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 235例孕妇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钟娜;郑文爱;朱海花;王芳乾;陆玉珠

关键词:妊娠, 梅毒, 血清学检测
摘要:目的 了解海南省妊娠妇女感染梅毒的情况,为对该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省7个市县共6 235例孕妇血清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6 235名孕妇中,检出妊娠合并梅毒43例,检出率为0.69%.结论 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规范治疗是杜绝先天梅毒、切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徐汇区梅毒诊疗及复查干预效果评价

    梅毒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性疾病,传染性强,治疗时间长,疗后须随访.对上海市徐汇区医疗机构近年的梅毒病史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发现本区梅毒病例存在实验室诊断不及时及复查率很低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区成立了梅毒诊疗中心,实施了一系列干预措施,为评价其效果,特对本区梅毒诊疗中心干预前后梅毒病例诊疗及复查情况作对比分析,为今后梅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宋小莺;杨美霞;华荣秋;张红叶;庄鸣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DC-SIGNR基因绞链区重复序列多态性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建立树突状细胞表面的蛋白质DC-SIGNR基因绞链区重复序列多态性的检测方法,了解宿主因素在抗艾滋病病毒1型(HIV-1)所起的作用.方法 设计特定引物,用PCR方法对DC-SIGNR基因绞链区重复序列进行扩增,用凝胶电泳法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DC-SIGNR绞链区重复序列的数量,DC-SIGNR绞链区重复序列具有高度基因多态性,而DC-SIGN则罕见基因多态性.结论 所建立的检测DC-SIGNR绞链区重复序列的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由于DC-SIGNR重复序列数量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其正常功能,从而影响宿主与HIV-1的结合能力,因此该法为研究宿主因素在抗HIV-1感染中所起作用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王辉;LIU Huan-liang;王春慧;李丽雄;胡亚冬;童新灯;晏路标;周平;施玲玲;肖昕;周伯平;朱托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卢旺达47例儿童AIDS分析

    东非卢旺达属艾滋病(AIDS)高发区,作者在1997年7月~2001年7月和2003年3月~2005年8月间,在卢旺达KIBUNGO省医院援外医疗期间曾确诊AIDS患儿47例,男30例,女17例,年龄2个月~14岁.年龄<3岁27例,~14岁20例.现报告如下,以对国内的AIDS治疗工作有所启迪.

    作者:保明利;张林霞;马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测定HIV病毒载量

    目的 在目前进口试剂较昂贵的情况下,探讨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用于检测艾滋病病毒(HIV)病毒载量的可行性.方法 2004年从全国4个省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采集110份样本,每份样本均同时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NASBA与深圳匹基生物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测定血浆中HIV RNA含量,比较两种方法所得数据间的关系.结果 HIV样本病毒载量处于3.5 × 103~1.0×105拷贝/ml范围时,一致性较好,存在一定线性关系;在小于103拷贝/ml范围内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当病毒载量处于1.0×103~3.5×103拷贝/ml范围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病毒载量处于大于105拷贝/ml的范围时,虽然两种检测方法数值之间无相关性,但均显示处于105以上的较高数值范围.结论 NASB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检测方法在3.5×103~1.0×105拷贝/ml范围内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检测结果与国际上较常用的病毒载量检测方法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已经缩小,在低载量的检测敏感性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总体来说,使用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可以初略定量血浆中HIV RNA含量.

    作者:马鹏飞;邢辉;魏民;全宇;姜树林;邵一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005年云南省78例同性恋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同性恋人群中HIV感染情况,为目标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来自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自愿咨询检测同性恋者检测HIV抗体,经初筛试剂检测为阳性的同性恋者,进一步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确认.结果 2005年云南省78名同性恋检测者中,检出HIV抗体阳性8例,感染率为10.3%.结论 随着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的加强,应对目标人群提供综合的干预服务,探索有效和可行的干预模式.

    作者:马爱兵;安晓静;余慧芬;张勇;杨志敏;张睿达;崔文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在性病门诊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及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艾滋病(AIDS)病人,并为求询者提供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危险和预防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方法 在性病门诊设置艾滋病咨询室,提供规范的VCT服务.结果 一年来,共为1 921名求询者提供VCT服务,发现HIV/AIDS患者6例,阳性率为0.31%,与人群估计阳性率0.005%比较,经u检验,P<0.0005.结论 在性病门诊开展VCT服务,可以迅速吸引具有高危行为的人接受咨询检测,高效地发现阳性感染者.

    作者:吴小刚;管文辉;朱银霞;魏庆;严小平;冯剑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海南省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摸清海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相关行为的信息,为针对这组人群开展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筛查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全省强制戒毒所的4 243名戒毒人员进行HIV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在4 243名戒毒者中,检出35名HIV抗体阳性者,平均检出率为0.82%.35名阳性者分布在东方(6.45%)、乐东(4.29%)、儋州(3.03%)、三亚(2.30%)等6个市县;有注射毒品行为者占50.3%~82.9%,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引起,共用针具率14.2%~24.9%.结论 海南省吸毒人员HIV总体上虽处于低流行水平,但是在东方、乐东、儋州、三亚等市县存在着局部流行现象,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行为依然存在,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作者:曾雪霞;何启亚;符鹏;邝继深;张帆;胡玉銮;王召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用三种基数估计方法对广东省某市吸毒人群规模的估计研究

    目的 采用三种基数估计方法对广东省某地吸毒人群的规模进行估计,力图找到一种经济、方便、快捷和相对准确的基数估计方法.方法 采用简易乘数法、捕获-再捕获法、公安人员定性估计的方法对该地的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结果 公安人员定性估计该地吸毒人群数量为15 900人,简易乘数法估计该地吸毒人群数量为15 745~19 614人,捕获-再捕获法估计该地吸毒人群数量为36 210~41 902人.三种不同方法估计数的中位数为18 540人.结论 该地吸毒人群规模估计数为18 540人.简易乘数法是一种经济、简便、可行的基数估计方法,且能获得一个较为准确的估计数.

    作者:李艳;李文杰;林鹏;麦荣建;刘勇鹰;杨流苗;罗元英;赵金扣;叶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保存时间对血浆样本HIV-1病毒载量测定值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保存时间对血浆样本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病毒载量测定值的影响.方法 应用HIV-1核酸序列扩增系统技术(NASBA)对87份-20℃保存的HIV-1抗体阳性血浆样本分组,分别在第0、3、6、11、12、13、14个月进行HIV-1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20℃保存3个月的样本病毒载量无明显降低,平均下降0.210 Log值(P>0.05),6个月以后的样本病毒载量明显降低,平均下降0.256 Log值(P<0.05),11、12、13个月以后的样本病毒载量明显降低,平均下降大于0.428 Log值(P<0.05),但病毒载量下降幅度与原始病毒载量无关(P>0.05).结论 血浆样本在-20℃条件下保存6个月以上HIV-1 RNA病毒载量水平降低明显,已不能真实反映原始样本病毒载量水平,用于病毒载量检测的血浆样本在-20℃冰柜中不宜超过3个月.

    作者:潘品良;张麒;姚均;陶晓霞;裴丽健;蒋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湖北省实施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工作经验问题与思考

    湖北省自198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现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流行涉及面广,累及人群主要为青壮年,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正在由重点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由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扩散,累积的大量感染者正在集中发病和死亡.

    作者:姚中兆;许骏;孙必高;丁洁;周旺;周敦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连市公众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现状调查

    为了解大连市城乡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对艾滋病及艾滋病病人的观念、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宣教工作提供依据,2005年5~8月对大连市公众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作者:赵志杰;佟伟;高学谦;阎立芹;崔淑明;王祯宏;高春宁;戴忠霞;任徽;王仁荣;孙秀敏;王述珉;寇红;李瑞;张群;熊帮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6 235例孕妇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妊娠妇女感染梅毒的情况,为对该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省7个市县共6 235例孕妇血清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6 235名孕妇中,检出妊娠合并梅毒43例,检出率为0.69%.结论 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规范治疗是杜绝先天梅毒、切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作者:钟娜;郑文爱;朱海花;王芳乾;陆玉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及其研发策略

    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严峻趋势迫切需要研制安全、有效、价廉的艾滋病疫苗.尽管国际上艾滋病疫苗研究已有20年的历史,但仍然未获成功.该文将就国际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历史、发展阶段、研发特点进行综述,并重点回顾国内外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并对艾滋病疫苗的研发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张健慧;邵一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4例HBV重叠感染HIV的临床分析

    至今,对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对机体的作用尚无一致的结果,两种病毒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尚在研究中.我国为乙型肝炎(乙肝)高发区,HBV重叠感染HIV后其肝病的发展及两种病毒间的自然病程值得探讨.

    作者:赵素元;杨晓筠;阿里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孕产妇HIV抗体假阳性结果分析

    某产妇,25岁,孕36+6周,孕1产1,因阴道流液半小时于2006年5月30日13:13:00入住我院妇产科,早产一活女婴.次日采用中山生物试剂公司的HIV抗体1+2双抗原夹心法(批号:2006019,有效期:2007-1-18)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弱阳性.随即采用北京蓝十字生物公司的胶体金法(批号:20060102,有效期:2007-7-17)进行快速检测,结果为阴性.6月1日重新复查,结果虽为阴性,但属于灰带.故电话通知妇产科要求重新采血.6月2日把两次的标本重新测定,两次标本均无溶血及黄疸.根据检测结果后确诊为HIV抗体阴性.测定结果如下表.

    作者:何宗忠;王大钊;沈雪曼;龚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受HIV/AIDS影响儿童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受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影响儿童分为四类:(1)感染了HIV的儿童;(2)AIDS致孤儿童;(3)与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共同生活的儿童;(4)AIDS高发区中的儿童.受AIDS影响儿童面临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家庭困难、社会歧视、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给予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理、心理上的关怀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成长发育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玉洁;许文青;胡俊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4 224例性病门诊就诊者尿道(宫颈)炎分泌物相关病原体检测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性病门诊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发病情况,探讨淋病合并NGU感染、沙眼衣原体(Ct)合并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意义.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同时检测淋球菌(Gc)、Ct、Uu、Mh.结果 2004年到性病门诊就诊的患者共4 224例,检出淋球菌感染459例,感染率10.87%.其中129例为Gc、Ct和Uu合并感染,感染率3.05%;检出NGU感染1 370例(32.43%),其中363例为单纯Ct感染,感染率为8.51%;552例为单纯Uu感染,感染率为13.07%;110例为Mh感染,感染率为2.60%.Ct、Uu合并感染216例,感染率为5.11%.结论 NGU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淋球菌感染,在对性传播疾病(STD)怀疑NGU感染的高危人群检查或复查时,应同时检测Ct和Uu,尤其不能忽视高度怀疑Gc感染,同时合并Ct、Uu感染或淋球菌感染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生.

    作者:魏虹娟;王春;刘意;叶江竹;黄晓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暗娼性病艾滋病干预情况分析

    在暗娼中开展性病主动监测,一直是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点,为了在该类人群中建立性病监测网络,探索暗娼性病感染的规律,并观察对暗娼实施性病、艾滋病干预的结果.2004年对重庆市主城区部分娱乐场所长期进行干预的157名暗娼进行了行为因素和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同时将未进行干预的169名暗娼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音;邝富国;张君;徐世明;潘传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云南省首轮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行为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男性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水平.方法 采用双阶段概率抽样,对昆明等4个市(州)的建筑工人等4类男性流动人群进行抽样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4类男性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平均为15.5%,对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错误认识较多;9.7%和10.7%的人在过去1年中有商业性性行为和临时性行为,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0%和44%,被调查对象与不同类型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存在较大差异;0.4%的人报告在过去1年中曾经注射过毒品;正确求医行为比例为35.7%;34%的被调查对象从未获得艾滋病知识,2.2%的人自愿做过艾滋病检测并知道结果.4个市4类男性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和危险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商业性行为和临时性行为比例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获得宣教和干预服务的比例较低,各地流动人群知识和行为存在明显差异,急需提高该人群干预的覆盖面和针对性.

    作者:贾曼红;陆林;张强;陆继云;梅静远;卢冉;罗红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四聚体酶联免疫斑点法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检测HIV-1感染者体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研究

    目的 应用四聚体(tetramer)、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方法研究HIV-1感染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的数量和功能.方法 应用三种tetramer检测14例HLA-A2阳性的HIV-1感染者外周血中特异性CTLs的频率,同时采用SL9(SLYNTVATL)体外冲击HIV-1感染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通过ELISPOT和ICCS方法检测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CTLs,初步分析特异性CTLs在HIV-1感染中的作用.结果 Tetramer SL9、IV9和YI9检测出的特异性CTLs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范围分别为0.06%~3.27%,0.05%~0.57%和0.09%~0.66%;其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1/14、10/14和5/7.ELISPOT和ICCS检测的产生IFN-γ的细胞近似,但远低于tetramer检测出的病毒特异性CTLs的数量.结论 Tetramer可以敏感地检测出特异性CTLs.ELISPOT和ICCS则是研究CTLs功能的重要手段.联合使用三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价HIV-1感染者体内CTLs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褚福亮;徐东平;金磊;高福;王福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