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李永平;黄树其;林健贤;张文忻
目的评价非甾体激素类抗炎药物治疗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后睫状神经痛的疗效.方法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102例随机分为3组:消炎痛组、阿斯匹林组及对照组.观察术后3 d、7 d、14 d 3组间出现后睫状神经痛的例数及程度.结果术后3天出现后睫状神经痛例数及程度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天和14天出现后睫状神经痛人数,消炎痛组和阿斯匹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消炎痛组与阿斯匹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中未出现药物不育反应.结论非甾体激素类抗炎药物是治疗视网膜扣带术后后睫状神经痛的有效药物,其中消炎痛的治疗效果好于阿斯匹林,副作用更少.
作者:赵朝霞;黄爱国;郭希让;李蕴随;李玉军;田清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不同的植入方式.方法对36例(36眼)外伤性白内晶状体囊损伤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 .其中2眼植入前房人工晶状体,20眼常规植入后房,13眼行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3月矫正视力.<0.5者16眼,(44.44%),0.5~0.8者14眼(38.89%),达1.0者6眼(16.67%).缝线固定术较常规后房植入术更易发生眼内出血和人工晶状体移位,术后反应较重.结论截囊时尽可能保留前囊,以备后囊破损较大时代替后囊做支托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后囊中央破口<4mm或周边破裂<120°者可常规植入后房,如后囊破损超过上述范围,需行缝线固定术.
作者:林淑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采用二切口术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20例(22眼).结果 22眼术后平均眼压为14.81 mmHg(1 mmHg=0.133 kPa).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视力≥0.4者81.82%,≤0.3者18.18%.随访3~6月,功能性滤过泡占90.90%,无严重不可逆的并发症.结论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恢复视力,减少手术损伤及并发症,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金梅;吴玉增;胡汝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在激光治疗鼻泪管阻塞中的作用.方法激光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813例(88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MMC)和对照组(不用MMC),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486眼中,治愈425眼(87.45%),有效48眼,总有效率97.33%;对照组394眼中,治愈265眼(67.26%),有效51眼,总有效率80.20%.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之间χ2=31.92,P<0.01;总有效率之间χ2=42.59,P<0.001,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并发症:局部肿胀46眼、鼻道出血37眼,疼痛不能忍受12眼.结论 MMC在激光手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后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李新惠;张有亭;许冰;沈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可在角膜上配戴的和眼窝下陷时配戴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超薄型义眼的整容效果.方法采用PMMA材料,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眼部具体情况,10年内为1078例量体裁衣式订制和配戴义眼,将其整容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未经和已经摘除眼球的患者都能成功适用此种超薄型和厚的义眼,无一例排斥反应.由于PMMA义眼可有效保留多至7层的颜色层,所以配戴后效果与填充式义眼一样拥有丰富的立体感及逼真对称的颜色分布.结论 PMMA义眼是为理想的眼外观修复方法之一.
作者:金晖博;张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眶壁修补术治疗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眶壁修补术治疗30例眶壁爆裂性骨折.术后随访3~6月,平均4.5月.观察术后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活动度及其并发症.结果视力:3例因伴有眼部有它病变,严重影响视力,治疗的视力有提高;余27例手术前后视力基本不变.眼球突出度:术后增加1 mm者4例;增加2 mm者9例;增加3 mm者9例;增加4 mm者8例.眼球活动度:术前上转或外转完全受限或部分受限者,术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眶壁修补术是治疗眶壁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燕;郑大文;王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26眼)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NPT),在浅层巩膜瓣下,切除层间巩膜、Schlemm管外壁,手术不进入前房,使房水从小梁网渗出,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并与我院行小梁切除术(PT),随访资料完整的19例(26眼)青光眼加以对比.术后分别观察前房反应、眼压、视力及滤过泡情况.结果随访期间眼压≤21 mmHg(1 mmHg=0.133kPa)者NPT组有22眼(84.62%),PT组有23眼(88.46%);其中NPT组有9眼(34.62%)、PT组有8眼(34.78%)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NPT组术后反应轻微,视力较稳定.PT组有不同程度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NPT与PT均可有效降低眼压,因NPT术后并发症较少,可视为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抗素光眼新手术.
作者:李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角膜碱烧伤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1例(18眼)角膜碱烧伤后立即应用地塞米松2mg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连用3次.停用地塞米松3周后,再加用地塞米松2mg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连用3次.同时给维生素C 3g静脉滴注1日1次.结果Ⅰ~Ⅱ度8例(13眼)用药后第2天,刺激症状明显改善,角膜内皮水肿明显好转,1月后复查视力0.4~0.8.Ⅲ度3例(5眼)用药后刺激症状逐渐消失,角膜内皮水肿逐渐减轻,1月后复查视力0.1~0.5.结论角膜碱烧伤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避开2~3周危险期,是有效果的.
作者:邓文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裂隙灯显微镜直视下角膜深层异物摘出的可行性.方法对1995~2001年裂隙灯显微镜直视下角膜深层异物摘出39例(39眼)进行回顾性分析,3眼异物嵌入前房但异物的大部仍在角膜深层.异物性质:35眼为磁性异物;3眼为碎玻璃;1眼为木刺.结果 39眼角膜深层异物(包括角膜组织锈染)均被一次性完整摘出,角膜伤口均良好愈合,未出现感染或眼后段并发症,术后13眼出现角膜薄翳(33.3%),但未对视力造成显著影响;异物嵌入前房的3眼均未造成严重的前房炎症反应.结论裂隙灯显微镜直视下角膜深层异物摘出是可行的,并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优势.
作者:胡辅华;齐颖;刘丽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例例1:女,50岁,农民.右眼突出5年,突出加剧3月,于2002年2月25日就诊.患者就他人发现眼球突出,未予注意,近3月突出加重伴视力下降.全身检查无异常.右眼视力0.5,右眼突出度17 mm,运动无障碍,右眼底视盘周围有线状出血,黄斑区有点状出血.
作者:杨平;李贺敏;孟丽;江力磊;李冀平;尚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2001年3月~2002年12月本院收治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7例.术前控制眼压,经视力检查、前房角镜和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后,均单独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随访6~18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视力>0.5者占51.9%.22例术后眼压<18 mmHg(1 mmHg=0.133kPa),另5例用一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在18 mmHg以下.结论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张万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视屏终端(VDT)作业者视疲劳的个人防护.方法对VDT作业人员328例进行职业史,既往史,工作情况,工作环境,特别是眼部自觉症状等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发现89.6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症状,其中患者慢性结膜炎者症状较严重,近视者眼疲劳症状较明显,多数近视程度不断发展,还有新出现近视者.近视者作业时均戴原配戴的远用矫正眼镜,大多连续作业3~4小时.结论建议工作30分钟到1小时后应稍作休息,望远处;建议配用中距离眼镜,工作距离以50~70 cm为佳.
作者:佘惜金;何洁华;温贤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对实验性兔角膜中央碱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4只兔角膜碱烧伤眼随机分成4组,用KGF-2滴眼液治疗,以后行荧光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照相,照片经计算机图象系统分析,角膜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 100 μg/mL KGF-2角膜上皮愈合率高,且与剂量呈依赖性,各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KGF-2能够促进兔角膜碱烧伤上皮的愈合.
作者:刘琳;李永平;黄树其;林健贤;张文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放射状巩膜切开点式缝合术在大范围睫状体脱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挫伤性睫状体脱离中的7例大范围睫状体脱离(脱离范围>180°),采用放射状巩膜切开点式缝合脱离的睫状体,观察术前、术后眼压及眼底状况,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7例大范围睫状体脱离全部一次手术成功,术后随访6月~5年,无一例复发,病情稳定.结论放射状巩膜切开点式缝合术治疗大范围睫状体脱离,可以一次手术治愈,对组织损伤小、缝合疗效确切.
作者:朱建勋;张林;侯俊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眼外伤对心脏的间接影响,评估创伤性眼心反射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57例眼外伤住院患者的血压、脉博及部分心电图变化.结果伤后1小时内首次平均动脉压低于70 mmHg者7例(2.27%)(1 mmHg=0.133 kPa);首次脉搏较基础频率减慢者14例(4.54%),二者同步1例.异常心电图217例(56.66%),眼挫伤比眼烧伤发生异位心律失常明显增多(P<0.05);窦性心动过缓,异位心律失常与ST-T异常心电图以40岁以上年龄段多见(P<0.05).结论眼外伤导致血压下降甚微且与脉搏减慢无同步关系;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稳定性受到伤情影响;窦性心动过缓、异位心律失常及ST-T异常发生与年龄段密切相关.应加强创伤性眼心反射的防治,注重40岁以上年龄段.
作者:周爱泉;李伟明;谢培荣;李楚凌;谢月球;叶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20岁.于2003年3月3日活动时不慎摔倒,一木棍自右眼眶下缘刺入眶内,当即视力丧失,在医疗队拔除木棍,经简单包扎于伤后1小时入我院.
作者:马红利;盛秀林;王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引起眼化学伤的硫化氢(H2S)浓度及所致眼损伤的临床表现.方法对9例12次接触H2S而出现眼化学伤的污水处理工人工作环境中H2S浓度进行监测,观察H2S损伤的眼部症状和体征.结果在空气H2S浓度为63~84 mg/m3的环境中工作30~120 min,可出现眼化学伤,眼部H2S损伤多表现为化学性结膜角膜炎或轻度化学伤.结论 H2S是刺激性强、毒性大的气体,易引起眼部损伤,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防范.
作者:陈巍;徐琳琳;杨红;邱慎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例患者男,19岁.12年前因患双眼春季卡他性结膜炎,长期滴色甘酸钠滴眼液.近一年改用典必殊滴眼液,每日3~4次.数日后感到双眼胀痛,视力下降,当时未予重视,继续用典必殊滴眼液滴眼.2003年2月10日自觉双眼视力明显下降,来我院首次就诊.
作者:陆慧红;唐文丽;周海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术与超声乳化术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326例(360眼)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超声乳化吸出及小切口囊外摘出术,均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就其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7天裸眼视力:超乳组和小切口囊外摘出组≤0.4者分别占18.34%和18.89%;0.5~0.9者占66.11%和66.67%;≥1.0者占15.55%和14.44%.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两组分别为4.44%和3.33%.术后角膜内皮水肿:分别为16.11%和17.22%.结论两种手术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小切口囊外摘出术经济、简便、容易掌握,适宜于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李淑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高密度聚乙烯(Medpor)作为填充物同期行额肌瓣悬吊术在治疗晚期眶壁骨折伴外伤性上睑下垂中的作用.方法对眼眶壁骨折伴上睑下垂进行整复,术中使用Medpor人工材料充填修复眶壁缺损,以矫治眼球内陷和移位;同期行额肌瓣与上睑提肌远端吻合治疗外伤性上睑下垂.结果 1998年1月~2002年12月施行此手术7例,随访3~24月(平均9.8月),显示整形后的眼眶眼睑外形良好,无感染、排异;其中7例原眼球内陷、下移均获得改善,7例睑裂宽度与健眼对称,3例复视消失,4例复视明显的改善.结论 Medpor是一种良好的眼眶骨缺损填充替代骨移植的人工材料,同期行额肌瓣与上睑提肌远端吻合治疗复杂眼眶骨折伴上睑下垂疗效确切.
作者:钱定国;穆雄铮;黄文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