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奇;李源
伴或不伴眶内容剜出的上颌骨全切是上颌窦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之一,其经皮肤切口是We-ber-Fergusson切口,虽暴露良好,但易发生下睑术后睑外翻和长期水肿等并发症.该作者介绍用延长的鼻侧切开切口行保留眶内容的上颌骨全切术,既能充分暴露术野完成手术,又能避免术后眼睑并发症.皮肤切口上端起自术侧眉毛下缘距眉内端外方1~1.5cm处,呈弧形向下通过内眦与鼻中线间的中点,继续延长达术侧鼻翼皱折处后绕鼻翼向内方至鼻中隔小柱基部,再转直角向下切开上唇(即改良的Weber-Fergusson切口).
作者:陈飞;林尚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因疾病或外伤引起的喉气管软骨缺损的理想修复与重建仍是耳鼻咽喉科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组织工程的发展为寻找一种理想的喉气管软骨缺损修复材料带来了希望.本文就组织工程的基本方法、喉气管软骨缺损修复与重建材料和方法的演变及组织工程在喉气管缺损与重建中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以期对喉气管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资料.
作者:孙安科;陈文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发性痉挛性发声困难是喉内肌受累后产生的局部肌张力障碍.其特征为不自主、反复、持续的肌肉收缩,全身给药治疗效果不显著.肉毒杆菌毒素注入到声带肌可选择性地用来治疗喉内收肌张力障碍.对部分喉外展肌张力障碍也有效.其机制是通过锁定突触前胆碱能神经末端并抑制囊泡壁上乙酰胆碱的释放.这过程使神经肌接头长期封闭,导致与去神经手术同样的结果.
作者:房江滨;宋学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文报道在超声导向下行唾液腺细针抽吸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18例,系影像学横断面有肿块而未触及者7例与触及者11例.11例为腮腺内肿块、5例颌下腺周围淋巴结,及2例腮腺周围淋巴结.肿块自5mm×4mm×3mm~38mm×20mm×25mm.采用25-、22-或20-号针活检,可在实时(real-time)监示下直接进入肿块的实质部吸取材料供涂片及快速Papanicolaon染色,多余材料供细胞包埋(cellblock).结果6例为腺瘤样腮腺肿块、2例非腺瘤样腮腺肿块、10例唾液腺内或周围淋巴结.
作者:王辉萼;杨蓓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理想的嗓音手术是术者能评估患者的声音且在发音时能观察声带粘膜的振动.传统的喉显微手术不能进行功能监测.该文介绍了电视内窥镜辅助的喉手术.这个系统由纤维内窥镜单元,视频系统中心、氙光源、彩色电视监视器、电视录像系统和彩色打印机组成.手术钳和手术刀是特殊设计的,顶端细小.杯状钳有2种类型:操作平面与右侧声带上面平行及操作平面与左侧声带上面平行.手术钳顶端有3种长度:4mm,5mm和6mm.手术刀刀刃可收缩,长4mm,宽3mm,特殊设计为了保持手术野及利于精细操作.
作者:刘雅凌;喻勋菊;韩仕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氧自由基学说是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之一.目前氧自由基与老年性聋的关系正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主要综述氧自由基在老年性聋的发病机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对基于这一理论在老年性聋的治疗及预防方面所作的探讨进行综述.
作者:王利一;黄魏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声带振动决定嗓音的质量,正常声带振动为由解剖及生理因素决定的一复杂运动,因此对声带振动形态学的客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文;韩德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上下颌骨前移术早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畸形病人,近年来此术式用于治疗OSAS病人,由于扩大了咽腔和下咽腔的骨骼支架范围,增加了气道直径,有效扩大了气道容积,作为OSAS二期手术的治疗方案,有很高的成功率.然而,对这一手术术后气道的早期表现尚无研究,该作者为评估OSAS上下颌骨前移术后早期术后气道的特点,对70例上下颌骨前移术病人术后48小时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为使结果一致,术前术后检查均由同一人进行.
作者:叶星;纪维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鼾症是一种普遍的疾病,常常影响病人的社会生活.目前的治疗方法尚不能令人满意,用射频减少软腭组织RFTVR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用开放性、前瞻性的实验方法评估RFTVR软腭成形术的结果和副作用.病人大声习惯性打鼾的20例成人,年龄在18岁以上,大鼾声强度在50dB以上,有的仅有轻中度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RFTVR成形术是通过低强度的射频信号引起组织的热凝固.这种低温(60~90C)导致局部的热损伤,而周围组织的损伤则降到低限.
作者:刘双秀;陈亮;钱宇红;刘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文报告1例成年人发生于软腭边缘单发的乳头状瘤,其见于UPPP术后一个月,此病人45岁男性患者进行过UPPP,以求改善上呼吸道阻塞综合征及睡眠打鼾,此二症状均通过睡眠监测得以确诊.既往史做过扁桃体摘除,无吸烟饮酒史.
作者:崔珑;郭玉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利用射频技术完成组织部分切除在医学领域已不是一项新技术.它被广泛研究及应用在治疗房颤、三叉神经痛、肝肿瘤等.温控射频粘膜下缩小组织(RFTVR)是用相对低的温度(50℃~95℃)将特定量功率的射频准确投射到粘膜下靶组织,使扁桃体基质局部组织干燥,蛋白质变性而不损伤粘膜及下面的肌肉血管结构,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水肿和术后疼痛及出血的危险性.
作者:王妍;刘云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喉性脑干诱发反应作为评估喉反射功能的较为客观可靠的检测方法,在对喉周围和中枢神经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从喉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研究的发展过程、各国有关研究现状、喉性脑干诱发电位的特点和起源以及喉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的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梁建伟;杨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声门下狭窄是较常见的儿童先天性喉异常.喉气管扩张术通常用以治疗儿童声门下狭窄,自体肋软骨是常用的声门下狭窄的扩张材料,但有产生气胸的潜在危险.该作者使用耳廓软骨,能有效重建狭窄的喉气管.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3例儿童声门下狭窄手术治疗结果,根据术式不同,把病人分成四组,即耳软骨喉气管重建组(Ⅰ组),环状软骨前裂开组(Ⅱ组),肋软骨喉气管重建组(Ⅲ组),用肋软骨或耳软骨气管成形组(长或短段狭窄)(Ⅳ组).
作者:王树辉;任基浩;卢永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吞咽困难是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存活期危及生命的后发反应,约占1/4.本研究采用纤维内窥镜吞咽测试法,在31例有吞咽困难的鼻咽癌患者中,检测其结构与功能变化. 31例患者经成功放疗后均排除了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可能.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为33~78岁,平均54.2岁.
作者:王炜;宋学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睡眠障碍性呼吸为一重要的医学课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参与评价与处理日渐受到重视.ENT J 78卷9、10、11期连续发表有关睡眠障碍性呼吸研究成果.现就其历史回顾、上气道解剖性结构变异的作用、上气道的评估方法及处理等问题编译如下.
作者:李福军;王辉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谷氨酸是内耳毛细胞与传入神经树突之间主要的神经递质,在介导突触兴奋性活动和突触可塑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谷氨酸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神经毒性物质,可对耳蜗产生毒害作用.本文就谷氨酸在耳蜗的来源、影响耳蜗内谷氨酸浓度的因素、作用机制及对抗谷氨酸毒性的药物作一综述.
作者:王彦君;章巍;孔维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自1981年介绍以来,虽然在短期内获得疗效,但长期疗效研究甚少且无肯定的结果.作者通过对已接受UPPP治疗病人的打鼾、白天过度嗜睡和夜间去氧饱和指数(ODI)的长期随访,来评价UPPP治疗()SAS病人的效果.58例病人男51例,女7例,年龄29~72岁,平均49岁.
作者:田兴德;涂德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特护医学方面被临床医生越来越多采用.据说此种方法快速、安全、省费用、可床头操作,但其特有的严重并发症为气管后壁损伤甚至穿孔.这种手术并发症以前很少被描述.本文报道了经该手术后引起的3例气管后壁损伤和治疗措施.
作者:陈滨;张速勤;李兆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痉挛性发音困难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仍然是一种顽固性发音困难,该作者给一例痉挛性发音困难的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中线侧移甲状软骨成形术,患者女性,40岁,诉紧张性发音困难,偶尔几乎失音,持续1.5年,不能唱歌,打电话困难,多种治疗无效,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发音时前声门关闭过紧,假声带在中线上相互接触,完全遮盖声带,后声门遗留裂隙.
作者:喻斌;喻勋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肌凝蛋白重链(MHC)是肌节重丝的主要成分,肌肉的MHC成分决定它的收缩速度,与肌原纤维肌动凝蛋白的ATP酶在不同pH水平的活性有关.Ⅱ型纤维显示肌原纤维ATP酶在碱性pH中的高活性,在酸性pH中的低活性,并且以快ⅡA或快ⅡB MHC的表达为特征,而Ⅰ型纤维则相反(慢收缩)包含慢MHC.成人四肢肌肉主要以快纤维为主(60%),而另一些肌肉如咬肌、膈肌、环杓后肌则主要以Ⅰ型纤维为主,不同的MHC异构型(MHCs)已在发育过程和不同的成人肌肉中得到确认.
作者:喻斌;喻勋菊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