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晖;王辉萼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肥胖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已为众多的学者所接受.本文从肥胖与OSAS相关性、OSAS的脂代谢障碍和脂肪的分布特点以及咽部过多的脂肪沉积浸润对其上气道口径、形状和顺应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作者:周本忠;姬长友;周定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理想的嗓音手术是术者能评估患者的声音且在发音时能观察声带粘膜的振动.传统的喉显微手术不能进行功能监测.该文介绍了电视内窥镜辅助的喉手术.这个系统由纤维内窥镜单元,视频系统中心、氙光源、彩色电视监视器、电视录像系统和彩色打印机组成.手术钳和手术刀是特殊设计的,顶端细小.杯状钳有2种类型:操作平面与右侧声带上面平行及操作平面与左侧声带上面平行.手术钳顶端有3种长度:4mm,5mm和6mm.手术刀刀刃可收缩,长4mm,宽3mm,特殊设计为了保持手术野及利于精细操作.
作者:刘雅凌;喻勋菊;韩仕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咽喉症状与胃食管返流之间的联系,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二者是否相关及其可能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作者:苏钰;王锦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特护医学方面被临床医生越来越多采用.据说此种方法快速、安全、省费用、可床头操作,但其特有的严重并发症为气管后壁损伤甚至穿孔.这种手术并发症以前很少被描述.本文报道了经该手术后引起的3例气管后壁损伤和治疗措施.
作者:陈滨;张速勤;李兆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发性痉挛性发声困难是喉内肌受累后产生的局部肌张力障碍.其特征为不自主、反复、持续的肌肉收缩,全身给药治疗效果不显著.肉毒杆菌毒素注入到声带肌可选择性地用来治疗喉内收肌张力障碍.对部分喉外展肌张力障碍也有效.其机制是通过锁定突触前胆碱能神经末端并抑制囊泡壁上乙酰胆碱的释放.这过程使神经肌接头长期封闭,导致与去神经手术同样的结果.
作者:房江滨;宋学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舌神经损伤很少见,但在喉镜检查和气管内插管时损伤舌神经曾有报道,这种损伤为可逆性的,几周内可完全恢复,损伤的原因有喉镜对舌神经的牵拉或压迫、下颌骨前移、回缩以及环状软骨的压迫等,另外,与翼状肌、下颌骨、舌的邻近解剖关系也是喉镜检查时舌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英耀;许之娜;丁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因疾病或外伤引起的喉气管软骨缺损的理想修复与重建仍是耳鼻咽喉科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组织工程的发展为寻找一种理想的喉气管软骨缺损修复材料带来了希望.本文就组织工程的基本方法、喉气管软骨缺损修复与重建材料和方法的演变及组织工程在喉气管缺损与重建中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以期对喉气管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资料.
作者:孙安科;陈文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吞咽困难是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存活期危及生命的后发反应,约占1/4.本研究采用纤维内窥镜吞咽测试法,在31例有吞咽困难的鼻咽癌患者中,检测其结构与功能变化. 31例患者经成功放疗后均排除了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可能.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为33~78岁,平均54.2岁.
作者:王炜;宋学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喉性脑干诱发反应作为评估喉反射功能的较为客观可靠的检测方法,在对喉周围和中枢神经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从喉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研究的发展过程、各国有关研究现状、喉性脑干诱发电位的特点和起源以及喉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的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梁建伟;杨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痉挛性发音困难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仍然是一种顽固性发音困难,该作者给一例痉挛性发音困难的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中线侧移甲状软骨成形术,患者女性,40岁,诉紧张性发音困难,偶尔几乎失音,持续1.5年,不能唱歌,打电话困难,多种治疗无效,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发音时前声门关闭过紧,假声带在中线上相互接触,完全遮盖声带,后声门遗留裂隙.
作者:喻斌;喻勋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声门上球状喉囊肿属良性病变,一般易于认识和处理.该病不常见,通常大而喉畸形,并能引起严重气道阻塞,甚至死亡.自1881年Abercrombie首先报告先天性喉囊肿以来,有关分类、病因学、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案等已有许多报告.De Santo等按病变大小、部位、内容及与喉粘膜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喉囊肿的分类法,并得到广泛认同,分为:腺管性囊肿、球状囊肿和甲状软骨孔性囊肿.球状喉囊肿位于喉室小囊平面,喉室小囊是真假声带之间粘膜的外袋.球状喉囊肿是喉部囊肿中的大者,直径很少<1cm,由扩大的小囊充满粘液而成,与喉腔不互通.而喉膨出则为喉腔互通的感染性气囊肿.
作者:马超武;张速勤;李兆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睡眠障碍性呼吸为一重要的医学课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参与评价与处理日渐受到重视.ENT J 78卷9、10、11期连续发表有关睡眠障碍性呼吸研究成果.现就其历史回顾、上气道解剖性结构变异的作用、上气道的评估方法及处理等问题编译如下.
作者:李福军;王辉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耳蜗支持细胞(主要是Hensen细胞,Deiters'细胞)的研究文献的复习,对Hensen细胞,Deiters'细胞多方面的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
作者:赵立东;李兴启;姜泗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甲状舌管囊肿是由胚胎期残遗甲状舌管发生,颈正中部好发.手术囊肿连同瘘管完全摘除是治疗的基本原则,不完全摘除常常复发.
作者:张来虎;汪月月;凌贤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声带振动决定嗓音的质量,正常声带振动为由解剖及生理因素决定的一复杂运动,因此对声带振动形态学的客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文;韩德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氧自由基学说是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之一.目前氧自由基与老年性聋的关系正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主要综述氧自由基在老年性聋的发病机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对基于这一理论在老年性聋的治疗及预防方面所作的探讨进行综述.
作者:王利一;黄魏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大部分头颈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可以通过各种物理检查明确,但临床上仍有大约2%~3%的病例原发部位难以确定,仅表现为转移至颈部的结节性肿块.寻找原发部位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回顾分析了1956年至1996年共829例头颈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其中原发部位不明者38例(4.6%),经临床和内窥镜检查明确为扁桃体癌者56例(6.7%).在原发部位不明者38例中,34例随访资料完整,其中6例(18%)施行了肿瘤同侧的扁桃体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6例均为T1期扁桃体鳞状上皮细胞癌.
作者:李永奇;李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儿童和婴幼儿气管内插管后发生喉气管狭窄的发病率为0%~25%,为了能够对儿童气管插管后出现喉部损伤并发症在拔管时就作出早期估测,探讨其相关预测因素,该作者对1986年1月到1991年6月间资料完整的96例气管插管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2例,女性34例,年龄1天到1 5岁,根据拔管后对喉部损伤采取的相应治疗措施分为三组:药物治疗组,再置管组,手术治疗组.
作者:郭光良;叶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尽管很多学者报告床旁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标准操作的气管切开术相似,但有些学者建议PDT操作的学习过程可能导致早期并发症增加.本研究选择1994年2月~1998年2月社区医院实施PDT前100例的统计资料,预期分析围手术期、术后和晚期并发症,目的是使学习过程量化和特征化.前20例在手术室进行,其余在外科病房或ICU床旁进行.74例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26例病人出现63例次并发症.
作者:阎志毓;叶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接触喉镜是一种改良玻璃杆透镜,置放于组织表面取得活体上皮的详细放大图像,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妇科领域,近来也应用于鼻科和喉科.但迄今为止,还未见有关这项技术的定量研究.该作者对8例不同喉病变,进行了前瞻的,部分盲控研究,由一位事先不知道组织诊断结果的病理医师诊断,其他2例依据规范组织学活检确诊.
作者:冯红云;梁美庚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