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荔湾区HIV/AIDS患者社区关怀支持服务推广的可行性调查

张瑞丹;张建华;唐晓;徐慧芳;张周斌;赵宇腾;温干京

关键词:荔湾区, 患者, 社区, 服务推广, 艾滋病病毒, 支持服务, 预防控制, 管理问题, 感染者, 传染源, 医学, 矛盾, 定位, 病人
摘要:有关艾滋病(AIDS)病人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传染源医学管理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十分不利于社区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为加强对HIV/AIDS患者管理,荔湾区一直在积极主动地探讨推广社区关怀支持服务的方向和定位.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娱乐场所服务女性的行为学调查

    为了解高危人群的性行为情况,在江西省A、B两市开展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姜红英;卢兆芸;文海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005年云南省78例同性恋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同性恋人群中HIV感染情况,为目标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来自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自愿咨询检测同性恋者检测HIV抗体,经初筛试剂检测为阳性的同性恋者,进一步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确认.结果 2005年云南省78名同性恋检测者中,检出HIV抗体阳性8例,感染率为10.3%.结论 随着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的加强,应对目标人群提供综合的干预服务,探索有效和可行的干预模式.

    作者:马爱兵;安晓静;余慧芬;张勇;杨志敏;张睿达;崔文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连市公众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现状调查

    为了解大连市城乡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对艾滋病及艾滋病病人的观念、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宣教工作提供依据,2005年5~8月对大连市公众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作者:赵志杰;佟伟;高学谦;阎立芹;崔淑明;王祯宏;高春宁;戴忠霞;任徽;王仁荣;孙秀敏;王述珉;寇红;李瑞;张群;熊帮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培养时间及培养基pH对大环内酯类抗解脲脲原体MIC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及培养基pH值,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在体外抗解脲脲原体(Uu)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 用微量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5株临床Uu标本在pH值为6.0、6.5及7.0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24、36、48及60小时时的MIC,并计算MIC90.研究培养时间时以24小时为基础,而研究不同pH则以6.0为基础.结果 培养60小时的MIC与48小时相同.pH值由6.0升高到7.0,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内,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的MIC可以分别降低1~16、2~32及2~32倍,其中MIC90降低的倍数分别为4~8、4~8、2~4倍,各组MIC的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当培养时间由24小时延长到48小时,在不同pH值的培养基中,三种抗生素的MIC分别可以增加1~32、1~8及1~16倍,其中MIC90分别升高4~8、2~4、2~4倍,各组MIC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体外实验中,当pH在6.0~7.0之间,培养时间在48小时内,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的MIC随培养基pH升高而显著降低,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培养时间超过48小时,MIC不再改变.

    作者:罗迪青;周晓琳;余敏君;尹卫国;吴移谋;何定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4 224例性病门诊就诊者尿道(宫颈)炎分泌物相关病原体检测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性病门诊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发病情况,探讨淋病合并NGU感染、沙眼衣原体(Ct)合并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意义.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同时检测淋球菌(Gc)、Ct、Uu、Mh.结果 2004年到性病门诊就诊的患者共4 224例,检出淋球菌感染459例,感染率10.87%.其中129例为Gc、Ct和Uu合并感染,感染率3.05%;检出NGU感染1 370例(32.43%),其中363例为单纯Ct感染,感染率为8.51%;552例为单纯Uu感染,感染率为13.07%;110例为Mh感染,感染率为2.60%.Ct、Uu合并感染216例,感染率为5.11%.结论 NGU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淋球菌感染,在对性传播疾病(STD)怀疑NGU感染的高危人群检查或复查时,应同时检测Ct和Uu,尤其不能忽视高度怀疑Gc感染,同时合并Ct、Uu感染或淋球菌感染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生.

    作者:魏虹娟;王春;刘意;叶江竹;黄晓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DC-SIGNR基因绞链区重复序列多态性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建立树突状细胞表面的蛋白质DC-SIGNR基因绞链区重复序列多态性的检测方法,了解宿主因素在抗艾滋病病毒1型(HIV-1)所起的作用.方法 设计特定引物,用PCR方法对DC-SIGNR基因绞链区重复序列进行扩增,用凝胶电泳法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DC-SIGNR绞链区重复序列的数量,DC-SIGNR绞链区重复序列具有高度基因多态性,而DC-SIGN则罕见基因多态性.结论 所建立的检测DC-SIGNR绞链区重复序列的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由于DC-SIGNR重复序列数量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其正常功能,从而影响宿主与HIV-1的结合能力,因此该法为研究宿主因素在抗HIV-1感染中所起作用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王辉;LIU Huan-liang;王春慧;李丽雄;胡亚冬;童新灯;晏路标;周平;施玲玲;肖昕;周伯平;朱托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海拔地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和青海省传染病院各5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1岁.感染艾滋病病毒(HIV)途径主要是经输血和性传播.10例患者中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3例(好转2例,死亡1例),肺结核3例(好转2例,死亡1例),真菌性肺炎2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细菌性肺炎2例(好转).结论 肺部感染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其临床表现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和预后均与一般肺部感染有所不同,因此了解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像特征,对艾滋病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久太;祖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性病就诊人群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学的感染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就诊的拟诊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的常见病原体的感染特征,探讨影响非淋菌性尿道炎流行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拟诊NGU患者的尿道/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淋病奈瑟菌(Ng)、念珠菌(Cd)、滴虫(T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等常见病原体的检测与培养.同时对患者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 977例被检者中,Ct阳性329例(33.67%),Uu156例(15.97%),Mh72例(7.37%),Ng25例(2.56%),Cd46例(4.71%),Tv28例(2.87%),HSV-2 7例(0.72%).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的98例(10.03%),其中有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为88例,主要为Ct、Uu、Mh、Ng间的混合感染.在Ct、Uu阳性检出者中25.85%为无症状感染.有90%NGU患者感染于18~49岁性活跃期年龄组,其中以30~39岁感染居多;Ct、Uu、Cd的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非婚性接触感染占NGU的65.30%.结论 (1)拟诊NGU患者其病原体感染检出率较高的有衣原体、支原体、淋病奈瑟菌、念珠菌(x2=68.39,P<0.005);(2)在NGU患者中存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的混合感染;(3)无症状的NGU感染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4)NGU的流行和传播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丽;王金桃;杨慧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暗娼性病艾滋病干预情况分析

    在暗娼中开展性病主动监测,一直是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点,为了在该类人群中建立性病监测网络,探索暗娼性病感染的规律,并观察对暗娼实施性病、艾滋病干预的结果.2004年对重庆市主城区部分娱乐场所长期进行干预的157名暗娼进行了行为因素和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同时将未进行干预的169名暗娼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音;邝富国;张君;徐世明;潘传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用三种基数估计方法对广东省某市吸毒人群规模的估计研究

    目的 采用三种基数估计方法对广东省某地吸毒人群的规模进行估计,力图找到一种经济、方便、快捷和相对准确的基数估计方法.方法 采用简易乘数法、捕获-再捕获法、公安人员定性估计的方法对该地的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结果 公安人员定性估计该地吸毒人群数量为15 900人,简易乘数法估计该地吸毒人群数量为15 745~19 614人,捕获-再捕获法估计该地吸毒人群数量为36 210~41 902人.三种不同方法估计数的中位数为18 540人.结论 该地吸毒人群规模估计数为18 540人.简易乘数法是一种经济、简便、可行的基数估计方法,且能获得一个较为准确的估计数.

    作者:李艳;李文杰;林鹏;麦荣建;刘勇鹰;杨流苗;罗元英;赵金扣;叶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HIV-1初筛试验阴性的AIDS患儿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7月龄,因发现口腔白斑半年、反复发热、咳嗽5个月,于2005年10月24日入院.其母在患儿入院时承认在生产时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确认试验为阳性.患儿为足月剖宫产,无产伤史.母乳喂养6天后改为人工喂养.

    作者:卢洪洲;张云智;潘启超;孙洪清;王江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洲艾滋孤儿现状及对我国的警示

    作为全世界艾滋病流行严重的地区,非洲集中了全世界80%的艾滋孤儿.非洲艾滋孤儿的生存现状比较凄惨,他们面临着生存、健康、教育、歧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艾滋孤儿存在的问题,许多非洲国家的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对艾滋孤儿救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中国的艾滋孤儿问题日益突出.如不引起足够重视,将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可以借鉴非洲政府成功的经验,找出适合中国艾滋孤儿的救助模式.

    作者:吕新辉;毕振强;傅继华;钱跃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云南省首轮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行为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男性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水平.方法 采用双阶段概率抽样,对昆明等4个市(州)的建筑工人等4类男性流动人群进行抽样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4类男性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平均为15.5%,对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错误认识较多;9.7%和10.7%的人在过去1年中有商业性性行为和临时性行为,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0%和44%,被调查对象与不同类型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存在较大差异;0.4%的人报告在过去1年中曾经注射过毒品;正确求医行为比例为35.7%;34%的被调查对象从未获得艾滋病知识,2.2%的人自愿做过艾滋病检测并知道结果.4个市4类男性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和危险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商业性行为和临时性行为比例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获得宣教和干预服务的比例较低,各地流动人群知识和行为存在明显差异,急需提高该人群干预的覆盖面和针对性.

    作者:贾曼红;陆林;张强;陆继云;梅静远;卢冉;罗红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泰安市2001~2005年HIV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控制艾滋病(AIDS)在泰安市的蔓延,了解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和传播方式,大可能地发现HIV感染者,为泰安市防治AIDS策略提供依据,现将2001~2005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资料来源于2001~2005年间到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市血站、市中心医院和泰山医学院附院就诊或咨询的性病门诊病人、有偿献血员、外来妇女、劳教羁押人员、自愿咨询检测者(VCT)等.各类人群中,性病门诊就诊者为自愿检测,其余均为抽查采集标本.

    作者:牟福生;徐丽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8例艾滋病骨髓形态学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全国艾滋病(AIDS)高发区,以往关于艾滋病的临床及实验分析报道较多,但关于骨髓形态学分析尚未见报道.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利今后更好地防治,现将2004年4月~2006年2月收住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病科的18例做过骨髓形态学检查的艾滋病患者的骨髓形态学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迟红梅;郝立君;朱琳;王晓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徐汇区梅毒诊疗及复查干预效果评价

    梅毒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性疾病,传染性强,治疗时间长,疗后须随访.对上海市徐汇区医疗机构近年的梅毒病史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发现本区梅毒病例存在实验室诊断不及时及复查率很低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区成立了梅毒诊疗中心,实施了一系列干预措施,为评价其效果,特对本区梅毒诊疗中心干预前后梅毒病例诊疗及复查情况作对比分析,为今后梅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宋小莺;杨美霞;华荣秋;张红叶;庄鸣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湖北省实施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工作经验问题与思考

    湖北省自198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现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流行涉及面广,累及人群主要为青壮年,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正在由重点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由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扩散,累积的大量感染者正在集中发病和死亡.

    作者:姚中兆;许骏;孙必高;丁洁;周旺;周敦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男男性接触者异性性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男男性接触者异性性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5年7~11月,在北京市招募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和高危性行为特征.结果 在526名男男性接触者中,10.6%(56/526)的人在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关系,其中有8.2%(43/526)和4.4%%(23/526)的人分别与配偶/固定女性性伴和临时女性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其与配偶/固定女性性伴和临时女性性伴发生阴道性交时,100%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2.6%(14/43)和34.8%(8/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婚/与女朋友同居(OR=9.6,95%CI3.8~24.4)、首次性交对象为女性(OR=9.7,95%CI4.7~20.0),近6个月有固定男性性伴(OR=0.4,95%CI0.2~0.8)、近6个月向同性卖淫(OR=5.0;95%CI2.0~12.3)、近6个月每月饮酒(OR=3.8;95%CI1.8~8.2)与男男性接触者近6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男男性接触者是HIV传播的桥梁人群,需要加大对该人群的干预力度,以控制HIV通过该人群向女性人群扩散.

    作者:师伟;李新旭;阮玉华;李东亮;张晓曦;杨振凯;王晨;刘英杰;肖冬;于淼;万博宇;杨烨;丁海峰;田利光;张晓燕;洪坤学;邢辉;邵一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某国产HI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漏检报告

    2006年2月中旬,永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发现某国产艾滋病病毒(HIV)金标检测试剂存在漏检现象.经重庆市CDC艾滋病确证实验室验证及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参比实验室专家现场调查检测证实,该产品的确存在严重漏检.

    作者:邹静波;凌华;强来英;张桂云;韩梅;周全华;钱天学;王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6 235例孕妇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妊娠妇女感染梅毒的情况,为对该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省7个市县共6 235例孕妇血清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6 235名孕妇中,检出妊娠合并梅毒43例,检出率为0.69%.结论 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规范治疗是杜绝先天梅毒、切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作者:钟娜;郑文爱;朱海花;王芳乾;陆玉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