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开;姜涛;赵锡同;宋国训;杨珊珊
角膜内皮失代偿是内眼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白内障摘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5年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大泡性角膜病变者少见.我们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后极部眼内异物摘出方法.方法借助眼用黏弹剂(玻璃酸钠)的黏弹性和内聚性,首先将异物包绕、游离、悬浮,然后视异物大小、形状酌情选用自制异物回吸针头或异物钳摘出异物.结果本组17例(17眼)后极部眼内异物,均一次顺利摘出,无一发生手术损伤或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者14眼,视力不变2眼,下降1眼.结论借助黏弹剂游离悬浮法摘出后极部眼内异物,可明显降低手术难度、手术损伤及手术并发症.尤其是悬浮回吸法,效果更优.
作者:袁久民;王正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采用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56例(61眼),随访平均12月.结果56例(61眼)术后均无复发,移植片存活,未见排斥反应发生,治愈率达100%.结论应用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不仅取材方便、安全,而且可获得根治性治愈的理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晏华;余志洪;刘炳娇;颜海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晶状体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2跟)青光跟滤过术后发生的睫状体阻塞性青光跟,采用联合手术治疗,随访6~14月,平均9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2例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均治愈,并停用睫状肌麻痹剂,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前房恢复正常,视力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王李理;赵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农民眼外伤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495例(515眼)农民眼外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农民眼外伤995例占同期收治的眼外伤病例的72.26%.农民眼外伤多是植物性伤,占43.03%;车祸伤次之,占13.94%.致伤物主要是农田秸杆、麦芒、谷粒、芦苇等.治疗前视力≤0.05者28眼占5.44%,0.7以上5眼,占0.97%;治疗后视力≤0.05者减至9眼占1.75%;0.7以上增至214眼,占41.55%.结论农民眼外伤严重危害视功能,及时正确处理可获较好疗效.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136眼)眼轴≥26mm,近视在-7.00D以上的白内障摘出病例.手术方式包括:超声晶状体乳化吸出术、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等.分析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评估眼轴和年龄对术后视力的影响.随访时间3月~3年.结果术前佳矫正视力≥0.5者1眼(0.73%).近视屈光度为-7.50D~-22.00D,眼轴长度26.00~34.14mm.术后3月佳矫正视力≥0.5者106眼(77.94%).年龄轻者或眼轴短者其视力较好(P<0.05).术中后囊破裂5眼,术后视网膜脱离3眼.结论多数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可获得视力增进,年龄和眼轴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吕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12月~2002年12月间采用外路手术80眼和内路手术4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眼中出院时视网膜复位118眼(96.72%),失败4眼(3.28%).结论裂孔未闭、术式选择不当、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pathy,PVR)形成等是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应立足外路,对巨大裂孔、后极部裂孔、PVR C3级以上等复发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作者:马建军;郑红梅;邢怡桥;蔡明高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39例(40眼)重症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对39例(40眼)Oksala分类三级者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积血不易吸收或有可能发生角膜血染、视神经萎缩或虹膜周边全粘连,行前房穿刺冲洗术,对并发症给予对应治疗.结果14眼非手术疗法治愈,26眼行前房穿刺冲洗术,所有患者前房积血全部吸收,无一例发生角膜血染.结论重症前房积血给予恰当处理,必要时前房穿刺冲洗,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世民;王广涛;胡全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科1999~2003年的15例外伤性晶状体脱位行晶状体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5例术后视力提高者12例(80%),术后视力不变或下降者3例(20%).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是目前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健;韩雪梅;王晶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共6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分析A、B两组术后视力、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及散光度.结果A组视力明显优于B组视力.两种手术方法对角膜内皮损伤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平均散光度:A组:(1.33±0.16)D,B组:(2.15±1.67)D,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视力恢复早,术后散光小,组织损伤轻,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朱建勋;付杰;张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方法.方法总结1986年5月~2001年12月因隐匿性巩膜破裂而行手术治疗的32例32眼.分析其致伤原因、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后视力≥0.05者19眼,视力<0.05者5眼,眼球萎缩4眼,眼球摘除4眼.结论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主要由眼挫伤引起,应及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手术探查,缝合伤口,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罗乐平;蔡可可;邓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目的探讨心脏涤纶补片在中度眼球萎缩或小眼球整形结膜瓣全角膜掩盖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去除角膜上皮,将心脏涤纶补片置于眼球前面,在4个象限分别固定于巩膜表面,上、下直肌对端缝合固定于涤纶补片中央,再行全结膜瓣遮盖.结果26眼中,23眼结膜瓣一期愈合,3眼术后3~4天结膜伤口裂开,7天降退至角膜缘.结论心脏涤纶补片在眼球萎缩或小眼球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郑寒松;刘德成;杨西强;刘懿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Nd:YAG激光联合置管术治疗下泪小管断裂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例(11眼)下泪小管断裂均予Nd:YAG激光将两断端之间阻塞部位击通,之后置入硅胶管并固定,置管3月以上,定期冲洗.结果术后3月拔管,泪道冲洗均通畅,溢泪症状消失,随访1年,均无溢泪.结论Nd:YAG激光联合置管术治疗下泪小管断裂,疗效确切.
作者:许育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14岁.因左眼外伤后疼痛、流血,视物不清1小时,于2003年6月30日来我院治疗.患者于1小时前不慎被竹杆扎伤左眼,当即感左眼疼痛,伤口流血,左眼视物不清,头痛、头晕,遂来我院.人院后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无光感.左上睑鼻侧近眶内侧缘处不规则皮肤裂口,内有竹质异物存留,上睑肿胀.左眼球向下向外移位、固定,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底见视盘边界清,色淡.眼眶CT示:左侧眼球外移,其轮廓、密度等无明显异常,眶内侧缘见条形低密度影,后段经眶尖入颅内约5 mm,内直肌弯曲、内移.
作者:李兴珍;王玉臻;王发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73例(495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1,0以上为147眼(29.70%),术后3月矫正视力1.0以上者341眼(68.90%),0.5以上者476眼(96.16%).主要并发症术中为后囊破裂和虹膜损伤,术后为角膜内皮水肿.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早期反应少及术后视力提高迅速的优点.
作者:马雪英;田克武;李凌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眼挫伤是外界机械性钝力引起,可造成眼内多种结构的改变,常常累及脉络膜、视网膜和视神经,导致永久性视功能障碍.其中,脉络膜破裂比较常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葛国光;宋秀君;赵平;张振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技术,为了让这一手术在临床上获得很好的复明效果,根据我国白内障病人的特点和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院采用一种介于传统住院手术和门诊手术之间并取二者之所长的模式--超声乳化家庭病床护理模式.通过120例白内障手术两种护理模式的对比观察,认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患者家庭病床具有方便安全的优点,效果满意.
作者:张媛园;靳中良;杨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总结爆裂性眶壁骨折的临床表现、CT所见及其治疗方法,从而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经CT诊断的38例(38眼)爆裂性眶壁骨折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眼中均有眶壁骨折移位及副鼻窦内略高密度影,其中合并软组织嵌顿8眼,合并眼外肌嵌顿2眼.复视10例,经治疗复视症状消失3例,减轻4例,无变化3例.并发眼球内陷14眼.结论CT检查在爆裂性眶壁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十分重要,保守治疗能使部分复视患者症状改善.
作者:苏九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为寻求非甾体抗眼外伤炎症新药,观察双氯芬酸胆碱(diclofenac acid-cho1ine)滴眼液的抗炎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辣椒酊、斑蝥酊和电灼伤刺激建立兔眼外伤性炎症模型,0.1%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滴眼并分别以0.1%地塞米松滴眼液及生理盐水滴眼为对照,观察其对角膜炎、虹膜炎和结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0.1%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显著减轻外伤刺激引起的兔眼前段炎症反应的强度,消除炎症反应总积分与地塞米松滴眼液相似.结论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作为一种新的非甾体抗炎滴眼药进行开发应用.
作者:赵龙君;张幼梅;闫素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评估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21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一次急性发作时以2%匹罗卡品、O.5%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立即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15、30、60、90min后测量眼压.结果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15 min后,眼压从39~68mmHg,平均(51.5±9.4)mmHg(1mmHg=0.133kPa),下降到19~60mmHg平均(36.1±10.7)mmHg,平均下降30%;术后30 min眼压为11~50 mmHg,平均(29.6±11.2)mmHg,平均下降42.5%;术后60min眼压10~38mmHg,平均(18.9±9.6)mmHg,平均下降63.3%;术后90min眼压为8~38 mmHg,平均(17.1±10.2)mmHg,平均下降66.8%;15眼术后90min眼压≤2l mmHg.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有效的.
作者:富名水;张皙;陈凤娥 刊期: 2004年第08期