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潘君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9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PANSS各项阴性因子评分、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PANSS各项阴性因子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帕罗西汀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利于改善其阴性症状,更利于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具独特的使用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病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仲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调查本社区已婚育龄期女性常见妇科病现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已婚育龄期女性524名,对所有女性进行常规的检查,对本社区已婚育龄期女性常见妇科病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本社区内已婚育龄期女性阴道炎、盆腔炎以及宫颈炎的发病率较高,且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1~29岁;乳腺包块的发病集中在31~40岁的小部分女性中;且导致妇科疾病出现的原因大多与女性人工流产次数、是否喜欢生闷气以及有无憋尿等因素有关.结论:已婚育龄期女性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会导致各种妇科疾病的发生,其中主要的妇科疾病为阴道炎、盆腔炎以及宫颈炎,因此已婚育龄期女性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妇科疾病的出现.
作者:陆黄蓉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运动评分量表(FMA)和指数评分表(MBI)评分]相比,观察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6.00%,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身心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姚岚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在乙肝患者中早期发现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有效方法.方法:2012-2017年随访病例545例,对随访后发展为肝癌者25例早期发现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乙肝患者每3~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AFP)及腹部B超检查,对早期发现乙肝相关性肝癌有重要意义.结论:对乙肝患者长期规律随访、定期检查是基层医院早期发现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洁;杨彩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骨性关节炎(OA)作为临床常见关节退行性疾病中的一种,近年来,临床有相关研究结果明确证实,OA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软骨细胞凋亡程度过高,但还没有相关报道指出此类现象的主要发生机制,多是以患者体内外各种凋亡诱导因子凋亡途径受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刺激影响被激活,进而汇集成为Caspase级联放大反应一条通路作主要解释,为患者今后病症防治提供支持.综合上述观点,本文大致阐述OA软骨细胞凋亡临床特点、诱因、凋亡途径等多种情况,详情如下.
作者:郭鹏;范建楠;单霖;闫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将其按照是否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分为未光凝组14例和光凝组16例.结果: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方面,光凝组优于未光凝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光凝组6.25%,未光凝组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玻璃体切除术前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段惠义;沙艳会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风昏迷患者采取龙脑安神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中风昏迷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龙脑安神丸,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GCS评分、IL-10、TNF-α、hs-CRP以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0、TNF-α、hs-CRP、GCS及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昏迷患者采取龙脑安神丸治疗效果明显,可进一步提高促醒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炎性反应,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李绍山;吴鹏飞;范雁东;付强;周凯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患者1例及亲属的CYP21A2点突变情况.方法:收治CAH(21-OH D失盐型)患儿1例,采集患儿外周血并对其家系父母亲及两位姐姐也采集外周血,进行PCR扩增采用DNA聚合酶,直接测序扩增产物,检测CYP21A2点突变.结果:患者的突变IVS2-13位置>G的纯合变异、550-8T>C杂合变异.其父亲CYP21A2基因第7号外显子重复变异;其母CYP21A2基因第1~6号外显子重复变异.结论: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应考虑CAH的诊断,有条件可联系做基因检查确诊.
作者:罗厚忠;雷贤明;陈娟;曹云涛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对有益菌、乳果糖口服溶液在轻微肝性脑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轻微肝性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有益菌、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数字连接时间以及血氨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数字连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数字连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氨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氨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而言,与仅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相比,采用有益菌、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治疗可以更加显著地缩短数字连接时间、降低血氨含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李东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对加减驻景方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2015-2017年收治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59眼),采用差异性治疗方法并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采用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减驻景方对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前期和后期对中心视网膜的厚度进行专业检查,后续跟踪这两组患者的恢复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的一定时间里,通过动态跟踪结果分析,观察组的恢复效率、眼底出血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视力的治疗中,联合中药(加减驻景方)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恢复能力,抑制了病情的恶化并且避免了后期的反复发作.
作者:肖西立;聂渝晓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儿应用微创横切口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腹股沟疝患儿90例,按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切口术式,观察组进行微创横切口术式.比较两组腹股沟疝疗效;切口长度、患儿心率、肾上腺素水平;手术前后患儿进食、睡眠、活力情况;手术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腹股沟疝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患儿心率、肾上腺素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进食、睡眠、活力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进食、睡眠、活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儿行微创横切口术式疗效明显,可缩短切口,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患儿术后情况.
作者:赵刚;赵育军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阿卡波糖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降低到正常参考范围耗时、血红蛋白降低到正常参考范围耗时;治疗前后患者体重指数、空腹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糖降低到正常参考范围耗时、血红蛋白降低到正常参考范围耗时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体重指数、空腹和餐后血糖、HbAlc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体重指数、空腹和餐后血糖、HbAlc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波糖联合胰岛素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和体重,改善预后,缩短治疗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荻璋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对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治疗乳牙龋齿患儿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乳牙龋齿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修复治疗,观察组进行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配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牙龋齿患儿,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与传统治疗相比可以更显著地提升治疗配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张文婷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分别是(14.5±3.7)分、(7.2±2.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分别是(14.2±4.2)分、(12.2±3.1)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消化系统症状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消化系统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佳;潘君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纺布和棉布混合包装无菌物品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实验方法对无纺布和棉布混合包装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及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A组(双层棉布包装组)在灭菌后120 d和180 d各有1个包长菌,B组(外层无纺布,内层棉布包装组)在灭菌后180 d有1个包长菌,其余各组均无菌生长.结论:无纺布和棉布混合包装灭菌物品可以延长无菌存放期,达到优势互补,降低成本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作者:杨洁;赵远莲;丁文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制定预防不良反应措施,扩大献血队伍.方法:2015-2017年贺州市参加无偿献血者57820人次,依据资料及不良反应记录对其年龄、献血次数、采血量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7820例献血者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270例,发生率0.47%.在献血反应中,首次献血194例(72.59%),重复献血74例(27.41%);男177例(65.6%),女93例(34.4%).年龄18~30岁158例(58.5%),30岁以上112例(41.5%).结论:心理、精神因素是献血反应发生主要原因.献血前空腹、疲劳、睡眠不足及环境、穿刺技术也有一定影响.针对原因要加大宣传,不断提高穿刺水平,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明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证,而西药治疗虽然能改善症状,但往往治标不治本,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中医特色眩晕综合诊疗康复体系,是根据患者眩晕的症状特点,运用中医辨证理论,根据风、火、痰、虚等不同的病因病机,针对眩晕的不同类型,进行精准辨证,并综合运用中医中药、针刺、艾灸、足浴、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头部推拿按摩、耳石症复位,以及五行音乐疗法、前庭康复操、降压操、八段锦及中医情志心理疏导治疗等多种方法治疗.
作者:支应鹏;董桂英;郑同莉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娩球助产在分娩活跃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收治分娩产妇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n=120)予以常规分娩护理,试验组(n=120)产妇在活跃期采用分娩球助产,对比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各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试验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参照组(82.50%>59.17%),试验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参照组,试验组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分娩活跃期产妇采用分娩球助产,可以促进自然分娩,对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也有一定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万鑫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应用综合康复方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小儿脑瘫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运动功能与智力状况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运动和智力发育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智力状况好转时间、运动和智力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确切,可促进患儿运动和智力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