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英;田克武;李凌
目的为寻求非甾体抗眼外伤炎症新药,观察双氯芬酸胆碱(diclofenac acid-cho1ine)滴眼液的抗炎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辣椒酊、斑蝥酊和电灼伤刺激建立兔眼外伤性炎症模型,0.1%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滴眼并分别以0.1%地塞米松滴眼液及生理盐水滴眼为对照,观察其对角膜炎、虹膜炎和结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0.1%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显著减轻外伤刺激引起的兔眼前段炎症反应的强度,消除炎症反应总积分与地塞米松滴眼液相似.结论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作为一种新的非甾体抗炎滴眼药进行开发应用.
作者:赵龙君;张幼梅;闫素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效果.方法不同原因引起的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20例(24眼),以羊膜移植进行治疗.术后裂隙灯显微镜及荧光素染色检查,平均随访18月.结果全部患者均于术后3周内愈合,角膜表面光滑.视力增进者10例.结论羊膜移植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秀梅;梁春正;徐传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14岁.因左眼外伤后疼痛、流血,视物不清1小时,于2003年6月30日来我院治疗.患者于1小时前不慎被竹杆扎伤左眼,当即感左眼疼痛,伤口流血,左眼视物不清,头痛、头晕,遂来我院.人院后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无光感.左上睑鼻侧近眶内侧缘处不规则皮肤裂口,内有竹质异物存留,上睑肿胀.左眼球向下向外移位、固定,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底见视盘边界清,色淡.眼眶CT示:左侧眼球外移,其轮廓、密度等无明显异常,眶内侧缘见条形低密度影,后段经眶尖入颅内约5 mm,内直肌弯曲、内移.
作者:李兴珍;王玉臻;王发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科1999~2003年的15例外伤性晶状体脱位行晶状体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5例术后视力提高者12例(80%),术后视力不变或下降者3例(20%).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是目前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健;韩雪梅;王晶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小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应用小切口三联手术对22例(2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诊3~12月,平均9.4月.结果术后平均眼压(14.23±3.47)mmHg(1 mmHg=0.133 kPa),较术前眼压(16.42±35.87)mmHg降低了9.23 mmHg,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术后矫正视力≥0.5者16眼(69.57%).术后20眼有散光,平均散光度0.92D.根据Kronfeld分类,术后Ⅰ、Ⅱ型滤过泡17眼(73.91%),Ⅲ、Ⅳ型滤过泡6眼(26.09%).术后早期并发浅前房1眼,前房纤维样渗出3眼,少量前房积血1眼.无一例后发障发生.结论小切口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视力恢复快、眼压控制好、并发症少.
作者:白先枝;周雄武;赵长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外伤性和医源性上睑提肌腱膜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54例各种外伤及手术引起的上睑提肌腱膜损伤所致上睑下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眼外伤及一些医源性原因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上睑提肌损伤,造成上睑提肌腱膜与睑板分离,形成腱膜性上睑下垂,上睑皱襞过高,上眶区凹陷,二次手术行上睑提肌腱膜折叠术及断端缝合术,效果良好.结论外伤和医源性原因引起的腱膜性上睑下垂,经过手术矫正效果理想.
作者:马克明;徐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总结爆裂性眶壁骨折的临床表现、CT所见及其治疗方法,从而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经CT诊断的38例(38眼)爆裂性眶壁骨折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眼中均有眶壁骨折移位及副鼻窦内略高密度影,其中合并软组织嵌顿8眼,合并眼外肌嵌顿2眼.复视10例,经治疗复视症状消失3例,减轻4例,无变化3例.并发眼球内陷14眼.结论CT检查在爆裂性眶壁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十分重要,保守治疗能使部分复视患者症状改善.
作者:苏九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共6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分析A、B两组术后视力、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及散光度.结果A组视力明显优于B组视力.两种手术方法对角膜内皮损伤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平均散光度:A组:(1.33±0.16)D,B组:(2.15±1.67)D,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视力恢复早,术后散光小,组织损伤轻,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朱建勋;付杰;张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评估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21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一次急性发作时以2%匹罗卡品、O.5%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立即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15、30、60、90min后测量眼压.结果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15 min后,眼压从39~68mmHg,平均(51.5±9.4)mmHg(1mmHg=0.133kPa),下降到19~60mmHg平均(36.1±10.7)mmHg,平均下降30%;术后30 min眼压为11~50 mmHg,平均(29.6±11.2)mmHg,平均下降42.5%;术后60min眼压10~38mmHg,平均(18.9±9.6)mmHg,平均下降63.3%;术后90min眼压为8~38 mmHg,平均(17.1±10.2)mmHg,平均下降66.8%;15眼术后90min眼压≤2l mmHg.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有效的.
作者:富名水;张皙;陈凤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晶状体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2跟)青光跟滤过术后发生的睫状体阻塞性青光跟,采用联合手术治疗,随访6~14月,平均9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2例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均治愈,并停用睫状肌麻痹剂,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前房恢复正常,视力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王李理;赵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136眼)眼轴≥26mm,近视在-7.00D以上的白内障摘出病例.手术方式包括:超声晶状体乳化吸出术、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等.分析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评估眼轴和年龄对术后视力的影响.随访时间3月~3年.结果术前佳矫正视力≥0.5者1眼(0.73%).近视屈光度为-7.50D~-22.00D,眼轴长度26.00~34.14mm.术后3月佳矫正视力≥0.5者106眼(77.94%).年龄轻者或眼轴短者其视力较好(P<0.05).术中后囊破裂5眼,术后视网膜脱离3眼.结论多数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可获得视力增进,年龄和眼轴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吕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方法.方法总结1986年5月~2001年12月因隐匿性巩膜破裂而行手术治疗的32例32眼.分析其致伤原因、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后视力≥0.05者19眼,视力<0.05者5眼,眼球萎缩4眼,眼球摘除4眼.结论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主要由眼挫伤引起,应及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手术探查,缝合伤口,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罗乐平;蔡可可;邓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Nd:YAG激光联合置管术治疗下泪小管断裂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例(11眼)下泪小管断裂均予Nd:YAG激光将两断端之间阻塞部位击通,之后置入硅胶管并固定,置管3月以上,定期冲洗.结果术后3月拔管,泪道冲洗均通畅,溢泪症状消失,随访1年,均无溢泪.结论Nd:YAG激光联合置管术治疗下泪小管断裂,疗效确切.
作者:许育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特发性脉络膜脱离是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体随体位而移动,呈泡状隆起,又称为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本病比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雪云;王凤平;李龙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在门诊处理LASIK术后角膜异物40余例,其中接受较好随访的30例.因其LASIK术后角膜的特殊性,故与一般角膜异物的取出有不同之处,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珍;张萍;刘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自1999年3月至2003年6月,我们采用异体巩膜移植对眼睑缺损进行整复14例(14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9例(9眼),女5例(5眼).年龄19~86岁,平均42岁.其中右眼10例,左眼4例;上睑8例(8眼),下睑6例(6眼);眼睑外伤9例,眼睑肿物5例.
作者:穆爱君;贾玉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12月~2002年12月间采用外路手术80眼和内路手术4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眼中出院时视网膜复位118眼(96.72%),失败4眼(3.28%).结论裂孔未闭、术式选择不当、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pathy,PVR)形成等是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应立足外路,对巨大裂孔、后极部裂孔、PVR C3级以上等复发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作者:马建军;郑红梅;邢怡桥;蔡明高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目的探讨心脏涤纶补片在中度眼球萎缩或小眼球整形结膜瓣全角膜掩盖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去除角膜上皮,将心脏涤纶补片置于眼球前面,在4个象限分别固定于巩膜表面,上、下直肌对端缝合固定于涤纶补片中央,再行全结膜瓣遮盖.结果26眼中,23眼结膜瓣一期愈合,3眼术后3~4天结膜伤口裂开,7天降退至角膜缘.结论心脏涤纶补片在眼球萎缩或小眼球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郑寒松;刘德成;杨西强;刘懿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眼部常见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8例眼部疾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晶状体浑浊32例,检出率为90.63%;眼内异物13例,检出率为94.31%;视网膜脱离36例,检出率为94.44%;玻璃体浑浊25例,检出率为100%;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全部检出.结论彩色超声在眼科疾病中诊断准确率较高,检查迅速且无痛苦,对许多病例可作为眼科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美娥;秦金华;秦静;姚莉;卓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45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外斜视30年于2002年3月12日入院.入院检查:视力:右眼-3.25 DS→1.0,左眼-12.5 DS→0.5.三棱镜+遮盖外斜60△.双眼运动不受限.局麻下左眼外直肌后退7mm,内直肌缩短8mm,小切口透明晶状体摘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植入+8.OD人工晶状体.术后1月眼位矫正,左眼视力O.6,-1.5DS→1.0.眼球运动各个方向均不受限.有双眼单视功能.
作者:田小波;谢湘华;曹晖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