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工业Nd:YAG激光致黄斑损伤一例

周少博;胡群英;孙克清

关键词:激光, 黄斑, 损伤
摘要:随着激光在医学、工业、军事以及实验室中的广泛应用,发生激光对眼睛的意外伤害增多,高能量的激光可能瞬间使人致盲.我们对今年5月发生的1例意外的Nd:YAG激光误伤黄斑的患者进行FFA和OCT等检查,并详细报告如下.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门诊常见的一种眼病,轻者影响容貌,引起眼涩等刺激症状,累及瞳孔区时可以严重影响视力[1],术后复发者可以引起睑球粘连,上方穹隆部变窄,眼球运动受限、复视、视力下降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高军伟;郭倩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煤矿眼外伤临床调查报告

    我院地处矿区,就诊对象多为煤矿工人,眼外伤是多发病.现将我院1993年5月至2003年4月间收治的378例(402眼)煤矿住院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异丙酚在小儿内眼手术中麻醉的应用

    目的比较异丙酚(Propof0l)和氯胺酮(ketamine)麻醉在小儿内眼手术中的效果.方法20例小儿内眼手术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十局麻组(称A组)和氯胺酮十局麻组(称B组).A组异丙酚2~3 mg·kg-1诱导后以5~8 mg·kg-1·h-1维持,B组氯胺酮1~2 mg·kg-1诱导后以5~10 mg·kg-1·h-1维持.结果B组术毕眼压明显高于术前(P<0.05),A组术毕眼压较术前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升高至术毕与麻醉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稍有下降与麻醉前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HR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早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异丙酚是较为理想的小儿内眼手术的全麻用药.

    作者:吕蕴琦;张文霞;吕勇;马君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晶状体超声乳化角膜缘松解切口对散光的影响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角膜缘松解切口对散光的影响.方法观察组在角膜曲率大的轴向上行角膜缘松解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术50例(58眼).对照组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46例(58眼).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裸眼视力≥0.5者48眼(82.76%);术后3月视力≥0.5者55眼(94.83%),P<0.05,术后3月较术后1周视力显著提高;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3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角膜散光度数,术前(2.34±0.20)D、术后1周(2.24±0.04)D,术前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5);术后3月(1.19±0.12)D,统计学分析(t=7.7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与术后1周、与术后3月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 P>0.05).结论角膜缘松解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可降低散光程度.

    作者:栾秀丽;朱丽梅;高俊芳;李合国;息艳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玻璃体手术治疗自发性玻璃体积血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非糖尿病性自发玻璃体积血的疗效及其与手术时机的关系.方法45例(46眼)非糖尿病性自发玻璃体积血行标准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并联合眼内激光光凝等手术,并对不同时机手术的患者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月以内手术者术后视力均提高.1月以上手术者14眼中术后视力提高者2眼,不变8眼,下降3眼.手术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出血和医源孔及术后高眼压.术中医源孔和术后视网膜脱离均为1月以上手术者.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非糖尿病性自发玻璃体浓密积血者疗效佳,并发症少.考虑玻璃体积血为视网膜裂孔所致者应及时手术.

    作者:罗添场;阮敏毅;刘明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广角观察系统在外伤性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广角观察系统(wide-angle viewing system)在外伤性玻璃体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2003年8月~2005年2月期间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广角观察系统完成45例(45眼)外伤性玻璃体切除手术.45眼中11眼为眼内异物,6眼为眼内炎,17眼为视网膜脱离,其余眼均有严重玻璃体积血并且2周以上无明显吸收者.结果45眼经过3~18月随访,视力增加者38眼(84.44%),不变者5眼(11.11%),视力减退者2眼(4.44%).结论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应用广角观察系统有许多优越性.

    作者:武志峰;董凌峰;张亦农;吴又凯;曹建琴;张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观察

    目的对比,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视网膜对应性质及立体视功能.方法4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1~5年随访视网膜对应性质及立体视功能.结果术后异常视网膜对应85.00%的病例可以恢复;异常立体视觉80.00%的病例可以恢复.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异常视网膜对应及异常立体视功能术后可以重建.

    作者:陈培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2例(32眼).为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及糖尿病所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评价:术后眼压8~21 mmHg,视功能保持或有改善为治愈.术后平均随访14月.结果手术成功率为71.87%,眼压从术前(54.32±15.48)mmHg下降为术后(19.55±5.76)mmHg.主要并发症有:早期低眼压、前房延缓形成、前房导管口阻塞、前房积血.结论Ahmed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荆国利;李保江;陈梦平;王松田;刘媛;王雪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内窥镜引导睫状突光凝治疗外伤继发青光眼

    目的评价内窥镜引导睫状突光凝治疗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联合玻璃体、晶状体手术的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31例(31眼),应用内窥镜引导睫状突光凝术进行治疗(A组).收集已应用传统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条件相当的外伤性青光眼病例作为对照,其中引流物植入术(B组)20例(20眼),小梁切除联合MMC术(C组)23例(23眼).各组患者术后随访6月以上.以无需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眼压6~21mmHg,且无其它严重术后并发症作为判断手术成功标准.结果患者平均随诊时间为:A组14月,B组19月,C组17个月.A组术前平均眼压为(34.80±15.95)mmHg,术后降至(21.38±10.86)mmHg;手术成功率为80.66%,与B组(80.00%)相当,优于C组(52.17%);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低于B组(50.00%)和C组(65.22%).且无持续性低眼压、眼球痨或严重视功能下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窥镜睫状突光凝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对于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特别是需联合玻璃体及晶状体手术者,优于传统抗青光眼手术.

    作者:郑鹏飞;庞秀琴;何雷;杨勋;李琦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工业Nd:YAG激光致黄斑损伤一例

    随着激光在医学、工业、军事以及实验室中的广泛应用,发生激光对眼睛的意外伤害增多,高能量的激光可能瞬间使人致盲.我们对今年5月发生的1例意外的Nd:YAG激光误伤黄斑的患者进行FFA和OCT等检查,并详细报告如下.

    作者:周少博;胡群英;孙克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自体结膜角膜缘联合羊膜贴敷术治疗眼化学伤

    目的探讨早期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联合羊膜贴敷术治疗早期重度眼部化学伤疗效.方法分别对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术和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联合羊膜贴敷术两组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联合羊膜贴敷组比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组角膜上皮修复快,角膜新生血管少,假性胬肉少,视力好.结论早期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联合羊膜贴敷术是治疗早期重度眼部化学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翁晓春;牛俊波;屠永芳;张保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可吸收泪栓联合KTP激光治疗难治性泪小管阻塞

    目的探讨可吸收泪栓联合KTP激光治疗难治性泪小管阻塞的疗效.方法采用KTP激光击通阻塞的泪小管后,植入可吸收泪栓于原阻塞部位.治疗13例(13眼),随访6月.结果泪小管阻塞经过KTP激光联合可吸收泪栓治疗后均无溢泪症状,无泪溢,泪道冲洗通畅.13例(13眼)均治愈.结论可吸收泪栓联合KTP激光是治疗泪小管阻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冀;段志娟;孙兰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复视像倒置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复视像倒置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眼眶CT检查证实的11例眼眶骨折进行复视像分析、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及被动牵拉试验.结果11例中10例出现复视像倒置,1例未出现复视像倒置.结论复视像倒置是眼眶爆裂性骨折的特征性表现,是一种诊断眶壁骨折简便准确的方法.

    作者:王孜;王介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的观察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的眼压变化及术中、术后用药对术后早期的眼压变化影响.方法本组病例均为我院行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住院患者,60例,分4组进行研究.对4组病例于术前、术后2h、4h、6h、10h、10h、12h、14h、24h及36h进行眼压测量,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升高,术中用缩瞳剂可使术后眼压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术前;术后用醋氮酰胺也可使眼压下降.但在用缩瞳剂后,醋氮酰胺降眼压作用被缩瞳剂的作用所掩盖.术后早期(2小时后)眼压升高,于12小时达高峰,以后眼压逐渐下降,24~36小时已降至术前水平.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的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术中应使用小量缩瞳剂,术后口服醋氮酰胺,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术后眼压.

    作者:周健;张丰菊;史跃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上眼睑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探讨眼睑外伤合并颅眶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分析124例(126眼)上眼睑挫伤及破裂伤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83眼)眼睑挫伤中合并眶壁骨折22例(22眼),其中伴有脑脊液鼻漏11例(12眼),视力减退27例(27眼).42例(43眼)上睑破裂伤中有异物存留7例(7眼),合并眶上壁骨折1例(2眼).结论额部眉弓部外伤导致上眼睑肿胀、出血或瘀血时,应注意视力改变及前颅底骨折的合并症.

    作者:王民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化学伤后睑球粘连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标准的化学伤后睑球粘连动物模型,观察睑球粘连发生的规律和病理特点.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组:1 mol/L氢氧化钠溶液结膜囊滴入烧伤组;B组:2 mol/L氢氧化钠溶液结膜囊滴入烧伤组;C组:2 mol/L氢氧化钠浸泡滤纸角结膜贴附烧伤组;D组:2 mol/L氢氧化钠浸泡滤纸结膜贴附烧伤组共4组,观察睑球粘连发生效率.另外14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滤纸结膜烧伤方法建立睑球粘连动物模型,观察烧伤后眼表组织的变化规律和病理改变.结果A、B、C 3组模型中9眼均出现角膜穿孔、眼球萎缩.滤纸结膜烧伤17眼中仅1眼出现角膜穿孔.烧伤后4周时8睑球粘连模型中5眼为中度,3眼为重度.烧伤后1周成纤维细胞量、炎性细胞、增生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细胞与第2、3、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后3、4周大量新生胶原纤维量生成,且胶原纤维较粗致密.结论滤纸结膜烧伤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睑球粘连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睑球粘连的预防性治疗应在烧伤后第1周内开始.

    作者:姜剑;李绍伟;刘廷;臧新杰;谢立信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眶壁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眶壁爆裂性骨折是由于突然的眶压升高而造成,这种骨折常累及眶底及鼻侧眶壁,但上壁及颞侧壁较少受累[1].现将我院2003年2月~2004年8月采用Medpor人造骨行眶壁修补术治疗眶爆裂性骨折20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那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伤口隐匿的眼内异物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被假象掩盖的伤口隐匿的眼内异物误诊原因.方法本组13例眼内异物均经眼科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而证实,并全部经手术摘出异物,其中外路法摘出异物7眼,内路法摘出异物6眼.其中联合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3眼,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视网膜复位2眼,小梁切除术1眼.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摘出异物.术后视力:光感1眼,眼前数指2眼,0.1~0.2者5眼,0.3者2眼,≥0.5者3眼(联合ECCE加IOL植入术).随访3~6月,末次随访时未见葡萄膜炎、眼压升高或视网膜脱离.结论伤口隐匿且被假象掩盖的眼内异物易被误诊,应作详细的病史采集、眼部检查、出现假象的原因分析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免误诊.

    作者:张龄洁;麻张伟;叶正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玻璃体切除在巩膜破裂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技术在巩膜破裂伤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28眼)巩膜裂伤采用前段玻璃体切除器,边暴露边切除边缝合巩膜伤口,伤后2周内再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重建眼后段结构.结果28眼巩膜裂伤中出现牵拉性网脱16眼、单纯性玻璃体浑浊12眼.术后视网膜复位14眼,视网膜脱离复发2眼.视功能提高者18眼,不变者8眼,下降者2眼.视网膜复位与巩膜裂伤的位置、长短及手术时间有关.结论前段玻璃体切除在巩膜裂伤修补中,有效地防止了视网膜或脉络膜的嵌顿,为进一步重建眼后段结构创造了基础.

    作者:王瑞夫;蒋国安;范银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翼状胬肉三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3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63例(63眼)随机分为3组:第1组,胬肉单纯切除;第2组,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第3组,翼状胬肉切除球结膜移植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每组均为21例.观察术后角膜愈合情况、角膜缘新生血管及球结膜是否有结膜翼状胬肉样组织增生.结果随访6~24月.第1组中有7例复发(33.33%);第2组及第3组均无复发者.结论单纯手术切除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翼状胬肉复发,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术及翼状胬肉切除球结膜移植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均可有效地阻止胬肉复发.

    作者:于亚东;白大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