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erbB-2、p53、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杨莉;丰美芳

关键词:乳腺癌, 原癌基因C-erbB-2, P53蛋白, 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
摘要: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erbB-2,癌基因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关系以及在临床中的运用。方法:80例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erbB-2,p53和PCNA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1.25%,50%,68.75%,其中C-erbB-2,PCNA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成正相关(P<0.05),与雌激素受体水平呈负相关(P<0.01),而p53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激素受体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C-erbB-2,PCNA过表达者预后差,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而p53是乳腺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之一,可作为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参考指标,但不适合作为乳腺癌理想的预后标记物。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细胞增生活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目的:检测Ki-67抗原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研究肿瘤增生活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膀胱TCC和12例正常膀胱组织Ki-67抗原的表达。Ki-67标记指数(Ki-67LI)指染色阳性细胞占全部细胞的百分数。其分级标准为:元阳性细胞为一,阳性细胞<25%为+,≥25%、<50%为++,≥50%、<75%为+++,≥75%为++++。结果:Ki-67抗原阳性表达率膀胱TCC组为48.47%,对照组为8.33%(P=0.011);临床分期Ta~T1为35.71%,T2~T4为76.47%,病理分级G1为25%,G2为53.33%,G3为90%。随着肿瘤分期分级升高,Ki-67LI逐渐上升(P=0.004,P=0.001)。Ki-67LI肿瘤复发、多发者明显高于初发、单发者(P=0.014,P=0.034)。结论:细胞无限增生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Ki-67LI能准确地评估膀胱TCC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膀胱TCC有重要意义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宋旭;汤鹏;漆贯华;李业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异时性重复癌14例临床预后分析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推广,长期生存率与治愈率大大提高,第2次原发肿瘤也日益引起重视,我们观察了我院1977年至今的14例异时性重复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我县籍,无失访。两次肿瘤发病时均有病理学诊断,每例均对照Warren及Gatcs标准,符合重复癌诊断。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第1次原……

    作者:刘宽荣;裴中胜;卫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施他宁抢救晚期肝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我院自2000年7月—2001年7月使用施他宁抢救37例肝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并与1999年6月—2000年6月使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索加硝酸甘油治疗31例患者比较,止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68例呕血患者均行胃镜、肝脏CT及肝脏病理活检证实为肝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以施他宁抢救治疗为观察组37例,男30例,女7例,……

    作者:戴禄寿;郭世春;洪节约;吴晓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直肠指诊、前列腺活检及膀胱镜检查对血清PSA水平的影响

    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是一种由前列腺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分子量为33000。这种糖蛋白于1971年首先由Hara从精液中获得,并称其为“γ-精液蛋白”(γ-seminoprotein)。1979年,Wang等从前列腺组织中提纯出一种特异性抗原,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这种抗原与Hara所获得的蛋白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遂将其命名为“前列腺特异抗原”。近年来,随着对泌尿系肿瘤特别是前列腺癌的深入研究,PSA得……

    作者:周利群;赵旭旻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泼尼龙联合应用治疗化疗后胃肠道毒副作用的疗效观察

    化疗时引起恶心呕吐被恶性肿瘤患者认为是生活中难以忍受的毒副作用。欧贝是一种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甲泼尼龙减少5-HT3的分泌,两者联合用于抑制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引起的恶心、呕吐。我院自1998年5月一2001年1月选择66例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欧贝联合甲泼尼龙和进口枢复宁抑制恶心、呕吐的疗……

    作者:张明娟;张秀凤;史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支气管成形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位于叶支气管开口处肿瘤行肺叶切除时易造成残留肿瘤组织。以往行全肺切除术,但全肺切除与肺叶切除术相比有更多的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也差。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能完全切除肿瘤,保留正常组织。1985年3月—2001年10月,我科共实行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46例,总结其经验,并与同期全肺及肺叶切除患者比较。……

    作者:王平;李永武;黄丽杉;熊健;彭浩;李洪荣;陈兴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咪唑安定在局麻强化中的效果观察

    甲状腺手术时,经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麻醉处理已基本完成,但由于手术过程中仍可能发现某些部位的麻醉作用欠完善,尤其是当甲状腺受牵引时,患者可能发生不适感觉。我们使用咪唑安定作强化麻醉处理,使患者既能被唤醒又可以在良好的镇静及顺行性遗忘作用的状态下渡过手术期,从而消除患者的……

    作者:白日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诊断与鉴别诊断10例报告

    髓性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肾上腺无功能性良性肿瘤,临床常缺乏特异症状。近年随着B超、CT及MRI等影像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发现率和术前确诊率明显提高。我院自1995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肾上腺髓性脂肪瘤8例,外院会诊2例,共计1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4岁~50岁,平均40.8岁。右侧8例,左侧2例。临床主诉:腰背、上腹部酸胀……

    作者:平金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对MDR肿瘤细胞KBV200的PKC-α亚型cDNA克隆序列的研究

    目的:探讨口腔癌耐药细胞KBV200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α亚型的cDNA序列与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KC-α在2株细胞中的表达,RT-PCR方法获得2株细胞的PKC-α亚型的cDNA片断,并克隆到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并测序。结果:KBV200细胞中的PKC-α表达高于在药敏细胞株KB中的表达,同时发现KBV200的PKC-α亚型的cDNA序列中,第54位碱基发生点突变,但并未改变氨基酸序列。结论:PKC-α与KBV200细胞的MDR表型关系密切,引起MDR的外界因素可能通过改变PKC-α的基因序列来提高这一同工酶的表达从而引起了MDR现象。

    作者:郭天剑;袁亚维;孙爱民;陈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晚期卵巢癌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卵巢恶性肿瘤是易于广泛播散的肿瘤,在就诊时70%患者已属晚期。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复发的或老年患者,则主要应用全身静脉化疗,但疗效较差。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学的发展,晚期卵巢癌的化疗疗效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于1999年10月—2001年12月采用X线影像监视下选择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内插管灌注DDP、ADM、5-Fu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治疗晚期卵巢癌1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患者,平均年龄40.2岁(31岁~59岁)就诊时均有腹痛腹胀表现,明显消瘦,4例严重贫……

    作者:孙海霞;李敬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78例乳腺癌患者皮纹特征分析

    目前国外乳腺癌发病率占妇女肿瘤之首,我国也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在45岁~65岁之间,是严重威胁中老年妇女健康的癌症之一。从1998年7月至今我们共收集乳腺癌妇女皮纹78例。文献[1]按照提出的标准,进行了45例生育期乳腺癌妇女及33例非生育期乳腺癌妇女的皮纹比较分析。同时对78例乳腺癌妇女与正常参数值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乳腺癌皮纹特征。……

    作者:阎秀梅;邢守正;韩小友;李华田;常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尿NMP22检测对尿路上皮细胞癌的临床意义评价

    目的:评估尿样中NMP22检测对尿路上皮细胞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40例,前列腺癌1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15例,健康对照15例,尿样中NMP22水平,并对9例临床难以确诊的膀胱癌可疑者尿样进行NMP22浓度检测。结果: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组尿样中NMP22平均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三组的NMP22平均水平(P<0.01),6例临床可疑为膀胱癌患者,检出4例NMP22超标与病理诊断符合比达4/4;13例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术后3月~4月复查NMP22,结果较术前明显降低,尿路上皮细胞癌初发病例NMP22水平显著高于复发病例NMP22水平(P<0.01)。结论:尿样NMP22作为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还可作为临床上隐匿型膀胱癌的有效筛选瘤标。

    作者:张悦;王惠萱;朱玉琨;陈忠明;朱妹媛;郑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膀胱黏液腺癌2例手术治疗报告

    1 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女性,25岁,……

    作者:何银志;陈宝琦;邵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进展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获得明确诊断之时,就已经出现了转移。转移性RCC的平均生存期为8月~10月。该肿瘤对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肿瘤治疗手段均有职显的抗性,有效率低于20%。以白细胞介素(IL-2)和干扰素α(IFN-α)为主的免疫治疗有一定客观疗效。近几年,采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如长春花碱(Vinblastine,VLB)联合IFN、IL-2以及维甲酸协同IFN治疗转移性RCC,疗效有所提高。树突细胞瘤苗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也有可喜进展。……

    作者:刘宝瑞;薛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化疗对中晚期消化系肿瘤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疗对中晚期消化系肿瘤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30例接受化疗的中晚期消化系肿瘤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含量,并设正常健康组为对照。结果:化疗前与正常健康组相比,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CD4+比例下降,CD8+比例升高,CD4+/CD8+比值下降。sIL-2R含量升高;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肿瘤患者CD4+比例、CD4+/CD8+比值进一步下降,CD8+比例、sIL-2R含量进一步升高。结论:化疗可加重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化疗后应辅以免疫治疗。

    作者:成涛;潘斌;韩洪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腹腔巨大脂肪瘤1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1岁,农民。因腹部巨大肿块2年入院。无腹泻、黑便等消化系症状。人院查体:一般情况欠佳,消瘦,胸廓外翻,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口罗音。腹部明显膨隆,腹壁浅静脉明显曲张,腹部可触及巨大肿块,范围为上腹剑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腹骨壁,质韧、结节、活动度差、皮温不高、有压痛。B超示腹腔多发……

    作者:魏超华;余远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erbB-2、p53、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erbB-2,癌基因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关系以及在临床中的运用。方法:80例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erbB-2,p53和PCNA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1.25%,50%,68.75%,其中C-erbB-2,PCNA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成正相关(P<0.05),与雌激素受体水平呈负相关(P<0.01),而p53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激素受体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C-erbB-2,PCNA过表达者预后差,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而p53是乳腺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之一,可作为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参考指标,但不适合作为乳腺癌理想的预后标记物。

    作者:杨莉;丰美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海胆肠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

    目的:观察海胆肠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体内采用S180移植性实体瘤和腹腔积液瘤小鼠模型,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海胆肠提取物,连续给药10天。计算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结果:MTT实验显示,海胆肠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200 mg·kg-1·d-1提取物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瘤的生长抑制率为为33.5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腹腔积液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76.9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海胆肠提取物在体内和体外都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张忠玲;刘亚民;韩金祥;张翠;黄海南;杜景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汗腺癌6例诊治体会

    原发性皮肤汗腺癌是比较少见的皮肤附件恶性肿瘤,占皮肤肿瘤的2.2%~8.4%。本院自1992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6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45岁~68岁,平均为56.5岁。病史有5月~4年不等,其中发生于面部2例,腋窝2例,颈部1例,会阴部1例。临床诊断:皮肤癌2例。肿块性质待查3例,纤维瘤1例,均未发现有区域淋巴结肿大。……

    作者:尹军平;李文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肠道癌

    我院于1999年1月—2001年12月间,用HCPT与5-Fu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67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年龄31岁~72岁,中位年龄52.6岁,男性46例,女性21例。其中胃癌24例,肠癌43例,均为Ⅲ期~Ⅳ期,Kanofsky评分在70分以上。上述病例……

    作者:陈波;何朗;雷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主管: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