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形态的定量研究

徐文;韩德民

关键词:形态学, 声带振动, 生理因素, 复杂运动, 质量, 嗓音, 评价, 解剖
摘要:声带振动决定嗓音的质量,正常声带振动为由解剖及生理因素决定的一复杂运动,因此对声带振动形态学的客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耳蜗支持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耳蜗支持细胞(主要是Hensen细胞,Deiters'细胞)的研究文献的复习,对Hensen细胞,Deiters'细胞多方面的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

    作者:赵立东;李兴启;姜泗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悬雍垂腭成形术(UPP)后鼻咽狭窄(NPS)的处理

    NPS是UPP(uvulopalato-plasty)术后的严重并发症,随UPP手术的开展增多,使成人NPS的发病率也增高,但文献上讨论其处理方法的文章不多.NPS的病因过去多与颌面创伤、结核、狼疮、梅毒、硬结、白喉-猩红热、酸烧伤等有关,近年常由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或成人因鼾症或OSAS术中、术后出血的电灼、压迫填压、切除过度、创面感染等引起,好发生于瘢痕体质、使用YAG或KTP激光行腺样体手术者.NPS的处理很困难.

    作者:林尚泽;沈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环状软骨上部分喉切除和环-舌骨-会厌固定术及环-舌骨固定术治疗声门和声门上癌

    保守性手术治疗声门癌的主要目的:既要达到与全喉切除术同样的局部控制效果,又能保存喉功能.垂直部分喉切除术由于声门旁间隙切除有限,特别是对于浸润至声门旁间隙和前连合的肿瘤,使其疗效受影响,而放疗效果亦较差,水平喉切除和环-舌骨-会厌固定术(CHEP)和环-舌骨固定术(CHP)治疗声门、声门上癌则显示了较好的肿瘤学和功能性疗效.

    作者:钟时勋;刘兆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腺样体切除术后会再生吗?

    儿童期腺样体增殖会导致许多表现,手术切除后偶有症状复发者,是否系再生所致?该作者对一组2~5年前经同一医生、用同样方法手术的175例平均年龄5.9岁的患儿进行随访研究,平均随访3.3年(2.1~5.1年),接受随访复查时年龄平均为9.2岁,患儿中106例(占60%)接受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术前和术后2~5年随访时均记录鼻症状,征实术后症状变化显著,对仍有鼻阻、鼾声、张口呼吸等症状的患儿行纤维鼻咽镜检查.仅46例患儿在随访时仍有一种以上鼻症状,占26%,其中仅35例(76%)接受了复查,大多数仅在单或双侧咽隐窝有少许淋巴组织,1例鼻咽顶中线部余有淋巴组织,但无明显突出,其症状多与过敏性鼻炎致咽鼓管粘膜肿胀有关.腺样体切除术后不会再生.

    作者:陈寿;林尚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球状喉囊肿

    声门上球状喉囊肿属良性病变,一般易于认识和处理.该病不常见,通常大而喉畸形,并能引起严重气道阻塞,甚至死亡.自1881年Abercrombie首先报告先天性喉囊肿以来,有关分类、病因学、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案等已有许多报告.De Santo等按病变大小、部位、内容及与喉粘膜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喉囊肿的分类法,并得到广泛认同,分为:腺管性囊肿、球状囊肿和甲状软骨孔性囊肿.球状喉囊肿位于喉室小囊平面,喉室小囊是真假声带之间粘膜的外袋.球状喉囊肿是喉部囊肿中的大者,直径很少<1cm,由扩大的小囊充满粘液而成,与喉腔不互通.而喉膨出则为喉腔互通的感染性气囊肿.

    作者:马超武;张速勤;李兆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氧自由基与老年性聋

    氧自由基学说是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之一.目前氧自由基与老年性聋的关系正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主要综述氧自由基在老年性聋的发病机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对基于这一理论在老年性聋的治疗及预防方面所作的探讨进行综述.

    作者:王利一;黄魏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UPPP与UPPP+TE的长期随访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自1981年介绍以来,虽然在短期内获得疗效,但长期疗效研究甚少且无肯定的结果.作者通过对已接受UPPP治疗病人的打鼾、白天过度嗜睡和夜间去氧饱和指数(ODI)的长期随访,来评价UPPP治疗()SAS病人的效果.58例病人男51例,女7例,年龄29~72岁,平均49岁.

    作者:田兴德;涂德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颌下腺味汗综合征

    味汗综合征(gustatory sweating syndrome)亦称耳颢综合征,通常为腮腺手术的后遗症,首由Duphenix(1757)报告.Frey(1923)报告腮腺感染所致,故腮腺手术或损伤而发生味汗称为Frey综合征,而由颌下腺所致者极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17岁女孩,诉咀嚼时多汗.5年前曾行左颌下腺摘除术,术中结扎面动、静脉、确认舌神经与颌下神经节.手术顺利,术后3与6个月复查无并发症.

    作者:袁晖;王辉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叠盖法防止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并发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系累及神经肌肉、心肺及耳鼻喉系统的复杂疾病,可引发潜在的严重的生理影响与明显的社会后果.功能性阻塞的确切部位及机制仍有争议.虽然研究表明阻塞部位是复合性存在,主要部位是腭.自1981年Fujita介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以来已广泛用于治疗OSA,其效果与并发症及失败仍成问题.本文作者介绍新的本单位的标准术式叠盖法,具有疼痛轻、出血少、重排肌肉张力,达到腭雍肿的减轻.

    作者:何建国;王辉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闭合性喉外伤

    报告了两例因领带绞颈引起的闭合性喉外伤.两例均为青年男性,与他人打架所致.伤后以咽痛,声嘶及呼吸困难为主.例1曾有一过性意识障碍,例2初诊时体温38℃,曾出现呕吐.主要体征为鼻面部肿张,颈部皮肤擦伤,可见勒痕.头面部CT、X线检查仅例1右眼眶内下壁可见小骨折线,余无异常.纤维喉镜检查两例双声带均充血水肿,例1声门下部分粘膜裂伤,表面附有伪膜.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约一周左右痊愈.

    作者:杨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术后常规进行胸部X线检查是否合理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保持气道长期通畅的常见手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6%,常见的包括出血、感染、脱管和气胸(PTX),其中PTX的发生率为0%~5%.美国马利兰大学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排除PTX,常规对气管切开术后的成年患者立即进行床边胸部X线检查(CXR),为评估这种方法的合理性,本文复习1992年1月~1996年12月5年间在该单位接受这种手术的所有病例的资料,资料完整者共402例,其中排除小于16岁、术前已存在PTX或胸腔置管,或同时接受了胸腔手术的患者后,共对379例进行分析.

    作者:江刚;黄以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组织工程与喉气管软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

    因疾病或外伤引起的喉气管软骨缺损的理想修复与重建仍是耳鼻咽喉科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组织工程的发展为寻找一种理想的喉气管软骨缺损修复材料带来了希望.本文就组织工程的基本方法、喉气管软骨缺损修复与重建材料和方法的演变及组织工程在喉气管缺损与重建中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以期对喉气管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资料.

    作者:孙安科;陈文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悬吊式显微喉镜检查致舌神经损伤

    舌神经损伤很少见,但在喉镜检查和气管内插管时损伤舌神经曾有报道,这种损伤为可逆性的,几周内可完全恢复,损伤的原因有喉镜对舌神经的牵拉或压迫、下颌骨前移、回缩以及环状软骨的压迫等,另外,与翼状肌、下颌骨、舌的邻近解剖关系也是喉镜检查时舌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英耀;许之娜;丁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因摄人水蛭而致的声嘶

    报告1例因误饮污染水源致水蛭寄生咽喉部而出现声嘶的病例.患者男性60岁,因血痰、反复咯血伴喉痛、进行性声嘶1个月就诊.患者曾于2个月前在夜间饮用过户外溪水,但无烟酒嗜好,也无吞咽困难、呕血、黑便或贫血等其它症状.

    作者:江刚;王萍;黄以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幼儿咽部异物2个月以上2例

    例1女,1岁4个月,主诉喘鸣.患儿于1993年11月18日刷牙中摔倒,因未发现牙刷头部而急诊,未见异物.19日发热39℃,就诊于某儿科,诊断脱水和上气道炎,住院治疗1周,行胃造影检查未见异常.出院后吞咽固体食物困难.持续喘鸣、口臭、微热.1994年1月10日喘鸣加重.1月17日就诊耳鼻咽喉科,内视镜检查发现咽部异物.x线上咽部高压摄影所见,中咽部至下咽部后壁异常阴影.内视镜所见,咽后壁露出牙刷毛端,未见创窝.于1月18日全麻下,行咽部异物摘除术.摘出异物为长约20mm牙刷头部,与柄断端吻合.术后经鼻插入胃管,行营养管理,22日开始经口摄食,24日出院.

    作者:张来虎;汪月月;凌贤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电视内窥镜喉手术

    理想的嗓音手术是术者能评估患者的声音且在发音时能观察声带粘膜的振动.传统的喉显微手术不能进行功能监测.该文介绍了电视内窥镜辅助的喉手术.这个系统由纤维内窥镜单元,视频系统中心、氙光源、彩色电视监视器、电视录像系统和彩色打印机组成.手术钳和手术刀是特殊设计的,顶端细小.杯状钳有2种类型:操作平面与右侧声带上面平行及操作平面与左侧声带上面平行.手术钳顶端有3种长度:4mm,5mm和6mm.手术刀刀刃可收缩,长4mm,宽3mm,特殊设计为了保持手术野及利于精细操作.

    作者:刘雅凌;喻勋菊;韩仕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肉毒杆菌毒素的化学去肌张力作用,诱发声带肌张力和粘膜波效应

    自发性痉挛性发声困难是喉内肌受累后产生的局部肌张力障碍.其特征为不自主、反复、持续的肌肉收缩,全身给药治疗效果不显著.肉毒杆菌毒素注入到声带肌可选择性地用来治疗喉内收肌张力障碍.对部分喉外展肌张力障碍也有效.其机制是通过锁定突触前胆碱能神经末端并抑制囊泡壁上乙酰胆碱的释放.这过程使神经肌接头长期封闭,导致与去神经手术同样的结果.

    作者:房江滨;宋学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疑有咽喉返流:是先确诊亦行诊断性治疗?

    咽喉症状与胃食管返流之间的联系,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二者是否相关及其可能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作者:苏钰;王锦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X线头影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X线头影测量在OSA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所用的主要参数,并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回顾,介绍计算机化X线头影测量的近况.

    作者:关建;殷善开;庄奇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超声导向的唾液腺及其周围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效果

    本文报道在超声导向下行唾液腺细针抽吸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18例,系影像学横断面有肿块而未触及者7例与触及者11例.11例为腮腺内肿块、5例颌下腺周围淋巴结,及2例腮腺周围淋巴结.肿块自5mm×4mm×3mm~38mm×20mm×25mm.采用25-、22-或20-号针活检,可在实时(real-time)监示下直接进入肿块的实质部吸取材料供涂片及快速Papanicolaon染色,多余材料供细胞包埋(cellblock).结果6例为腺瘤样腮腺肿块、2例非腺瘤样腮腺肿块、10例唾液腺内或周围淋巴结.

    作者:王辉萼;杨蓓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