki-67抗原阳性表达率膀胱TCC组为48.47%,对照组为8.33%(P=0.011);临床分期Ta~T1为35.71%,T2~T4为76.47%,病理分级G1为25%,G2为53.33%,G3为90%。随着肿瘤分期分级升高,Ki-67LI逐渐上升(P=0.004,P=0.001)。Ki-67LI肿瘤复发、多发者明显高于初发、单发者(P=0.014,P=0.034)。结论:细胞无限增生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Ki-67LI能准确地评估膀胱TCC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膀胱TCC有重要意义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宋旭;汤鹏;漆贯华;李业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们在X线监视下经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骨管,对12例肺部转移癌病例行选择性肺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58岁~72岁,平均64岁。合并有肺外其他器官转移2例。本组原发肿瘤均经临床及病理确诊,其中肿瘤切除后9例,未手术3例。肺部转移病灶均经临床、胸……
作者:黄永祥;刘奋学;程述涛;王青彪;刘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女性,25岁,……
作者:何银志;陈宝琦;邵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肿瘤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肿瘤细胞诱发的毛细血管新生以及肿瘤中微循环网的形成,它为实体瘤的后续生长及转移提供了生物物质基础。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生长和转移所依赖的“命脉”,已成为重要的抗癌战略;20多年来,随着对这一领域的不断深入,抗肿瘤血管生成已进入基因治疗阶段,从分子水平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
作者:傅士龙;张国玲;李子庭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